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备超细锌粉的新工艺 被引量:6
1
作者 刘继军 《矿冶》 CAS 2006年第1期42-44,共3页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锌粉公司原有的生产工艺是采用的卧式炉来生产锌粉,这种工艺存在着对原料的要求高,除杂能力不强等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本文介绍了矿冶锌粉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创新性的新工艺及其特点。
关键词 超细锌粉 锌粉 锌粉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粉颗粒形状对机械镀锌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王胜民 赵晓军 +3 位作者 何明奕 刘丽 裴和中 谭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4-87,共4页
以球状锌粉和片状锌粉为原始锌粉制备了机械镀锌层,采用SEM观察了镀层的结构形貌;采用XRD分析了锌粉颗粒形状对镀层物相组成的影响;采用表面洛氏硬度计分析了锌粉颗粒形状对镀层表面硬度的影响;采用中性盐雾实验和电化学极化方法分析了... 以球状锌粉和片状锌粉为原始锌粉制备了机械镀锌层,采用SEM观察了镀层的结构形貌;采用XRD分析了锌粉颗粒形状对镀层物相组成的影响;采用表面洛氏硬度计分析了锌粉颗粒形状对镀层表面硬度的影响;采用中性盐雾实验和电化学极化方法分析了锌粉颗粒形状对镀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锌粉颗粒形状对镀层表面硬度的提高基本没有影响,片状锌粉制备镀层的表面硬度的均匀性要优于球状锌粉制备的镀层;锌粉颗粒形状对镀层的物相组成没有影响,两种锌粉制备的镀层中都没有生成新的合金相;片状锌粉制备的镀层的耐腐蚀性能要稍微优于球状锌粉制备的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状锌粉 片状锌粉 机械镀 表面硬度 物相组成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哥伦比亚某金矿提高锌粉置换率试验研究
3
作者 赵军生 沈卫卫 +1 位作者 汪鹤鸣 陈庆根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0期50-52,共3页
哥伦比亚某金矿从全泥氰化技改为先进行硫浮选,然后硫浮选精矿进行浸出的工艺流程后,贵液锌粉置换率低,金属流失,回收金效果差,贵液品位约1.5~1.8g/t,相比技改前期上升27%左右。通过开展氰化钠浓度、锌粉用量、醋酸铅用量、PH值单因素试... 哥伦比亚某金矿从全泥氰化技改为先进行硫浮选,然后硫浮选精矿进行浸出的工艺流程后,贵液锌粉置换率低,金属流失,回收金效果差,贵液品位约1.5~1.8g/t,相比技改前期上升27%左右。通过开展氰化钠浓度、锌粉用量、醋酸铅用量、PH值单因素试验,优化药剂制度,提高氰化钠与醋酸铅用量,金作业置换率稳定在99.0%以上,贫液金品位降低至0.015 ppm以内,尾矿带走水分中金含量下降,彻底解决了因置换率低造成金属流失的问题,保证了锌粉置换作业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粉置换 置换率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锌粉中锡含量
4
作者 杨钟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23期193-195,共3页
湿法炼锌在中性浸出后需加入大量锌粉除杂,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因锌粉质量问题而引入对锌电积影响严重的锡元素,故对进入生产系统的锌粉需分析其中锡含量是否达到生产要求,进而从源头上杜绝有害锡元素进入生产系统。本实验采用氢化物发生-... 湿法炼锌在中性浸出后需加入大量锌粉除杂,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因锌粉质量问题而引入对锌电积影响严重的锡元素,故对进入生产系统的锌粉需分析其中锡含量是否达到生产要求,进而从源头上杜绝有害锡元素进入生产系统。本实验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锌粉中锡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能满足生产厂对锌粉中锡含量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炼锌 锌粉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锌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组成对电沉积锌粉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清文 杨琴 夏熙 《电化学》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20-423,共4页
利用扫描电镜及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不同电液组成(四种体系,即中性、EDTA络合、柠檬酸络合、KOH体系)及某些添加物(InCl3、Pb(Ac)2及三乙醇胺等)的存在对电沉积锌粉形貌及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若在中性或碱... 利用扫描电镜及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不同电液组成(四种体系,即中性、EDTA络合、柠檬酸络合、KOH体系)及某些添加物(InCl3、Pb(Ac)2及三乙醇胺等)的存在对电沉积锌粉形貌及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若在中性或碱性介质中加入某些添加物如In盐或Pb盐或采用Zn-EDTA介质可以改善锌粉的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电池负极 腐蚀性能 电沉积锌粉 锌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冶炼锌锌粉净化工艺及净化渣处理工艺优化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冶玉花 《世界有色金属》 2022年第24期5-7,共3页
