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D儿童表征自我和他人错误信念
1
作者 姚岚 刘美兰 王鉴棋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11,共4页
威廉斯(Williams)和哈皮(Happé)的一项最新实验显示,传统实验中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表征自我错误信念和他人错误信念难度相当是因为ASD儿童采用了陈述记忆策略所致,若排除该策略干扰,他们表征自我错误信念比表征他人错误信念... 威廉斯(Williams)和哈皮(Happé)的一项最新实验显示,传统实验中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表征自我错误信念和他人错误信念难度相当是因为ASD儿童采用了陈述记忆策略所致,若排除该策略干扰,他们表征自我错误信念比表征他人错误信念更加困难。通过两项实验表明,ASD儿童表征自我错误信念的难度可能受自我动手行为的影响,而不是受陈述记忆策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D儿童 自我错误信念 他人错误信念 陈述记忆策略 自我动手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岁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的发展 被引量:32
2
作者 张文新 赵景欣 +1 位作者 王益文 张粤萍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7-334,共8页
采用“新故事”对来自两所幼儿园的 133名 3~ 6岁儿童的二级错误信念进行了测查 ,探查了这一阶段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的发展。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4岁左右的儿童能够掌握二级未知知识 ,但是儿童对于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要晚 1~ 2年... 采用“新故事”对来自两所幼儿园的 133名 3~ 6岁儿童的二级错误信念进行了测查 ,探查了这一阶段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的发展。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4岁左右的儿童能够掌握二级未知知识 ,但是儿童对于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要晚 1~ 2年 ,6岁左右是儿童二级错误信念发展的关键期。儿童对于信念问题的错误回答主要基于一级推理 ,相当一部分的 6岁儿童能够基于二级推理对信念问题做出合理解释。儿童对于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的发展不是一个全或无的过程 ,而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理论 二级未知 二级错误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的关系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景欣 张文新 纪林芹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0-766,共7页
探讨了113名3~6岁儿童的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总体上,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是其同伴接纳的最佳预测变量;二级错误信念认知和亲社会行为对儿童同伴接纳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年龄效应,二级错误信念认知... 探讨了113名3~6岁儿童的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总体上,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是其同伴接纳的最佳预测变量;二级错误信念认知和亲社会行为对儿童同伴接纳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年龄效应,二级错误信念认知是年幼组儿童同伴接纳的最佳预测变量,而亲社会行为则是年长组儿童同伴接纳的最佳预测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理论 二级错误信念 亲社会行为 同伴接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表现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晓东 黄艳秋 +1 位作者 刘萍 徐健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47,共4页
考察成人在错误信念(FB)任务上是否存在"知识偏差"效应。实验1重复Birch等的实验程序并未得到与之一致的结果,成人在FB任务上的表现不理想,且无"知识偏差"效应存在。实验2排除琴盒位置及颜色的突出性影响后,结果与... 考察成人在错误信念(FB)任务上是否存在"知识偏差"效应。实验1重复Birch等的实验程序并未得到与之一致的结果,成人在FB任务上的表现不理想,且无"知识偏差"效应存在。实验2排除琴盒位置及颜色的突出性影响后,结果与实验1相似。成人在FB任务上的不佳表现与成人具有心理理论的事实相悖,说明把通过FB任务作为衡量心理理论的唯一评定标准有待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误信念任务 心理理论 知识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定句法提示对3~4岁儿童错误信念理解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莫书亮 苏彦捷 张亚旭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4-110,共7页
