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埋深半煤岩回采巷道锚杆支护参数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崔千里 吴建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8-50,共3页
以常兴煤业5#煤层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井下试验的手法,对浅埋深半煤岩回采巷道锚杆支护参数优化问题进行研究。采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对比分析三种不同支护方案的支护效果,确定出合理的支护参数。研究表明:提高锚杆预应力可降低锚... 以常兴煤业5#煤层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井下试验的手法,对浅埋深半煤岩回采巷道锚杆支护参数优化问题进行研究。采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对比分析三种不同支护方案的支护效果,确定出合理的支护参数。研究表明:提高锚杆预应力可降低锚杆支护密度;对于常兴煤业浅埋深半煤岩回采巷道,当锚杆预紧力达到杆体屈服载荷的30%~50%,锚杆间排距可由0.8~1.0m增大到1.0~1.2m。井下试验表明:锚杆间排距设为1.2m是合理的,能保证巷道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采巷道 锚杆支护 浅埋深 预应力 锚杆排距 半煤岩巷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杆支护参数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明 《能源与环保》 2019年第10期174-176,180,共4页
为了确保巷道围岩稳定,提高巷道掘进速度,以某矿301工作面回风巷为例,根据实际地质概况,分析了不同锚杆间排距、锚杆长度、锚杆直径和锚杆预应力下巷道围岩表面位移情况。研究得出了,锚杆间排距设置为800mm,锚杆长度设置为2200mm,锚杆... 为了确保巷道围岩稳定,提高巷道掘进速度,以某矿301工作面回风巷为例,根据实际地质概况,分析了不同锚杆间排距、锚杆长度、锚杆直径和锚杆预应力下巷道围岩表面位移情况。研究得出了,锚杆间排距设置为800mm,锚杆长度设置为2200mm,锚杆直径设置为20mm,锚杆预应力设置为30kN,此时巷道支护参数最优。研究为类似工程条件下巷道支护参数选择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排距 锚杆长度 锚杆直径 锚杆预应力 围岩表面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杆支护参数对锚固复合承载体承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万法军 《能源与环保》 2019年第1期135-139,共5页
为了分析锚杆支护参数对锚固复合承载体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了锚杆直径、锚杆长度和锚杆间排距的影响。分析了围岩移近量和锚固复合承载体测点应力变化规律,得出:围岩移近量和锚固复合承载体测点应力变化规律主要分为3个阶段,然后... 为了分析锚杆支护参数对锚固复合承载体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了锚杆直径、锚杆长度和锚杆间排距的影响。分析了围岩移近量和锚固复合承载体测点应力变化规律,得出:围岩移近量和锚固复合承载体测点应力变化规律主要分为3个阶段,然后对锚杆直径、锚杆长度和锚杆间排距对锚固复合承载体承载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出,随着锚杆直径的增大,顶底板的移近增速逐渐减少;当锚杆长度达到一定数值后,增加锚杆长度,并不能对巷道围岩的加固起到有效的强化作用;锚杆支护密度越大,锚杆所受的残余应力和峰值应力越大、围岩抵抗变形能力越强、复合承载体的强度越大。研究为煤矿巷道支护的设计提功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直径 锚杆长度 锚杆排距 锚杆支护参数 锚固复合承载体 承载特性 残余应力 峰值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正交试验的锚杆支护参数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云强 《陕西煤炭》 2021年第6期104-107,共4页
针对蒋家河煤矿回采巷道维护困难、需多次返修的问题,以ZF215工作面回风巷为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其巷道支护参数进行重新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对两帮移近量的影响显著顺序为锚杆间排距>锚杆直径>锚杆长度>锚杆预紧... 针对蒋家河煤矿回采巷道维护困难、需多次返修的问题,以ZF215工作面回风巷为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其巷道支护参数进行重新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对两帮移近量的影响显著顺序为锚杆间排距>锚杆直径>锚杆长度>锚杆预紧力,对顶底板移近量的影响显著顺序为锚杆间排距>锚杆预紧力>锚杆直径>锚杆长度;增加锚杆直径和锚杆预紧力对于控制巷道变形最为经济;增加锚杆布置密度对于控制巷道变形最为有效;锚杆长度达到最低长度要求后,继续增加,作用较小。回采期间,巷道两帮移近量为572 mm,顶底板移近量为425 mm,工程实践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紧力 锚杆排距 支护参数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尔能源公司煤巷锚杆支护参数优化研究
