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西昆仑木吉地区锂铍稀有金属伟晶岩锆石及铌钽铁矿U-Pb年代学、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核 高昊 +4 位作者 王赛蒙 闫庆贺 王振宏 黄亮 秦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37-1951,共15页
木吉是西昆仑造山带西段最为典型的含锂铍稀有金属伟晶岩脉发育的地区。本文通过LA-ICP-MS锆石、铌钽铁矿U-Pb方法限定了含锂铍稀有金属伟晶岩脉及二云母花岗岩的就位年龄。卡拉瓦拉二云母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207.5±1.1Ma,肖尔布... 木吉是西昆仑造山带西段最为典型的含锂铍稀有金属伟晶岩脉发育的地区。本文通过LA-ICP-MS锆石、铌钽铁矿U-Pb方法限定了含锂铍稀有金属伟晶岩脉及二云母花岗岩的就位年龄。卡拉瓦拉二云母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207.5±1.1Ma,肖尔布龙含锂铍伟晶岩锆石、铌钽铁矿U-Pb年龄分别为204.8±0.7Ma、204.7±1.8Ma。伟晶岩锆石ε_(Hf)(t)值介于-5.3~-4.1,卡拉瓦拉二云母花岗岩锆石ε_(Hf)(t)值介于-6.9~-5.8。含锂铍伟晶岩脉与卡拉瓦拉二云母花岗岩密切的时空联系以及一致的Hf同位素比值,表明二云母花岗岩为成矿母岩体。从区域上看,木吉地区伟晶岩位于西昆仑造山带西部,与东部的大红柳滩、白龙山锂矿就位时间相似(207~212Ma),为西昆仑稀有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吉 肖尔布龙锂铍矿床 二云母花岗岩 锆石及铌钽铁矿u-pb年龄 西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锆石、锡石与铌钽铁矿U-Pb和白云母40Ar/39Ar测年对比研究--以阿尔金中段吐格曼北锂铍矿床为例 被引量:48
2
作者 李杭 洪涛 +5 位作者 杨智全 陈建中 柯强 王学海 牛磊 徐兴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869-2892,共24页
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年代学是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测年方法较多,但不同方法测试结果的对比研究亟待开展。我们选择吐格曼北花岗伟晶岩型锂铍矿床3条含矿伟晶岩开展锆石、锡石、铌钽铁矿及白云母四种矿物不同方... 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年代学是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测年方法较多,但不同方法测试结果的对比研究亟待开展。我们选择吐格曼北花岗伟晶岩型锂铍矿床3条含矿伟晶岩开展锆石、锡石、铌钽铁矿及白云母四种矿物不同方法的测年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ρ31白云母-锡石伟晶岩中锡石238U/206Pb-207Pb/206Pb谐和年龄为468±8.7Ma (MSWD=1.1,N=39)、白云母-钠长石-锂辉石伟晶岩中锆石206Pb/238U谐和年龄为458.7±2.3Ma (MSWD=7.2,N=16);2)ρ38白云母-钠长石-锂辉石伟晶岩中锆石206Pb/238U谐和年龄为454.7±4.0Ma (MSWD=8.0,N=10)、白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350.2±1.6Ma (MSWD=4.7);3)ρ87含铌钽铁矿-白云母-石英伟晶岩中铌钽铁矿206Pb/238U谐和年龄为464.1±2.7Ma (MSWD=5.2,N=39)。可以看出,铌钽铁矿与锡石的U-Pb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可能代表花岗伟晶岩岩浆结晶的年龄;2件样品的蜕晶化锆石U-Pb年龄也可以对比,可能代表岩浆锆石蜕晶化后经流体交代作用及重结晶作用导致U-Pb同位素系统重置的时间。白云母Ar-Ar年龄明显晚于铌钽铁矿、锡石和锆石的U-Pb年龄,鉴于ρ38白云母-钠长石-锂辉石伟晶岩脉中白云母与锂辉石发生了强烈变形与蚀变,认为变形的白云母记录的是叠加变形与热液蚀变的时间。由此推断吐格曼北锂铍花岗伟晶岩形成于468~454Ma,这意味着阿尔金山地区中-晚奥陶世可能存在持续时间较长的稀有金属成矿事件。基于花岗伟晶岩矿物成因与吐格曼北锂铍花岗伟晶岩不同方法测年对比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铌钽铁矿与锡石的U-Pb年龄可代表伟晶岩岩浆结晶的年龄,蜕晶化的锆石U-Pb年龄记录的是岩浆锆石蜕晶化后经流体交代作用及重结晶作用导致U-Pb同位素系统重置的时间,含钾矿物的40Ar/39Ar年龄能够约束伟晶岩的变形与蚀变年龄;多种定年方法的联合约束可以更好地限定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的各个阶段成矿事件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锡石u-pb定年 钽铁矿u-pb定年 白云母Ar-Ar定年 稀有金属伟晶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陆块东南缘浙江金华地区青白口纪晚期岛弧岩浆活动——来自富铌辉长岩和高镁闪长岩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11