通过在错误信念任务中,为儿童提供关于错误信念表征的特定句法,考察这种句法理解对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成绩是否有促进作用。124名3~4岁幼儿参加实验,每个年龄组幼儿随机分配到零级提示,一级提示和二级提示等三个句法提示条件组,... 通过在错误信念任务中,为儿童提供关于错误信念表征的特定句法,考察这种句法理解对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成绩是否有促进作用。124名3~4岁幼儿参加实验,每个年龄组幼儿随机分配到零级提示,一级提示和二级提示等三个句法提示条件组,并完成4个错误信念任务。结果发现,一级提示条件和二级提示条件下的错误信念理解成绩显著高于零级提示条件下的错误信念理解成绩,而一级和二级两种提示条件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句法提示对不同的错误信念任务的影响是相同的,对错误信念的预测问题和解释问题的影响模式是一致的。表明对错误信念表征的特定句法提示,有效促进了儿童的错误信念成绩,提示这种句法结构可能有助于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误信念理解 心理理论 特定句法提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岁汉语儿童语言能力与错误信念理解关系的元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周晶 俞芳 郭力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1-917,共7页
本研究综合了来自中国大陆1581名3-6岁儿童的语言能力与错误信念关系的19个研究的数据.通过元分析考查了二者相关的强度,并分析了影响相关强度的因素,包括所测量的语言能力及研究使用的错误信念任务的差异等。结果显示当控制了儿童... 本研究综合了来自中国大陆1581名3-6岁儿童的语言能力与错误信念关系的19个研究的数据.通过元分析考查了二者相关的强度,并分析了影响相关强度的因素,包括所测量的语言能力及研究使用的错误信念任务的差异等。结果显示当控制了儿童的年龄后,语言能力和错误信念之间存在中等强度的相关;研究中所测查的语言能力的类型、使用的错误信念的测量任务的类型不会对语言能力和错误信念的关系强度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错误信念 元分析 3-6岁汉语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错误信念认知加工中的知行分离现象 被引量:2
7
作者 梁燕 汪永光 +4 位作者 David L.Roberts 陈致宇 王奕權 沈志华 汪凯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96-600,共5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在错误信念任务加工中理解他人错误信念和应用他人错误信念的特点。方法采用基于计算机的指令交流实验范式分别探查30名未患病的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和44名正常对照理解他人错误信念和应用他人错误信念的能力...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在错误信念任务加工中理解他人错误信念和应用他人错误信念的特点。方法采用基于计算机的指令交流实验范式分别探查30名未患病的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和44名正常对照理解他人错误信念和应用他人错误信念的能力。结果理解任务中,亲属组与对照组错误信念探测问题得分和事实探测问题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应用任务中,亲属组错误信念指令问题得分差于对照组(P<0.01),事实指令问题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结论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仅表现为错误信念应用的损害,对他人错误信念的理解加工则相对完好,在心理理论认知加工中存在知行分离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一级亲属 心理理论 错误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力残疾学生对他人愿望、情绪以及错误信念的理解 被引量:4
8
作者 焦青 刘艳红 谌静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51-654,共4页
目的:研究视力残疾学生心理理论的能力。方法:以测验故事为测量工具,对93名视力残疾学生理解别人不同心理成分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视力残疾学生能理解别人的愿望,理解别人在不同情景、愿望下所产生的情绪,并能依据别人的愿望推测别人... 目的:研究视力残疾学生心理理论的能力。方法:以测验故事为测量工具,对93名视力残疾学生理解别人不同心理成分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视力残疾学生能理解别人的愿望,理解别人在不同情景、愿望下所产生的情绪,并能依据别人的愿望推测别人可能发生的行为。但是,只有37.6%的视力残疾学生能理解不同情形下别人所持有的虚假信念,25.8%的视力残疾学生能理解由错误信念所导致的认知性情绪;先天盲与其他视力残疾学生在理解别人心理的能力上差异不显著。结论:视力残疾学生理解别人不同心理成分的能力不同;微弱的视力对视力残疾学生心理理论能力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心理理论 实验室测验法 盲人 愿望 情绪 错误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知识偏差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晓东 徐健 +1 位作者 刘萍 周双珠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3-58,共6页
