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安徽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成因:来自锆石和磷灰石地球化学证据 |
徐晓春
余文
金林森
夏彩莲
谢巧勤
闫峻
|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湖南大神山印支期花岗岩的岩浆性质及其对钨成矿的制约——来自锆石和磷灰石的证据 |
索梦颖
彭建堂
胡阿香
夏侯立超
邓思琪
|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3
|
西藏多龙矿集区拿若斑岩型铜(金)矿床锆石和磷灰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
张荣坤
杨欢欢
董玉杰
王勤
李社
李发桥
袁盛朝
翟建军
李宏伟
张琪
陈守关
付雪莲
|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川东北元坝地区中生代构造与动态热演化史——磷灰石、锆石(U-Th)/He定年分析 |
王杰
秦建中
刘文汇
陶成
腾格尔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6
|
|
5
|
松潘甘孜长沙贡玛盆地古近纪地层碎屑锆石U-Pb年龄与Hf同位素组成及碎屑磷灰石(U-Th)/He年龄的地质意义 |
戴紧根
李亚林
葛玉魁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6
|
青藏高原的隆升剥蚀—斑岩铜钼矿床的锆石/磷灰石U-Th/He年龄 |
李光明
秦克章
李金祥
曹明坚
肖波
赵俊兴
陈雷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7
|
江西相山两类流纹英安岩锆石和磷灰石矿物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
刘龙
张树明
张鑫
陈瑜
|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米仓山—汉南隆起白垩纪以来的剥露作用:磷灰石(U-Th)/He年龄记录 |
常远
许长海
Peter W.Reiners
周祖翼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41
|
|
9
|
磷灰石(U-Th)/He定年技术及应用简介 |
保增宽
袁万明
王世成
汤云晖
韩春明
|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3
|
|
10
|
国际标样Durango磷灰石(U-Th)/He年龄测定 |
吴林
王非
单竞男
张炜斌
师文贝
冯慧乐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11
|
磷灰石单颗粒(U-Th)/He测年实验流程的建立及验证 |
王英
郑德文
武颖
李又娟
王一舟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12
|
磷灰石(U-Th)/He年龄准确度的影响因素 |
张炜斌
吴林
王非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13
|
磷灰石(U-Th)/He定年方法综述 |
蒋毅
常宏
|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1
|
|
14
|
云南中甸地区晚白垩世斑岩型Mo-Cu矿床磷灰石、锆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研究 |
刘学龙
杨志明
卢映祥
梅社华
张娜
朱俊
陈建航
刘思晗
李振焕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15
|
土耳其西部新生代斑岩成矿岩浆氧逸度-挥发份元素组成演化特征--来自锆石和磷灰石组成约束 |
赵俊兴
苏本勋
UYSAL I brahim
AYDIN Faruk
肖燕
SEN Cuneyt
回凯旋
秦克章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16
|
锆石激光原位微区U-Th-Pb-He双定年分析方法进展 |
刘文博
陶霓
孙敬博
温汉捷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沉积物源区剥露历史分析的一种新途径——碎屑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 |
王国灿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7
|
|
18
|
磷灰石(U-Th)/He热年代学方法及其在地貌演化研究中的应用 |
胡小飞
潘保田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9
|
渤海钻孔物源示踪和河流沉积物扩散研究:碎屑锆石U-Pb年龄和磷灰石原位地球化学元素双重约束 |
林旭
刘静
吴中海
李长安
刘海金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1
|
|
20
|
锆石和磷灰石原位地球化学成分对普朗斑岩铜成矿的指示意义 |
冯乾
黄明亮
胥磊落
毕献武
张兴春
王新松
|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