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锑掺杂二氧化锡(ATO)导电机理及制备方法研究现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建广 唐谟堂 +2 位作者 杨声海 唐朝波 张保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7-20,共4页
介绍了锑掺杂二氧化锡(ATO)的导电机理和该材料湿相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晶格的氧缺位、5价Sb杂质在SnO_2禁带形成施主能级并向导带提供n-型载流子是ATO导电的2种主要机理,湿相制备超细ATO可分为均相沉淀和非均相沉淀方案,其中均相沉淀... 介绍了锑掺杂二氧化锡(ATO)的导电机理和该材料湿相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晶格的氧缺位、5价Sb杂质在SnO_2禁带形成施主能级并向导带提供n-型载流子是ATO导电的2种主要机理,湿相制备超细ATO可分为均相沉淀和非均相沉淀方案,其中均相沉淀法的产品质量最佳。最后列举了ATO超细粉制备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二氧化锡 ato 导电机理 制备方法 晶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合-共沉淀法制备锑掺杂二氧化锡(ATO)粉 被引量:7
2
作者 杨建广 唐谟堂 +1 位作者 杨声海 唐朝波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66-974,共9页
在充分回收含锡阳极泥有价金属的基础上,采用从锡锑二次资源中直接提取的高纯氯锡酸铵和氯氧锑为原料,合成了性能优良的纳米级锑掺杂二氧化锡(ATO)粉。针对液相共沉淀法制备ATO的过程中,锡和锑的水解不同步从而未能实现真正共沉淀掺杂... 在充分回收含锡阳极泥有价金属的基础上,采用从锡锑二次资源中直接提取的高纯氯锡酸铵和氯氧锑为原料,合成了性能优良的纳米级锑掺杂二氧化锡(ATO)粉。针对液相共沉淀法制备ATO的过程中,锡和锑的水解不同步从而未能实现真正共沉淀掺杂的问题,以(NH4)2SnCl6和Sb4O5Cl2为原料,采用配合共沉淀法,考察了反应过程中的pH、反应温度、掺锑浓度、煅烧温度、前驱体洗涤次数和分散剂种类等对ATO粒度和形貌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化条件,即:滴定终点pH=3,反应温度60℃,锑掺杂浓度10%(质量分数),热处理温度600℃,前驱体洗涤次数为6次,采用分散剂c,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二氧化锡 制备 液相共沉淀法 反应温度 洗涤次数 最优化条件 热处理温度 有价金属 直接提取 二次资源 反应过程 煅烧温度 滴定终点 质量分数 掺杂浓度 ato 分散剂 前驱体 阳极泥 氯氧 高纯氯 纳米级 不同步 6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锑掺杂二氧化锡(ATO)导电粉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榜 郑占申 阎培起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共4页
介绍了锑掺杂二氧化锡(ATO)的特点、导电机理、制备方法研究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ATO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浅色透明性、稳定性、粒子纳米化及多功能性,指出氧空位和Sb5+在SnO2禁带形成施主能级并向导带提供n型载流子是ATO导电的两种主... 介绍了锑掺杂二氧化锡(ATO)的特点、导电机理、制备方法研究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ATO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浅色透明性、稳定性、粒子纳米化及多功能性,指出氧空位和Sb5+在SnO2禁带形成施主能级并向导带提供n型载流子是ATO导电的两种主要机理,主要介绍了液相法中常用制备超细ATO粉体的方法: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醇盐水解法,最后指出了制备超细ATO粉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二氧化锡 导电机理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法制备锑掺杂二氧化锡(ATO)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许爱忠 张荣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10,36,共4页
锑掺杂二氧化锡(ATO)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材料,具有导电、色浅透明和耐候性等特点,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归纳了液相法制备ATO材料各种方法的现状,分析了影响ATO材料性能的工艺因素,指出了在ATO材料制备中存在的工艺问题... 锑掺杂二氧化锡(ATO)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材料,具有导电、色浅透明和耐候性等特点,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归纳了液相法制备ATO材料各种方法的现状,分析了影响ATO材料性能的工艺因素,指出了在ATO材料制备中存在的工艺问题,在此基础上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二氧化锡 透明导电材料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锑掺杂二氧化锡担载IrO_2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高阳 许军元 +1 位作者 蒋钜明 王新东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2-194,共3页
