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脆性组氨酸三聚体基因及错配修复基因hMLH_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谷建琦 张英怀 +3 位作者 杨威 张杰英 蒋崇槟 贾志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聚体基因(fragilehistidinetriad,FHIT)和hMLH1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9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和4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FHIT和hMLH1的表达情况。资料的统计学处理用SPS...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聚体基因(fragilehistidinetriad,FHIT)和hMLH1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9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和4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FHIT和hMLH1的表达情况。资料的统计学处理用SPSS软件完成,比较用χ2检验。结果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FHIT、hMLH1的阳性表达率(46.4%,47·8%)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77.5%,77.5%),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HIT和hMLH1可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脆性组氨酸三聚体 错配修复基因HMLH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性组氨酸三聚体基因及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谷建琦 董青 +3 位作者 关晶 程璞 张英怀 贾志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9-693,共5页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聚体基因(FHIT)和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9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和4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FHIT和hMLH1、hMSH2的表达情况。资料的统计学处理用S...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聚体基因(FHIT)和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9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和4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FHIT和hMLH1、hMSH2的表达情况。资料的统计学处理用SPSS软件完成,比较用卡方检验。结果: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FHIT、hMLH1和hMSH2的阳性表达率(46.4%,47.8%,55.1%)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77.5%,77.5%,8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FHIT、hMLH1和hMSH2可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脆性组氨酸三聚体 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hMLH1启动子的甲基化 被引量:3
3
作者 单莉莉 岳瑛 +2 位作者 肖天慧 卓蓉 王中海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54-456,共3页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1(hMLH1)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从2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提取DNA,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hMLH1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1(hMLH1)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从2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提取DNA,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hMLH1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完全和部分甲基化率为39.1%(9/23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1例为部分甲基化,甲基化率仅5.0%(1/2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MLH1启动子区甲基化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错配修复基因1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LH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和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贾瑞 陈志涛 +3 位作者 王丹云 孙志钢 王宗明 杨长征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同一食管癌患者食管的鳞状细胞癌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1(hu-man mutl homolog1,hMLH1)的蛋白表达情况,深入研究它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取9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病变组织... 目的:探讨同一食管癌患者食管的鳞状细胞癌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1(hu-man mutl homolog1,hMLH1)的蛋白表达情况,深入研究它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取9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病变组织,其病理切片中鳞状细胞癌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鳞状上皮组织均存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hMLH1蛋白在3种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hMLH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正常鳞状上皮组织细胞核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96%、56.52%、84.78%,鳞状细胞癌组织和不典型增生组织均显著低于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P<0.01)。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MLH1蛋白表达阴性者,年龄较阳性者大(P<0.05);hMLH1蛋白表达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MLH1基因缺失可能在早期就参与了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过程,hMLH1蛋白可能抑制或延缓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不典型增生 错配修复基因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