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还原热处理对铈锆铝复合氧化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肖益鸿 杨黄根 +3 位作者 蔡国辉 郑勇 郑瑛 魏可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5-250,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eO2-ZrO2-Al2O3,CZA)和铈锆复合氧化物(CeO2-ZrO2,CZ),将样品分别在空气和10%H2/Ar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O2脉冲吸附、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手段研究了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及性...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eO2-ZrO2-Al2O3,CZA)和铈锆复合氧化物(CeO2-ZrO2,CZ),将样品分别在空气和10%H2/Ar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O2脉冲吸附、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手段研究了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CZA样品经950℃还原热处理后出现CeAlO3晶相,热处理温度越高,越有利于CeAlO3物相生成.CZA储氧量(OSC)随着还原热处理温度升高逐渐增大,至900℃达到1270.3μmo·lg-1;温度继续升高,OSC减小,1100℃还原热处理后CZA的OSC仅为23.2μmo·lg-1.研究发现还原热处理中形成CeAlO3,其显著影响CZA样品的储氧性能和还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还原热处理 CeAlO3 储氧性能 还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铁锆三元复合氧化物上碳烟的催化燃烧 被引量:7
2
作者 晏冬霞 王华 +3 位作者 李孔斋 魏永刚 祝星 程显名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9-235,共7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纯CeO2、Fe2O3和系列Ce0.5Fe0.5-xZrxO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采用XRD、Raman、H2-TPR和BET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程序升温氧化反应(TPO)技术研究了其碳烟燃烧催化性能。结果表明,Zr4+完全进入CeO2晶格中形成了固溶体...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纯CeO2、Fe2O3和系列Ce0.5Fe0.5-xZrxO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采用XRD、Raman、H2-TPR和BET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程序升温氧化反应(TPO)技术研究了其碳烟燃烧催化性能。结果表明,Zr4+完全进入CeO2晶格中形成了固溶体,而Fe3+较难进入CeO2晶格中,部分Fe2O3分散在固溶体表面。固溶体形成产生的氧空位和表面高度分散的氧化铁协同作用是铈铁锆三元复合氧化物具有较高碳烟燃烧催化性能的关键。同时,与单纯的铈铁二元复合氧化物相比,Zr4+的掺杂明显提高了催化剂的抗老化能力,使Ce0.5Fe0.5-xZrxO2复合氧化物显示出更好的应用前景。在系列样品中,Ce0.5Fe0.30Zr0.20O2样品由于形成了最多的固溶体并具有良好分散性的表面Fe2O3,显示出最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其催化碳烟的起燃温度(ti)和峰顶温度(tp)分别为251℃和310℃,长时间高温老化后其ti和tp仍较低,分别为273℃和3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氧化物 水热法 碳烟 催化燃烧 固溶体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锆复合氧化物催化HCl氧化中相互作用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费兆阳 李磊 +5 位作者 成超 楼家伟 汤吉海 陈献 崔咪芬 乔旭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081-5089,共9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ZrO_2/CeO_2·(xZr/Ce)和CeO_2/ZrO_2·(y Ce/Zr)两组催化剂。并采用XRD、Raman、N2-Sorption、TEM和H2-TPR等手段对xZr/Ce和y Ce/Zr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并结合HCl催化氧化活性研究CeO_2与Zr O_...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ZrO_2/CeO_2·(xZr/Ce)和CeO_2/ZrO_2·(y Ce/Zr)两组催化剂。