5
作者 王大庆 李大怀 张雷 《煤炭科技》 2015年第1期15-17,共3页
针对徐矿集团新疆赛尔能源公司浅埋煤层巷道围岩条件,通过对A3005运输巷进行矿压观测,借助FLAC3D软件对不同锚杆排距进行优化模拟,结合现场实际条件和工程实践经验,确定出合理的锚杆排距。工业性试验表明,优化方案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 针对徐矿集团新疆赛尔能源公司浅埋煤层巷道围岩条件,通过对A3005运输巷进行矿压观测,借助FLAC3D软件对不同锚杆排距进行优化模拟,结合现场实际条件和工程实践经验,确定出合理的锚杆排距。工业性试验表明,优化方案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降低了支护成本,加快了成巷速度,提高了作业效率,为其他相似回采巷道锚杆支护参数确定提供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巷 支护参数 FLAC3D 锚杆排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顶板巷道锚网索联合支护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新福 方新秋 +2 位作者 王明 徐瑞强 邹永洺 《煤炭科技》 2011年第1期1-3,共3页
对山浪煤矿胶带大巷支护方式进行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优化改进,依据巷道围岩地质条件,计算了围岩破碎区、塑性区范围和自然平衡拱的高度,得出合理的锚杆支护参数,并结合数值模拟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确定方案能够有效保证巷道的整体... 对山浪煤矿胶带大巷支护方式进行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优化改进,依据巷道围岩地质条件,计算了围岩破碎区、塑性区范围和自然平衡拱的高度,得出合理的锚杆支护参数,并结合数值模拟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确定方案能够有效保证巷道的整体稳定性,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网索联合支护 数值模拟 锚杆排距 自然平衡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煤层回采巷道支护参数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高凤伟 张志佳 《山西焦煤科技》 CAS 2021年第8期30-34,共5页
针对浅埋煤层特殊的赋存条件和矿压显现规律,建立了回采巷道围岩结构力学模型,分析了巷道顶板受力特征和主控因素,提出了巷道支护参数设计方案,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与分析,确定了最优支护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将原设计锚杆排距从1.0 m提高到... 针对浅埋煤层特殊的赋存条件和矿压显现规律,建立了回采巷道围岩结构力学模型,分析了巷道顶板受力特征和主控因素,提出了巷道支护参数设计方案,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与分析,确定了最优支护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将原设计锚杆排距从1.0 m提高到1.2 m,相应锚索排距从2.0 m提高到2.4 m,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和巷道每米掘进工作量,巷道掘进效率提高将近20%,巷道支护成本降低16.7%~19.0%;监测数据统计分析表明,支护构件锚杆(索)受力均在合理范围之内,巷道顶板处于稳定结构状态,巷道围岩控制效果较好,在确保安全生产的条件下,提高了矿井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回采巷道 顶板力学模型 锚杆排距 锚索排距 掘进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硐室群围岩蠕变特征及稳定性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文康 申付新 +2 位作者 杨江坤 李小龙 宋彦琦 《矿产勘查》 2023年第1期128-135,共8页
为了探究深部硐室群围岩蠕变特性和不同锚杆间排距对围岩变形的抑制作用,本文以陈四楼煤矿深部硐室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实验对深部硐室群砂质泥岩试样的蠕变特性进行分析,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锚杆间排距和硐室群的支护效果进行研究。... 为了探究深部硐室群围岩蠕变特性和不同锚杆间排距对围岩变形的抑制作用,本文以陈四楼煤矿深部硐室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实验对深部硐室群砂质泥岩试样的蠕变特性进行分析,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锚杆间排距和硐室群的支护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荷载水平的增加,岩石轴向变形不断增加,当荷载增加到0.9σc时,岩样发生蠕变失稳破坏;深部巷道随着锚杆间排距的增加,围岩应力及变形均呈现先减小再增加的特征,当间排距为0.5 m时,可以较好地实现围岩与锚杆的耦合支护效果;将0.5 m的锚杆间排距应用到深部硐室群时,硐室群顶板及两帮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围岩整体变形量较小,现场监测表明,硐室围岩底鼓量最大,顶板下沉量次之,两帮收缩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硐室群 蠕变失稳 锚杆排距 稳定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深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史晓瑞 崔千里 +2 位作者 王永平 宋玉周 曹海彬 《中州煤炭》 2014年第11期8-10,32,共4页
