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转型中的规范缺位与评价错位--关于“道德滑坡论”的理性反思 被引量:7
1
作者 郁乐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22,共5页
当前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时期,出现了诸多引发道德焦虑与道德滑坡论的社会现象,实际上主要源于伦理规范缺位与道德评价错位。前者指人们面临新的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情境,相应伦理规范的缺位现象;后者指社会转型时生活方式与道德价值多元格局... 当前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时期,出现了诸多引发道德焦虑与道德滑坡论的社会现象,实际上主要源于伦理规范缺位与道德评价错位。前者指人们面临新的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情境,相应伦理规范的缺位现象;后者指社会转型时生活方式与道德价值多元格局中,不同的道德观念与行为之间相互评价的错位现象;对这两种机制的分析与阐明,有助于清醒认识当前道德生活的变化,理性面对道德焦虑与道德滑坡论,预防焦虑心理与滑坡评价引发负面的道德情绪与行为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血缘伦理 陌生人社会 伦理规范缺位 道德评价错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与高校教育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张学敏 柴晓旭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1-141,F0002,共12页
教育主管部门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初衷在于更好促进高校与社会经济的联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但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率演变为评价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导致高校利益相关者片面追求就业率,却反而不利于高校教育质... 教育主管部门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初衷在于更好促进高校与社会经济的联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但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率演变为评价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导致高校利益相关者片面追求就业率,却反而不利于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这是一种错位的高校教育质量评价。一方面,高校不同利益相关者浓烈的工具理性倾向;另一方面,学术界对教育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关系的模糊混淆,无疑共同促成、强化并固化了这种错位评价。何以纠错?必须从理论上进一步厘清教育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帮助高校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弱化工具理性的偏见,切实改进高校教育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高校教育质量 错位评价 教育市场与劳动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