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锑掺杂纳米二氧化锡颗粒在乙二醇中的分散稳定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晓蕾 邵玮 李春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27-1431,共5页
开发了二次球磨湿法制备锑掺杂纳米二氧化锡(ATO)/乙二醇(EG)稳定体系的新方法;选用硅烷偶联剂KH 570,实现了ATO颗粒在EG溶液中的均匀分散和稳定性控制;研究了分散工艺参数对体系的影响,探讨了ATO颗粒的表面包覆改性机理。研究表明:分散... 开发了二次球磨湿法制备锑掺杂纳米二氧化锡(ATO)/乙二醇(EG)稳定体系的新方法;选用硅烷偶联剂KH 570,实现了ATO颗粒在EG溶液中的均匀分散和稳定性控制;研究了分散工艺参数对体系的影响,探讨了ATO颗粒的表面包覆改性机理。研究表明:分散剂KH 570的含量和体系的pH显著影响ATO在EG中的分散稳定性,在KH 570含量为1.5%,体系pH为8.5时,ATO/EG浆料的分散性能最佳。KH 570与ATO颗粒表面羟基发生的化学键结合,提高了颗粒表面的疏水性,改善了ATO颗粒与有机极性溶剂及高聚物之间的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掺杂纳米二氧化锡颗粒 乙二醇 分散稳定性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锑掺杂二氧化锡纳米新型导电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5
2
作者 高桂兰 段学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6-18,34,共4页
介绍了锑掺杂二氧化锡 (ATO)纳米新型导电材料的性能及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应用进展 ,论述了其导电机理 ,并叙述了纳米ATO导电粉体和浆料的制备方法。
关键词 掺杂 二氧化锡 纳米材料 导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锑掺杂浓度对二氧化锡纳米微粉的影响 被引量:32
3
作者 李青山 张金朝 +2 位作者 宋鹂 苑树强 王俊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83-1288,共6页
以无机盐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得了掺锑SnO2纳米级微粉.运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差热分析(DTA)等观测手段对微粉末进行了表征,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掺锑浓度对物相、粉末颗粒度及电阻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低掺杂浓度样品(x... 以无机盐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得了掺锑SnO2纳米级微粉.运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差热分析(DTA)等观测手段对微粉末进行了表征,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掺锑浓度对物相、粉末颗粒度及电阻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低掺杂浓度样品(x≤0.462),Sb原子固溶于四方晶系SnO2中,高掺杂浓度样品(x≥0.519),Sb原子将从固溶体中脱溶并被氧化为Sb2O4相;掺杂Sb可以减小SnO2的晶粒度,在热处理时阻碍 SnO2晶粒长大,掺杂浓度>0.181时,进一步掺杂对粉末粒度没有明显的影响;SnO2粉末电导率随掺锑浓度的增大而提高,掺杂浓度为0.095时粉末电导率达到极大值,当掺杂浓度>0.245时,粉末电阻快速增大.兼顾掺杂浓度对粉末粒度和电阻的影响,合适的掺杂浓度x为0.181~0.2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浓度 二氧化锡 纳米微粉 纳米级掺 电阻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合-共沉淀法制备锑掺杂二氧化锡(ATO)粉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建广 唐谟堂 +1 位作者 杨声海 唐朝波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66-974,共9页
在充分回收含锡阳极泥有价金属的基础上,采用从锡锑二次资源中直接提取的高纯氯锡酸铵和氯氧锑为原料,合成了性能优良的纳米级锑掺杂二氧化锡(ATO)粉。针对液相共沉淀法制备ATO的过程中,锡和锑的水解不同步从而未能实现真正共沉淀掺杂... 在充分回收含锡阳极泥有价金属的基础上,采用从锡锑二次资源中直接提取的高纯氯锡酸铵和氯氧锑为原料,合成了性能优良的纳米级锑掺杂二氧化锡(ATO)粉。针对液相共沉淀法制备ATO的过程中,锡和锑的水解不同步从而未能实现真正共沉淀掺杂的问题,以(NH4)2SnCl6和Sb4O5Cl2为原料,采用配合共沉淀法,考察了反应过程中的pH、反应温度、掺锑浓度、煅烧温度、前驱体洗涤次数和分散剂种类等对ATO粒度和形貌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化条件,即:滴定终点pH=3,反应温度60℃,锑掺杂浓度10%(质量分数),热处理温度600℃,前驱体洗涤次数为6次,采用分散剂c,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二氧化锡 制备 液相共沉淀法 反应温度 洗涤次数 最优化条件 热处理温度 有价金属 直接提取 二次资源 反应过程 煅烧温度 滴定终点 质量分数 掺杂浓度 ATO 分散剂 前驱体 阳极泥 氯氧 高纯氯 纳米 不同步 6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掺杂的纳米二氧化锡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5
