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还原热处理对铈锆铝复合氧化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肖益鸿 杨黄根 +3 位作者 蔡国辉 郑勇 郑瑛 魏可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5-250,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eO2-ZrO2-Al2O3,CZA)和铈锆复合氧化物(CeO2-ZrO2,CZ),将样品分别在空气和10%H2/Ar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O2脉冲吸附、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手段研究了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及性...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eO2-ZrO2-Al2O3,CZA)和铈锆复合氧化物(CeO2-ZrO2,CZ),将样品分别在空气和10%H2/Ar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O2脉冲吸附、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手段研究了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CZA样品经950℃还原热处理后出现CeAlO3晶相,热处理温度越高,越有利于CeAlO3物相生成.CZA储氧量(OSC)随着还原热处理温度升高逐渐增大,至900℃达到1270.3μmo·lg-1;温度继续升高,OSC减小,1100℃还原热处理后CZA的OSC仅为23.2μmo·lg-1.研究发现还原热处理中形成CeAlO3,其显著影响CZA样品的储氧性能和还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铝复合氧化物 还原热处理 CeAlO3 储氧性能 还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6-三硝基苯酚改性锆铝复合氧化物固定相分离富勒烯的色谱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万剑砥 冯钰錡 +2 位作者 胡玉玲 达世禄 王忠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259-1263,共5页
制备了用于分离 C6 0 和 C70 的 2 ,4,6-三硝基苯酚改性锆铝复合氧化物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 ,考察了流动相中甲苯的含量、柱温及流速对 C6 0 和 C70 分离的影响 ,同时比较了酸腐蚀前后锆铝复合氧化物基质对分离的影响 .结果表明 ,2 ,4,6... 制备了用于分离 C6 0 和 C70 的 2 ,4,6-三硝基苯酚改性锆铝复合氧化物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 ,考察了流动相中甲苯的含量、柱温及流速对 C6 0 和 C70 分离的影响 ,同时比较了酸腐蚀前后锆铝复合氧化物基质对分离的影响 .结果表明 ,2 ,4,6-三硝基苯酚改性酸腐蚀后锆铝复合氧化物填料对富勒烯表现出较强的分离能力 ,具有作为富勒烯制备分离的潜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色谱性能 高效液相色谱 改性 锆铝复合氧化物 固定相 2 4 6-三硝基苯酚 富勒烯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球磨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的工艺 被引量:6
3
作者 何秋梅 鲁忠臣 曾美琴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958-3965,共8页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运用XRD、SEM等方法研究CeO_2-ZrO_2-Al2O3复合催化材料分别在不同球磨时间、不同成分含量、不同焙烧温度和不同球磨工艺路线下的组织结构和稳定性能。结果表明:(1)随球磨时间的延长,各组元晶粒细...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运用XRD、SEM等方法研究CeO_2-ZrO_2-Al2O3复合催化材料分别在不同球磨时间、不同成分含量、不同焙烧温度和不同球磨工艺路线下的组织结构和稳定性能。结果表明:(1)随球磨时间的延长,各组元晶粒细化效果越来越明显,球磨30h,CeO_2晶粒约20nm,颗粒约200nm,但复合粉末一直未发生机械合金化。(2)经30h球磨的复合粉体,在1000℃以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高温下有少量的ZrO_2溶入CeO_2中形成固溶体,CeO_2-ZrO_2和Al2O3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协同稳定效应,而在1000℃以上相结构变化明显。(3)质量分数为18%的CeO_2和6%的ZrO_2的复合粉体颗粒比较细小,分布比较均匀,对γ-Al2O3的稳定化效果比较理想。(4)采用先将CeO_2和ZrO_2球磨30h,再添加Al2O3并继续球磨30h的高能球磨工艺,可制备出含大量CeO_2-ZrO_2固溶体的复合粉体,CeO_2-ZrO_2与γ-Al2O3相互改性作用更加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铝复合氧化物 高能球磨 制备工艺 组织结构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方法对铈锆铝复合氧化物还原热处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黄根 晏全 +4 位作者 韦庆敏 陈渊 朱立刚 覃利琴 肖益鸿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182-11189,共8页