采用3种任务考查儿童在错误信念(FB)推理中是否存在知识偏差。被试为60名3—5岁幼儿,结果表明,对于3岁及4岁儿童来说,FB任务是存在知识偏差的。知识偏差的大小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3岁与4岁、4岁与5岁儿童的知识偏差的大小均有显... 采用3种任务考查儿童在错误信念(FB)推理中是否存在知识偏差。被试为60名3—5岁幼儿,结果表明,对于3岁及4岁儿童来说,FB任务是存在知识偏差的。知识偏差的大小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3岁与4岁、4岁与5岁儿童的知识偏差的大小均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误信念 心理理论 知识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岁儿童情绪伪装认知能力发展及其与错误信念理解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航 刘秀丽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4年第2期179-185,共7页
个体的情绪伪装能力是其情绪社会化发展极为重要的方面,选取某幼儿园123名3~6岁儿童为被试,通过“区分外表-真实情绪”任务和“错误信念”任务考察3~6岁儿童情绪伪装认知能力的发展特点,进而探讨情绪伪装认知与错误信念理解的关系.结... 个体的情绪伪装能力是其情绪社会化发展极为重要的方面,选取某幼儿园123名3~6岁儿童为被试,通过“区分外表-真实情绪”任务和“错误信念”任务考察3~6岁儿童情绪伪装认知能力的发展特点,进而探讨情绪伪装认知与错误信念理解的关系.结果表明:(1)儿童情绪伪装认知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3~5岁为儿童情绪伪装认知能力的快速发展期;(2)儿童在消极情境下区分内外情绪的能力显著高于在积极情境中的表现;同时,对两种情绪伪装动机(社会适应、自我保护)的认知能力无显著差异;(3)儿童情绪伪装认知和错误信念理解能力显著相关,两种错误信念(意外内容、意外地点)理解都能很好地预测情绪伪装认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情绪伪装 错误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岁~5岁儿童错误信念理解的发展特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曲枝 王异芳 王争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4期39-43,共5页
文章对126名3~5岁儿童施测意外地点和意外内容任务,以考察儿童对自我和他人错误信念理解的发展特点。结果显示,儿童对自我和他人错误信念理解的成绩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儿童对自我和他人错误信念理解在两类错误信念任务中表现出不同的... 文章对126名3~5岁儿童施测意外地点和意外内容任务,以考察儿童对自我和他人错误信念理解的发展特点。结果显示,儿童对自我和他人错误信念理解的成绩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儿童对自我和他人错误信念理解在两类错误信念任务中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在意外地点任务中,与对自我错误信念理解相比,儿童更易理解他人的错误信念;而在意外内容任务中,儿童对自我和他人错误信念理解的成绩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儿童 错误信念理解 自我 他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是否拥有错误信念理解能力?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琪钰 刘秀丽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1-442,共12页
最近10多年,越来越多的婴儿错误信念理解研究不断拓展自发反应任务的范围,发现婴儿的任务表现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此,有研究者坚持丰富解释,认为婴儿能理解他人的错误信念;也有研究者坚持贫瘠解释,认为婴儿只是借助行为规则等通过任务... 最近10多年,越来越多的婴儿错误信念理解研究不断拓展自发反应任务的范围,发现婴儿的任务表现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此,有研究者坚持丰富解释,认为婴儿能理解他人的错误信念;也有研究者坚持贫瘠解释,认为婴儿只是借助行为规则等通过任务;近来还有研究者在新的概念框架下做出一种折衷的解释。最终解决婴儿是否拥有错误信念理解能力这个问题,需要研究者们提出一个判定个体拥有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明确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心理理论 错误信念 自发反应任务 诱发反应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理论错误信念任务的事件相关电位特点
13
作者 赵冰 梁福成 吕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70-774,共5页
