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锑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与中试示范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韬 付广义 +3 位作者 钟宇 李琼花 田石强 成应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9-184,共6页
以某锑制品厂混凝沉淀处理后的低浓度含锑废水为吸附对象,在小试中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吸附条件,再通过动态化吸附和再生实验确定深度处理磁分离技术的最佳工艺参数。该技术使出水的锑质量浓度能稳定达到排放标准(5μg/L)。小试结果... 以某锑制品厂混凝沉淀处理后的低浓度含锑废水为吸附对象,在小试中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吸附条件,再通过动态化吸附和再生实验确定深度处理磁分离技术的最佳工艺参数。该技术使出水的锑质量浓度能稳定达到排放标准(5μg/L)。小试结果表明,在铁基Fenton改性磁性吸附剂(AFS350)投加2.0 g/L,吸附1.0 h,搅拌速度200 r/min的条件下,出水锑的质量浓度降为0.004 mg/L。中试结果表明,AFS350投加3 g/L,搅拌速度300 r/min,吸附2.0 h后,锑的去除率高达98.91%。此工艺技术实现了磁性吸附材料全自动分离回收及再生利用,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为工业含锑废水的深度处理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技术 磁性吸附材料 锑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法处理工业含锑废水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连晓燕 王东田 +1 位作者 钟宇 魏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3-62,共10页
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含锑废水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含锑废水具有水质成分复杂、水量大和毒性强等特点,若处理不当将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大威胁。混凝法凭借其易于操作、高效经济等优势,成为含锑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含锑废水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含锑废水具有水质成分复杂、水量大和毒性强等特点,若处理不当将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大威胁。混凝法凭借其易于操作、高效经济等优势,成为含锑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在日益严格的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下,进一步探究混凝法除锑的机理、运行参数及联用工艺等具备一定现实价值。总结了工业含锑废水的基本情况,阐述了混凝除锑的机理;结合最新研究报道,梳理分析了影响混凝除锑效果的因素,并介绍了混凝法与其他工艺联用除锑的案例;最后基于目前混凝除锑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混凝法处理含锑废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废水 印染废水 混凝 工艺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锑废水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俊明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4-56,共3页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含锑废水的综合治理已成为锑行业的全新课题。本文探讨了铁盐水解沉淀净化含锑废水的方法,介绍了反应机理,工艺方法选择,试剂配比对净化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锑废水 综合治理 除砷 硫酸亚铁 水解 砷酸盐 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处理含锑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邓仁健 金昌盛 +2 位作者 侯保林 唐智娥 任伯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5-472,490,共9页
锑及其化合物是全球性污染物和优先控制污染物,其在水环境中呈现的环境危害已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和忧虑。微生物吸附除锑是目前最安全、经济、环境友好、选择强、避免二次污染的除锑方法与技术。对主要藻类、细菌和真菌等微生... 锑及其化合物是全球性污染物和优先控制污染物,其在水环境中呈现的环境危害已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和忧虑。微生物吸附除锑是目前最安全、经济、环境友好、选择强、避免二次污染的除锑方法与技术。对主要藻类、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除锑的特性、机理、等温吸附模型与吸附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旨在为水体中锑污染控制与治理提供参考。建议今后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1)吸附除锑微生物与锑氧化菌的筛选与鉴定,并基于此进行微生物吸附剂制备及改性制备;(2)锑在微生物吸附剂与水环境体系中的赋存形态、价态转化、迁移转化、去除控制方法等有待进一步研究;(3)微生物吸附材料吸附除锑机理有待借助先进的表征技术进行定性与定量解析,实现优先吸附位点和官能团的优化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微生物 锑废水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盐对锑选矿废水中五价锑的吸附性能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杨长明 王汉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57-2364,共8页
