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备工艺对锌铝氧化物(ZAO)粉末红外发射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武晓威 冯玉杰 +1 位作者 刘延坤 韦韩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9-283,共5页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ZAO掺杂半导体粉末材料,系统研究了制备工艺对ZAO粉末红外发射率的影响.借助于TG-DTA、XRD、SEM对材料的热处理温度,晶体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考察,利用IR-2双波段发射率测量仪对ZAO粉末材料的红外发射率进行了测...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ZAO掺杂半导体粉末材料,系统研究了制备工艺对ZAO粉末红外发射率的影响.借助于TG-DTA、XRD、SEM对材料的热处理温度,晶体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考察,利用IR-2双波段发射率测量仪对ZAO粉末材料的红外发射率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物终点pH值为8.5、反应时间为2.5h、煅烧温度为800℃,煅烧时间为2h、Al2O3的掺杂量为3%时所得的ZAO粉末的红外发射率最低;ZAO掺杂半导体粉末的晶体结构为ZnO的铅锌矿结构;粒子形状近似为椭圆形,平均粒径为5~10μm;在中红外(3~5μm)和远红外(8~14μm)波段均具有较低的红外发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隐身 半导体材料 锌铝氧化物(ZAO) 红外发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铝复合氧化物吸附去除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被引量:3
2
作者 陈位锁 魏敏 +1 位作者 李玉江 高宝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2-54,81,共4页
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锌铝类水滑石颗粒。在500℃下焙烧类水滑石转化为锌铝复合氧化物,并用XRD、TG/DTA和FT-IR等对类水滑石和锌铝复合氧化物进行表征分析。用锌铝复合氧化物吸附水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实验条件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锌铝类水滑石颗粒。在500℃下焙烧类水滑石转化为锌铝复合氧化物,并用XRD、TG/DTA和FT-IR等对类水滑石和锌铝复合氧化物进行表征分析。用锌铝复合氧化物吸附水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实验条件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对其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锌铝复合氧化物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去除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水滑石 复合氧化物 吸附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二甲酯在锌铝复合氧化物上分解行为的红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孝敏 康敏 +4 位作者 李磊 赵宁 魏伟 孙予罕 张炳胜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7-361,共5页
采用尿素热分解法制备锌铝水滑石,1 073 K下煅烧得到相应的锌铝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通过XRD谱图确定锌铝复合氧化物ZAO-3(1 073 K)催化剂的组分为ZnO相和ZnAl2O4尖晶石相。NH3(CO2)-TPD结果表明,当向ZnO中引入Al后,催化剂的酸碱性位和酸... 采用尿素热分解法制备锌铝水滑石,1 073 K下煅烧得到相应的锌铝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通过XRD谱图确定锌铝复合氧化物ZAO-3(1 073 K)催化剂的组分为ZnO相和ZnAl2O4尖晶石相。NH3(CO2)-TPD结果表明,当向ZnO中引入Al后,催化剂的酸碱性位和酸碱性强度都发生改变。采用原位红外(in-situ FT-IR)手段,研究了碳酸二甲酯(DMC)分别在ZAO-3(1 073 K)、ZnAl2O4、ZnO上随着温度变化的分解行为。结果表明,ZAO-3(1 073 K)催化剂上大量的弱酸碱性位协同稳定DMC,抑制DMC的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 复合氧化物 热分解 原位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锌铝三金属层状氢氧化物-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电催化左氧氟沙星
4
作者 包星晨 刘小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2-224,共3页
利用电化学法制备了镍锌铝三金属层状氢氧化物-碳纤维复合材料(CFs-Ni/Zn/Al-LDHs)。采用FT-IR、XRD和SEM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红外光谱显示材料的层间阴离子为NO_3^-,XRD分析结果表明材料具有高晶化的类水滑石结构,通过SEM观察... 利用电化学法制备了镍锌铝三金属层状氢氧化物-碳纤维复合材料(CFs-Ni/Zn/Al-LDHs)。采用FT-IR、XRD和SEM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红外光谱显示材料的层间阴离子为NO_3^-,XRD分析结果表明材料具有高晶化的类水滑石结构,通过SEM观察到该材料的花样插层结构。光电催化左氧氟沙星的结果表明:在光电催化4h后,左氧氟沙星的去除率达到98.92%,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产物在235nm处的紫外吸收峰与左氧氟沙星的浓度在1×10^(-6)~5×10_(-5) mol/L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10^(-7) mol/L(3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合成 三金属层状氢氧化物 碳纤维 左氧氟沙星 光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铝复合改性海泡石的磷酸盐吸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詹旭 王婷婷 +3 位作者 王蒙 杨龙 黄俊波 孙连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7-144,共8页