目的:研究心理理论错误信念任务中信念推理和现实推理的脑电特点,对心理理论的脑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在天津师范大学方便选取23名大学生,采用NeuroScan公司64导脑电系统记录其执行图片错误信念任务时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 目的:研究心理理论错误信念任务中信念推理和现实推理的脑电特点,对心理理论的脑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在天津师范大学方便选取23名大学生,采用NeuroScan公司64导脑电系统记录其执行图片错误信念任务时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和行为学结果,对被试在执行错误信念任务时分别进行的现实推理和信念推理的ERP结果进行分析,最终有效被试18名。结果:从刺激呈现后约300ms,信念推理和现实推理两种实验条件引起的事件相关脑电开始出现差异,600~900ms时间段内,在AF7[(2.34±2.71)VS.(1.32±2.97)]、FPz[(2.83±3.03)VS.(2.08±2.56)]、AF8[(3.75±2.64)VS.(2.76±2.34)]、T7[(1.31±2.77)VS.(0.68±3.54)]、Cz[(5.11±5.42)VS.(4.52±5.66)]、T8[(2.35±2.24)vs.(2.03±2.00)]及POz[(2.48±2.16)VS.(2.18±2.53)]电极上均表现为信念推理波幅正向大于现实推理波幅(P=0.065),此种差异接近有统计学意义,且主要分布于额叶电极。结论:对心理状态进行推理的神经机制与对现实进行推理的神经机制存在差别,心理理论能力与大脑额叶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理论 错误信念 神经机制 事件相关电位 被试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聋童与正常儿童对多种信念的认知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友庆 闻素霞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08年第4期266-274,共9页
选取了122名3~12岁聋童,并分别用65名3~5岁的正常儿童作对照,开展了2个实验系列,探讨了儿童的正确信念、一级错误信念及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的发展特点。结果如下:(1)聋童及正常儿童信念认知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关于正确信念,还是关于一... 选取了122名3~12岁聋童,并分别用65名3~5岁的正常儿童作对照,开展了2个实验系列,探讨了儿童的正确信念、一级错误信念及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的发展特点。结果如下:(1)聋童及正常儿童信念认知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关于正确信念,还是关于一级错误信念,都是先发展自我信念认知,再发展他人信念认知;(2)关于正确信念、一级错误信念和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的发展,聋童都比正常儿童滞后,但两者的发展趋势一致;(3)手语聋童在信念认知上略好于口语聋童;(4)父母为聋人或父母会手语的聋童,以及兄弟姐妹会手语的聋童,其信念认知水平要比其他聋童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聋童 正确信念 错误信念 二级错误信念 自我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对基于信念的惊奇情绪的认知发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国雄 方富熹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2-667,共6页
采用简化的错误信念任务,考察了90名3~5岁幼儿对自己或他人信念证伪引发的惊奇情绪认知及其错误信念理解。结果显示,3~5岁幼儿对自身或是故事主人公信念证伪之后的惊奇情绪理解表现出显著的发展趋势,其归因均以情境定向为主,只有极少... 采用简化的错误信念任务,考察了90名3~5岁幼儿对自己或他人信念证伪引发的惊奇情绪认知及其错误信念理解。结果显示,3~5岁幼儿对自身或是故事主人公信念证伪之后的惊奇情绪理解表现出显著的发展趋势,其归因均以情境定向为主,只有极少数幼儿提到了相应的信念状态。3、4、5幼儿对他人、以及自身错误信念的认知基本是一致的,通过率分别为一半左右、76.7%、93.3%。幼儿对惊奇情绪产生原因的逆向推理能力在3~5岁之间获得了显著的发展,这一能力显著差于其错误信念认知,且略低于其顺向预测能力。这些结果揭示出幼儿很早就发展的心理理论以及心理表征技能在惊奇情绪理解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奇 错误信念 情绪认知 心理理论 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信念─愿望推理的研究:争鸣与展望
16
作者 倪伟 熊哲宏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9年第6期37-41,共5页
儿童的信念─愿望推理是心理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多年来,研究者对儿童信念─愿望推理的发展特征及其心理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富有意义的结论。但迄今为止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争议,如:儿童究竟何时开始具有信念─愿望推理的能... 儿童的信念─愿望推理是心理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多年来,研究者对儿童信念─愿望推理的发展特征及其心理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富有意义的结论。但迄今为止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争议,如:儿童究竟何时开始具有信念─愿望推理的能力?儿童在错误信念任务上从不正确到正确反应的转换机制是什么?儿童如何进行信念─愿望推理的加工?该文回顾与探讨了上述存在争鸣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念─愿望推理 错误信念任务 争鸣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对误信念与元表征受干扰的真信念的理解
