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锌电解过程分时供电优化调度 被引量:8
1
作者 桂卫华 王雅琳 +1 位作者 阳春华 黄泰松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7-130,共4页
依据电力部门的分时计价政策 ,根据由生产过程数据所建立的不同酸锌比下电流密度与电流效率间关系 ,建立锌电解过程分时供电优化模型 .同时 ,提出一种带变异操作和变搜索空间的单循环模拟退火算法 ,并将该算法应用于分时供电优化调度 ,... 依据电力部门的分时计价政策 ,根据由生产过程数据所建立的不同酸锌比下电流密度与电流效率间关系 ,建立锌电解过程分时供电优化模型 .同时 ,提出一种带变异操作和变搜索空间的单循环模拟退火算法 ,并将该算法应用于分时供电优化调度 ,获得最优的分时供电方案 .工厂运行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解过程 分时供电调度系统 模拟退火算法 电解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锌电解过程能耗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桂卫华 张美菊 +1 位作者 阳春华 李勇刚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8-751,共4页
针对锌电解过程能耗过高的情况,研究其能耗优化问题。根据电力部门实行的分时计价政策,建立以全天锌电解过程电能消耗和总用电费用为目标的锌电解过程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一种带加速度调整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当粒子陷入局部最优时,通过... 针对锌电解过程能耗过高的情况,研究其能耗优化问题。根据电力部门实行的分时计价政策,建立以全天锌电解过程电能消耗和总用电费用为目标的锌电解过程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一种带加速度调整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当粒子陷入局部最优时,通过加速度策略增强种群速度,使算法获得持续搜索的能力,有效克服早熟收敛;并和Powell算法相结合构成新的混合粒子群算法,将粒子群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与Powell算法的局部寻优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最后将该混合粒子群算法应用于所建优化模型的求解,获得优化生产方案。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工业应用效果表明,按所得优化方案组织生产降低了电能消耗,减少了用电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解过程 能耗优化 粒子群优化算法 混合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电解过程分时供电优化决策系统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雅琳 黄泰松 +1 位作者 桂卫华 阳春华 《矿冶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7-49,52,共4页
针对电力部门提出的分时计价原则,以锌电解过程为研究对象,用生产过程数据建立了不同酸度下电流密度与电流效率间关系,由此建立了分时供电优化模型,并用一种变形的多变量递推最小二乘自适应策略不断修正优化模型,采用高效模拟退火... 针对电力部门提出的分时计价原则,以锌电解过程为研究对象,用生产过程数据建立了不同酸度下电流密度与电流效率间关系,由此建立了分时供电优化模型,并用一种变形的多变量递推最小二乘自适应策略不断修正优化模型,采用高效模拟退火优化算法,引入惩罚算子,求解带非线性约束和边界约束的优化问题,获得了合理的分时供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解过程 分时供电 优化决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相传质的锌电解过程多物理场仿真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邓亦梁 谢永芳 +1 位作者 李勇刚 阳春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9-126,共8页
针对锌电解槽中流速场、离子浓度场、电场耦合严重及其与电解能耗关系复杂的问题,基于液相传质原理,结合组分质量守恒、流体动力学及电极动力学方程建立锌电解槽多物理场仿真模型。利用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锌电解槽多物理场... 针对锌电解槽中流速场、离子浓度场、电场耦合严重及其与电解能耗关系复杂的问题,基于液相传质原理,结合组分质量守恒、流体动力学及电极动力学方程建立锌电解槽多物理场仿真模型。利用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锌电解槽多物理场模型进行数值求解,通过对比计算结果与锌电解实验结果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阴极板表面电解液的流动方向主要有斜向上和斜向下,且斜向下的流速随着阴极板与进液口的距离增大而迅速减小;极板间锌离子的浓度呈现"上低下高"分布;阴极板表面电解液流速低的区域,锌离子浓度低而氢离子浓度高,电流效率低而能耗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解过程 液相传质 多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离子在锌电积过程的实践研究
5
作者 冀磊 寇江锋 +1 位作者 邱云云 姜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70-573,共4页