在非氯盐体系下,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级锑掺杂二氧化锡(ATO)粉体材料,分析锑掺杂浓度、前驱体pH值和前驱体煅烧温度对电导率的影响;采用优化的Adams法,以纳米ATO粉体为载体,制备担载型析氧催化剂二氧化锒(IrO_2)/ATO,并进行XRD分... 在非氯盐体系下,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级锑掺杂二氧化锡(ATO)粉体材料,分析锑掺杂浓度、前驱体pH值和前驱体煅烧温度对电导率的影响;采用优化的Adams法,以纳米ATO粉体为载体,制备担载型析氧催化剂二氧化锒(IrO_2)/ATO,并进行XRD分析、电化学阻抗及极化曲线测试。制备ATO粉体电导率最大时(0.581 S/cm)的条件为:Sb掺杂浓度10%,pH值为3.5,煅烧温度为600℃。采用IrO_2/ATO催化剂的单体电池,在800mA/cm^2、80℃时,所需槽电压仅为1.40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二氧化锡(ato) 水电解 析氧催化剂 二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基体锑掺杂二氧化锡电极的制备与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徐浩 张倩 +1 位作者 邵丹 延卫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45-151,共7页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是一种较新颖的物化处理技术,其关键在于所用阳极。本文针对电化学水处理中研究较为普遍的钛基体锑掺杂二氧化锡电极的性质、制备方法及技术改性等内容进行综述。重点讲述热分解法和一些新方法制备钛基体锑掺杂二氧化...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是一种较新颖的物化处理技术,其关键在于所用阳极。本文针对电化学水处理中研究较为普遍的钛基体锑掺杂二氧化锡电极的性质、制备方法及技术改性等内容进行综述。重点讲述热分解法和一些新方法制备钛基体锑掺杂二氧化锡电极,以及为提高该种电极性质(稳定性及催化性)所做的各种形式的改性,并对该种电极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基体 二氧化锡 掺杂 制备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对锑掺杂二氧化锡前驱体的后处理 被引量:1
7
作者 何秋星 刘蕤 涂伟萍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3-619,共7页
以SnCl4·5H2O,SbCl3和(NH4)2CO3为基本原料,采用湿化学法制备锑掺杂二氧化锡纳米粉体。研究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对锑掺杂二氧化锡(ATO)前驱体的固液相分离过滤速度和产物ATO粒径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机理。借助透射电镜(TEM)、热重... 以SnCl4·5H2O,SbCl3和(NH4)2CO3为基本原料,采用湿化学法制备锑掺杂二氧化锡纳米粉体。研究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对锑掺杂二氧化锡(ATO)前驱体的固液相分离过滤速度和产物ATO粒径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机理。借助透射电镜(TEM)、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TG-DSC)等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适量PAM对纳米ATO前驱体进行絮凝处理,不但能显著提高纳米ATO前驱体的固液相分离速度,缩短分离过滤时间,且能有效地抑制硬团聚的形成;采用非离子聚丙烯酰胺对纳米ATO前驱体进行絮凝处理,分离过滤时间仅为原来的1/10,所得产物平均粒径小于1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二氧化锡(ato) 聚丙烯酰胺(PAM) 硬团聚 分离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锑掺杂二氧化锡纳米新型导电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5
8
作者 高桂兰 段学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6-18,34,共4页
介绍了锑掺杂二氧化锡 (ATO)纳米新型导电材料的性能及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应用进展 ,论述了其导电机理 ,并叙述了纳米ATO导电粉体和浆料的制备方法。
关键词 掺杂 二氧化锡 纳米材料 导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腊石基锑掺杂二氧化锡复合导电粉体的制备及电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姚程 盛嘉伟 张俭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7-151,共5页