本文针对于锌冶炼原料的日益紧缺及杂质成分越来越高等现象,为了提高净化系统对原料的适应性,通过对湿法炼锌常规的锌粉-锑盐净化工艺及净化渣处理工艺分析研究,提出了较为详尽的工艺完善及优化措施,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 本文针对于锌冶炼原料的日益紧缺及杂质成分越来越高等现象,为了提高净化系统对原料的适应性,通过对湿法炼锌常规的锌粉-锑盐净化工艺及净化渣处理工艺分析研究,提出了较为详尽的工艺完善及优化措施,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增加效益和提高企业综合利用率水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段低温锌粉除铜镉 二段高温锌粉-锑盐除钴镍 净化渣 铜镉渣 镍钴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振动研磨法制备达克罗用片状锌粉及性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方玉 赵麦群 +1 位作者 高鹏 李涛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0年第1期53-57,共5页
以电解锌粉为原料,采用高能振动研磨法对片状锌粉的制备方法进行研究,考察不同的研磨介质对片状锌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中干磨片状锌粉效率高且制备涂层的耐腐蚀性能和结合强度好;采用蒸馏水研磨所得的锌粉氧化较为严重,活性锌... 以电解锌粉为原料,采用高能振动研磨法对片状锌粉的制备方法进行研究,考察不同的研磨介质对片状锌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中干磨片状锌粉效率高且制备涂层的耐腐蚀性能和结合强度好;采用蒸馏水研磨所得的锌粉氧化较为严重,活性锌含量低,用其制备涂层的结合强度最差;氮气中研磨锌粉,粉末不易破碎,活性锌含量最高,所得涂层耐腐蚀性和结合强度不如空气介质。片状锌粉经抛光处理明显提高涂层的结合强度和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研磨 电解锌粉 片状锌粉 达克罗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感应复合加热蒸发-冷凝法制备超微锌粉 被引量:17
8
作者 胡军辉 吴润 +2 位作者 黄为 王爱华 谢长生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9-101,共3页
提出了一种制备超微粉的新方法 ,并制作了原型装置。该方法利用激光 高频感应复合热源加热金属 ,以蒸发 冷凝的方式获取超微粉。用该方法制取了超微锌粉 ,产率为 12g/min ,粉末平均粒径为 33.2 0nm。
关键词 激光 感应 复合加热 超微粉 锌粉 蒸发 冷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粉体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吕树臣 宋国利 +2 位作者 肖芝燕 张家骅 黄世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6-310,共5页
采用沉淀法制备纳米ZnO粉体 ,探讨了晶粒尺寸与反应浓度和热处理温度的关系 ,并对所得到的纳米ZnO粉体的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 ,对不同温度热处理的样品的发光性质做了比较。ZnO的可见发光机制的解释一直未有定论。一部分作者认为绿光是... 采用沉淀法制备纳米ZnO粉体 ,探讨了晶粒尺寸与反应浓度和热处理温度的关系 ,并对所得到的纳米ZnO粉体的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 ,对不同温度热处理的样品的发光性质做了比较。ZnO的可见发光机制的解释一直未有定论。一部分作者认为绿光是由氧空位引起的 ;另一部分认为是锌空位造成的。本文的实验结果揭示了可见发光的内部过程 ,肯定了双声子参与的发光过程 ,支持了绿光是由锌空位造成的这一观点。此外 ,用 2 30nm以下波长激发样品时 ,可见发光的行为明显不同于用 32 5nm以上的波长去激发同一样品时的发光情形。实验表明高能激发 ,样品能发白光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粉 制备 发光性质 纳米ZNO粉体 沉淀法 量子限域效应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粉置换硫代硫酸盐浸金液中金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杰 张覃 +2 位作者 李先海 沈智慧 叶军建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1-93,101,共4页
以10μg/L金标准液与硫代硫酸钠、氨水合成浸金液,采用锌粉置换法回收所合成浸金液中的金。结果表明:锌粉用量增加,金置换率提高;选取锌粉用量为0.4 g/L,随反应时间增加,金置换率下降;浸金液中铜离子和单质S、SO_4^(2-)、SO_3^(2-)等多... 以10μg/L金标准液与硫代硫酸钠、氨水合成浸金液,采用锌粉置换法回收所合成浸金液中的金。结果表明:锌粉用量增加,金置换率提高;选取锌粉用量为0.4 g/L,随反应时间增加,金置换率下降;浸金液中铜离子和单质S、SO_4^(2-)、SO_3^(2-)等多硫化物对置换反应不利;游离硫代硫酸盐对置换影响较小;添加铅盐对置换反应有利。SEM-EDS分析表明,经5%乙酸铅溶液浸泡后的锌粉表面有铅生成,生成的铅与锌形成电偶加速置换反应,同时,锌粉表面变蓬松,增大了锌粉与Au(S_2O_3)_2^(3-)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置换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金液 硫代硫酸盐 锌粉 置换 铅盐 电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锌粉的制备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峰 雷晓旭 +3 位作者 王进保 张键伟 蒋燕麟 秦海青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50,1,共3页
