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变质岩中锆石U-Pb计时问题评述——兼论大别造山带锆石定年
被引量:
79
1
作者
陈道公
李彬贤
+2 位作者
夏群科
吴元保
程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锆石是 U- Pb计时的首选对象 ,对于地质历史复杂的变质岩地区 ,如大别碰撞造山带的年代学研究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变质岩中锆石经历了 Pb的扩散丢失作用 ;晶格损伤导致的蜕晶化作用 ;增生 -混合作用和重结晶作用。这些过程对锆石...
锆石是 U- Pb计时的首选对象 ,对于地质历史复杂的变质岩地区 ,如大别碰撞造山带的年代学研究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变质岩中锆石经历了 Pb的扩散丢失作用 ;晶格损伤导致的蜕晶化作用 ;增生 -混合作用和重结晶作用。这些过程对锆石计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使测定的年龄有确定的地质意义 ,在进行锆石 U - Pb定年前 ,必需对锆石进行成因矿物学和矿物内部结构研究 ,特别是阴极荧光和背散射电子成像研究 ,通过内部结构特征确定锆石成因过程。在化学 U- Pb法定年时注意普通铅校正和 2 0 4Pb测定值对年龄的影响 ,尽量选择单一成因锆石。特别强调在大别造山带年代学研究中引入锆石微区离子探针定年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计时
岩浆
锆石
变质
锆石
蜕晶化作用
增生-混合作用
铀-铅
计时
变质岩
大别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别-苏鲁造山带高级变质岩中锆石微区U,Th和Pb化学组成特征统计
被引量:
20
2
作者
陈道公
倪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99-1006,共8页
对大别-苏鲁造山带27个高级变质岩(以榴辉岩和片麻岩为主)中锆石进行了337次微区离子探针U,Th和Pb测定和U-Pb年龄研究。根据测定点年龄的不同,可以把变质岩中锆石分成三种不同成因区域,一是变质岩原岩(继承)锆石区域,它遭受了不同程度...
对大别-苏鲁造山带27个高级变质岩(以榴辉岩和片麻岩为主)中锆石进行了337次微区离子探针U,Th和Pb测定和U-Pb年龄研究。根据测定点年龄的不同,可以把变质岩中锆石分成三种不同成因区域,一是变质岩原岩(继承)锆石区域,它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变质重结晶作用,其^(206)Pb/^(238)U年龄值大于277Ma;二是三叠纪高压-超高压变质阶段形成的变质锆石区域,其年龄限定为273~184Ma;三是碰撞造山变质作用后形成的锆石区域,其年龄小于148Ma。对三种类型锆石中U,Th和Pb特征分析发现:片麻岩锆石中U的含量是榴辉岩类锆石中U的丰度的两倍,片麻岩类和榴辉岩类锆石中Th的丰度大致相近。各类岩石变质阶段形成的变质锆石和原岩锆石区域相比,U含量有升有降,而Th含量则大幅下降,下降幅度一般在2~10倍,高者可达20~30倍以上。除石榴石橄榄岩外,各类岩石变质锆石中区域的Th/U比都小于0.1,这是判断高压-超高压变质成因锆石的极重要化学指标。大别山超高压变质阶段后形成的锆石的Th/U比多数类似于其原岩锆石,少数接近变质锆石,说明白垩纪后期热扰动对变质岩中已存在的锆石的影响如同岩浆结晶过程。各类岩石中锆石Ph的含量变化比较复杂,Pb-U正相关性表明锆石中普通铅含量很低,绝大部分为放射成因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成因
锆石
U
TH
PB含量
锆石计时
大另-苏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准噶尔盆地阿克巴斯陶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3
作者
徐工耀
刘剑平
+1 位作者
周洁
高丽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4-165,共12页
探讨新疆准噶尔盆地阿克巴斯陶岩体的成因,从地球化学方向对区域构造环境与构造特征进行约束。野外勘查以及年代学、岩相学、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显示该岩体形成于晚石炭世莫斯科期。岩石类型主要有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为硅质...