3
作者 姜杨 赵希林 +2 位作者 邢光福 李龙明 段政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50-1561,共12页
为探讨扬子陆块东南缘新元古代岩浆活动的性质,选择浙江金华罗店深成杂岩中的中基性岩石,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发现该深成杂岩中存在富铌辉长岩和高镁闪长岩等典型的岛弧地区岩浆岩。富铌辉长岩... 为探讨扬子陆块东南缘新元古代岩浆活动的性质,选择浙江金华罗店深成杂岩中的中基性岩石,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发现该深成杂岩中存在富铌辉长岩和高镁闪长岩等典型的岛弧地区岩浆岩。富铌辉长岩相对富P2O5、Ti O2和Nb,原始地幔标准化La/Nb〈1.3,类似于太古宙和古生代富铌玄武岩。采用LA-ICP-MS技术测得高镁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848±10Ma,相对富Mg O、低Ti O2,Mg~#〉62.5,富Cr而贫Sr、Y和重稀土元素,接近于日本Setouchi火山岩带的中新世高镁安山岩和阿留申西部的Piip型高镁安山岩。而且,二者均富集Rb、Ba、K、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εNd(t)〉+2.92,相应的ISr介于0.70308~0.70474之间,推测二者成因均与俯冲板片部分熔融的熔体交代地幔楔橄榄岩再熔融有关。综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扬子陆块东南缘至848Ma左右仍存在明显的岛弧岩浆活动,这对认识华南前寒武纪的大地构造格局及其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长岩 高镁闪长岩 青白口纪 LA-ICP-MS锆石u-pb年龄 金华罗店 扬子陆块东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东北仁里-传梓源铌钽矿床隐伏花岗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鹏 周芳春 +3 位作者 李建康 刘翔 黄志飚 张立平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6-500,共15页
幕阜山复式花岗岩基位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交接处的江南隆起带中段,是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矿集区。仁里‒传梓源超大型铌钽矿床位于幕阜山复式花岗岩基南缘的冷家溪群片岩中,是我国少有的高品位花岗伟晶岩型铌钽矿床,其下盘隐伏花岗岩为... 幕阜山复式花岗岩基位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交接处的江南隆起带中段,是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矿集区。仁里‒传梓源超大型铌钽矿床位于幕阜山复式花岗岩基南缘的冷家溪群片岩中,是我国少有的高品位花岗伟晶岩型铌钽矿床,其下盘隐伏花岗岩为粗中粒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隐伏岩体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系列,明显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i)。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该隐伏岩体形成于晚侏罗世(146.2±0.2 Ma)。岩石的εHf(t)值和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分别为−10.8~−5.3和1884~1537 Ma。结果表明,仁里‒传梓源铌钽矿床隐伏花岗岩原岩源于中元古代地壳的熔融,并受到一定程度下地壳物质的影响。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该岩体形成于陆内挤压造山阶段结束后,挤压环境向伸展环境转变的大地构造背景,深部物质的加入也为仁里‒传梓源铌钽矿床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仁里‒传梓源钽矿床 幕阜山复式花岗岩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桂林地区东部栗木花岗岩体SHRIMP锆石U-Pb年龄 被引量:37