作者 韩峭峰 孙明 +2 位作者 余林 余倩 余坚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15,共3页
分别采用微乳液法(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正己醇/环己烷/水组成的微乳液体系)和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镁与铈、锌、锆复合掺杂的纳米二氧化锡颗粒,通过热分析(TG-DTA)、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BET)、红外吸收光谱(FT-IR)和紫外-可... 分别采用微乳液法(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正己醇/环己烷/水组成的微乳液体系)和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镁与铈、锌、锆复合掺杂的纳米二氧化锡颗粒,通过热分析(TG-DTA)、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BET)、红外吸收光谱(FT-IR)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产物均为金红石结构,微乳液法制备的颗粒较后者具有较小的晶粒粒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紫外吸收边;复合掺杂后,样品的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样品的紫外-可见吸收发生红移;其中,镁-铈复合掺杂的样品具有最小的晶粒粒径和最大的比表面积,分别为4.53 nm和78.50 m2/g;复合掺杂能够抑制二氧化锡颗粒生长,增大其比表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二氧化锡 纳米颗粒 微乳液法 柠檬酸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掺杂二氧化锡纳米粉体的合成、结构表征及光学性能研究
6
作者 李强 杜记民 刘肖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80,共3页
以SnCl4.5H2O和MnCl2.4H2O,MgCl2.6H2O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成功合成了纯二氧化锡的纳米粉体及纳米级的镁掺杂和锰掺杂的二氧化锡纳米颗粒,分别研究了掺杂不同含量的金属镁和锰的二氧化锡粉体的光谱性能。另外,通过X-射线粉... 以SnCl4.5H2O和MnCl2.4H2O,MgCl2.6H2O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成功合成了纯二氧化锡的纳米粉体及纳米级的镁掺杂和锰掺杂的二氧化锡纳米颗粒,分别研究了掺杂不同含量的金属镁和锰的二氧化锡粉体的光谱性能。另外,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ay diffractometer,XRD)、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差热-热失重(DSC-TG)等多种测试手段对制备的样品晶相、热稳定性及吸收光谱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锡 掺杂 溶胶-凝胶法 纳米颗粒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制备锑掺杂二氧化锡纳米粉体的方法
7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8,共1页
一种制备锑掺杂二氧化锡纳米粉体的方法,先将锑白溶解于酒石酸氢钠饱和溶液中,得到酒石酸锑钠溶液,同时配制一定浓度的锡酸钠溶液;根据ATO纳米粉末的锑掺杂量,将酒石酸锑钠溶液和锡酸钠溶液混合并加入酒石酸氢钠作为配合剂,同时... 一种制备锑掺杂二氧化锡纳米粉体的方法,先将锑白溶解于酒石酸氢钠饱和溶液中,得到酒石酸锑钠溶液,同时配制一定浓度的锡酸钠溶液;根据ATO纳米粉末的锑掺杂量,将酒石酸锑钠溶液和锡酸钠溶液混合并加入酒石酸氢钠作为配合剂,同时加入双氧水作为氧化剂,用硫酸调节混合溶液的酸度;上述混合溶液在高压釜中反应一定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二氧化锡 纳米粉体 制备 饱和溶液 混合溶液 锡酸钠 酒石酸 纳米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锑掺杂氧化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龚圣 李明子 +1 位作者 皮丕辉 杨卓如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16-1521,共6页
介绍了纳米锑掺杂二氧化锡(ATO)材料独特的光电机理;系统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纳米ATO粉体的主要制备方法,包括各制备方法的工艺路线与特点;并对纳米ATO在显示涂层材料、导电抗静电涂料、透明隔热涂料等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概括。最后,结合纳... 介绍了纳米锑掺杂二氧化锡(ATO)材料独特的光电机理;系统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纳米ATO粉体的主要制备方法,包括各制备方法的工艺路线与特点;并对纳米ATO在显示涂层材料、导电抗静电涂料、透明隔热涂料等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概括。最后,结合纳米ATO的光电特性,针对纳米ATO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面临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掺杂二氧化锡 制备 涂层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锑掺杂氧化锡纳米粉体合成实验研究