并采用XRD、Raman、N2-Sorption、TEM和H2-TPR等手段对xZr/Ce和y Ce/Zr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并结合HCl催化氧化活性研究CeO_2与Zr O_2在反应体系中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CeO_2表面掺杂适量的Zr4+可以增加xZr/Ce表面氧空位浓度,提高其HCl氧化反应活性;但当CeO_2表面掺杂过量的Zr4+,Zr元素会以ZrO_2的形式存在于xZr/Ce表面,覆盖氧空位,降低了xZr/Ce的反应活性。对于y Ce/Zr催化剂,ZrO_2表面高分散的CeO_2有利于催化活性的提高,但ZrO_2表层负载的CeO_2对催化活性的贡献具有阈值,当Ce O_2负载量超过10%后,额外增加的铈物种对催化活性已无显著促进作用;对比发现xZr/Ce的氧空位主要来自于铈锆固溶体,y Ce/Zr的氧空位主要来自于高分散的CeO_2,由铈锆固溶体产生的氧空位对活性提升更有利;与纯组分CeO_2相比,xZr/Ce与y Ce/Zr两组催化剂在苛刻条件下的长期稳定性测试中均表现出高反应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循环 复合氧化物 相互作用 催化 氧化 多相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球磨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的工艺 被引量:6
4
作者 何秋梅 鲁忠臣 曾美琴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958-3965,共8页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运用XRD、SEM等方法研究CeO_2-ZrO_2-Al2O3复合催化材料分别在不同球磨时间、不同成分含量、不同焙烧温度和不同球磨工艺路线下的组织结构和稳定性能。结果表明:(1)随球磨时间的延长,各组元晶粒细...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运用XRD、SEM等方法研究CeO_2-ZrO_2-Al2O3复合催化材料分别在不同球磨时间、不同成分含量、不同焙烧温度和不同球磨工艺路线下的组织结构和稳定性能。结果表明:(1)随球磨时间的延长,各组元晶粒细化效果越来越明显,球磨30h,CeO_2晶粒约20nm,颗粒约200nm,但复合粉末一直未发生机械合金化。(2)经30h球磨的复合粉体,在1000℃以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高温下有少量的ZrO_2溶入CeO_2中形成固溶体,CeO_2-ZrO_2和Al2O3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协同稳定效应,而在1000℃以上相结构变化明显。(3)质量分数为18%的CeO_2和6%的ZrO_2的复合粉体颗粒比较细小,分布比较均匀,对γ-Al2O3的稳定化效果比较理想。(4)采用先将CeO_2和ZrO_2球磨30h,再添加Al2O3并继续球磨30h的高能球磨工艺,可制备出含大量CeO_2-ZrO_2固溶体的复合粉体,CeO_2-ZrO_2与γ-Al2O3相互改性作用更加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高能球磨 制备工艺 组织结构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锆复合氧化物的研究、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6
5
作者 龙志奇 崔梅生 +2 位作者 朱兆武 彭新林 黄小卫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7年第1期40-44,共5页
铈锆复合氧化物因具有独特的储放氧特性,在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世界汽车领域铈锆产品需求量约6000t,国内需求量不足1000t,预测未来10年国内需求可突破3000t。文章论述了铈锆复合氧化物的合成方法,指出共沉淀... 铈锆复合氧化物因具有独特的储放氧特性,在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世界汽车领域铈锆产品需求量约6000t,国内需求量不足1000t,预测未来10年国内需求可突破3000t。文章论述了铈锆复合氧化物的合成方法,指出共沉淀法及其改进方法最具成本优势。介绍了后处理方法和产品组分发展状况及国内铈锆生产厂家的生产技术现状及与国外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应用 制备工艺 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反应法制备纳米铈锆复合氧化物 被引量:3
6
作者 郑育英 黄慧民 +2 位作者 邓淑华 李大光 余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15,共3页
