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路-锐化开关组合形成超宽带双极脉冲实验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丁恩燕 张现福 +2 位作者 陆巍 杨周炳 刘天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555-2559,共5页
为深入单周期脉冲技术的研究介绍了采用短路-锐化组合开关产生双极脉冲的高功率超宽带双极脉冲产生技术,双极脉冲形成线产生的双极脉冲电压峰-峰理想值等于入射脉冲峰值电压的2倍。在讨论了双开关形成双极脉冲的原理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 为深入单周期脉冲技术的研究介绍了采用短路-锐化组合开关产生双极脉冲的高功率超宽带双极脉冲产生技术,双极脉冲形成线产生的双极脉冲电压峰-峰理想值等于入射脉冲峰值电压的2倍。在讨论了双开关形成双极脉冲的原理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影响双极脉冲形成的一些主要因素;介绍了进行研究的实验装置以及双极脉冲形成线的结构;分析了短路开关、锐化开关以及形成线的长度对形成的双极脉冲的影响。得到的比较理想的实验结果为:当输入的单极脉冲的电压值为855.5kV时,双极脉冲负峰电压为841.0kV,正峰电压为585.8kV,公共沿为740ps,双极脉冲峰-峰值电压是入射脉冲峰值电压的1.6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 超宽带 双极脉冲 短路开关 锐化开关 环形开关 脉冲形成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匹配传输线产生宽谱脉冲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丁恩燕 张晋琪 +1 位作者 陆巍 刘天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79-282,共4页
介绍了基于短路开关-锐化开关组合的非匹配传输线的工作原理,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开关的导通时间、导通延时以及形成线的长度对输出宽谱振荡脉冲的影响。设计了非匹配传输线的实验装置并在500kV Marx发生器上开展了实验研究。在短路开关... 介绍了基于短路开关-锐化开关组合的非匹配传输线的工作原理,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开关的导通时间、导通延时以及形成线的长度对输出宽谱振荡脉冲的影响。设计了非匹配传输线的实验装置并在500kV Marx发生器上开展了实验研究。在短路开关间距为4mm、腔体内充入SF6气体的压力为1.15MPa,锐化开关间距为2.5mm、腔体内SF6气体的压力为1.0MPa的条件下,在50Ω传输线上测得的峰值功率为3.3GW,振荡脉冲的中心频率为169MHz,百分比带宽为2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开关 锐化开关 宽谱振荡脉冲 非匹配传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匹配传输线型宽谱振荡器实验研究
3
作者 丁恩燕 吴朝阳 +2 位作者 陆巍 张晋琪 刘天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7-120,共4页
设计了基于低阻形成线对非匹配传输线充电型宽谱振荡器,介绍了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在数值模拟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低阻形成线、非匹配传输线的结构设计。此宽谱振荡器在1 MV Marx实验平台上开展了实验研究,在主开关的间隙为14mm、气压1.5... 设计了基于低阻形成线对非匹配传输线充电型宽谱振荡器,介绍了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在数值模拟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低阻形成线、非匹配传输线的结构设计。此宽谱振荡器在1 MV Marx实验平台上开展了实验研究,在主开关的间隙为14mm、气压1.5MPa,短路开关间隙为6mm、气压1.0MPa,锐化开关间隙为4mm、气压1.1 MPa的条件下,实现了宽谱脉冲重复频率20 Hz稳定输出,中心频率达到260 MHz。采用低阻形成线对非匹配传输线充电技术,既实现了高功率宽谱振荡脉冲又提高了脉冲的中心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谱 非匹配传输线 短路开关 锐化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转移装置的研制
4
作者 张适昌 严萍 +3 位作者 王永荣 孙广生 邓惜慎 褚宗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5-88,共4页
能量转移装置主要由断路开关、锐化开关和大功率脉冲变压器组成。该系统能承受10kJ能量并把微秒级电流脉冲前沿压缩到亚微秒级脉冲上升时间。
关键词 断路开关 锐化开关 电磁辐射 能量转移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