为探究锌铝复合改性海泡石(H^(+)-ZnAl-Sep)对磷酸盐溶液的吸附特性及其机理,文章用共沉淀法制备吸附剂,并对改性前后吸附剂特性用SEM、XRD和FTIR进行表征,用等温吸附模型、动力学方程和热力学方程拟合H^(+)-ZnAl-Sep对磷酸盐溶液的吸... 为探究锌铝复合改性海泡石(H^(+)-ZnAl-Sep)对磷酸盐溶液的吸附特性及其机理,文章用共沉淀法制备吸附剂,并对改性前后吸附剂特性用SEM、XRD和FTIR进行表征,用等温吸附模型、动力学方程和热力学方程拟合H^(+)-ZnAl-Sep对磷酸盐溶液的吸附过程,分析吸附机理,并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分析pH、温度和初始浓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对磷吸附量影响。结果表明,H^(+)-ZnAlSep对磷酸盐溶液的吸附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磷酸盐的吸附为自发吸热的多分子层吸附,反应过程为熵增反应,温度升高有利于反应的进行;H^(+)-ZnAl-Sep对磷酸盐的吸附机制主要是吸附剂表面的-OH与磷酸盐发生了络合反应和静电吸引作用。响应面结果显示,R_(adj)^(2)=0.9957,回归模型显著,失拟项不显著,3个因素对响应值皆为显著影响;最佳吸附条件下磷吸附量为60.37 mg/g,与预测值62.23 mg/g相近,优化结果与拟合回归方程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 锌铝氧化物 改性 吸附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Zn/Al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被引量:3
6
作者 蔡志锋 刘绍英 +3 位作者 王庆印 张华 陈学君 王公应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08-916,共9页
以尿素为沉淀剂,采用沉淀法制备了不同n(Zn)∶n(Al)和不同焙烧温度的Zn/Al复合氧化物,通过XRD、TGDTA、CO2-TPD和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和碱性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酯化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缩... 以尿素为沉淀剂,采用沉淀法制备了不同n(Zn)∶n(Al)和不同焙烧温度的Zn/Al复合氧化物,通过XRD、TGDTA、CO2-TPD和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和碱性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酯化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缩聚阶段的催化剂。采用FTTR,1H NMR,13C NMR方法对PET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催化剂结构、碱度和碱量与催化活性的关系,同时考察了工艺条件对合成PET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Zn)∶n(Al)=1、焙烧温度为500℃的ZnAlOX-500催化剂的活性最高,在催化剂用量为0.25%(w)、缩聚第一阶段反应时间和温度为90 min和260℃、缩聚第二阶段反应时间和温度为90 min和280℃的工艺条件下,PET的特性黏数可达0.820 dL/g、端羧基值为44.19 mol/t、二甘醇含量为3.44%(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法 复合氧化物 对苯二甲酸 缩聚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AlZnFe-CO_3 LDHs对PBS膨胀阻燃体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跃军 毛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903-2910,共8页
采用恒定pH值共沉淀法在自制反应器中合成了不同原料配比的碳酸根型镁铝锌铁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MgAlZnFe-CO3LDHs),并通过熔融共混MgAlZnFe-CO3LDHs、聚磷酸铵(APP)、三聚氰胺(MA)和全降解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制备出PBS膨胀阻... 采用恒定pH值共沉淀法在自制反应器中合成了不同原料配比的碳酸根型镁铝锌铁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MgAlZnFe-CO3LDHs),并通过熔融共混MgAlZnFe-CO3LDHs、聚磷酸铵(APP)、三聚氰胺(MA)和全降解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制备出PBS膨胀阻燃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TG)、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元素分析(ICP)对MgAlZnFe-CO3LDHs进行了表征,并对PBS膨胀体系进行了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等测试.结果表明,当Mg2+,Zn2+,Al3+和Fe3+的摩尔比为9∶3∶3∶1时,合成的MgAlZnFe-CO3LDHs热稳定性最好,晶态结构规整,呈形貌规则的六边形片状;当MgAlZnFe-CO3LDHs的添加质量分数为1%时(阻燃剂的总添加质量分数为20%)时,PBS膨胀阻燃体系的极限氧指数(LOI)达到35%,垂直燃烧测试达到UL-94 V-0级别,力学性能得到较大改善.实验结果表明,低添加量的MgAlZnFe-CO3LDHs与膨胀阻燃剂(IFR)协效阻燃PBS,一方面能够改善膨胀阻燃剂恶化PBS力学性能的现象,另一方面协同效应能够明显提高PBS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碳酸根型镁铁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 膨胀阻燃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锥形量热仪研究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膨胀阻燃体系的动态燃烧行为 被引量:2
8
作者 毛龙 刘跃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7-112,共6页
以实验室自制的无机纳米粒子镁铝锌镧碳酸根型层状双羟基氧化物(Mg Al Zn La-CO3LDHs)为协效剂,以聚磷酸铵(APP)和三聚氰胺(MA)为复配膨胀阻燃剂(IFR),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熔融共混制备了PBS膨胀阻燃体系;利用锥形量热仪在25 k W/m... 以实验室自制的无机纳米粒子镁铝锌镧碳酸根型层状双羟基氧化物(Mg Al Zn La-CO3LDHs)为协效剂,以聚磷酸铵(APP)和三聚氰胺(MA)为复配膨胀阻燃剂(IFR),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熔融共混制备了PBS膨胀阻燃体系;利用锥形量热仪在25 k W/m2的热辐射条件下,研究了Mg Al Zn La-CO3LDHs对PBS膨胀阻燃体系动态燃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Mg Al Zn La-CO3LDHs的加入不仅明显降低了PBS膨胀阻燃体系的热释放速率(HRR)、烟生成速率(SPR)、质量损失速率(MLR),而且CO的释放量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提高了体系的火灾性能指数(FPI)。Mg Al Zn La-CO3LDHs明显抑制了PBS膨胀阻燃体系的动态燃烧行为,同时表现出与膨胀阻燃剂良好的协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碳酸根型层状双羟基氧化物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膨胀阻燃 锥形量热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