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柏山矿床46号伟晶岩脉铌钽铁矿年代学及锂辉石矿物学对成矿过程的指示
1
作者 陈杰 邵拥军 +4 位作者 刘清泉 熊伊曲 范志伟 陈肇华 胡立君 《矿床地质》 2025年第4期789-807,共19页
幕阜山西南缘仁里矿田中的黄柏山伟晶岩型锂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锂矿床,具有较好的锂成矿潜力。针对黄柏山伟晶岩型锂矿成矿年龄及其成矿过程等问题,本次研究对黄柏山矿床46号伟晶岩脉开展了铌钽铁矿U-Pb同位素测年,并选择黄柏山46号... 幕阜山西南缘仁里矿田中的黄柏山伟晶岩型锂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锂矿床,具有较好的锂成矿潜力。针对黄柏山伟晶岩型锂矿成矿年龄及其成矿过程等问题,本次研究对黄柏山矿床46号伟晶岩脉开展了铌钽铁矿U-Pb同位素测年,并选择黄柏山46号伟晶岩脉和传梓源矿床中的锂辉石开展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测试进行对比研究。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黄柏山矿床46号伟晶岩脉中的铌钽铁矿U-Pb年龄为(148.1±0.8)Ma。锂辉石主微量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黄柏山矿床中的锂辉石w(Li_(2)O)为7.88%~8.01%(平均7.98%),主要的微量元素为Zn(4.70×10^(-6)~14.4×10^(-6))、Ga(44.3×10^(-6)~53.7×10^(-6))、Sn(4.20×10^(-6)~23.0×10^(-6));传梓源矿床中的锂辉石w(Li_(2)O)为7.85%~8.06%(平均7.96%),主要的微量元素为Zn(13.7×10^(-6)~25.3×10^(-6))、Ga(61.8×10^(-6)~69.2×10^(-6))、Sn(15.3×10^(-6)~22.3×10^(-6))。相较于传梓源矿床中的锂辉石,黄柏山矿床矿石品质更优,纯度更高。锂辉石中的元素替代关系显示,黄柏山锂辉石中存在Fe^(3+)替换Al^(3+)进入晶格,这可能是黄柏山高品质锂辉石形成的重要原因。在岩浆-热液演化后期,锂辉石可能遭受富Na^(+)的碱性出溶流体的交代作用,但黄柏山矿床大量发育的断裂等构造使得容矿空间被破坏导致出溶流体快速逸散,对先成的锂辉石并未完全改造,Li并未大量流失。因此,上述因素是黄柏山伟晶岩型锂矿床能够形成高品质锂辉石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钽铁矿U-Pb年龄 锂辉石矿物学 成矿过程 黄柏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