以开拓煤业3#煤层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井下试验的方法,对浅埋深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支护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地质力学测试得知:浅埋深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围岩仍是构造应力场,构造应力起主导作用。采用FLAC3D对比分析不同支护密度的支护... 以开拓煤业3#煤层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井下试验的方法,对浅埋深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支护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地质力学测试得知:浅埋深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围岩仍是构造应力场,构造应力起主导作用。采用FLAC3D对比分析不同支护密度的支护效果,确定出合理的支护参数。研究表明:高预应力锚杆支护的间排距有一合理值;对于浅埋深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锚杆支护间排距设为1.0 m较为合理。井下试验表明:巷道锚杆支护间排距设为1.0 m能保证巷道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深 回采巷道 锚杆支护 锚杆排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曙光煤矿1212大断面煤巷支护技术模拟研究
10
作者 李洪宾 薛华俊 +2 位作者 梁斌 何天宇 李涛涛 《山西建筑》 2013年第36期108-110,共3页
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1212运输巷支护方案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对不同锚杆长度、锚杆间排距、锚索长度的支护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保证一定的锚杆间排距对维持巷道围岩稳定性有重要作用,锚索对补强支护和预防冒顶事故有着非常积极的... 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1212运输巷支护方案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对不同锚杆长度、锚杆间排距、锚索长度的支护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保证一定的锚杆间排距对维持巷道围岩稳定性有重要作用,锚索对补强支护和预防冒顶事故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煤巷 支护方案 锚杆排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围岩松动圈测试的巷道支护研究
11
作者 张彩峰 《能源与环保》 2017年第8期203-207,共5页
为了合理地对巷道的支护参数进行设计,以某矿井底车场为例,采用松动圈围岩测试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井底车场各个测点位置处松动圈厚度以及围岩类型,根据测试结果,计算出锚杆长度、锚杆间排距以及喷层厚度等。研究结果表明:围... 为了合理地对巷道的支护参数进行设计,以某矿井底车场为例,采用松动圈围岩测试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井底车场各个测点位置处松动圈厚度以及围岩类型,根据测试结果,计算出锚杆长度、锚杆间排距以及喷层厚度等。研究结果表明:围岩松动圈能为巷道锚杆支护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得出最合理支护方式,对锚杆长度进行重新评估,确保支护强度及支护效果,设计后的巷道顶底板移近量为28 mm,两帮收敛量为36 mm,围岩位移控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松动圈测试 支护参数 锚杆长度 锚杆排距 支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泉煤业南胶带大巷围岩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峥嵘 《山西煤炭》 2020年第3期25-28,共4页
