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增韧锌尖晶石-透辉石微晶玻璃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赵竞一 王闻之 +4 位作者 王其琛 符有杰 段佳岐 李铭涵 姜宏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58-1465,共8页
本文以SiO2、Al2O3、ZnO、CaO、MgO为主要原料制备锌尖晶石-透辉石体系微晶玻璃,利用自增韧技术提高了该体系微晶玻璃的力学性能。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各热处理工艺参数对该体系微晶玻璃力学性能的影响,探究了微晶玻璃的晶相比例、微观形... 本文以SiO2、Al2O3、ZnO、CaO、MgO为主要原料制备锌尖晶石-透辉石体系微晶玻璃,利用自增韧技术提高了该体系微晶玻璃的力学性能。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各热处理工艺参数对该体系微晶玻璃力学性能的影响,探究了微晶玻璃的晶相比例、微观形貌与其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提高透辉石相比例可显著提高微晶玻璃断裂韧性,但比例过高则会降低微晶玻璃抗弯强度,因此制备高韧性、高抗弯强度的微晶玻璃时需要柱状晶体交错和粒状晶体填充其间隙,起到协同强化的作用。基础玻璃经750℃保温2 h+810℃保温2 h+880℃保温2 h+950℃保温2 h后,微晶玻璃断裂韧性达5.1 MPa·m^(1/2),抗弯强度达255 MPa,维氏硬度为8.3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尖晶石-透辉石微晶玻璃 自增韧 断裂韧性 抗弯强度 热处理工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铽铕共掺镓酸锌微晶玻璃的制备、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巍 陈文哲 郑婵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38-1943,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b3+/Eu3+共掺ZnGa2O4微晶玻璃,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材料显微结构的影响以及不同稀土离子掺杂材料的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干凝胶样品在800~900℃温度热处理后可得到透明的含尖晶石结构ZnGa2O4微晶玻璃,在1000℃热处...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b3+/Eu3+共掺ZnGa2O4微晶玻璃,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材料显微结构的影响以及不同稀土离子掺杂材料的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干凝胶样品在800~900℃温度热处理后可得到透明的含尖晶石结构ZnGa2O4微晶玻璃,在1000℃热处理时由于SiO2非晶基体晶化析出三方Zn2SiO4与六方SiO2晶相导致样品失透。在微晶玻璃中具有ZnGa2O4纳米晶到Tb3+与Eu3+的能量传递。在900℃热处理Tb3+/Eu3+∶ZnGa2O4微晶玻璃样品中,Tb3+与Eu3+分别发射绿光和红光,并与ZnGa2O4纳米晶发射的蓝光组合成近白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镓酸 微晶玻璃 溶胶-凝胶法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对微晶玻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以及重金属锌的固化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念哲 张宇轩 +1 位作者 崔秀涛 欧阳顺利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136-4145,共10页
以分析纯试剂为原料模拟含锌冶炼渣,采用熔融法制备微晶玻璃,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等表征方法,探究不同氧化锌掺杂量对微晶玻璃形成、晶化及理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晶玻璃的主要结晶相为堇青石相,少量氧化锌(低... 以分析纯试剂为原料模拟含锌冶炼渣,采用熔融法制备微晶玻璃,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等表征方法,探究不同氧化锌掺杂量对微晶玻璃形成、晶化及理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晶玻璃的主要结晶相为堇青石相,少量氧化锌(低于0.5%,摩尔分数,下同)的加入能够增强玻璃形成能力。随着氧化锌含量逐渐增加(0.5%~20.0%),玻璃网络结构的完整性变差,玻璃的黏度降低,微晶玻璃的主要结晶相由堇青石转变为尖晶石,同时结晶度和晶粒尺寸增大,从而微晶玻璃的体积密度、硬度和耐酸碱性提高。微晶玻璃对重金属锌有较好的固化效果,因此锌浸出浓度远低于标准值,浸出率趋于稳定。本研究可为实现微晶玻璃固化重金属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氧化 重金属 显微结构 固化机制 尖晶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SiO_2质量比对铅锌尾矿微晶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钟高辉 郭艳平 +4 位作者 区雪连 范光华 李保庆 陈英 曹喜平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1-74,共4页
以韶关乐昌铅锌矿尾矿为主要原料,采用烧结法制得Ca O-Al2O3-Si O2系尾矿微晶玻璃,通过对差热曲线(DTA)、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密度和抗压强度的表征,研究了不同Ca O/Si O2质量比对微晶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 以韶关乐昌铅锌矿尾矿为主要原料,采用烧结法制得Ca O-Al2O3-Si O2系尾矿微晶玻璃,通过对差热曲线(DTA)、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密度和抗压强度的表征,研究了不同Ca O/Si O2质量比对微晶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Ca O/Si O2质量比的增加,基础玻璃的晶化温度逐渐降低,有利于晶化,主晶相为透辉石,微晶玻璃的密度增大,抗压强度增强;而当Ca O/Si O2质量比超过0.3,基础玻璃的晶化温度范围逐渐变窄,不利于晶化过程的控制,而且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微晶玻璃的密度和抗压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 微晶玻璃 Ca O/Si O2 差热曲线 透辉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