以碳酸铈、碳酸锆、草酸为原料,机械力促进固相反应法制备了纳米级铈锆复合氧化物(CexZr1-XO2)。用TGDSC分析前驱体的热分解温度,通过XRD、TEM、BET等测试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单一的立方晶系固溶体,平均粒径<4... 以碳酸铈、碳酸锆、草酸为原料,机械力促进固相反应法制备了纳米级铈锆复合氧化物(CexZr1-XO2)。用TGDSC分析前驱体的热分解温度,通过XRD、TEM、BET等测试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单一的立方晶系固溶体,平均粒径<40nm,比表面积达98m2/g。采用中低温固相反应法制备纳米级铈锆复合氧化物无需溶剂,无废液且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氧化物 固相反应法 制备方法 物性测试 TG-DSC分析 热重-差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锆复合氧化物制备及甲烷燃烧催化活性表征 被引量:2
7
作者 龙志奇 崔梅生 +2 位作者 彭新林 张顺利 黄小卫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76-1080,共5页
采用共沉淀水热联合法制备了大比表面铈锆复合氧化物材料,在较低焙烧温度400℃下形成了稳定的晶相结构,500℃焙烧新鲜比表面达135.44 m2/g,900℃、6 h老化后比表面仍维持44.07 m2/g。采用沉淀陈化工艺,并掺杂改性,得到的铈锆复合氧化物... 采用共沉淀水热联合法制备了大比表面铈锆复合氧化物材料,在较低焙烧温度400℃下形成了稳定的晶相结构,500℃焙烧新鲜比表面达135.44 m2/g,900℃、6 h老化后比表面仍维持44.07 m2/g。采用沉淀陈化工艺,并掺杂改性,得到的铈锆复合氧化物,稳定性更高,经950℃、2 h老化后,最高比表面可达59.62 m2/g。活性氧化铝与铈锆复合氧化物有协同作用,二者复合得到了更高性能的氧化物材料,新鲜比表面为188.92 m2/g,经950℃、4 h老化后,比表面为71.64 m2/g,经1 050℃、4 h老化后,比表面为58.10 m2/g。对所得铈锆材料进行了X射线衍射、吸脱附表征,并负载钯贵金属制得催化材料,以甲烷完全催化燃烧为探针反应,研究了铈锆复合氧化物材料的甲烷燃烧催化性质。结果表明,铈锆复合氧化物材料是很好的燃烧催化剂二载材料,负载钯催化剂具有较高催化活性,起燃温度降低至3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高比表面 高温稳定性 甲烷催化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过程pH值对铈锆复合氧化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詹瑛瑛 蔡国辉 +2 位作者 肖益鸿 郑起 魏可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64-2068,共5页
采用加热回流老化技术制备了系列组成为0.6CeO2-0.4ZrO2的铈锆复合氧化物,通过N2物理吸附、Raman光谱、UV-Vis漫反射光谱等方法对沉淀过程pH值对铈锆复合氧化物结构及储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淀过程pH值不同,将导致铈锆... 采用加热回流老化技术制备了系列组成为0.6CeO2-0.4ZrO2的铈锆复合氧化物,通过N2物理吸附、Raman光谱、UV-Vis漫反射光谱等方法对沉淀过程pH值对铈锆复合氧化物结构及储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淀过程pH值不同,将导致铈锆复合氧化物的组成产生波动,进而影响样品的晶相组成、缺陷性质、结晶程度和孔结构性质。控制沉淀pH值为10.5~11.0,可消除Si的影响,改善铈锆复合氧化物的孔结构,提高相均匀性,提高缺陷浓度,降低结晶度,从而可提高样品的储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回流老化 共沉淀 复合氧化物 PH值 拉曼光谱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及铈-锆复合氧化物的阴离子交换和配体交换色谱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胡玉玲 冯钰 达世禄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23-1127,共5页
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 Zr O2 和 Zr O2 -* Ce O2 2种球形色谱固定相 ,研究了无机阴离子及取代苯甲酸化合物的色谱保留行为。当流动相 p H值小于氧化物的零电荷点时 ,固定相表现出明显的阴离子交换色谱性能 ,几种无机阴离子的洗脱顺序为 ... 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 Zr O2 和 Zr O2 -* Ce O2 2种球形色谱固定相 ,研究了无机阴离子及取代苯甲酸化合物的色谱保留行为。当流动相 p H值小于氧化物的零电荷点时 ,固定相表现出明显的阴离子交换色谱性能 ,几种无机阴离子的洗脱顺序为 I- 、Br- 、NO- 3 、NO- 2 、Br O- 3 。由于配体交换作用的存在 ,苯甲酸及其衍生物在 Zr O2 和 Zr O2 -Ce O2 固定相上有较强保留 ,当流动相中存在竞争配体时 ,其保留值下降。采用醋酸盐缓冲液 ,苯甲酸及其衍生物能获得较为合适的保留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复合氧化物 色谱性能 离子交换 配体交换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分离 无机阴离子 填料 取代苯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铈锆复合氧化物-环氧树脂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0