为了探究铁盐混凝剂对锑(Sb)选矿废水处理效果及其工艺参数,采用吸附动力学模型,并结合XRD和FTIR表征方法,比较了3种铁盐(聚合硫酸铁、三氯化铁、高铁酸钾)对水溶液中的五价锑的混凝吸附性能。结果表明:3种铁盐以高铁酸钾的吸附效果最好... 为了探究铁盐混凝剂对锑(Sb)选矿废水处理效果及其工艺参数,采用吸附动力学模型,并结合XRD和FTIR表征方法,比较了3种铁盐(聚合硫酸铁、三氯化铁、高铁酸钾)对水溶液中的五价锑的混凝吸附性能。结果表明:3种铁盐以高铁酸钾的吸附效果最好,低p H值更有利于其对锑的吸附,最大去除率达到97.9%;吸附前后的XRD检测表明,高铁酸钾分解产物符合弱晶质的水铁矿,孔隙度高;FTIR结果证明了内层络合和外层吸附作用的存在;离子强度只在高p H值条件时会对锑的吸附产生负影响;吸附动力学数据以准二级动力学拟合程度最好(R^(2)=0.99922);吸附等温线数据以Freundlich模型拟合程度最好(R^(2)=0.99762),高铁酸钾的理论最大吸附量为40.24μg/mg,由此证明该铁盐对废水中Sb的吸附关键在于化学吸附。因此,高铁酸钾可作为良好的混凝吸附剂应用于锑选矿废水处理工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锑废水 铁盐 去除机理 吸附动力学 粒子内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改性海泡石的研制及吸附锑特性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双双 戴友芝 +2 位作者 李娜 史雷 汤文琪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52,共4页
用氯化铁对海泡石进行改性制得铁改性海泡石(IMS),采用扫描电镜、傅立叶红外光谱、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对改性前后的海泡石进行了表征,以锑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IMS吸附锑的影响因素以及吸附锑后IMS的再生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海泡... 用氯化铁对海泡石进行改性制得铁改性海泡石(IMS),采用扫描电镜、傅立叶红外光谱、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对改性前后的海泡石进行了表征,以锑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IMS吸附锑的影响因素以及吸附锑后IMS的再生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海泡石表面变得粗糙多孔,比表面由37.015m2·g-1提高到145.958m2·g-1,平均孔径由3.784nm减小为2.443nm,表面孔径主要分布在2~50nm;红外谱图在3663cm-1和1428cm-1处显示了明显羟基峰值;IMS对锑的吸附规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式;吸附后IMS可通过NaOH溶液再生,以0.1mol·L-1碱的再生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 改性 锑废水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价铝还原处理偶氮染料活性蓝222废水 被引量:12
7
作者 袁超 李磊 +3 位作者 孙应龙 王邦达 徐辉 王毅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67-1074,共8页
为有效处理难生物降解的碱性偶氮染料废水,以典型偶氮染料RB222(活性蓝222)为处理对象,在碱性条件下直接采用零价铝进行还原处理,并系统评价了溶液p H、反应温度以及零价铝粉投加量等因素对偶氮染料分子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 为有效处理难生物降解的碱性偶氮染料废水,以典型偶氮染料RB222(活性蓝222)为处理对象,在碱性条件下直接采用零价铝进行还原处理,并系统评价了溶液p H、反应温度以及零价铝粉投加量等因素对偶氮染料分子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 H从7.00增至12.00,脱色率从62.6%升至98.4%;零价铝粉投加量从5 g/L增至50 g/L,脱色率从90.8%升至98.8%.零价铝还原处理偶氮染料最优条件:温度为60~80℃,零价铝粉投加量为10~25 g/L,体系p H为11.在该条件下,经过2 h处理,脱色率超过99%,溶液可生化性〔ρ(BOD5)/ρ(CODCr)〕从0.169升至0.386,易于后续生化处理.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傅立叶变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仪(FTIR)分析表明,偶氮染料中—NN—(偶氮键)被破坏,还原产物中有苯胺类小分子.根据试验结果推测偶氮染料的还原路径:水中的质子接受零价铝表面的电子生成活性氢,活性氢攻击—NN—,将偶氮化合物还原裂解成易于生物降解的苯胺类小分子物质.通过处理江苏某地所取得的实际印染废水,废水的可生化性从0.126升至0.388,提高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价铝 还原处理 活性蓝222 锑废水 活性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改性海泡石除锑影响因素及再生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谢治民 陈镇 +1 位作者 刘唐贵 戴友芝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5-38,79,共5页
用FeCl3改性海泡石,并研究铁改性海泡石(IMS)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铁改性海泡石(IMS)结构发生了变化,吸附性能增强;对pH有缓冲性;在pH为8.3左右,吸附2h,吸附量随锑初始浓度增大而增大;其对低浓度锑(10~100mg/L)的吸附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用FeCl3改性海泡石,并研究铁改性海泡石(IMS)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铁改性海泡石(IMS)结构发生了变化,吸附性能增强;对pH有缓冲性;在pH为8.3左右,吸附2h,吸附量随锑初始浓度增大而增大;其对低浓度锑(10~100mg/L)的吸附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对高浓度锑(200~1000mg/L)的吸附则随温度升高而升高;IMS量增加,除锑效率增大,其分配系数KD先增加后减小;在0.1mol/LNaOH中再生效果好;吸附呈Freundlich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 锑废水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氧化石墨烯支撑纳米零价铁对含Sb(Ⅲ)废水的处理 被引量:3