9
作者 殷馨 宋晓增 +2 位作者 许国栋 王海文 张建荣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3-58,共6页
以锡粉和三氧化二锑为金属原料,制备得到柠檬酸锡、锑的配合物溶液,向其中加入乙腈,产生溶胶-凝胶过程。对洗涤后的凝胶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得到锑掺杂氧化锡纳米粉体。实验表明:随着锑掺杂量的增加,纳米粉体的晶粒减小,比表面积增加,... 以锡粉和三氧化二锑为金属原料,制备得到柠檬酸锡、锑的配合物溶液,向其中加入乙腈,产生溶胶-凝胶过程。对洗涤后的凝胶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得到锑掺杂氧化锡纳米粉体。实验表明:随着锑掺杂量的增加,纳米粉体的晶粒减小,比表面积增加,晶胞参数也发生相应变化;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纳米颗粒长大,比表面积减小,高锑掺杂量的氧化锡纳米粉体显示出结晶性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掺杂氧化锡 溶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掺杂SnO_2纳米粉体的结晶行为和电学性能 被引量:22
10
作者 张建荣 顾达 杨云霞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2-555,共4页
采用非均相成核法制备了 Sb掺杂的 Sn O2 (ATO)纳米粉体 .研究了粉体电学性能、粒径、晶胞参数随 Sb掺杂量的变化关系及粉体电学性能、粒径随煅烧温度的变化关系 .应用非晶物质晶化晶核生长速率方程计算了晶粒生长活化能 .结果表明 ,晶... 采用非均相成核法制备了 Sb掺杂的 Sn O2 (ATO)纳米粉体 .研究了粉体电学性能、粒径、晶胞参数随 Sb掺杂量的变化关系及粉体电学性能、粒径随煅烧温度的变化关系 .应用非晶物质晶化晶核生长速率方程计算了晶粒生长活化能 .结果表明 ,晶粒生长分为 2个阶段 ,其活化能分别为 2 1 .94和 4.5 2 k 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 掺杂 SNO2 纳米粉体 结晶行为 电学性能 半导体材料 二氧化锡 非均相成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抗静电织物整理剂的制备和应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吴越 迟艳波 +3 位作者 聂佳相 余爱萍 陈雪花 古宏晨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3-47,共5页
研究了涤纶用抗静电剂—纳米锑掺杂二氧化锡 (ATO)在整理剂中的稳定分散技术 ,探讨了分散剂的类型 ,添加量 ,pH值以及球磨工艺对分散的影响。用分散剂BN ,粒子呈单分散状态 ,直径为 2 0nm ,可基本解决ATO在水相团聚现象 ;当分散剂KH5 6 ... 研究了涤纶用抗静电剂—纳米锑掺杂二氧化锡 (ATO)在整理剂中的稳定分散技术 ,探讨了分散剂的类型 ,添加量 ,pH值以及球磨工艺对分散的影响。用分散剂BN ,粒子呈单分散状态 ,直径为 2 0nm ,可基本解决ATO在水相团聚现象 ;当分散剂KH5 6 0用量为ATO粉体质量的 1% ,pH值为 9左右 ,球磨 4 0h时 ,ATO的分散效果最好。用该抗静电整理剂处理涤纶织物 ,织物表面电阻从未处理的 >10 12 Ω的数量级降低到 <10 10 Ω的数量级 ,洗涤 5 0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 导电粉 抗静电整理剂 涤纶 二氧化锡 掺杂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TO粉体制备及其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 被引量:13
12
作者 蔡昭军 施利毅 杭建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5-759,共5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锑掺杂二氧化锡(ATO)纳米微粉,研究了反应温度、滴定终点pH值、掺锑量及煅烧温度对粉体平均粒径的影响。并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粉体形貌及晶形进行了表征。讨论了pH值、分散剂种类、添加量等对...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锑掺杂二氧化锡(ATO)纳米微粉,研究了反应温度、滴定终点pH值、掺锑量及煅烧温度对粉体平均粒径的影响。并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粉体形貌及晶形进行了表征。讨论了pH值、分散剂种类、添加量等对ATO水浆分散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粒径分析及Zeta电位的测定,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筛选,最终制得分散性、稳定性均较好的纳米ATO水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TO 纳米粉体 掺杂二氧化锡 分散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掺锑SnO_2制备工艺中前驱体洗涤分离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卫芝贤 柳学义 +1 位作者 金宠 徐建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89-792,共4页