探讨新疆准噶尔盆地阿克巴斯陶岩体的成因,从地球化学方向对区域构造环境与构造特征进行约束。野外勘查以及年代学、岩相学、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显示该岩体形成于晚石炭世莫斯科期。岩石类型主要有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为硅质含量高的弱过铝质碱性花岗岩,高场强元素Zr、Th、Hf等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Nb、Ti等亏损,构造背景判别结果为典型的铝质造山期后A型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为过铝质钙碱性花岗岩,Ce、Ba、Sr等元素较花岗斑岩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P、Ti等及部分重稀土元素明显亏损,为典型的I型花岗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巴斯陶岩体
花岗斑岩
花岗闪长岩
锆石
U-Pb
计时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变质岩中锆石U-Pb计时问题评述——兼论大别造山带锆石定年
被引量:
79
1
作者
陈道公
李彬贤
夏群科
吴元保
程昊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编号 4990 75 5 0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 499730 19和 497940 42 )
文摘
锆石是 U- Pb计时的首选对象 ,对于地质历史复杂的变质岩地区 ,如大别碰撞造山带的年代学研究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变质岩中锆石经历了 Pb的扩散丢失作用 ;晶格损伤导致的蜕晶化作用 ;增生 -混合作用和重结晶作用。这些过程对锆石计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使测定的年龄有确定的地质意义 ,在进行锆石 U - Pb定年前 ,必需对锆石进行成因矿物学和矿物内部结构研究 ,特别是阴极荧光和背散射电子成像研究 ,通过内部结构特征确定锆石成因过程。在化学 U- Pb法定年时注意普通铅校正和 2 0 4Pb测定值对年龄的影响 ,尽量选择单一成因锆石。特别强调在大别造山带年代学研究中引入锆石微区离子探针定年技术。
关键词
锆石计时
岩浆
锆石
变质
锆石
蜕晶化作用
增生-混合作用
铀-铅
计时
变质岩
大别造山带
Keywords
zircon dating
magmatic zircon and metamorphic zircon
metamictization
overgrowth-mixing
recrystallization
Dabieshan geochronology
分类号
P588.3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97.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别-苏鲁造山带高级变质岩中锆石微区U,Th和Pb化学组成特征统计
被引量:
20
2
作者
陈道公
倪涛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99-100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027302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G1999075503)
文摘
对大别-苏鲁造山带27个高级变质岩(以榴辉岩和片麻岩为主)中锆石进行了337次微区离子探针U,Th和Pb测定和U-Pb年龄研究。根据测定点年龄的不同,可以把变质岩中锆石分成三种不同成因区域,一是变质岩原岩(继承)锆石区域,它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变质重结晶作用,其^(206)Pb/^(238)U年龄值大于277Ma;二是三叠纪高压-超高压变质阶段形成的变质锆石区域,其年龄限定为273~184Ma;三是碰撞造山变质作用后形成的锆石区域,其年龄小于148Ma。对三种类型锆石中U,Th和Pb特征分析发现:片麻岩锆石中U的含量是榴辉岩类锆石中U的丰度的两倍,片麻岩类和榴辉岩类锆石中Th的丰度大致相近。各类岩石变质阶段形成的变质锆石和原岩锆石区域相比,U含量有升有降,而Th含量则大幅下降,下降幅度一般在2~10倍,高者可达20~30倍以上。除石榴石橄榄岩外,各类岩石变质锆石中区域的Th/U比都小于0.1,这是判断高压-超高压变质成因锆石的极重要化学指标。大别山超高压变质阶段后形成的锆石的Th/U比多数类似于其原岩锆石,少数接近变质锆石,说明白垩纪后期热扰动对变质岩中已存在的锆石的影响如同岩浆结晶过程。各类岩石中锆石Ph的含量变化比较复杂,Pb-U正相关性表明锆石中普通铅含量很低,绝大部分为放射成因铅。
关键词
锆石
成因
锆石
U
TH
PB含量
锆石计时
大另-苏鲁
Keywords
zircon genesis
U, Th and Pb content of zircon
zircon dating
Dabie-Sulu
分类号
P588.345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95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噶尔盆地阿克巴斯陶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3
作者
徐工耀
刘剑平
周洁
高丽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出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4-165,共12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
文摘
探讨新疆准噶尔盆地阿克巴斯陶岩体的成因,从地球化学方向对区域构造环境与构造特征进行约束。野外勘查以及年代学、岩相学、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显示该岩体形成于晚石炭世莫斯科期。岩石类型主要有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为硅质含量高的弱过铝质碱性花岗岩,高场强元素Zr、Th、Hf等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Nb、Ti等亏损,构造背景判别结果为典型的铝质造山期后A型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为过铝质钙碱性花岗岩,Ce、Ba、Sr等元素较花岗斑岩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P、Ti等及部分重稀土元素明显亏损,为典型的I型花岗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
关键词
阿克巴斯陶岩体
花岗斑岩
花岗闪长岩
锆石
U-Pb
计时
地球化学
Keywords
Akebasitao pluton
porphyritic granite
granodiorite
zircon U-Pb dating
geochemistry
分类号
P588.121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变质岩中锆石U-Pb计时问题评述——兼论大别造山带锆石定年
陈道公
李彬贤
夏群科
吴元保
程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7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别-苏鲁造山带高级变质岩中锆石微区U,Th和Pb化学组成特征统计
陈道公
倪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准噶尔盆地阿克巴斯陶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徐工耀
刘剑平
周洁
高丽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