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南古堆地区锑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热力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启示
1
作者 娄元林 成明 +5 位作者 陈武 唐侥 曾昊 陈坤 袁永盛 杨桃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276,共14页
藏南古堆地区地处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一级构造单元之喜马拉雅片的中段,北涉雅鲁藏布江板块结合带,该区新发现系列锑多金属矿床。目前关于这些矿床的科学研究薄弱,制约对矿床成因和区域成矿规律的深入认识。本文选择该区代表性的恰... 藏南古堆地区地处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一级构造单元之喜马拉雅片的中段,北涉雅鲁藏布江板块结合带,该区新发现系列锑多金属矿床。目前关于这些矿床的科学研究薄弱,制约对矿床成因和区域成矿规律的深入认识。本文选择该区代表性的恰嘎、那穷和卓木日矿床为研究对象,在详细查明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成矿流体展开系统研究,探讨其成分、温度、盐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限定成矿流体类型,并估算成矿深度。结果表明,该区以锑为主的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富液相包裹体,铅锌为主的,可见有三相包裹体;主成矿温度上辉锑矿成矿温度(180~208℃)略低于铅锌矿成矿温度(203~230℃),NaCl_(eq)盐度为3.0%~9.9%;成矿流体的气体成分以CO_(2)为主,并含有部分N_(2)、CH_(4)、H_(2)O,属中低温低盐度NaCl-H_(2)O热液体系;成矿压力为33~71 MPa,成矿深度为1.2~2.6 km,形成于浅成成矿环境;成矿流体的δD_(V-SMOW)为-64.6‰~-70.2‰和-135.2‰~-129.4‰,δO_(H2)O为2.9‰~5.2‰和6.6‰~9.9‰,H、O同位素表明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以建造水为主,也有浅部流体的混入。综合分析认为藏南古堆地区锑多金属矿床为以建造水为主的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且现锑矿的深部可能存在Au-Sb、Pb-Zn-Sb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多金属矿床 成矿流体 流体包裹体 热力学与地球化学 古堆地区 藏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昌都地区拉诺玛铅锌锑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陶琰 毕献武 +3 位作者 辛忠雷 朱飞霖 廖名扬 李玉帮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9-615,共17页
拉诺玛铅锌锑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昌都盆地,在吉塘镇北约10 km处。矿体赋存在三叠系上统波里拉组(T3b)灰岩的构造破碎带中,是澜沧江沉积岩容矿型铅锌成矿带内的一个重要矿床。该矿床的成矿元素组成与该成矿带内其他铅锌矿床及国内外其他... 拉诺玛铅锌锑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昌都盆地,在吉塘镇北约10 km处。矿体赋存在三叠系上统波里拉组(T3b)灰岩的构造破碎带中,是澜沧江沉积岩容矿型铅锌成矿带内的一个重要矿床。该矿床的成矿元素组成与该成矿带内其他铅锌矿床及国内外其他主要沉积岩容矿型铅锌矿床有所不同,以锑铅锌共生组合为特征。矿石成分分析及矿石矿物成分的电子探针分析表明,该矿床铅锑密切共生,且呈纤硫锑铅矿产出。流体包裹体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床形成于中-低温到低温(140~350℃)、中-低盐度〔w(NaCleq)为2%~13%〕,以含NaCl为主,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以CO2为主,含有CH4、C2H6等短链烃类,成矿流体为NaCl型含烃富CO2流体。热液方解石的碳同位素组成δ13CV-PDB=-3.5‰^+1.8‰,氧同位素组成δ18OV-SMOW=+11‰^+16‰,介于海相碳酸盐岩和与花岗岩有关的热液之间,反映出其来源为深部构造-岩浆活动与海相碳酸盐岩溶解作用的混合。