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昆仑大红柳滩地区龙门山锂铍伟晶岩区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
被引量:
26
1
作者
唐俊林
柯强
+5 位作者
徐兴旺
康凯
李杭
谭克彬
董连慧
刘洋旭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5-675,共21页
西昆仑大红柳滩地区相继发现了众多伟晶岩型锂铍矿床,已成为我国新的锂资源基地。目前关于这些锂铍花岗伟晶岩的成因多强调其源于地壳深熔形成的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的结晶分异,但研究区出露的同时代的黑云母花岗岩与成矿的关系没有被讨论...
西昆仑大红柳滩地区相继发现了众多伟晶岩型锂铍矿床,已成为我国新的锂资源基地。目前关于这些锂铍花岗伟晶岩的成因多强调其源于地壳深熔形成的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的结晶分异,但研究区出露的同时代的黑云母花岗岩与成矿的关系没有被讨论和关注。为了探讨黑云母花岗岩与成矿的关系,作者对龙门山矿区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伟晶岩以及与成矿相关的细晶花岗岩开展了详细的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1)黑云母花岗岩与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具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富集Rb、La和Nd,亏损Ba、Nb、Sr、P和Ti元素,均表现出S型花岗岩的特征;2)从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细晶花岗岩,表现出连续分异演化的特征;3)黑云母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216.8±0.85Ma,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的锆石SIMS U-Pb年龄为216.0±1.5Ma,细晶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209.5±1.2Ma,花岗伟晶岩的锡石LA-MC-ICP-MS U-Pb年龄为211.3±5.0Ma,这意味着从黑云母花岗岩到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与细晶花岗岩的形成时间是连续的并且是接近的。基于此,作者认为大红柳滩地区的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与锂铍伟晶岩源于黑云母花岗岩的结晶分异。实验岩石学显示,变杂砂岩或黑云母片麻岩的黑云母脱水熔融可形成黑云母花岗岩,据此推测大红柳滩地区的大规模黑云母花岗岩源于地壳深部麻粒岩相变质过程黑云母和少量角闪石的脱水熔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
锂铍伟晶岩
黑云母花岗岩
二云母花岗岩
细晶花岗岩
岩浆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高原东北缘古元古代铍钽锂矿化伟晶岩脉群的发现及其成矿意义
2
作者
韩杰
王涛
+4 位作者
李玉龙
王明
王秉璋
曹红亮
马炳春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4-904,共21页
全吉地块是青藏高原北部一个具有克拉通基底性质的古陆块残片。笔者最近在沙柳泉-巴兴特地区发现30条具有工业价值的稀有金属矿体(BeO平均品位0.08%,Ta_(2)O_(5)品位0.008%~0.030%,Li_(2)O品位为0.10%~0.75%)。通过对区内具有典型意义的...