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以叶腊石微粉为基体、表面包覆锑掺杂二氧化锡的复合导电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分别对该复合导电粉体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进一步研究了各反应条件对复合粉体体积电阻... 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以叶腊石微粉为基体、表面包覆锑掺杂二氧化锡的复合导电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分别对该复合导电粉体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进一步研究了各反应条件对复合粉体体积电阻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水解温度60℃、水解pH值为1、SnCl4加入量100%、Sb掺杂量16%、600℃煅烧1 h时,可得到体积电阻率为26.cm的复合导电粉体。该复合导电粉体可作为填料广泛应用于导电塑料、橡胶等复合导电产品,同时为矿物基功能材料的低成本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粉 叶腊石 掺杂二氧化锡 化学共沉淀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锑掺杂纳米二氧化锡颗粒在乙二醇中的分散稳定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晓蕾 邵玮 李春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27-1431,共5页
开发了二次球磨湿法制备锑掺杂纳米二氧化锡(ATO)/乙二醇(EG)稳定体系的新方法;选用硅烷偶联剂KH 570,实现了ATO颗粒在EG溶液中的均匀分散和稳定性控制;研究了分散工艺参数对体系的影响,探讨了ATO颗粒的表面包覆改性机理。研究表明:分散... 开发了二次球磨湿法制备锑掺杂纳米二氧化锡(ATO)/乙二醇(EG)稳定体系的新方法;选用硅烷偶联剂KH 570,实现了ATO颗粒在EG溶液中的均匀分散和稳定性控制;研究了分散工艺参数对体系的影响,探讨了ATO颗粒的表面包覆改性机理。研究表明:分散剂KH 570的含量和体系的pH显著影响ATO在EG中的分散稳定性,在KH 570含量为1.5%,体系pH为8.5时,ATO/EG浆料的分散性能最佳。KH 570与ATO颗粒表面羟基发生的化学键结合,提高了颗粒表面的疏水性,改善了ATO颗粒与有机极性溶剂及高聚物之间的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纳米二氧化锡颗粒 乙二醇 分散稳定性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锑掺杂二氧化锡涂覆型导电纤维力电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欣 王闻宇 肖长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2期529-532,共4页
导电纤维作为一种功能纤维,具有电阻“正效拉力系数”效应,利用这一特性可将其制成应力传感器,以实现对道路或桥梁等结构的在线监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以锑掺杂二氧化锡(ATO)为导电成分,聚己内酰胺(PA6)纤维为基体纤维,制... 导电纤维作为一种功能纤维,具有电阻“正效拉力系数”效应,利用这一特性可将其制成应力传感器,以实现对道路或桥梁等结构的在线监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以锑掺杂二氧化锡(ATO)为导电成分,聚己内酰胺(PA6)纤维为基体纤维,制备了ATO/PA6涂覆型导电纤维,讨论了ATO/PA6导电纤维体积比电阻随拉伸应力的变化,并建立了数学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其力电行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二氧化锡 聚己内酰胺纤维 导电纤维 力电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锑掺杂浓度对二氧化锡纳米微粉的影响 被引量:32
12
作者 李青山 张金朝 +2 位作者 宋鹂 苑树强 王俊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83-1288,共6页
以无机盐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得了掺锑SnO2纳米级微粉.运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差热分析(DTA)等观测手段对微粉末进行了表征,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掺锑浓度对物相、粉末颗粒度及电阻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低掺杂浓度样品(x... 以无机盐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得了掺锑SnO2纳米级微粉.运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差热分析(DTA)等观测手段对微粉末进行了表征,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掺锑浓度对物相、粉末颗粒度及电阻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低掺杂浓度样品(x≤0.462),Sb原子固溶于四方晶系SnO2中,高掺杂浓度样品(x≥0.519),Sb原子将从固溶体中脱溶并被氧化为Sb2O4相;掺杂Sb可以减小SnO2的晶粒度,在热处理时阻碍 SnO2晶粒长大,掺杂浓度>0.181时,进一步掺杂对粉末粒度没有明显的影响;SnO2粉末电导率随掺锑浓度的增大而提高,掺杂浓度为0.095时粉末电导率达到极大值,当掺杂浓度>0.245时,粉末电阻快速增大.兼顾掺杂浓度对粉末粒度和电阻的影响,合适的掺杂浓度x为0.181~0.2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浓度 二氧化锡 纳米微粉 纳米级掺 电阻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锑掺杂二氧化锡/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阴极保护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培君 左士祥 +3 位作者 严向玉 刘文杰 李霞章 姚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5-139,共5页
