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膜素-1、分泌型磷蛋白1、错配修复系统蛋白表达状态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徐西凤 王侠 +1 位作者 吴健亮 程金龙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521-2527,共7页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检测探讨网膜素-1(omentin-1)、分泌型磷蛋白1(SPP1)、错配修复系统(MMR)蛋白表达状态对子宫内膜癌(EC)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及预后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EC患者159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因...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检测探讨网膜素-1(omentin-1)、分泌型磷蛋白1(SPP1)、错配修复系统(MMR)蛋白表达状态对子宫内膜癌(EC)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及预后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EC患者159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因子宫良性疾病切除子宫的患者的正常内膜组织15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对照组以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EC患者子宫内膜组织omentin-1、SPP1、MMR蛋白表达情况,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各指标在EC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C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组织指标与EC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子宫内膜组织SPP1阳性、MMR缺失率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组织omentin-1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肌层浸润≥1/2的EC患者omentin-1阴性比例低于Omentin-1阳性(P<0.05);分化程度为低分化的EC患者SPP1阳性、MMR缺失占比更高(P<0.05)。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法结果显示,omentin-1蛋白阳性与MMR蛋白缺失、SPP1蛋白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5),MMR蛋白缺失与SPP1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子宫内膜组织SPP1阳性、MMR缺失率更高,子宫内膜组织omentin-1阳性率更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omentin-1阴性、SPP1阳性、MMR缺失为E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随访资料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由生存曲线可知omentin-1蛋白阴性、SPP1蛋白阳性、MMR蛋白缺失患者预后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EC发生及临床病理特征进展,免疫组化检测omentin-1、SPP1、MMR蛋白表达存在异常,omentin-1蛋白阴性、SPP1蛋白阳性、MMR蛋白缺失与EC预后不良有关且为其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免疫组化 网膜素-1 分泌型磷蛋白1 错配修复系统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系统肿瘤中的人类错配修复系统
2
作者 吴裕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5-79,共5页
人类错配修复 (mismatchrepair ,MMR)系统由MutH ,MutL和MutS三大家族的蛋白组成。它们修正核苷酸摄取错误、增强DNA复制忠实性、降低基因的自发突变率、维持着微卫星位点乃至整个基因组的稳定。MMR系统功能低下就有可能导致癌变发生 。
关键词 人类错配修复系统 血液系统肿瘤 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DNA错配修复系统响应Cd胁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鹤潼 贾春云 +4 位作者 张延召 赵强 李晓军 巩宗强 刘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00-711,共12页
Cd胁迫下植物细胞内会出现不同形式的DNA损伤(如碱基错配、DNA单/双链断裂和甲基化),DNA损伤会迅速诱导DNA损伤响应(DDR)信号,如ATM、ATR及其下游的信号通路包括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内复制、细胞凋亡以及不同形式的DNA修复途径(如同源重... Cd胁迫下植物细胞内会出现不同形式的DNA损伤(如碱基错配、DNA单/双链断裂和甲基化),DNA损伤会迅速诱导DNA损伤响应(DDR)信号,如ATM、ATR及其下游的信号通路包括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内复制、细胞凋亡以及不同形式的DNA修复途径(如同源重组修复HR、DNA错配修复MMR)。植物细胞DNA MMR系统中的异源二聚体MutSα(MSH2/MSH6)、MutSβ(MSH2/MSH3)、MutSg(MSH2/MSH7)、MutLα(MLH1/PMS1)与有关酶如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DNA复制因子C(RFC)、DNA核酸外切酶1(EXO1)、单链结合蛋白(RPA)、核酸内切酶FEN1、DNA聚合酶delta(d)和DNA连接酶相互作用,启动DNA MMR反应,从而在感知Cd诱导的DNA损伤、修复DNA损伤、激活细胞周期检验点、确保基因组DNA的稳定性和DNA复制的精确性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然而,MutS缺失的植物细胞会绕过DNA MMR系统参与的细胞周期阻滞,从而严重影响植物的耐Cd性能。本文重点介绍了植物DNA MMR系统对Cd胁迫的响应以及表观遗传对DNA MMR系统的调控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胁迫 DNA错配修复系统 植物 DNA损伤 细胞周期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对结肠癌细胞株COLO205错配修复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陆晓娟 余东亮 +4 位作者 王佳锌 潘笑露 金鹏 李世荣 盛剑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54-756,共3页
目的:研究雌激素对结肠癌细胞株COLO205错配修复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比较在不同浓度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和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处理前后结肠癌细胞株COLO205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 目的:研究雌激素对结肠癌细胞株COLO205错配修复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比较在不同浓度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和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处理前后结肠癌细胞株COLO205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的表达差异。并用real time RT-PCR进行验证。结果:E2能上调COLO205细胞株hMLH1基因的表达,这种上调效应发生在转录水平,在E2浓度为10-12~10-8mol/L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且可被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抑制;但E2对COLO205细胞的hMSH2表达没有明显影响。结论:雌激素能够增强结肠癌细胞株COLO205错配修复基因hMLH1的表达,这可能是雌激素预防结肠癌作用的一种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雌激素 错配修复系统(MMR) HMLH1 HMS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R缺陷的高频突变食源性沙门氏菌环丙沙星耐药机制
5
作者 王银 杨保伟 +5 位作者 盛焕精 李怡澜 施春雷 史贤明 肖英平 杨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162-170,共9页
目的:通过研究甲基导向错配修复系统(methyl-directed mismatch repair,MMR)主要调控基因缺陷对食源性沙门氏菌高频突变子突变频率和环丙沙星药敏性的影响,揭示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萘啶酮酸和利福平平板测定90株食源性沙门氏菌高频突... 目的:通过研究甲基导向错配修复系统(methyl-directed mismatch repair,MMR)主要调控基因缺陷对食源性沙门氏菌高频突变子突变频率和环丙沙星药敏性的影响,揭示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萘啶酮酸和利福平平板测定90株食源性沙门氏菌高频突变子的突变频率;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DNA测序法检测耐药基因突变;琼脂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对沙门氏菌高频突变子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确定MMR缺陷与沙门氏菌高频突变子突变频率、MIC及耐药基因间的关系;通过电转化法将野生mutS、mutH、mutL和uvrD基因分别转入高频突变子103D2,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测定野生型基因转入前后103D2耐药相关基因表达差异,分析MMR基因缺陷对沙门氏菌高频突变子环丙沙星耐药性的影响及调控机制。结果:90株沙门氏菌高频突变子中共有89株对环丙沙星耐药,49株MutS编码基因发生突变(MutS-),且相较于MutS非突变株,在MutS突变株中GyrA(67.3%)及ParC(87.8%)蛋白突变检出率更高。103D2转入野生型mutS、mutH、mutL及uvrD基因质粒后,103D2:P-mutS突变频率显著下降,103D2:P-mutL和103D2:P-uvrD突变频率极显著下降。4株互补菌株中marA基因显著下调,marR、tolC(除103D2:P-uvrD外)基因上调,降低103D2对环丙沙星耐药性。结论:MMR缺陷可通过影响外排泵和膜编码基因marA、marR和tolC的表达改变对沙门氏菌高频突变子的耐药性及突变频率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高频突变子 耐药基因 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 甲基导向错配修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