全吉地块是青藏高原北部一个具有克拉通基底性质的古陆块残片。笔者最近在沙柳泉-巴兴特地区发现30条具有工业价值的稀有金属矿体(BeO平均品位0.08%,Ta_(2)O_(5)品位0.008%~0.030%,Li_(2)O品位为0.10%~0.75%)。通过对区内具有典型意义的ρ28号伟晶岩的详细研究,发现脉体自下盘至上盘具有不对称的矿物分带和结构分带,分别为文象结构带(Ⅰ)、块状微斜长石带(Ⅱ)、糖粒状钠长石带(Ⅲ)、石英云母带(Ⅳ)。Ⅱ带和Ⅲ带全岩组成具有明显的“M”稀土四分组效应,具有高SiO_(2)、Al_(2)O_(3)以及富Na_(2)O、K_(2)O的特征,稀土元素总量非常低,轻稀土元素略微富集,Eu具负异常。Ⅳ带全岩同样具有高SiO_(2)、Al_(2)O_(3)富Na_(2)O、K_(2)O的特征,但是其稀土总量更低,Eu具正异常,呈“W”型曲线特征。所有特征均显示伟晶岩经历了高度的分异演化。II、III、IV带内铌铁矿族矿物背散射图像和化学成分指示存在2个阶段的铌钽矿化:早阶段为岩浆结晶分异主导的铌钽矿化以背散射图像中较暗,Ta/Nb比值均小于1的富铌为特征;晚阶段为流体出溶主导的岩浆-热液过渡阶段铌钽矿化以背散射图像较亮,Ta/Nb比值均大于1的富钽为特征。铌铁矿族矿物组合显示矿体内部具有复杂的相转变,其演化系列表现为CGM1a(岩浆阶段形成的铌铁矿-铌锰矿)→CGM2a(岩浆阶段交代成因的铌铁矿-铌锰矿)→CGM2b(不完全交代阶段成因的钽锰矿)→CGM1b(热液阶段完全交代成因的钽锰矿)。该演化系列对应的Ta/(Nb+Ta)平均值由0.244→0.283→0.586→0.650,即Ta元素随着交代作用进行呈现逐渐增加的过程;此外,铌铁矿族矿物也呈现铌铁矿→铌锰矿→钽锰矿的变化趋势,Nb-Ta分馏特征显著。Ⅳ、Ⅲ、Ⅱ带伟晶岩铌钽铁矿U-Pb测年确定其成岩成矿年龄为1845Ma左右,表明全吉地块内存在古元古代稀有金属成矿事件。II和III带伟晶岩全岩ε_(Hf)(t)为值为+0.14~-3.96,地壳模式年龄(t_(DM2))平均值为2.49~2.71Ga,指示伟晶岩源区可能来自太古代地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吉地块
古元古代
铍
钽
锂
矿化
伟晶岩
铌钽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昆仑大红柳滩地区龙门山锂铍伟晶岩区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
被引量:
26
1
作者
唐俊林
柯强
徐兴旺
康凯
李杭
谭克彬
董连慧
刘洋旭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
航天工程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5-675,共21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重点部署项目(IGGCAS-201902)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802)
+1 种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2020A03005)
新疆地勘基金项目(K19-3-XJ002)联合资助。
文摘
西昆仑大红柳滩地区相继发现了众多伟晶岩型锂铍矿床,已成为我国新的锂资源基地。目前关于这些锂铍花岗伟晶岩的成因多强调其源于地壳深熔形成的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的结晶分异,但研究区出露的同时代的黑云母花岗岩与成矿的关系没有被讨论和关注。为了探讨黑云母花岗岩与成矿的关系,作者对龙门山矿区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伟晶岩以及与成矿相关的细晶花岗岩开展了详细的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1)黑云母花岗岩与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具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富集Rb、La和Nd,亏损Ba、Nb、Sr、P和Ti元素,均表现出S型花岗岩的特征;2)从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细晶花岗岩,表现出连续分异演化的特征;3)黑云母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216.8±0.85Ma,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的锆石SIMS U-Pb年龄为216.0±1.5Ma,细晶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209.5±1.2Ma,花岗伟晶岩的锡石LA-MC-ICP-MS U-Pb年龄为211.3±5.0Ma,这意味着从黑云母花岗岩到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与细晶花岗岩的形成时间是连续的并且是接近的。基于此,作者认为大红柳滩地区的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与锂铍伟晶岩源于黑云母花岗岩的结晶分异。实验岩石学显示,变杂砂岩或黑云母片麻岩的黑云母脱水熔融可形成黑云母花岗岩,据此推测大红柳滩地区的大规模黑云母花岗岩源于地壳深部麻粒岩相变质过程黑云母和少量角闪石的脱水熔融。
关键词
龙门山
锂铍伟晶岩
黑云母花岗岩
二云母花岗岩
细晶花岗岩
岩浆演化
Keywords
Longmenshan
Lithium-beryllium pegmatite
Biotite granite
Two-mica monzonitic granite
Aplitic granite
Magma evolution
分类号
P588.121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97.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东北缘古元古代铍钽锂矿化伟晶岩脉群的发现及其成矿意义
2
作者
韩杰
王涛
李玉龙
王明
王秉璋
曹红亮
马炳春
机构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青藏高原北部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出处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4-904,共21页
基金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806)
青海省地质矿产开发局项目(青地矿科[2023]33号)
西部之光青年学者项目联合资助.