作者 邰晓曦 孙婧 +2 位作者 文秀芳 程江 杨卓如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10,共5页
利用表面活性剂模板法制备介孔铈锆复合氧化物,使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介孔铈锆复合氧化物粒子进行改性,采用共混法制备出介孔铈锆复合氧化物-环氧树脂杂化材料,对杂化材料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了介孔铈锆复合氧化物-环氧树脂杂化材料的... 利用表面活性剂模板法制备介孔铈锆复合氧化物,使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介孔铈锆复合氧化物粒子进行改性,采用共混法制备出介孔铈锆复合氧化物-环氧树脂杂化材料,对杂化材料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了介孔铈锆复合氧化物-环氧树脂杂化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并探讨其改善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复合氧化物 环氧树脂 聚酰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方法对铈锆铝复合氧化物还原热处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黄根 晏全 +4 位作者 韦庆敏 陈渊 朱立刚 覃利琴 肖益鸿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182-11189,共8页
采用沉淀前驱物混合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Z+A(pm))和沉淀机械研磨混合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Z+A(mm))(x(Ce)∶x(Zr)∶x(Al)=1∶1∶2)。将样品分别在空气和10%H2/Ar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N2吸脱附(BET)、O2... 采用沉淀前驱物混合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Z+A(pm))和沉淀机械研磨混合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Z+A(mm))(x(Ce)∶x(Zr)∶x(Al)=1∶1∶2)。将样品分别在空气和10%H2/Ar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N2吸脱附(BET)、O2脉冲吸附、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手段研究了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CZ+A(pm)、CZ+A(mm)新鲜样品经1 100℃还原热处理后的CZ+A(pm)-H2-1 100样品的XRD图谱出现较多且尖锐的归属于CeAlO3的衍射峰,而CZ+A(mm)-H2-1 100样品没有观察到CeAlO3晶相;其储氧量分别为157和773μmol/g,均大于CZA-H2-1 100的23.2μmol/g;H2-TPR耗氢量分别为960和1 916μmol/g,而CZA-H2-1 100样品H2-TPR耗氢量仅为310μmol/g,CZ+A(pm)储氧性能受还原热处理时CeAlO3形成的影响,与还原性能的变化结果相吻合。研究发现,铈锆铝复合氧化物中CZ+A(pm)样品的铈锆和氧化铝粒子尺度较小,相互之间接触较紧密,使得CeO2和Al2O3较易发生固相化合反应生成CeAlO3,而CZ+A(mm)样品中铈锆和氧化铝粒子更大,相互之间间隔更远,经还原热处理时能抑制CeAlO3的形成,从而改善材料在还原气氛下的储氧性能和还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CZ+A(pm)和CZ+A(mm) 还原热处理 CeAlO3 储氧性能 还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锆复合氧化物修饰电极的制备及用于水样中Pb^(2+)的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琴 陈宁华 +2 位作者 张宇杰 叶芝祥 杨迎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90-999,共10页
铅是一种有毒重金属,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会影响生态环境以及损害人体健康,因此对铅离子的检测十分必要。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e_(2)Zr_(2)O_(7.04)纳米复合材料,将其滴涂在玻碳电极上制成修饰电极。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 铅是一种有毒重金属,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会影响生态环境以及损害人体健康,因此对铅离子的检测十分必要。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e_(2)Zr_(2)O_(7.04)纳米复合材料,将其滴涂在玻碳电极上制成修饰电极。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别对材料的组成、形貌、价态进行了表征。