9
作者 胡献舟 黄丹莲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157-4165,共9页
针对含重金属Sb(Ⅲ)废水处理问题,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出高效的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零价铁(nZVI/rGO)复合吸附材料,并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对所制备的nZVI/rGO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同时,复合材料中nZVI的负载量、吸附剂投加量、初始pH值以及... 针对含重金属Sb(Ⅲ)废水处理问题,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出高效的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零价铁(nZVI/rGO)复合吸附材料,并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对所制备的nZVI/rGO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同时,复合材料中nZVI的负载量、吸附剂投加量、初始pH值以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废水中Sb(Ⅲ)吸附去除效果的影响被全面考察,并进一步对吸附过程进行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在25℃,pH为3.0时,当nZVI负载量为70wt%,nZVI/rGO投加量为0.5g/L时,Sb(Ⅲ)的去除率最高,140min内可达99.7%.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因此nZVI/rGO被证实是一种高效的Sb(Ⅲ)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废水 吸附 氧化还原石墨烯 纳米零价铁 去除机理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锑污染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志萍 杨晶晶 +1 位作者 孙程奇 白仁碧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6,26,共6页
随着工业中对锑的使用范围及使用量的增加,含锑废水排放所造成的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威胁。然而,关于水中锑污染的处理及工程实践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使得对锑的有效去除成为水环境污染控制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之一。总结... 随着工业中对锑的使用范围及使用量的增加,含锑废水排放所造成的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威胁。然而,关于水中锑污染的处理及工程实践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使得对锑的有效去除成为水环境污染控制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之一。总结了水中锑的性质及其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各类方法的优势和缺点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 处理技术 锑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值化利用含Sb(Ⅲ)废水制备Fe_(3)O_(4)/Sb_(2)O_(4)@C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11
作者 刘程锦 文敏玥 +2 位作者 聂淑晴 缪畅 肖围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9-144,共6页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nZVI),以其吸附废水中的Sb(Ⅲ),得到nZVI/Sb颗粒;将其在500℃下氧气煅烧8 h,制得Fe_(3)O_(4)/Sb_(2)O_(4)材料;再以葡萄糖为碳源、600℃氮气热处理,制备了Fe_(3)O_(4)/Sb_(2)O_(4)@C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nZVI),以其吸附废水中的Sb(Ⅲ),得到nZVI/Sb颗粒;将其在500℃下氧气煅烧8 h,制得Fe_(3)O_(4)/Sb_(2)O_(4)材料;再以葡萄糖为碳源、600℃氮气热处理,制备了Fe_(3)O_(4)/Sb_(2)O_(4)@C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ZVI吸附含Sb(Ⅲ)废水的适宜条件为:中性溶液Sb(Ⅲ)初始浓度100 mg/L,nZVI投加量1.2 g/L,室温下吸附50 min,该条件下废水中Sb(Ⅲ)去除率为73%;引入Sb_(2)O_(4)后,铁基负极的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065.6 mAh/g;包覆碳后,Fe_(3)O_(4)/Sb_(2)O_(4)@C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明显改善,100 mA/g电流密度下,循环150圈后放电比容量仍可保持在483.7 mAh/g,电流密度2000 mA/g时,放电比容量仍有118.2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废水 Sb(Ⅲ) 高值化利用 纳米零价铁 四氧化三铁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碳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