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椰子大害虫—锈色棕榈象及其近缘种的鉴别(鞘翅目:象虫科)
被引量:
28
1
作者
张润志
任立
+2 位作者
孙江华
吴坚
曾睿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6,共4页
锈色棕榈象Rhynchophorusferrugineus (Oliver)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象虫科Curculionidae ,近年在海南省严重危害椰子。文章介绍了该虫与同属近缘种美洲棕榈象Rhynchophoruspalmarum(L .)等成虫。
关键词
锈色棕榈象
椰子
种检索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Maxent与GIS的锈色棕榈象在中国潜在的适生性分析
被引量:
41
2
作者
冯益明
刘洪霞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2-556,共5页
选用Maxent生态位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综合分析影响锈色棕榈象Rhychophorus ferrugineus(Olvier)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结合寄主分布特征,直观定量地获得了锈色棕榈象在我国的潜在发生区,计算结果经ROC曲线分析法验证,Maxent...
选用Maxent生态位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综合分析影响锈色棕榈象Rhychophorus ferrugineus(Olvier)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结合寄主分布特征,直观定量地获得了锈色棕榈象在我国的潜在发生区,计算结果经ROC曲线分析法验证,Maxent生态位模型的AUC值为0.958(非常接近1),表明预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色棕榈象
适生性分析
Maxent生态位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锈色棕榈象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
3
作者
肖雨倩
黄梦伊
+1 位作者
阎伟
石娟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3-332,共10页
【目的】外来入侵种锈色棕榈象是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本研究旨在探讨锈色棕榈象在我国的种群遗传结构和分化规律,旨在为今后锈色棕榈象传播蔓延控制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基于微卫星技术测定12个锈色棕榈象中国地理种群在9个微卫...
【目的】外来入侵种锈色棕榈象是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本研究旨在探讨锈色棕榈象在我国的种群遗传结构和分化规律,旨在为今后锈色棕榈象传播蔓延控制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基于微卫星技术测定12个锈色棕榈象中国地理种群在9个微卫星位点上的序列,使用PopGen32、BOTTLENECK、STRUCTURE等软件对锈色棕榈象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12个地理种群中,有9个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Nei′s平均值>0.5);瓶颈效应的检测结果显示,除云南蒙自的锈色棕榈象种群在近期遭遇了瓶颈效应以外,其他种群近期均未经历瓶颈效应;广西和江西的锈色棕榈象种群在大多数位点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其他种群在9个微卫星位点中基本都偏离该平衡;12个地理种群在9个SSR位点的F_(st)值大部分都小于0.18,平均值为0.1769,基因流N_(em)为0.4332~2.1130;Structure和主坐标分析法(PcoA)将12个地理种群划分为3支。【结论】锈色棕榈象种群间主要的遗传变异发生在种群内部,种群间遗传变异的变化并不明显,大部分种群间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新入侵地江西新余和四川崇州的地理种群可能由福建传入。中国锈色棕榈象种群可能存在多个入侵源和入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色棕榈象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锈色棕榈象生活习性与防治试验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岳峰
唐国良
+2 位作者
王玲
裴正伟
唐连锋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13,共2页
锈色棕榈象Rhyncophorus ferrugineus F.在上海地区1a发生1代,主要以幼虫钻蛀树干内部危害。采用淋灌法和挂药袋法防治其幼虫是比较理想的施药方法,可有效防治锈色棕榈象。
关键词
锈色棕榈象
生物学特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椰子大害虫—锈色棕榈象及其近缘种的鉴别(鞘翅目:象虫科)
被引量:
28
1
作者
张润志
任立
孙江华
吴坚
曾睿
机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司
海南省森林病虫防治站
出处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3 0 2 3 0 0 60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KSCX1 SW 13 )
中国科学院领域前沿项目
文摘
锈色棕榈象Rhynchophorusferrugineus (Oliver)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象虫科Curculionidae ,近年在海南省严重危害椰子。文章介绍了该虫与同属近缘种美洲棕榈象Rhynchophoruspalmarum(L .)等成虫。
关键词
锈色棕榈象
椰子
种检索表
Keywords
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Oliver)
coconut
key to species
分类号
S763.3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Maxent与GIS的锈色棕榈象在中国潜在的适生性分析
被引量:
41
2
作者
冯益明
刘洪霞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2-556,共5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08A15
2006BAD08A19102)资助
文摘
选用Maxent生态位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综合分析影响锈色棕榈象Rhychophorus ferrugineus(Olvier)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结合寄主分布特征,直观定量地获得了锈色棕榈象在我国的潜在发生区,计算结果经ROC曲线分析法验证,Maxent生态位模型的AUC值为0.958(非常接近1),表明预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锈色棕榈象
适生性分析
Maxent生态位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GIS)
Keywords
Rhychophorus ferrugineus(Olvier)
suitability analysis
Maxent ecological niche model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分类号
S431.9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763.3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锈色棕榈象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
3
作者
肖雨倩
黄梦伊
阎伟
石娟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出处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3-332,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26004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1794)
江西省林业厅林业科技创新专项(201912)。
文摘
【目的】外来入侵种锈色棕榈象是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本研究旨在探讨锈色棕榈象在我国的种群遗传结构和分化规律,旨在为今后锈色棕榈象传播蔓延控制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基于微卫星技术测定12个锈色棕榈象中国地理种群在9个微卫星位点上的序列,使用PopGen32、BOTTLENECK、STRUCTURE等软件对锈色棕榈象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12个地理种群中,有9个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Nei′s平均值>0.5);瓶颈效应的检测结果显示,除云南蒙自的锈色棕榈象种群在近期遭遇了瓶颈效应以外,其他种群近期均未经历瓶颈效应;广西和江西的锈色棕榈象种群在大多数位点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其他种群在9个微卫星位点中基本都偏离该平衡;12个地理种群在9个SSR位点的F_(st)值大部分都小于0.18,平均值为0.1769,基因流N_(em)为0.4332~2.1130;Structure和主坐标分析法(PcoA)将12个地理种群划分为3支。【结论】锈色棕榈象种群间主要的遗传变异发生在种群内部,种群间遗传变异的变化并不明显,大部分种群间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新入侵地江西新余和四川崇州的地理种群可能由福建传入。中国锈色棕榈象种群可能存在多个入侵源和入侵路径。
关键词
锈色棕榈象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Keywords
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microsatellite
genetic diversity
genetic structure
分类号
S763.3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锈色棕榈象生活习性与防治试验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岳峰
唐国良
王玲
裴正伟
唐连锋
机构
上海市林业总站
中山市林业病虫防治检疫站
江苏省委办公厅后勤服务中心
山东高康国有林场
出处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13,共2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042312082)
上海市绿化局预研项目资助
文摘
锈色棕榈象Rhyncophorus ferrugineus F.在上海地区1a发生1代,主要以幼虫钻蛀树干内部危害。采用淋灌法和挂药袋法防治其幼虫是比较理想的施药方法,可有效防治锈色棕榈象。
关键词
锈色棕榈象
生物学特性
防治
Keywords
Rhyncophorus ferrugineus
bionomics
control
分类号
S763.3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椰子大害虫—锈色棕榈象及其近缘种的鉴别(鞘翅目:象虫科)
张润志
任立
孙江华
吴坚
曾睿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3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Maxent与GIS的锈色棕榈象在中国潜在的适生性分析
冯益明
刘洪霞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我国锈色棕榈象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
肖雨倩
黄梦伊
阎伟
石娟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锈色棕榈象生活习性与防治试验
张岳峰
唐国良
王玲
裴正伟
唐连锋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