超细锌粉性能优异,应用前景广阔。从物理法、化学法两方面介绍了超细锌粉的制备方法,指出了超细锌粉在富锌涂料、粉末渗锌、金属复合材料、化工产品、电池材料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对超细锌粉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超细锌粉 制备方法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空气电池用树枝状锌粉电沉积制备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田庆华 郭学益 +2 位作者 李宁 刘海涵 徐刚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4-68,共5页
树枝状锌粉目前被大量用于制备新型锌-空气电池的负极材料。通过对比实验,确定了在Zn^2+-NH4^+-SO4^2--H2O体系中电沉积制备树枝状锌粉的试验方案。针对该体系进行了热力学平衡分析,绘制了基本的热力学曲线,从理论上证明了pH值、铵离... 树枝状锌粉目前被大量用于制备新型锌-空气电池的负极材料。通过对比实验,确定了在Zn^2+-NH4^+-SO4^2--H2O体系中电沉积制备树枝状锌粉的试验方案。针对该体系进行了热力学平衡分析,绘制了基本的热力学曲线,从理论上证明了pH值、铵离子的总浓度等对电解体系配合离子浓度的影响。实验探索了电流密度、主盐浓度、温度、pH值等因素对电解过程以及制取粉末形貌、粒径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锌离子浓度15 g/L,电解液pH值4.5-5.45,电解温度25℃,(NH4)2SO4浓度30-40g/L。经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沉积产物为结晶性能良好的锌粉,物相纯净,成分单一。扫描电镜分析表明,所得锌粉呈树枝状,粒度分布较为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空气电池 锌粉 电沉积 树枝状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改性对片状锌粉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白艳霞 赵麦群 +2 位作者 金文蜂 赵阳 王娅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62-1464,共3页
采用物理化学法,将实验室自制锌粉分别添加钛酸酯偶联剂、硅烷偶联剂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进行表面改性,利用沉降法测试高度研究改性前后锌粉的分散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表面改性剂对锌粉的分散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其中,... 采用物理化学法,将实验室自制锌粉分别添加钛酸酯偶联剂、硅烷偶联剂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进行表面改性,利用沉降法测试高度研究改性前后锌粉的分散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表面改性剂对锌粉的分散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其中,经1.0%钛酸酯偶联剂改性后锌粉的分散稳定性有了明显的改善,与进口粉的分散稳定性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粉 表面改性 分散稳定性 沉降法 钛酸酯偶联剂 硅烷偶联剂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镀锌液中锌粉特性的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胜民 何明奕 +1 位作者 刘丽 赵晓军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7-28,共2页
 通过SEM、TEM等试验研究,分析了机械镀锌用锌粉的形貌、粒度及其在镀液环境中的团聚状态。结果表明,机械镀锌所用的锌粉是粒径以2~4μm为主的混粉,锌粉在镀液环境中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分散成细小的锌粉藻团。
关键词 机械镀锌 锌粉 形貌 粒度 团聚状态 表面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富锌漆中锌粉形状对涂层重防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吉 罗敏 +3 位作者 陈宇豪 林宏升 何春清 方鹏飞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6-38,7,共3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无机富锌底漆中锌粉形状对涂层及其复合涂层防腐蚀性能的影响,分别选用球状和片状锌粉制备了无机富锌底漆,并与H702环氧云铁中间漆、H703灰环氧面漆一起构成了重防腐蚀复合涂层体系。通过盐雾腐蚀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技术... 为了进一步研究无机富锌底漆中锌粉形状对涂层及其复合涂层防腐蚀性能的影响,分别选用球状和片状锌粉制备了无机富锌底漆,并与H702环氧云铁中间漆、H703灰环氧面漆一起构成了重防腐蚀复合涂层体系。通过盐雾腐蚀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技术研究了无机富锌底漆涂层及其复合涂层的防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片状无机富锌底漆涂层的耐蚀性能更强,经过长时间的盐雾腐蚀没有出现明显的腐蚀产物;复合涂层交流阻抗谱的Bode中低频阻抗模值在较长时间内稳定在107Ω·cm2左右,Nyquist谱中的容抗弧半径明显增大,片状复合涂层的防腐蚀性能优于球状复合底漆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富锌漆 锌粉形状 复合涂层 防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对湿固化聚氨酯的改性及在锌粉底漆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刚 李秀玲 +2 位作者 梁鸿文 孙哲 谭海龙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3-4,共2页