矿石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δ34SV-PDB=-1.6‰^+2.6‰,集中在0值附近,反映出硫主要为深部来源。经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的成矿作用可能与新生代深部构造-岩浆活动有密切关系,其成矿背景与印度板块碰撞作用有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与剪切作用有关的构造-岩浆活动,但昌都盆地内沉积地层中的建造水或地下水参与了成矿,部分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三叠系,成矿流体的驱动机制包括上部重力驱动,以及深部构造-岩浆活动热源驱动所形成的大规模成矿流体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地球化学 澜沧江Pb-Zn成矿带 拉诺玛铅锌锑多金属矿床 昌都盆地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南扎西康铅锌锑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地质意义
3
作者 朱黎宽 顾雪祥 +3 位作者 李关清 章永梅 程文斌 卞孝东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3-463,共11页
扎西康铅锌锑多金属矿床位于藏南拆离系东部,是中国西藏为数不多的以富含硫盐矿物为重要特征的大型铅锌锑银共生矿床之一。矿床赋存于下侏罗统日当组,容矿岩石为含炭钙质板岩、钙质板岩、绢云母板岩、页岩和石英砂岩。矿体严格受近南北... 扎西康铅锌锑多金属矿床位于藏南拆离系东部,是中国西藏为数不多的以富含硫盐矿物为重要特征的大型铅锌锑银共生矿床之一。矿床赋存于下侏罗统日当组,容矿岩石为含炭钙质板岩、钙质板岩、绢云母板岩、页岩和石英砂岩。矿体严格受近南北向和北东—南西向两组断裂控制,呈脉状、透镜状产出。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中低温热液期和表生期。中低温热液期菱铁矿、石英、方解石中的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水包裹体,含少量纯气相水包裹体、纯气相CO2包裹体、气液两相CO2包裹体和CO2-H2O三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84~329℃,峰值为255℃;成矿流体盐度w(NaCl)为2.07%~12.05%;密度为0.65~0.86 g/cm3。成矿流体主要为中低温度、低盐度、低密度的H2O-NaCl体系,含少量或微量的CO2和CH4。石英、方解石和硫化物包裹体中δDV-SMOW值变化范围为-165‰~-131‰,δ18OH2O变化范围为-13.7‰~10.21‰,成矿流体来自大气降水下渗循环构成的地热水。成矿过程中可能发生了以气液相分离为主要标志的不混溶作用,推测这种不混溶作用可能是导致硫化物大量沉淀的重要原因。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构造-热活动驱动地热系统流体循环形成的中低温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锑多金属矿床 流体包裹体 成矿作用 扎西康 藏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柯月铅锌锑多金属矿床成因再认识:对喜马拉雅后碰撞期铅锌锑成矿作用的启示
4
作者 杨毅 孙渺 +5 位作者 李晓霞 史功文 高轲 王艺云 马国桃 董磊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25年第3期594-604,共11页
柯月铅锌锑多金属矿床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东段的扎西康−错那洞矿集区内,矿体受北东向张性断裂构造控制,其矿床成因尚存争议。本文采用Ar-Ar同位素年代学和原位硫同位素对石英–硫化物脉中的绢云母和金属硫化物进行了测试分析。在6... 柯月铅锌锑多金属矿床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东段的扎西康−错那洞矿集区内,矿体受北东向张性断裂构造控制,其矿床成因尚存争议。本文采用Ar-Ar同位素年代学和原位硫同位素对石英–硫化物脉中的绢云母和金属硫化物进行了测试分析。在650~1100℃温度区间获得绢云母的坪年龄为(15.34±0.24)Ma,相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5.38±0.27)Ma,指示柯月铅锌锑多金属矿成矿作用发生时间是15 Ma左右,形成于印度–亚洲陆陆碰撞的后碰撞阶段。