采用沉淀前驱物混合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Z+A(pm))和沉淀机械研磨混合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Z+A(mm))(x(Ce)∶x(Zr)∶x(Al)=1∶1∶2)。将样品分别在空气和10%H2/Ar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N2吸脱附(BET)、O2... 采用沉淀前驱物混合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Z+A(pm))和沉淀机械研磨混合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Z+A(mm))(x(Ce)∶x(Zr)∶x(Al)=1∶1∶2)。将样品分别在空气和10%H2/Ar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N2吸脱附(BET)、O2脉冲吸附、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手段研究了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CZ+A(pm)、CZ+A(mm)新鲜样品经1 100℃还原热处理后的CZ+A(pm)-H2-1 100样品的XRD图谱出现较多且尖锐的归属于CeAlO3的衍射峰,而CZ+A(mm)-H2-1 100样品没有观察到CeAlO3晶相;其储氧量分别为157和773μmol/g,均大于CZA-H2-1 100的23.2μmol/g;H2-TPR耗氢量分别为960和1 916μmol/g,而CZA-H2-1 100样品H2-TPR耗氢量仅为310μmol/g,CZ+A(pm)储氧性能受还原热处理时CeAlO3形成的影响,与还原性能的变化结果相吻合。研究发现,铈锆铝复合氧化物中CZ+A(pm)样品的铈锆和氧化铝粒子尺度较小,相互之间接触较紧密,使得CeO2和Al2O3较易发生固相化合反应生成CeAlO3,而CZ+A(mm)样品中铈锆和氧化铝粒子更大,相互之间间隔更远,经还原热处理时能抑制CeAlO3的形成,从而改善材料在还原气氛下的储氧性能和还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铝复合氧化物CZ+A(pm)和CZ+A(mm) 还原热处理 CeAlO3 储氧性能 还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胶黄酮——铝锆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和缓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传怡 张庆乐 +3 位作者 许福生 张凌霄 王福刚 王浩 《中国蜂业》 2017年第1期47-50,共4页
利用铝锆复合氧化物作为新型药物缓释材料,对蜂胶黄酮进行负载和缓释,为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植物提取液为软模板合成铝锆复合氧化物,通过单一因素试验评价该材料的制备条件对蜂胶黄酮负载率的影响,并利用体外试验... 利用铝锆复合氧化物作为新型药物缓释材料,对蜂胶黄酮进行负载和缓释,为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植物提取液为软模板合成铝锆复合氧化物,通过单一因素试验评价该材料的制备条件对蜂胶黄酮负载率的影响,并利用体外试验分析了蜂胶黄酮的缓释效果。结果:以冬青提取液作为溶剂、三氯化铝和氯氧化锆的摩尔比为8∶1,添加0.08 g纳米海泡石和400 mg/L环糊精时制备的铝锆复合氧化物对蜂胶黄酮的最大负载率为83.41%。蜂胶黄酮—铝锆复合氧化物在模拟胃液和肠液中最大释放时间为480 min。结论:铝锆复合氧化物适宜作为蜂胶黄酮的缓释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蜂胶黄酮 冬青提取液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铈锆铝稀土储氧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吴群英 王林江 +2 位作者 肖彦 张燕 郭子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1-34,共4页
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eO2-ZrO2-Al2O3)是一种新型的储氧材料,兼有储氧材料和氧化铝共同的优点。介绍了铈基储氧材料的发展历程及铈锆铝储氧材料的形成,归纳总结了浸渍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和机械混合法等方法制备的铈锆铝... 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eO2-ZrO2-Al2O3)是一种新型的储氧材料,兼有储氧材料和氧化铝共同的优点。介绍了铈基储氧材料的发展历程及铈锆铝储氧材料的形成,归纳总结了浸渍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和机械混合法等方法制备的铈锆铝储氧材料研究成果及各方法的优缺点,并对今后铈锆铝储氧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工业化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铝复合氧化物 储氧材料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制备方法对CeO2-ZrO2-Al2O3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焦毅 唐石云 +3 位作者 王健礼 祝淸超 陈耀强 龚茂初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13-818,共6页