通过原位生长制备了锑掺杂二氧化锡/还原氧化石墨烯(Sb-SnO_(2)/RGO)复合材料,再通过水热法生长TiO_(2)制备了TiO_(2)/Sb-SnO_(2)/RGO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光、荧光光谱和光电化学等技术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形... 通过原位生长制备了锑掺杂二氧化锡/还原氧化石墨烯(Sb-SnO_(2)/RGO)复合材料,再通过水热法生长TiO_(2)制备了TiO_(2)/Sb-SnO_(2)/RGO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光、荧光光谱和光电化学等技术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形貌、光吸收特性和电子复合情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_(2)与Sb-SnO_(2)形成了异质结构,扩大了复合材料的光响应范围,RGO的引入增强了复合材料在可见光区的响应,并提高了电子迁移速率。与TiO_(2)相比,TiO_(2)/Sb-SnO_(2)/RGO复合材料具有更佳的光阴极保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二氧化锡 石墨烯 异质结构 光阴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制备锑掺杂二氧化锡纳米粉体的方法
14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8,共1页
一种制备锑掺杂二氧化锡纳米粉体的方法,先将锑白溶解于酒石酸氢钠饱和溶液中,得到酒石酸锑钠溶液,同时配制一定浓度的锡酸钠溶液;根据ATO纳米粉末的锑掺杂量,将酒石酸锑钠溶液和锡酸钠溶液混合并加入酒石酸氢钠作为配合剂,同时... 一种制备锑掺杂二氧化锡纳米粉体的方法,先将锑白溶解于酒石酸氢钠饱和溶液中,得到酒石酸锑钠溶液,同时配制一定浓度的锡酸钠溶液;根据ATO纳米粉末的锑掺杂量,将酒石酸锑钠溶液和锡酸钠溶液混合并加入酒石酸氢钠作为配合剂,同时加入双氧水作为氧化剂,用硫酸调节混合溶液的酸度;上述混合溶液在高压釜中反应一定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二氧化锡 纳米粉体 制备 饱和溶液 混合溶液 锡酸钠 酒石酸 纳米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掺锑二氧化锡隔热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雷亚玲 曾和平 +3 位作者 房丽婷 江河 黎长城 吕梅香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63,共4页
以有机硅丙乳液为成膜物,掺锑二氧化锡水性浆料为填料,通过涂布得到透明稳定的掺锑二氧化锡(ATO)隔热薄膜.利用用紫外可见光谱仪和自制隔热箱分别研究了ATO质量百分比含量对薄膜光学性能和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TO含量增加,紫... 以有机硅丙乳液为成膜物,掺锑二氧化锡水性浆料为填料,通过涂布得到透明稳定的掺锑二氧化锡(ATO)隔热薄膜.利用用紫外可见光谱仪和自制隔热箱分别研究了ATO质量百分比含量对薄膜光学性能和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TO含量增加,紫外区与可见区透过率均降低,其隔热性能呈上升趋势.ATO含量为5%时,可见光透过率高达80%,隔热温差达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锡(ato) 薄膜 隔热性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锑掺杂氧化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龚圣 李明子 +1 位作者 皮丕辉 杨卓如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16-1521,共6页
介绍了纳米锑掺杂二氧化锡(ATO)材料独特的光电机理;系统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纳米ATO粉体的主要制备方法,包括各制备方法的工艺路线与特点;并对纳米ATO在显示涂层材料、导电抗静电涂料、透明隔热涂料等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概括。最后,结合纳... 介绍了纳米锑掺杂二氧化锡(ATO)材料独特的光电机理;系统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纳米ATO粉体的主要制备方法,包括各制备方法的工艺路线与特点;并对纳米ATO在显示涂层材料、导电抗静电涂料、透明隔热涂料等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概括。最后,结合纳米ATO的光电特性,针对纳米ATO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面临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掺杂二氧化锡 制备 涂层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锑掺杂氧化锡陶瓷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建荣 徐秀娟 +2 位作者 李秀花 高濂 孙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00-1104,共5页