当前湿法炼锌工艺生产的电锌已占全球锌锭总产量的80%以上。近年来,锌精矿矿山加速枯竭,市场影响锌冶炼加工费偏低。为了降低加工成本,保证生产任务,某冶炼厂大量杂料投入,引起系统氟离子波动,制约锌电解过程剥离问题,电解液中的氟离子... 当前湿法炼锌工艺生产的电锌已占全球锌锭总产量的80%以上。近年来,锌精矿矿山加速枯竭,市场影响锌冶炼加工费偏低。为了降低加工成本,保证生产任务,某冶炼厂大量杂料投入,引起系统氟离子波动,制约锌电解过程剥离问题,电解液中的氟离子富集到一定程度会腐蚀阴极铝板表面的三氧化二铝薄膜使得析出的锌金属与铝形成合金,也就是“锌长在了阴极板上”,产生大量带锌板;从而造成剥锌困难,大量带锌板堆积,阴极板周转量减少,影响正常生产;难剥离板过多,需要付出大量人力物力处理;无法处理的带锌板在泡板槽内反溶处理,浪费极板,造成产量损失,引起电单耗上升。为缓解难剥离症状,该厂不断摸索调试,先后采取加入酒石酸锑钾、剥离剂,采取酸化生产等,均未达到预期效果。后经尝试在系统补加铝离子缓解剥离。目前生产状况改善明显,保障锌电解正常析出周期,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浓度 节能 阴极板处理 湿法炼 锌电解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的锌电解分时供电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勇刚 桂卫华 阳春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1-223,240,共4页
依据电力部门的分时计价政策,利用由生产过程数据所建立的不同电解液酸锌比下电流效率及槽电压与电流密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锌电解过程分时供电优化模型。同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采用轮盘赌的方法选择整个粒子群当... 依据电力部门的分时计价政策,利用由生产过程数据所建立的不同电解液酸锌比下电流效率及槽电压与电流密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锌电解过程分时供电优化模型。同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采用轮盘赌的方法选择整个粒子群当前最优位置,降低了算法过早收敛于局部最优解的几率。最后将改进算法应用于分时供电优化,以获得最优的分时供电方案。仿真及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算法地改进大大提高了其全局搜索能力,分时供电的优化能显著降低锌电解过程的用电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解过程 分时供电 粒子群优化 轮盘睹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锌铟电解液中氯含量 被引量:2
7
作者 白华 黄旭 施先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17-1118,共2页
在湿法炼锌过程中,氯的存在影响锌电解过程,它会使铅阳极和设备遭受腐蚀,电解液中铅含量升高,则阴极析出锌量降低。此外,电解时氯气的析出,也影响环境,恶化了劳动条件。因此,锌铟电解液中氯离子的存在不容忽视,测定其含量是非... 在湿法炼锌过程中,氯的存在影响锌电解过程,它会使铅阳极和设备遭受腐蚀,电解液中铅含量升高,则阴极析出锌量降低。此外,电解时氯气的析出,也影响环境,恶化了劳动条件。因此,锌铟电解液中氯离子的存在不容忽视,测定其含量是非常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法测定 湿法炼 电解 氯含量 离子选择性 锌电解过程 劳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bility of [BMIM]HSO_4 for using as additive during zinc electrowinning from acidic sulfate solution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启波 华一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9期2451-2457,共7页
The stability of ionic liquid additive 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hydrogen sulfate ([BMIM]HSO4) during zinc electrowinning from acidic sulfate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electrochemical impeda... The stability of ionic liquid additive 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hydrogen sulfate ([BMIM]HSO4) during zinc electrowinning from acidic sulfate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al additives, gelatine and gum arabic, [BMIM]HSO4 has more excellent chemical and thermal stabilities. The inhibition effects of gelatine and gum arabic on the zinc electrocrystallization are observed to markedly weaken due to their part degradation after 12 h longtime successive electrolysis and high temperature (90 ℃) treatments. In contrast, the activity of [BMIM]HSO4 is practically unaffected after 24 h longtime successive electrolysis and high temperature treatments. These results are corroborat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morph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cathodic depos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nc electrowirming ionic liquid additive STABILITY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 morph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