使用方波阳极溶出伏安法(SWASV)对Pb^(2+)进行检测,发现该修饰电极对Pb^(2+)具有良好的电流响应,同时对缓冲溶液、除氧时间、富集电位和pH值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测试条件下,该修饰电极对Pb^(2+)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0025~3.5μmol/L,检测限(LOD)(3S/N)为0.198 nmol/L,回收率在97.6%~104.4%之间。应用于水样中Pb^(2+)的检测表现出良好的重现性、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为水样中Pb2+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修饰电极 铅离子(P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改性高铈铈锆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负载钯催化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梅生 侯永可 +3 位作者 翟志哲 张永奇 赵政 赵蔚鑫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9-66,F0002,共9页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高比表面积、高孔容的氧化铝改性高铈铈锆复合氧化物,并研究氧化铝改性、前驱体含水焙烧等因素对铈锆复合氧化物结构及负载钯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铝改性能够大幅度提升高铈铈锆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积、孔...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高比表面积、高孔容的氧化铝改性高铈铈锆复合氧化物,并研究氧化铝改性、前驱体含水焙烧等因素对铈锆复合氧化物结构及负载钯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铝改性能够大幅度提升高铈铈锆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积、孔容和高温稳定性。改性样品的新鲜比表面积为122.01 m^(2)/g,孔容为0.4750 mL/g;经1000℃、4 h高温老化后样品的比表面积为66.28 m^(2)/g。前驱体含水焙烧可以提高氧化铝改性铈锆复合氧化物的储氧能力,增强铈锆复合氧化物的高温稳定性;焙烧样品经1000℃、4 h高温老化后的比表面积比常规铈锆复合氧化物提高2.28 m^(2)/g,比常规铈锆铝复合氧化物提高2.75 m^(2)/g。此外,氧化铝改性还可以增大新鲜负载Pd催化剂的空燃比窗口,对催化剂的C_(3)H_(8)、NO催化性能具有促进作用;而前驱体含水焙烧对老化态氧化铝改性负载Pd催化剂的CO、C_(3)H_(8)、NO催化性能均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改性 复合氧化物 制备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铈锆氧化物的制备及表征
14
作者 吴洪达 陈中繇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82-1886,1896,共6页
为了探讨催化剂的活性氧储量与催化剂组成和结构的关系,以Ce^4+、Zr^4+混合液为基本原料,NaOH溶液为沉淀剂,CTAB为模板剂,制备了Ce^4+与Zr^4+比例不同的系列铈锆复合氧化物,通过BET、H2-TPR和XRD对制备的铈锆复合氧化物进行了表征。结... 为了探讨催化剂的活性氧储量与催化剂组成和结构的关系,以Ce^4+、Zr^4+混合液为基本原料,NaOH溶液为沉淀剂,CTAB为模板剂,制备了Ce^4+与Zr^4+比例不同的系列铈锆复合氧化物,通过BET、H2-TPR和XRD对制备的铈锆复合氧化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e/Zr≤2/3的铈锆复合氧化物具有四方相结构特征,Ce/Zr=1的铈锆复合氧化物具有立方相结构特征;都是典型的介孔材料,有高的比表面积,最大值达到185.7m^2/g;程序升温测试表明,铈锆复合氧化物在450℃和650℃附近有两个耗氢还原峰,分别对应于表面Ce^4+的还原和体相Ce^4+的还原;活性氧储量0.148~0.84molO2/mol(Ce+Zr),具有良好的可逆吸氧和释氧性质;活性氧储量不仅与材料的组成有关,也与材料的晶体结构有关,与材料的比表面积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比表面积 介孔 储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掺杂Zr_0.4Ce_0.6O_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建平 王恩过 陈诵英 《煤炭转化》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8-91,共4页
研究了铜掺杂 Zr0 .4 Ce0 .6O2 复合氧化物的还原性和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铜掺杂能显著提高该复合氧化物中氧化铈的还原性 ,降低氧化铜的还原温度 ,也能提高对 CO氧化的催化活性 ,这说明在铜与锆铈复合氧化物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 .
