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掺杂SnO_2透明导电薄膜电学及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
42
1
作者
郭玉忠
王剑华
+1 位作者
黄瑞安
王贵青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1-138,共8页
通过实验测量 sol-gel工艺制备的 Sb掺杂 SnO2薄膜载流子浓度、迁移率、电阻率、膜厚,紫外-可见光区透射率、反射率等性质,详细研究了Sb掺杂SnO2薄膜电学与光学性能.实验发现,薄膜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较高导电...
通过实验测量 sol-gel工艺制备的 Sb掺杂 SnO2薄膜载流子浓度、迁移率、电阻率、膜厚,紫外-可见光区透射率、反射率等性质,详细研究了Sb掺杂SnO2薄膜电学与光学性能.实验发现,薄膜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较高导电性,膜内载流子浓度高达1020cm-3,电阻率~10-2Ω·cm,透光率高达 90%,SnO2膜禁带宽度 Eg=37~3.80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
掺杂
sno
2
薄膜
导电性
测量
透光度
反射率
电学性能
二氧化锡
半导体材料
锑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外灯辅助喷雾热解法制备可控锑掺杂氧化锡透明热反射薄膜
2
作者
吴文泽
付一飞
+4 位作者
凌春雷
庄发委
梁柱荣
徐得华
徐雪青
《新能源进展》
2016年第3期240-245,共6页
本文以乙二醇为溶剂及配位剂,以冰乙酸为酸性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均一稳定的具有不同锑掺杂浓度的二氧化锡(Sn O_2)溶胶,再通过红外灯辅助喷雾热解法制备性能优异的可控锑掺杂Sn O_2薄膜,并对薄膜微结构、光电性能进行表征。结...
本文以乙二醇为溶剂及配位剂,以冰乙酸为酸性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均一稳定的具有不同锑掺杂浓度的二氧化锡(Sn O_2)溶胶,再通过红外灯辅助喷雾热解法制备性能优异的可控锑掺杂Sn O_2薄膜,并对薄膜微结构、光电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薄膜以四方金红石结构存在,结晶完全;方阻值随锑掺杂浓度和成膜厚度的增加而降低;薄膜在可见光区的平均透过率可达79%左右,且在中远红外光区的平均反射率可达80%左右。此外,通过改变锑掺杂浓度和成膜厚度,能够有效地调节薄膜的红外反射率与反射起点波长,从而满足不同气候条件对热反射和热发射的不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
掺杂
sno
_(2)
薄膜
溶胶-凝胶法
红外灯辅助喷雾热解法
热反射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碲化锑基复合热电材料的制备及热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陆森
郭涛
李鑫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021-12027,12052,共8页
以Sb_(2)Te_(3)为研究对象,通过掺杂Bi元素,采用水热法制备了Bi_(x)Sb_(2-x)Te_(3)粉末,并以载玻片为衬底通过高真空热蒸发镀膜法制备了Bi_(x)Sb_(2-x)Te_(3)薄膜。利用XRD、SEM、EDS、XPS等研究了Bi_(x)Sb_(2-x)Te_(3)薄膜的晶格结构...
以Sb_(2)Te_(3)为研究对象,通过掺杂Bi元素,采用水热法制备了Bi_(x)Sb_(2-x)Te_(3)粉末,并以载玻片为衬底通过高真空热蒸发镀膜法制备了Bi_(x)Sb_(2-x)Te_(3)薄膜。利用XRD、SEM、EDS、XPS等研究了Bi_(x)Sb_(2-x)Te_(3)薄膜的晶格结构、微观形貌、元素组成等;利用电学性能测试系统ZEM-3测试了Bi的占比对Bi_(x)Sb_(2-x)Te_(3)薄膜热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i_(x)Sb_(2-x)Te_(3)具有菱形结构,颗粒和片层的形貌不规则,Bi^(3+)掺杂后会取代Sb^(3+)的位置。Bi_(x)Sb_(2-x)Te_(3)薄膜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表现出先降低后轻微升高的趋势,随着Bi掺杂量的增多,Bi_(x)Sb_(2-x)Te_(3)薄膜的电导率先增大后降低,塞贝克系数不断增大,在300 K时,Bi_(0.4)Sb_(1.6)Te_(3)薄膜的电导率最高为3015 S/cm。Bi_(x)Sb_(2-x)Te_(3)薄膜的总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增大,随Bi掺杂量的增多不断降低,Sb_(2)Te_(3)在300 K时的热导率最高为1.61 W/(m·K)。随着Bi元素掺杂的增多,Bi_(x)Sb_(2-x)Te_(3)薄膜的功率因子先增大后降低,Bi_(0.4)Sb_(1.6)Te_(3)薄膜的功率因子在300 K时达到最大值16.2μW/(cm·K2),说明在给定温差下Bi_(0.4)Sb_(1.6)Te_(3)复合热电材料能够产生更大的热电电压,实现更高的热电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化
锑
基
热电材料
Bi
掺杂
Bi_(x)Sb_(
2
-x)Te_(3)
薄膜
热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掺杂SnO_2透明导电薄膜电学及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
42
1
作者
郭玉忠
王剑华
黄瑞安
王贵青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新材料制备与加工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1-138,共8页
基金
国家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6-119-04-01-05)
文摘
通过实验测量 sol-gel工艺制备的 Sb掺杂 SnO2薄膜载流子浓度、迁移率、电阻率、膜厚,紫外-可见光区透射率、反射率等性质,详细研究了Sb掺杂SnO2薄膜电学与光学性能.实验发现,薄膜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较高导电性,膜内载流子浓度高达1020cm-3,电阻率~10-2Ω·cm,透光率高达 90%,SnO2膜禁带宽度 Eg=37~3.80eV.