分别采用共沉淀法、胶溶法和胶溶?共沉淀法制备了Ce0.5Zr0.5O2(12wt%)-Al2O3(CZA)储氧材料,并通过XRD、低温N2吸附?脱附、氧脉冲吸附(OSC)、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O2-程序升温脱附(O2-TPD)等手段进行了表征.材料经过1000℃焙烧后,XRD... 分别采用共沉淀法、胶溶法和胶溶?共沉淀法制备了Ce0.5Zr0.5O2(12wt%)-Al2O3(CZA)储氧材料,并通过XRD、低温N2吸附?脱附、氧脉冲吸附(OSC)、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O2-程序升温脱附(O2-TPD)等手段进行了表征.材料经过1000℃焙烧后,XRD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制备的样品均存在CeO2-ZrO2立方萤石和γ-Al2O3两种晶型.N2吸附?脱附结果表明,胶溶?共沉淀法制备的样品,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为146.2m2/g和0.5mL/g,且有最佳的孔径分布;氧脉冲吸附(OSC)和H2-TPR结果表明胶溶?共沉淀法制备的材料,具有最佳的储氧性能和还原能力;同时实验还比较了经1100℃焙烧对几种方法制备样品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铝复合氧化物 织构性能 储氧性能 还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修饰的CZA载体对全钯三效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姚青 田群 +1 位作者 陈宏德 韩芸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31-336,共6页
采取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ZA)载体,考察K对Pd/CZA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K的添加对此类催化剂具有明显劣化作用,其原因在于使用CZA作为载体时,K减弱Pd-Ce相互作用,降低催化剂活性,使之发生中毒;但随着K含量... 采取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ZA)载体,考察K对Pd/CZA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K的添加对此类催化剂具有明显劣化作用,其原因在于使用CZA作为载体时,K减弱Pd-Ce相互作用,降低催化剂活性,使之发生中毒;但随着K含量的增大,阻塞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促使Pd颗粒聚集长大,较大粒径的Pd颗粒有利于三效活性的提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使活性有所恢复.相关的XRD和TPR实验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铝复合氧化物 程序升温反应 Pd—Ce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i/Al2O3-ZrO2催化剂中钙钛矿型LaNiO3的形成及其CO甲烷化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宏伟 吴俊霞 +2 位作者 王晓燕 王红 刘进荣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6-197,共12页
尽管Ni基催化剂已被工业化应用于CO甲烷化反应,但催化剂的积炭和烧结仍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研究采用中和水解+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负载型LaNiO3/Al2O3-ZrO2 CO甲烷化催化剂,研究了La-Ni负载量和载体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结构和催化活性... 尽管Ni基催化剂已被工业化应用于CO甲烷化反应,但催化剂的积炭和烧结仍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研究采用中和水解+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负载型LaNiO3/Al2O3-ZrO2 CO甲烷化催化剂,研究了La-Ni负载量和载体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结构和催化活性的影响,用XRD、H2-TPR、BET、XPS、T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催化剂前驱体到还原后的结构演变。结果表明,以均相的Al-Zr固溶体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更易于形成LaNiO3结构的活性组分,LaNiO3还原的Ni0是保持高温活性的主要原因。La-Ni的负载量影响LaNiO3的存在和Ni还原状态。其中30%的La-Ni负载量易于形成LaNiO3,该催化剂还原后产生的Ni0和La2O3高度分散在载体表面,并且Ni0纳米粒子被载体和La2O3锚定,抑制了Ni0粒子在高温条件下的迁移和聚集而表现出高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甲烷化 复合氧化物 钙钛矿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