关键词 锆铈复合氧化物 催化活性 掺杂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Mn对Ce-Zr复合氧化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萍 房华 +4 位作者 赵明 张丽娟 张晓玉 龚茂初 陈耀强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17-1422,共6页
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了一系列Ce-Zr-Mn复合氧化物储氧材料,并应用X射线衍射(XRD),BET,氧吸附,以及程序升温还原(TPR)对这些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样品老化前后的结构和织构变化,储氧性能,还原性能以及物相的变化.结果表明,在Ce-Zr固溶体... 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了一系列Ce-Zr-Mn复合氧化物储氧材料,并应用X射线衍射(XRD),BET,氧吸附,以及程序升温还原(TPR)对这些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样品老化前后的结构和织构变化,储氧性能,还原性能以及物相的变化.结果表明,在Ce-Zr固溶体中掺入少量的Mn可以显著提高储氧材料的储氧能力,降低还原温度,而且均形成稳定的立方晶相的CeO_2-ZrO_2固溶体.当Mn含量(摩尔分数)达到0.025时,样品的储氧量达到最高,同时在织构上表现出优越的抗老化性能,经1273K高温老化5h后比表面积可高达57.8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储氧性能 还原性 抗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溶法制备铈锆镧共改性氧化铝及催化性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黎秀敏 彭娜 +3 位作者 陈山虎 赵明 陈耀强 龚茂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共3页
γ-Al2O3是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常用载体,其高温热稳定性、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及表面酸性等对催化活性有很大影响.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铈、锆、镧和钡等元素的添加可以提高氧化铝的高温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然而这些研究大多... γ-Al2O3是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常用载体,其高温热稳定性、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及表面酸性等对催化活性有很大影响.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铈、锆、镧和钡等元素的添加可以提高氧化铝的高温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然而这些研究大多致力于单组分或者双组分改性氧化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氧化 复合氧化物 氧化 Pt-Rh型催化剂 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铈锆-氧化铝载体对载Pd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房师平 陈宏德 田群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60-63,共4页
分别以柠檬酸溶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两种三氧化二铝负载的铈锆复合氧化物(CZ/A),考察了它们对载Pd三效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发现柠檬酸法样品催化氧化CO和C3H6的活性大大优于浸渍法样品,NO的转化活性二者接近。表征结果显示,在柠檬酸法样品... 分别以柠檬酸溶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两种三氧化二铝负载的铈锆复合氧化物(CZ/A),考察了它们对载Pd三效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发现柠檬酸法样品催化氧化CO和C3H6的活性大大优于浸渍法样品,NO的转化活性二者接近。表征结果显示,在柠檬酸法样品中,CZ以紧密的片层状结构覆盖在氧化铝上,而在浸渍法样品中,CZ呈疏松的颗粒状,这就导致在柠檬酸法样品样品上CZ具有更大的分散度,近而具有更多的Pd-CZ活性位。而且,对于柠檬酸法样品,高温老化后铈锆晶相稳定,无晶相分离,比表面积下降较小,催化剂自身的氧化还原性能更好。这些都使其表现出了更好的催化活性,特别是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工程 氧化 复合氧化物 PD 三效催化剂 柠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铈锆铝稀土储氧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群英 王林江 +2 位作者 肖彦 张燕 郭子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1-34,共4页
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eO2-ZrO2-Al2O3)是一种新型的储氧材料,兼有储氧材料和氧化铝共同的优点。介绍了铈基储氧材料的发展历程及铈锆铝储氧材料的形成,归纳总结了浸渍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和机械混合法等方法制备的铈锆铝... 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eO2-ZrO2-Al2O3)是一种新型的储氧材料,兼有储氧材料和氧化铝共同的优点。介绍了铈基储氧材料的发展历程及铈锆铝储氧材料的形成,归纳总结了浸渍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和机械混合法等方法制备的铈锆铝储氧材料研究成果及各方法的优缺点,并对今后铈锆铝储氧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工业化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储氧材料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和Y掺杂改性对CuO/CeZrO_2催化剂在富氢气氛中CO优先氧化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卢小林 刘子魁 +1 位作者 马素芳 白雪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70-875,共6页
采用水热-浸渍法制备了系列Dy和Y掺杂改性的CuO/CeZrO_2催化剂,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N_2吸附脱附和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Dy和Y掺杂改性对CuO/CeZrO_2在富氢气氛中CO优先氧化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采用水热-浸渍法制备了系列Dy和Y掺杂改性的CuO/CeZrO_2催化剂,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N_2吸附脱附和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Dy和Y掺杂改性对CuO/CeZrO_2在富氢气氛中CO优先氧化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uO-CeZrO_2催化剂均为萤石结构;添加适当比例的Dy_2O_3和Y_2O_3能增强活性组分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CuO活性组分的分散和低温还原能力的提高,从而改善了CuO/CeZrO_2用于CO优先氧化的催化活性。同时,掺杂Dy和Y能够提高CuO/CeZrO_2催化剂的抗CO_2抑制作用的能力,改善其催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 复合氧化物 CO优先氧化 富氢气体 氧化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