关键词
Sb
掺杂
sno
2
薄膜
导电性
测量
透光度
反射率
电学性能
二氧化锡
半导体材料
锑
光学性能
Keywords
Sb-doped
sno
2
thin films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s
transmittance and reflectivity
分类号
TN304.2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O484 [理学—固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外灯辅助喷雾热解法制备可控锑掺杂氧化锡透明热反射薄膜
2
作者
吴文泽
付一飞
凌春雷
庄发委
梁柱荣
徐得华
徐雪青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新能源进展》
2016年第3期240-245,共6页
基金
佛山市院市合作项目(2013HK100411)
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2013A011401010)
文摘
本文以乙二醇为溶剂及配位剂,以冰乙酸为酸性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均一稳定的具有不同锑掺杂浓度的二氧化锡(Sn O_2)溶胶,再通过红外灯辅助喷雾热解法制备性能优异的可控锑掺杂Sn O_2薄膜,并对薄膜微结构、光电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薄膜以四方金红石结构存在,结晶完全;方阻值随锑掺杂浓度和成膜厚度的增加而降低;薄膜在可见光区的平均透过率可达79%左右,且在中远红外光区的平均反射率可达80%左右。此外,通过改变锑掺杂浓度和成膜厚度,能够有效地调节薄膜的红外反射率与反射起点波长,从而满足不同气候条件对热反射和热发射的不同要求。
关键词
锑
掺杂
sno
_(2)
薄膜
溶胶-凝胶法
红外灯辅助喷雾热解法
热反射
薄膜
Keywords
antimony-doped tin oxide
sol-gel method
infrared lamp-assisted spray pyrolysis
heat reflective thin film
分类号
TK519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O614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碲化锑基复合热电材料的制备及热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陆森
郭涛
李鑫
机构
徐州市交科轨道交通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出处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021-12027,12052,共8页
基金
徐州市政策引导类计划(产学研合作)项目(KC2246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60345)。
文摘
以Sb_(2)Te_(3)为研究对象,通过掺杂Bi元素,采用水热法制备了Bi_(x)Sb_(2-x)Te_(3)粉末,并以载玻片为衬底通过高真空热蒸发镀膜法制备了Bi_(x)Sb_(2-x)Te_(3)薄膜。利用XRD、SEM、EDS、XPS等研究了Bi_(x)Sb_(2-x)Te_(3)薄膜的晶格结构、微观形貌、元素组成等;利用电学性能测试系统ZEM-3测试了Bi的占比对Bi_(x)Sb_(2-x)Te_(3)薄膜热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i_(x)Sb_(2-x)Te_(3)具有菱形结构,颗粒和片层的形貌不规则,Bi^(3+)掺杂后会取代Sb^(3+)的位置。Bi_(x)Sb_(2-x)Te_(3)薄膜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表现出先降低后轻微升高的趋势,随着Bi掺杂量的增多,Bi_(x)Sb_(2-x)Te_(3)薄膜的电导率先增大后降低,塞贝克系数不断增大,在300 K时,Bi_(0.4)Sb_(1.6)Te_(3)薄膜的电导率最高为3015 S/cm。Bi_(x)Sb_(2-x)Te_(3)薄膜的总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增大,随Bi掺杂量的增多不断降低,Sb_(2)Te_(3)在300 K时的热导率最高为1.61 W/(m·K)。随着Bi元素掺杂的增多,Bi_(x)Sb_(2-x)Te_(3)薄膜的功率因子先增大后降低,Bi_(0.4)Sb_(1.6)Te_(3)薄膜的功率因子在300 K时达到最大值16.2μW/(cm·K2),说明在给定温差下Bi_(0.4)Sb_(1.6)Te_(3)复合热电材料能够产生更大的热电电压,实现更高的热电转换效率。
关键词
碲化
锑
基
热电材料
Bi
掺杂
Bi_(x)Sb_(
2
-x)Te_(3)
薄膜
热电性能
Keywords
antimony telluride based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
Bi doping
Bi_(x)Sb_(
2
-x)Te_(3)thin film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分类号
TB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掺杂SnO_2透明导电薄膜电学及光学性能研究
郭玉忠
王剑华
黄瑞安
王贵青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红外灯辅助喷雾热解法制备可控锑掺杂氧化锡透明热反射薄膜
吴文泽
付一飞
凌春雷
庄发委
梁柱荣
徐得华
徐雪青
《新能源进展》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碲化锑基复合热电材料的制备及热电性能研究
陆森
郭涛
李鑫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