5
作者 康志强 冯佐海 +2 位作者 杨锋 廖家飞 潘会彬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06-1312,共7页
栗木矿区位于南岭钨锡多金属成矿带的中段,成矿作用与花岗岩密切相关。通过对栗木金竹源与三个黄牛地区云英岩化花岗岩的年代学研究,获得2个SHRIMP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18.3Ma±2.4Ma和214.0Ma±5.0Ma,代表了栗木花岗岩体的形成... 栗木矿区位于南岭钨锡多金属成矿带的中段,成矿作用与花岗岩密切相关。通过对栗木金竹源与三个黄牛地区云英岩化花岗岩的年代学研究,获得2个SHRIMP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18.3Ma±2.4Ma和214.0Ma±5.0Ma,代表了栗木花岗岩体的形成年龄。结合前人的研究数据,栗木矿区成岩、成矿作用年龄近乎一致,应为晚三叠世同一期次岩浆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矿床 SHRIMP锆石u-pb年龄 金竹源 三个黄牛 栗木花岗岩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北缘茶卡北山伟晶岩型锂铍矿床铌钽铁矿年代学与地球化学 被引量:6
6
作者 孙文礼 赵志丹 +5 位作者 莫宣学 董国臣 李小伟 袁万明 唐演 王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417-3433,共17页
茶卡北山锂铍矿床是柴北缘东段近年新发现的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为厘定成岩成矿时代、示踪演化过程和查明区域成矿事件相关性,本文系统开展了茶卡北山锂铍矿床19号铍矿化花岗伟晶岩脉铌钽铁矿(CGMs)内部结构、主量元素组成和U-P... 茶卡北山锂铍矿床是柴北缘东段近年新发现的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为厘定成岩成矿时代、示踪演化过程和查明区域成矿事件相关性,本文系统开展了茶卡北山锂铍矿床19号铍矿化花岗伟晶岩脉铌钽铁矿(CGMs)内部结构、主量元素组成和U-Pb年代学研究。19号铍矿化花岗伟晶岩发育岩浆成因(CGMs-1)和交代成因(CGMs-2)两类铌钽铁矿。CGMs-1为具有振荡环带和均一不分带等简单内部结构的铌铁矿-铌锰矿。CGMs-2为具有交代镶边、交代蠕虫等复杂内部结构的铌铁矿-钽铁矿。CGMs-2是花岗伟晶岩演化最后阶段富Ta残余熔体交代CGMs-1产物,通常由富Nb贫Ta背散射亮度较暗(CGMs-2a)和富Ta贫Nb背散射亮度较亮(CGMs-2b)两个不规则部分组成。19号花岗伟晶岩岩浆成因和交代成因的铌钽铁矿U-Pb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约229Ma)。多种矿物年龄数据联合约束限定茶卡北山锂铍矿床花岗伟晶岩群形成于240~229Ma,后于217~212Ma遭受亚固相线交代。茶卡北山锂铍矿床成岩成矿时代、锆石ε_(Hf)(t)和t_(DM1)年龄与北秦岭官坡-丹凤花岗伟晶岩型锂矿和甘孜-松潘-甜水海花岗伟晶岩锂矿不同,表明其代表青藏高原北缘一个新的伟晶岩锂成矿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铁矿族矿物 u-pb年龄 伟晶岩群 茶卡北山锂铍矿 区域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秦岭土地岭早古生代粗面质火山岩成因:来自锆石U-Pb年龄、元素及Sr-Nd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2
7
作者 周豹 王飞 +5 位作者 李一鸣 鲁显松 熊意林 魏四华 杨振 刘锐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1-694,共14页
南秦岭土地岭地区火山岩因富含铌钽等稀有金属元素而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对该类火山岩成因的研究还较为薄弱。通过对土地岭典型粗面质火山岩进行锆石U-Pb年代学、主‒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岩石成因及成岩构造背景。土... 南秦岭土地岭地区火山岩因富含铌钽等稀有金属元素而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对该类火山岩成因的研究还较为薄弱。通过对土地岭典型粗面质火山岩进行锆石U-Pb年代学、主‒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岩石成因及成岩构造背景。