制备了硅氧烷偶联剂改性的湿固化聚氨酯,研究了其用量对预聚物及涂膜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用此制备的锌粉底漆的耐蚀性能。
关键词 聚氨酯 湿固化 锌粉 底漆 硅氧烷 偶联剂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电极电化学行为Ⅵ.锌粉在碱性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腐蚀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瑞泉 张校刚 夏熙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5-67,共3页
锌电极电化学行为Ⅵ.锌粉在碱性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腐蚀刘瑞泉张校刚夏熙*(新疆大学化学系乌鲁木齐830046)关键词锌粉,碱性电解液,电化学阻抗,腐蚀,缓蚀剂1996-04-26收稿,1996-07-01修回国家自然科学... 锌电极电化学行为Ⅵ.锌粉在碱性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腐蚀刘瑞泉张校刚夏熙*(新疆大学化学系乌鲁木齐830046)关键词锌粉,碱性电解液,电化学阻抗,腐蚀,缓蚀剂1996-04-26收稿,1996-07-01修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新疆自治区教委科学基金资助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粉 碱性电解液 电化学阻抗 腐蚀 缓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粉特性对机械镀锌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铁龙 杨新岐 +1 位作者 姜海龙 孙莉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16,共3页
通过OLYMPUS-GX51型光学显微镜进行机械镀层金相组织检测和厚度测量、划线和划格试验及按GB/T 3091-2001要求的硫酸铜溶液腐蚀试验,研究了锌粉粒度及形状对机械镀锌层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在相同机械镀锌工艺规范下,320目颗粒状锌粉镀... 通过OLYMPUS-GX51型光学显微镜进行机械镀层金相组织检测和厚度测量、划线和划格试验及按GB/T 3091-2001要求的硫酸铜溶液腐蚀试验,研究了锌粉粒度及形状对机械镀锌层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在相同机械镀锌工艺规范下,320目颗粒状锌粉镀层颗粒粗大且不均匀,厚度范围33~55 mm,500目颗粒状锌粉镀层不及500目片状锌粉镀层致密,厚度范围45~58 mm,500目片状锌粉镀层最致密颗粒分布也最均匀,厚度范围33~41 mm;320目颗粒状锌粉、500目颗粒状锌粉、500目片状锌粉机械镀锌层与钢铁基体之间附着强度均达到有关国家标准;均匀性均达到GB/T 3091-2001要求;锌粉粒度越小对应其镀层耐蚀性及均匀性也越好;在相同粒度尺寸下(500目锌粉),片状锌粉比粒状锌粉的镀层具有更好的耐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镀 锌粉特性 镀层均匀性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喷涂球磨法制备超细铜锌粉 被引量:5
19
作者 冯拉俊 刘毅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27-530,共4页
本文将热喷涂法与机械球磨法相结合 ,提出一种新的超细铜锌粉末的制备方法。讨论了热喷涂工艺参数、球磨时间、球磨助剂、热处理条件对粉末性质的影响 ,并采用扫描电镜法、X射线衍射法、筛分法对粉末的粒度、形貌、成分等进行了分析 ,... 本文将热喷涂法与机械球磨法相结合 ,提出一种新的超细铜锌粉末的制备方法。讨论了热喷涂工艺参数、球磨时间、球磨助剂、热处理条件对粉末性质的影响 ,并采用扫描电镜法、X射线衍射法、筛分法对粉末的粒度、形貌、成分等进行了分析 ,得出最佳工艺参数。该方法可以制备出粒度分布均匀、性质稳定、粒度为 2 0 0~ 5 0 0nm的超细铜锌粉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喷涂法 机械球磨法 超细铜锌粉 粉末性质 表面导电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光光度法测定电解锌粉的电解液中铜 被引量:2
20
作者 常芳 李利群 陈海清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用吸光光度法测定电解锌粉的电解液中铜。将铜离子与适量的Pb(DDTC)2/三氯甲烷在pH5.0左右的微酸性介质中定量生成稳定的黄色络合物,用吸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表明,铜离子与Pb(DDTC)2/三氯甲烷生成的黄色络合物在436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 用吸光光度法测定电解锌粉的电解液中铜。将铜离子与适量的Pb(DDTC)2/三氯甲烷在pH5.0左右的微酸性介质中定量生成稳定的黄色络合物,用吸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表明,铜离子与Pb(DDTC)2/三氯甲烷生成的黄色络合物在436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且在0~5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88%,RSD为0.834%。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068×105L·mol-1·cm-1。方法适用于锌银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检验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光光度法 电解锌粉 电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