柯月矿床金属硫化物原位硫同位素组成稳定且变化范围小,总体变化于8.65‰~12.02‰(平均值10.85‰),与矿集区内日当组地层、错那洞中新世淡色花岗岩硫同位素组成极为相近,指示硫来源于中新世淡色花岗岩浆及地层。综合研究表明,柯月铅锌锑多金属矿床属于与中新世岩浆活动相关的热液脉型矿床。此外,扎西康–错那洞矿集区的矿床分带特征明显,以错那洞淡色花岗岩为核心,发育与中新世淡色花岗岩岩浆活动相关的铍钨锡矿床,往外发育热液脉型铅锌锑多金属矿床,最外围发育金或金锑矿床,整体构成一个典型的岩浆–热液型W-Sn-Be→Pb-Zn-Sb→Au多金属成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提斯喜马拉雅 柯月铅锌锑多金属矿床 Ar-Ar年龄 成矿物质来源 岩浆–热液成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马拉雅带夏隆岗铅锌锑多金属矿床成矿年代学与控矿因素解析:对后碰撞伸展成矿作用的启示
5
作者 代克刚 康晓波 +5 位作者 白云 赵洪飞 马国桃 李静 王达 张伟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25年第3期605-616,共12页
夏隆岗矿床位于喜马拉雅成矿带东缘,是扎西康矿集区内新近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的铅锌锑多金属矿床,但至今矿床成矿年代学及关键控矿因素均不明晰,制约了找矿勘查。鉴于此,本文利用矿床控矿断裂构造中铅锌锑矿体内发现的绢云母Ar-Ar定年方法... 夏隆岗矿床位于喜马拉雅成矿带东缘,是扎西康矿集区内新近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的铅锌锑多金属矿床,但至今矿床成矿年代学及关键控矿因素均不明晰,制约了找矿勘查。鉴于此,本文利用矿床控矿断裂构造中铅锌锑矿体内发现的绢云母Ar-Ar定年方法,成功在800~900℃温度范围内获得绢云母坪年龄为(14.91±0.21)Ma,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4.66±0.47)Ma。该年龄可代表夏隆岗铅锌锑多金属矿床热液成矿作用年龄,表明夏隆岗铅锌锑多金属矿床形成于中新世。通过系统的找矿信息梳理,本文认为北东—南西向张性断裂构造、高强度的Pb-Zn-Sb-Ag组合化探异常、中低电阻–中高极化率地球物理异常是关键找矿标志。综合研究表明,夏隆岗铅锌锑多金属矿床与扎西康矿集区内其他铅锌锑多金属矿床相似,均为与错那洞中新世淡色花岗岩岩浆活动相关的远端中低温成矿作用产物,是喜马拉雅成矿带后碰撞伸展阶段成矿作用的典型代表。此外,本文总结的关键控矿因素,将为喜马拉雅带后碰撞铅锌锑多金属成矿作用的找矿勘查提供示范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隆岗 铅锌锑多金属矿床 成矿年代学 喜马拉雅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扎西康多金属矿床成矿过程中的流体性质演化初探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应栩 李光明 +3 位作者 董随亮 夏祥标 吴建阳 周清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1-582,共12页
扎西康铅锌银锑多金属矿床是北喜马拉雅成矿带中重要的铅锌锑多金属矿床,对其成矿过程的研究对其深部资源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成矿流体包裹体研究,获得该矿床成矿前硅化、成矿早期铁锰碳酸盐化、中早期毒... 扎西康铅锌银锑多金属矿床是北喜马拉雅成矿带中重要的铅锌锑多金属矿床,对其成矿过程的研究对其深部资源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成矿流体包裹体研究,获得该矿床成矿前硅化、成矿早期铁锰碳酸盐化、中早期毒砂黄铁矿化、中期含铅锌硅化、晚期含锑硅化和成矿后硅化方解石化的流体温度分别为297、280、264、251、215-247和183-237℃,盐度分别为17.80%、8.39%、6.50%、5.98%、2.75%-5.29%和4.28%Na Cleq(wt)。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为顺断裂运移的具有显著岩浆贡献的中高温、中等盐度、较高硫逸度含CO2、CH4和N2的热液与中温低盐度下渗大气降水在断裂中混合的产物。两者的混合改变了流体温度、盐度和硫逸度等进而沉淀金属矿物形成矿体。锑矿化温度低于铅锌矿化温度,下部-247℃锑矿化的发现暗示深部有进一步找矿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西康 铅锌多金属矿床 成矿流体 成矿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