为保障龙泉煤业南胶带大巷围岩的稳定性,通过分析锚杆(索)的支护原理,结合巷道的特征,设计了具体的支护方案,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验证支护方案的可行性,对巷道掘进期间表面位移和锚杆索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巷道掘进期间,顶底... 为保障龙泉煤业南胶带大巷围岩的稳定性,通过分析锚杆(索)的支护原理,结合巷道的特征,设计了具体的支护方案,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验证支护方案的可行性,对巷道掘进期间表面位移和锚杆索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巷道掘进期间,顶底板及两帮的最大移近量分别为22mm和86mm,锚杆(索)受力处于正常状态,该种支护方案保障了巷道围岩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排距 围岩控制 塑性区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力回采巷道变形特征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泽年 徐景果 +1 位作者 张鹏 郭伟 《煤炭科技》 2023年第2期7-12,共6页
以陕西彬长文家坡矿4106运输巷为工程研究背景,结合室内岩石力学实验、FLAC3D数值模拟、工程试验等多种研究方法,基于围岩工程力学理论,研究了支护参数优化后确定间排距下的巷道围岩应力、应变以及巷道位移量情况,并分析了支护及锚固效... 以陕西彬长文家坡矿4106运输巷为工程研究背景,结合室内岩石力学实验、FLAC3D数值模拟、工程试验等多种研究方法,基于围岩工程力学理论,研究了支护参数优化后确定间排距下的巷道围岩应力、应变以及巷道位移量情况,并分析了支护及锚固效果。结果表明,应力增高区均发生在巷道肩窝和底脚,应力降低区则出现在巷道顶底板及两帮;竖直方向巷道最大位移量为6.46 mm,水平方向为3.62 mm,分别出现在巷道正中央和中下部;顶底板闭合量和两帮收敛量均较小,均在可控范围之内,优化后支护参数能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但是,通过工程效果检验得知,支护参数存在过度支护现象,应该对巷道予以合理性支护处理,充分发挥锚杆(索)主动支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高应力 巷道围岩稳定性 支护参数优化 锚杆排距 变形位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工作面窄煤柱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包海昇 《矿业装备》 2019年第4期38-39,共2页
针对新景矿8118孤岛工作面赋存情况,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工程实践等手段,分析确定了8118工作面沿空掘巷留设煤柱尺寸为5 m,并提出确定了合理支护方案。现场实践表明,回采期间巷道顶底板移近量、两帮移近量和巷道底鼓量分别为20... 针对新景矿8118孤岛工作面赋存情况,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工程实践等手段,分析确定了8118工作面沿空掘巷留设煤柱尺寸为5 m,并提出确定了合理支护方案。现场实践表明,回采期间巷道顶底板移近量、两帮移近量和巷道底鼓量分别为200 mm、150 mm、50 mm,巷道围岩支护控制效果良好,完全可以满足生产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近量 工作面回采 前支承压力 窄煤柱沿空掘巷 锚杆排距 围岩控制技术 回采巷道 孤岛工作面 巷道底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3D的全煤巷道支护方案设计及优化研究
15
作者 孔立平 《矿业装备》 2020年第2期32-33,共2页
经现场作业经验得出目前大断面全煤巷道支护难度较大,并且支护与生产进度是一对矛盾点,现有常规支护方案对于生产效率形成了反比例的影响,此外还面临着由于巷道跨度大,中间容易发生变形,从而造成拉应力集中于顶板的中部,剪应力集中于巷... 经现场作业经验得出目前大断面全煤巷道支护难度较大,并且支护与生产进度是一对矛盾点,现有常规支护方案对于生产效率形成了反比例的影响,此外还面临着由于巷道跨度大,中间容易发生变形,从而造成拉应力集中于顶板的中部,剪应力集中于巷道端部,最终发生发生顶板离层,在实施锚固的过程中,各类锚固体的作用力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从支护材料方面来说,随着巷道断面增大,支护材料的使用量会增加,造成支护经济性不合理。针对此类问题应开展深一步的研究,正确的设计选择合理的支护参数,在工程中解决实际的问题,提升大断面全煤巷道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本质安全,并且使生产效率提高,加快巷道掘进速度,避免巷道由于支护强度不足造成顶板的大面积塌落,加强安全源头管控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常态化持续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煤巷道 锚杆排距 支护材料 锚索结构 塑性区 大断面 FLAC3D 优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110回风顺槽过构造安全技术措施
16
作者 李明 《矿业装备》 2020年第3期90-91,共2页
15110回风顺槽掘进至240 m处,根据现场检测锚杆支护情况锚固全部合格,由原先的锚网辅助钢棚支护更改为锚网支护,由于本区域顶板局部呈现溶蚀层及裂隙。掘进过程中,顶部支护锚杆困难,溶蚀层内黄土、裂隙分布不规则,无积水,无有毒有害气... 15110回风顺槽掘进至240 m处,根据现场检测锚杆支护情况锚固全部合格,由原先的锚网辅助钢棚支护更改为锚网支护,由于本区域顶板局部呈现溶蚀层及裂隙。掘进过程中,顶部支护锚杆困难,溶蚀层内黄土、裂隙分布不规则,无积水,无有毒有害气体涌出。为确保巷道掘进施工安全,特制订该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风顺槽 敲帮问顶 锚网支护 锚杆排距 前探梁 永久支护 锚固剂 树脂药卷 锚杆支护 临时支护 支护材料 安全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