Sb doped SnO2 ultrafine powders were prepared via oxidation coprecipitation. Also the relation between surface characteristic (i.e. charged status and solvation) and precursor separation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 Sb doped SnO2 ultrafine powders were prepared via oxidation coprecipitation. Also the relation between surface characteristic (i.e. charged status and solvation) and precursor separation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lter washing speed of precursor can be improved by reduced Precursor |ζ | values or lessen Precursor solvation. For example, adding to little organic solvents (such as ethanol )in Washing liquid morely accelerates to separation speed of precursor. This method and principle of washing and separation precursor can be used by other nona powders preparation with precipitation method, also sb doped SnO2 ultrafine powders will be prepared easily in industry with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掺杂 SNO2 制备工艺 洗涤 分离 电动电位 气敏半导体材料 纳米粉体材料 二氧化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PEE/ATO纳米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超 邵玮 李春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采用无机纳米锑掺杂二氧化锡(ATO)和有机聚醚酯(PEE)协同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抗静电性能,合成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醚酯/锑掺杂二氧化锡纳米复合材料(PET-PEE/ATO)。使用Ozawa方程和Liu-Mo方程研究了PET-PEE/ATO纳米复合... 采用无机纳米锑掺杂二氧化锡(ATO)和有机聚醚酯(PEE)协同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抗静电性能,合成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醚酯/锑掺杂二氧化锡纳米复合材料(PET-PEE/ATO)。使用Ozawa方程和Liu-Mo方程研究了PET-PEE/ATO纳米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过程。Ozawa方程研究发现,在非等温结晶过程中,PET、PET-PEE、PET/ATO、PET-PEE/ATO的成核性能依次提高。Liu-Mo方程发现,ATO和PEE的加入分别促进了异相成核作用和加快了结晶生长,PET-PEE/ATO结晶成核性能最好,结晶速率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有机聚醚酯 无机纳米掺杂二氧化锡 纳米复合材料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ATO透明隔热中间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冯晖 李光吉 王瞻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5,共5页
通过挤出共混法将透明且具有红外反射功能的纳米锑掺杂二氧化锡(ATO)添加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中,并经热压成型制备了夹层玻璃用EVA/ATO透明隔热中间膜;表征了EVA/ATO中间膜的隔热性能,并考察了ATO用量对EVA/ATO材料的拉伸性能... 通过挤出共混法将透明且具有红外反射功能的纳米锑掺杂二氧化锡(ATO)添加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中,并经热压成型制备了夹层玻璃用EVA/ATO透明隔热中间膜;表征了EVA/ATO中间膜的隔热性能,并考察了ATO用量对EVA/ATO材料的拉伸性能、光学性能、热稳定性及其与玻璃的黏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5%(质量分数)纳米ATO的EVA/ATO胶膜对光的透过性能表现出明显的光谱选择性,能在保持相对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的同时,有效地阻隔红外光区的热能;随纳米ATO用量的增加,EVA/ATO材料的隔热效果不断提高,但其热导率也呈上升趋势。与未添加ATO的EVA相比,用EVA/ATO(ATO质量分数为3%)中间膜制作的盖板能够使隔热箱内的空气温度降低7.9℃。在所考察的ATO用量范围内,所制备的EVA/ATO透明隔热中间膜与玻璃的强度均大于300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胶膜 纳米掺杂二氧化锡 中间膜 隔热材料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