土地岭富铌钽火山岩主要岩石类型有霓石粗面岩、含晶屑粗面质凝灰熔岩、晶屑粗面质熔结凝灰岩、粗面质晶屑凝灰岩及沉凝灰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该火山岩成岩年龄为445±10 Ma,形成于早志留世。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火山岩样品具高硅(SiO_(2)=55.97%~66.71%)富碱(K_(2)O+Na_(2)O=8.64%~16.74%)的特征,为一套碱性火山岩;轻稀土元素显示相对富集特征((La/Yb)N=11.2~93.6)。火山岩(87Sr/^(86)Sr)i主体为0.7034~0.7057,ε_(Nd)(t)值为2.2~2.7,相应的Nd模式年龄tDM为0.77~0.89 Ga。土地岭火山岩Sr-Nd同位素组成具有洋岛玄武岩(OIB)特征,可能来自于HIMU,EMⅠ和EMⅡ的混合源区。结合其较高的Nb/U值(10.8~106.1)以及主量元素CaO、MgO、Fe_(2)O)(3)^(T)、TiO_(2)与SiO_(2)均显示负相关关系特征,土地岭赋矿火山岩应该为富集地幔来源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可能形成于早古生代华南板块北缘的被动大陆边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元素地球化学 SR-ND同位素 钽火山岩 土地岭 南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岭地区东槽细晶岩型铌钽矿床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8
作者 党飞鹏 吕川 +6 位作者 张勇 肖志斌 张涛 陈欣 李志鹏 汤君阳 罗建群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8-955,共18页
近些年在赣西北九岭地区南部新预测了潭山-上富Nb-Ta-Li-Be成矿远景区,成矿类型包括花岗岩型和细晶岩型两类,对其进行形成时代和成因机制的研究是认识九岭地区铌、钽、锂等稀有金属富集成矿的关键。对东槽矿床含铌钽细晶岩开展了铌铁矿... 近些年在赣西北九岭地区南部新预测了潭山-上富Nb-Ta-Li-Be成矿远景区,成矿类型包括花岗岩型和细晶岩型两类,对其进行形成时代和成因机制的研究是认识九岭地区铌、钽、锂等稀有金属富集成矿的关键。对东槽矿床含铌钽细晶岩开展了铌铁矿族矿物U-Pb年代学、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确定了其成岩成矿年龄、岩石成因和源区特征,并浅析其成矿潜力。结果显示,铌钽铁矿LA-ICP-MS U-Pb年龄为142±1 Ma,表明含铌钽细晶岩的成岩、成矿时代均在燕山早期(早白垩世)。含铌钽细晶岩以斜长细晶岩为主,具有富硅、富碱、富铝、低钛、贫稀土元素、Rb/Sr值变化大,富集铌、钽、锂、铷以及CaO/(K_(2)O+Na_(2)O)≤0.10、Al_(2)O_(3)/TiO_(2)>160和高的分异指数(DI≥90)等特征,其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弱右倾“海鸥型”,微量元素蛛网图左侧隆起和右侧平缓,表明该细晶岩与强过铝质高分异S型花岗岩特征相似。综合分析认为,东槽细晶岩是九岭地区新元古界双桥山群变泥质岩在构造应力场由挤压向伸展演变的背景下发生部分熔融,并经历高程度结晶分异演化的产物。东槽含铌钽细晶岩与南岭含铌钽花岗岩、大湖塘含铌钽花岗斑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铌、钽、锂等元素含量高,是潭山-上富成矿远景区重要的成矿地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矿床 细晶岩 地球化学 钽铁矿u-pb年龄 九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柏山矿床46号伟晶岩脉铌钽铁矿年代学及锂辉石矿物学对成矿过程的指示
9
作者 陈杰 邵拥军 +4 位作者 刘清泉 熊伊曲 范志伟 陈肇华 胡立君 《矿床地质》 2025年第4期789-807,共19页
幕阜山西南缘仁里矿田中的黄柏山伟晶岩型锂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锂矿床,具有较好的锂成矿潜力。针对黄柏山伟晶岩型锂矿成矿年龄及其成矿过程等问题,本次研究对黄柏山矿床46号伟晶岩脉开展了铌钽铁矿U-Pb同位素测年,并选择黄柏山46号... 幕阜山西南缘仁里矿田中的黄柏山伟晶岩型锂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锂矿床,具有较好的锂成矿潜力。针对黄柏山伟晶岩型锂矿成矿年龄及其成矿过程等问题,本次研究对黄柏山矿床46号伟晶岩脉开展了铌钽铁矿U-Pb同位素测年,并选择黄柏山46号伟晶岩脉和传梓源矿床中的锂辉石开展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测试进行对比研究。