透明导电氧化物材料(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s,TCOs)由于具有高达105S·cm-1的电导率,可见光区域具有80%以上的透过率而在光电子、显示器件、太阳能电池、智能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向In2O3中添加Sn元素(IndiumTinOxide... 透明导电氧化物材料(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s,TCOs)由于具有高达105S·cm-1的电导率,可见光区域具有80%以上的透过率而在光电子、显示器件、太阳能电池、智能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向In2O3中添加Sn元素(IndiumTinOxide,IT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氧化锡(ato) 透明导电氧化 烧结 陶瓷靶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化物法制备锑掺杂氧化锡气凝胶 被引量:3
18
作者 虞秋捷 周斌 +2 位作者 张志华 刘光武 杜艾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00-507,共8页
以无机金属盐为前驱体,采用环氧丙烷添加法结合CO2超临界流体干燥和热处理工艺,制备了不同锑掺杂浓度的二氧化锡(ATO)气凝胶.所得气凝胶为深蓝色块体,平均密度约为600 mg?cm-3,锑掺杂浓度在5%到20%(x)之间.电子显微镜图片显示ATO气凝胶... 以无机金属盐为前驱体,采用环氧丙烷添加法结合CO2超临界流体干燥和热处理工艺,制备了不同锑掺杂浓度的二氧化锡(ATO)气凝胶.所得气凝胶为深蓝色块体,平均密度约为600 mg?cm-3,锑掺杂浓度在5%到20%(x)之间.电子显微镜图片显示ATO气凝胶的骨架由粒径约为数十纳米的颗粒堆积而成,而这些颗粒又由数纳米的初级球形颗粒构成.X射线衍射谱表明,样品的主要晶相为SnO2四方相金红石结构,锑的掺杂仅引起微小的晶格畸变.X射线光电子谱显示锡元素以+4价态存在,而锑则具有+3和+5的混合价态.四探针电阻率测试仪的结果表明,ATO气凝胶的电阻率在2.7-40Ω?cm之间变化,其中在锑掺杂浓度(x)为12%时具有最低电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二氧化锡 气凝胶 环氧丙烷 超临界干燥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O-TiO_(2)浅色导电粉体的可控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利平 蒋佳岑 +1 位作者 郑晓頔 张鑫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1-245,250,共6页
浅色导电材料因其较低的电阻率,优异的装饰特质迅速发展,运用在传感、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通讯、电磁屏蔽等诸多领域。锑掺杂二氧化锡和二氧化钛(ATO-TiO_(2))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具有半导体性质,并且颜色浅、可染性好,同时具有优异的化... 浅色导电材料因其较低的电阻率,优异的装饰特质迅速发展,运用在传感、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通讯、电磁屏蔽等诸多领域。锑掺杂二氧化锡和二氧化钛(ATO-TiO_(2))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具有半导体性质,并且颜色浅、可染性好,同时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然而其制备过程中容易团聚,导致导电性能较差。因此,制备过程中均匀分散,同时兼具优异的导电性能是目前研究需要迫切解决的科学问题。采用共沉淀的方法,制备了ATO-TiO_(2)浅色导电材料,分析了包覆复合过程中不同改性剂、Sb_(x)Sn_(1-x)O_(2)∶TiO_(2)复合比和干燥方式对ATO-TiO_(2)浅色导电材料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电学性能等微观结构形貌及宏观理化性能的影响,实现了可控制备并得到了最佳制备的工艺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二氧化锡 TIO 2 浅色导电粉末 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SnO_2透明导电薄膜电学及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2
20
作者 郭玉忠 王剑华 +1 位作者 黄瑞安 王贵青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1-138,共8页
通过实验测量 sol-gel工艺制备的 Sb掺杂 SnO2薄膜载流子浓度、迁移率、电阻率、膜厚,紫外-可见光区透射率、反射率等性质,详细研究了Sb掺杂SnO2薄膜电学与光学性能.实验发现,薄膜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较高导电... 通过实验测量 sol-gel工艺制备的 Sb掺杂 SnO2薄膜载流子浓度、迁移率、电阻率、膜厚,紫外-可见光区透射率、反射率等性质,详细研究了Sb掺杂SnO2薄膜电学与光学性能.实验发现,薄膜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较高导电性,膜内载流子浓度高达1020cm-3,电阻率~10-2Ω·cm,透光率高达 90%,SnO2膜禁带宽度 Eg=37~3.80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 掺杂 SNO2薄膜 导电性 测量 透光度 反射率 电学性能 二氧化锡 半导体材料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