文摘
全吉地块是青藏高原北部一个具有克拉通基底性质的古陆块残片。笔者最近在沙柳泉-巴兴特地区发现30条具有工业价值的稀有金属矿体(BeO平均品位0.08%,Ta_(2)O_(5)品位0.008%~0.030%,Li_(2)O品位为0.10%~0.75%)。通过对区内具有典型意义的ρ28号伟晶岩的详细研究,发现脉体自下盘至上盘具有不对称的矿物分带和结构分带,分别为文象结构带(Ⅰ)、块状微斜长石带(Ⅱ)、糖粒状钠长石带(Ⅲ)、石英云母带(Ⅳ)。Ⅱ带和Ⅲ带全岩组成具有明显的“M”稀土四分组效应,具有高SiO_(2)、Al_(2)O_(3)以及富Na_(2)O、K_(2)O的特征,稀土元素总量非常低,轻稀土元素略微富集,Eu具负异常。Ⅳ带全岩同样具有高SiO_(2)、Al_(2)O_(3)富Na_(2)O、K_(2)O的特征,但是其稀土总量更低,Eu具正异常,呈“W”型曲线特征。所有特征均显示伟晶岩经历了高度的分异演化。II、III、IV带内铌铁矿族矿物背散射图像和化学成分指示存在2个阶段的铌钽矿化:早阶段为岩浆结晶分异主导的铌钽矿化以背散射图像中较暗,Ta/Nb比值均小于1的富铌为特征;晚阶段为流体出溶主导的岩浆-热液过渡阶段铌钽矿化以背散射图像较亮,Ta/Nb比值均大于1的富钽为特征。铌铁矿族矿物组合显示矿体内部具有复杂的相转变,其演化系列表现为CGM1a(岩浆阶段形成的铌铁矿-铌锰矿)→CGM2a(岩浆阶段交代成因的铌铁矿-铌锰矿)→CGM2b(不完全交代阶段成因的钽锰矿)→CGM1b(热液阶段完全交代成因的钽锰矿)。该演化系列对应的Ta/(Nb+Ta)平均值由0.244→0.283→0.586→0.650,即Ta元素随着交代作用进行呈现逐渐增加的过程;此外,铌铁矿族矿物也呈现铌铁矿→铌锰矿→钽锰矿的变化趋势,Nb-Ta分馏特征显著。Ⅳ、Ⅲ、Ⅱ带伟晶岩铌钽铁矿U-Pb测年确定其成岩成矿年龄为1845Ma左右,表明全吉地块内存在古元古代稀有金属成矿事件。II和III带伟晶岩全岩ε_(Hf)(t)为值为+0.14~-3.96,地壳模式年龄(t_(DM2))平均值为2.49~2.71Ga,指示伟晶岩源区可能来自太古代地壳物质。
关键词
全吉地块
古元古代
铍
钽
锂
矿化
伟晶岩
铌钽铁矿
Keywords
Quanji Block
Paleoproterozoic
Be-Ta-Li pegmatite
columbite-tantalite
分类号
P588.131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97.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P618.7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昆仑大红柳滩地区龙门山锂铍伟晶岩区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
唐俊林
柯强
徐兴旺
康凯
李杭
谭克彬
董连慧
刘洋旭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青藏高原东北缘古元古代铍钽锂矿化伟晶岩脉群的发现及其成矿意义
韩杰
王涛
李玉龙
王明
王秉璋
曹红亮
马炳春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