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黄柏山矿床46号伟晶岩脉中的铌钽铁矿U-Pb年龄为(148.1±0.8)Ma。锂辉石主微量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黄柏山矿床中的锂辉石w(Li_(2)O)为7.88%~8.01%(平均7.98%),主要的微量元素为Zn(4.70×10^(-6)~14.4×10^(-6))、Ga(44.3×10^(-6)~53.7×10^(-6))、Sn(4.20×10^(-6)~23.0×10^(-6));传梓源矿床中的锂辉石w(Li_(2)O)为7.85%~8.06%(平均7.96%),主要的微量元素为Zn(13.7×10^(-6)~25.3×10^(-6))、Ga(61.8×10^(-6)~69.2×10^(-6))、Sn(15.3×10^(-6)~22.3×10^(-6))。相较于传梓源矿床中的锂辉石,黄柏山矿床矿石品质更优,纯度更高。锂辉石中的元素替代关系显示,黄柏山锂辉石中存在Fe^(3+)替换Al^(3+)进入晶格,这可能是黄柏山高品质锂辉石形成的重要原因。在岩浆-热液演化后期,锂辉石可能遭受富Na^(+)的碱性出溶流体的交代作用,但黄柏山矿床大量发育的断裂等构造使得容矿空间被破坏导致出溶流体快速逸散,对先成的锂辉石并未完全改造,Li并未大量流失。因此,上述因素是黄柏山伟晶岩型锂矿床能够形成高品质锂辉石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铁矿u-pb年龄 锂辉石矿物学 成矿过程 黄柏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良源铌钽铷钨矿床地质、成岩成矿时代与成矿模式 被引量:8
10
作者 范飞鹏 肖惠良 +2 位作者 陈乐柱 李海立 鲍晓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3-410,共18页
良源铌钽铷钨矿床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岩浆带与武夷山北东向构造带交汇部位。良源铌钽铷钨矿床是粤北地区近年在石英型钨矿、云英岩型铌钽铷钨矿和花岗岩型铌钽铷多金属矿勘查评价取得最重要突破矿区,新发现铌钽铷钨矿体4条,共、伴生Nb_(... 良源铌钽铷钨矿床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岩浆带与武夷山北东向构造带交汇部位。良源铌钽铷钨矿床是粤北地区近年在石英型钨矿、云英岩型铌钽铷钨矿和花岗岩型铌钽铷多金属矿勘查评价取得最重要突破矿区,新发现铌钽铷钨矿体4条,共、伴生Nb_(2)O_(5)资源量3425.72吨,平均品位0.0108%;Ta_(2)O_(5)资源量1428.99吨,平均品位0.00449%;WO_(3)资源量8205.14吨,平均品位0.25%;伴生Rb_(2)O资源量61398.73吨,平均品位0.0987%,矿区具有大型-超大型资源潜力。良源铌钽铷钨矿床矿化特征为浅部石英脉型钨多金属矿体和云英岩型铌钽铷钨矿体+深部花岗岩型铌钽铷矿体,与以往的石英脉型钨矿“五层楼”+“地下室”成矿特征明显不同,因此对其开展成矿年代学、元素富集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开展了详细的矿物学和年代学研究,应用锆石SHRIMP U-Pb法获得云英岩成岩时代为163.6~159.2Ma;黑云母花岗岩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63.0±1.6Ma.应用白云母^(40)Ar-^(39)Ar等时线法获得云英岩型矿体成矿时代为166.4±1.1Ma,白云母花岗岩型矿体成矿时代为168.7±1.2Ma。研究表明,良源铌钽铷钨矿床形成于中-晚侏罗世,是华南东部中生代大规模花岗质岩浆活动与铌钽铷多金属成矿作用开始的产物,其成矿作用是花岗质岩浆高度分异形成的产物,成岩与成矿时间基本一致。浅部为石英脉型钨矿和云英岩型钨锡铌钽铷矿化,岩体接触带为云英岩型钨铌钽铷矿体,深部为高分异花岗岩型铌钽铷矿体。根据以上研究成果,本文建立了良源铌钽铷钨矿床成矿模式,对南岭地区石英脉型-云英岩型-花岗岩型稀有金属成矿理论具有一定的拓展意义,对该地区下一步勘查工作部署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SHRIMP u-pb 白云母^(40)Ar-^(39)Ar等时线年龄 成矿模式 良源钽铷钨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官坡地区火炎沟伟晶岩型锡铌钽矿床矿物学和年代学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雷 聂潇 +2 位作者 刘凯 庞绪勇 张英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0-58,共19页