17
作者 李艳玲 陈英和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1年第4期261-267,共7页
采用阶段性错误信念任务和阶段性元表征干扰任务对101名3-5岁幼儿误信念和真实信念的理解能力及其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幼儿完成两种任务经历了相似的发展趋势,但后者比前者简单;(2)幼儿完成前者的心理过程很可能卷入了其完成后者... 采用阶段性错误信念任务和阶段性元表征干扰任务对101名3-5岁幼儿误信念和真实信念的理解能力及其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幼儿完成两种任务经历了相似的发展趋势,但后者比前者简单;(2)幼儿完成前者的心理过程很可能卷入了其完成后者的心理过程,结果符合但不完全支持表达论;(3)幼儿完成后者可能只需抑制干扰信息表达已有元表征,而完成前者则需要在形成元表征的同时抑制干扰因素,而这两种心理过程的结合可能需要更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性错误信念任务 阶段性部分真实信念任务 元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征重述修正模型:读心认知机制的新解释
18
作者 黄家裕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26,共7页
读心机制是大众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探讨普通人对日常心理及行为的理解、解释和预测的机制。理论论、模拟论及其各自的综合模型都提出了相应的读心机制,并解释了错误信念任务等实验,但它们都难以解释社会文化对读心的影响。因此,... 读心机制是大众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探讨普通人对日常心理及行为的理解、解释和预测的机制。理论论、模拟论及其各自的综合模型都提出了相应的读心机制,并解释了错误信念任务等实验,但它们都难以解释社会文化对读心的影响。因此,我们基于表征重述的思想,提出一个修正的RRr模型以克服其局限性,并论述在RRr模型中理论论、模拟论只是读心的一种方式。RRr模型不仅能解释鸭-兔图,也能解释Müller-Lyer错觉,同时,还能够解释语言能力在错误信念实验中的促进作用,以及认知可渗透性对读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心机制 表征重述 RRr模型 错误信念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维度的执行功能与早期心理理论的关系 被引量:38
19
作者 张婷 吴睿明 +4 位作者 李红 Philip David Zelazo 张莉 廖渝 李小晶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62,共7页
采用意外地点任务、意外内容任务和三种不同类型的执行功能任务来探究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共60名被试,3岁和4岁被试各30名,男女各半。区分自己心理状态和他人心理状态能力与执行功能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混合成分执行功能与这一... 采用意外地点任务、意外内容任务和三种不同类型的执行功能任务来探究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共60名被试,3岁和4岁被试各30名,男女各半。区分自己心理状态和他人心理状态能力与执行功能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混合成分执行功能与这一能力的密切联系上;在错误信念发展的早期,执行功能与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关系主要集中在“混合成分的执行功能与对自己错误信念理解能力,工作记忆的执行功能与对他人错误信念理解能力”这两对联系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功能 心理理论 错误信念 工作记忆 抑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网络使用与心理健康 被引量:51
20
作者 洪建中 黄凤 皮忠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1-176,共6页
基于对54名老年人的访谈数据,本研究考察了老年人的网络使用状况以及网络使用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1)大多数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几乎每天都上网,而且上网目的多样化,不仅通过网络与熟人联系、获取信息,还使用网络进行娱乐、... 基于对54名老年人的访谈数据,本研究考察了老年人的网络使用状况以及网络使用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1)大多数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几乎每天都上网,而且上网目的多样化,不仅通过网络与熟人联系、获取信息,还使用网络进行娱乐、交易活动。(2)与不使用网络的老年人相比,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可以感受到更高的社会联结,而且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情绪和错误信念。使用和不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在孤独感水平上不存在差异。(3)老年人是否使用网络与其感受到的社会联结和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网络使用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网络使用 社会联结 孤独感 情绪理解 错误信念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