东秦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伟晶岩分布区和锂、铍、铌钽、铀成矿区,火炎沟伟晶岩型锡铌钽矿床发育有东秦岭地区独特的锡矿化。文章通过对火炎沟矿床的矿物学、锆石和锡石U-Pb年代学及锆石Hf同位素进行研究,查明火炎沟伟晶岩型锡铌钽矿床中... 东秦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伟晶岩分布区和锂、铍、铌钽、铀成矿区,火炎沟伟晶岩型锡铌钽矿床发育有东秦岭地区独特的锡矿化。文章通过对火炎沟矿床的矿物学、锆石和锡石U-Pb年代学及锆石Hf同位素进行研究,查明火炎沟伟晶岩型锡铌钽矿床中稀有金属赋存状态、形成时代,并探讨含矿伟晶岩与区域内古生代花岗岩之间的成因联系,以期为研究东秦岭伟晶岩型稀有金属成矿特征和成矿机制提供依据。矿物成分显示火炎沟伟晶岩中长石主要是更长石和正长石,云母为富铁黑云母和白云母,磷灰石为氟磷灰石,电气石主要是黑电石气。伟晶岩弱分带性及云母、铌钽铁矿的成分显示相对于东秦岭地区伟晶岩型锂铍矿床,火炎沟伟晶岩具有相对低的分异程度。锆石U-Pb年龄为(424±2.5) Ma,锡石U-Pb年龄为(420.1±2.4) Ma和(420.6±3.2) Ma,显示火炎沟伟晶岩型锡铌钽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是近同期的,为424~420 Ma,与区域内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和铀矿床形成时代一致,是东秦岭晚志留世—早泥盆世伟晶岩型稀有金属和铀成矿作用的产物。锆石ε_(Hf)(t)值为-5.8~-4.16,二阶段模式年龄为2 341~2 194 Ma,显示源区为元古宙的壳源物质,与东秦岭伟晶岩及区域晚志留世过铝质岩浆岩具有相同的源区特征。火炎沟伟晶岩与东秦岭地区古生代灰池子岩体具有较大的源区差异,显示两者可能并无直接成因联系。火炎沟伟晶岩型锡铌钽矿床的发现充实了东秦岭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化类型,并显示东秦岭地区具有寻找伟晶岩型锡矿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和锡石u-pb年龄 锆石Lu-Hf同位素 矿物成分 伟晶岩型锡钽矿床 东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中段吐格曼北花岗伟晶岩型锂铍矿床多阶段岩浆-成矿作用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杭 洪涛 +5 位作者 杨智全 刘善科 王学海 马垠策 牛磊 徐兴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085-3103,共19页
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多阶段成岩成矿是近年来伟晶岩型矿床成因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吐格曼北花岗伟晶岩型锂铍矿床是阿尔金中段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稀有金属矿床,一些伟晶岩脉发育并保存复杂的分带及多期多阶段的成岩成矿现象。... 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多阶段成岩成矿是近年来伟晶岩型矿床成因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吐格曼北花岗伟晶岩型锂铍矿床是阿尔金中段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稀有金属矿床,一些伟晶岩脉发育并保存复杂的分带及多期多阶段的成岩成矿现象。本文在介绍吐格曼北锂铍伟晶岩中多期多阶段成岩成矿现象的基础上,选择ρ31伟晶岩脉中包含锡石与锂辉石角砾的白云母钠长花岗岩(20AE43-3)、ρ87伟晶岩脉深部的细晶花岗岩(ZK8702-79.3)与TC87探槽中发育含铌钽铁矿细晶花岗岩(20TC8701-1-1)及其中的含铌钽铁矿-白云母伟晶岩(20TC8701-1-2)开展锆石与铌钽铁矿的LA-ICP-MS测年研究。结果显示:1)ρ31伟晶岩脉中含锡石与锂辉石角砾的白云母钠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436.0±1.1Ma;2)ρ87伟晶岩脉深部的细晶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415.4±1.5Ma;3)ρ87伟晶岩脉TC87探槽中含铌钽铁矿细晶花岗岩及其中铌钽铁矿-白云母伟晶岩的铌钽铁矿U-Pb年龄分别为434.6±2.8Ma与414.7±3.0Ma。综合前人发表的测试分析结果,本文指出吐格曼北锂铍矿区存在三期成岩成矿作用:468~454Ma、436~434.6Ma与415.4~414.7Ma。结合区域构造演化与花岗岩发育特征,我们认为吐格曼北锂铍矿区发育的三期锂铍花岗岩-伟晶岩成岩成矿作用分别形成于阿中地块与阿南地块的后碰撞伸展阶段、阿中地块与阿北地块的碰撞阶段以及阿尔金地块与东昆仑地块的后碰撞伸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钽铁矿u-pb定年 稀有金属伟晶岩 吐格曼北锂铍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