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起动用软包装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组的性能
1
作者 田贵 张磊 +1 位作者 王换换 寇里恺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8-521,共4页
传统铅酸电池存在环境污染隐患,锂离子电池因优越的性能可替代铅酸电池作为汽车起动电池。采用额定电压3.3 V、容量20 Ah的软包装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以2并4串组装成电压12 V、容量40 Ah的电池组,分别对电池组进行容量、大电流起动、直... 传统铅酸电池存在环境污染隐患,锂离子电池因优越的性能可替代铅酸电池作为汽车起动电池。采用额定电压3.3 V、容量20 Ah的软包装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以2并4串组装成电压12 V、容量40 Ah的电池组,分别对电池组进行容量、大电流起动、直流阻抗(DCR)和低温放电性能等测试,得到软包装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作为起动电池的基本性能参数。在500 A大电流持续120 s起动测试中,所设计的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组电压保持在10 V以上,符合传统发动机对起动电池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磷酸铁 软包装电池 起动电池 低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
2
作者 罗海英 聂如杏 +1 位作者 郭敬 李会敏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8-632,共5页
为准确、高效地测定电解液的残余量,建立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中电解液含量测试的方法。该方法为电池全生命周期内电解液组分及消耗量监测研究提供支撑。将一定量的联苯溶液与软包装电池中的电解液混合后离心分离,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联... 为准确、高效地测定电解液的残余量,建立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中电解液含量测试的方法。该方法为电池全生命周期内电解液组分及消耗量监测研究提供支撑。将一定量的联苯溶液与软包装电池中的电解液混合后离心分离,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联苯含量,密度校正后,计算电解液的含量。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中加入3.1~3.4 g的联苯溶液,在40℃下静置浸润72 h,为最佳条件,误差平均值小于3%,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软包装离子电池 电解液 含量 相对标准偏差(R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包装锂离子动力电池生热速率测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魏本建 鲁怀敏 +1 位作者 朱红萍 何向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50-1552,1568,共4页
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生热原理入手,参照Bernardi电池生热模型采集相关实验数据,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研究电池的温升特性,测算出锂电池的等效热容值和生热速率公式,为使用数字化模型研究单体电池的温度场分布特性提供了参数依据。
关键词 离子动力电池 热容测算 生热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表面凹坑缺陷检测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何涛 张成娟 +1 位作者 雷卓 王正家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8-363,共6页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表面凹坑缺陷对比度低、缺陷区域过小且存在反光,传统方法很难进行准确检测。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增强和改进DeepLabV3网络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表面凹坑缺陷检测方法。通过分析表面凹坑缺陷图像特征,采用图像增强算法对图...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表面凹坑缺陷对比度低、缺陷区域过小且存在反光,传统方法很难进行准确检测。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增强和改进DeepLabV3网络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表面凹坑缺陷检测方法。通过分析表面凹坑缺陷图像特征,采用图像增强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以增强凹坑缺陷对比度。对DeepLabV3网络进行改进,使用ResNet101作为特征提取网络,同时引入位置注意力模块,使得模型更加关注于凹坑缺陷相关特征,提升网络的检测精度。改进后的网络在自制数据集上的平均交并比达到85.98%,缺陷检测准确率达到98.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深度学习 DeepLabV3 缺陷检测 软包装离子电池 表面凹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链创新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转移网络演化研究--以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革 郭思妙 石小丽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1-90,共10页
本文提出基于产业链创新视角的技术转移网络分析框架,测度网络演化态势和技术转移模式,并以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为案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①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技术转移网络以“一对一”的转移模式为主,网络整体连通性不高,呈现上游结... 本文提出基于产业链创新视角的技术转移网络分析框架,测度网络演化态势和技术转移模式,并以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为案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①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技术转移网络以“一对一”的转移模式为主,网络整体连通性不高,呈现上游结构复杂、中游和下游结构简单的“不均衡”分布特征;②企业间技术转移在网络演化中处于核心位置,校企、院企间技术转移呈下降趋势;③产业发展过程中创新主体不断壮大导致网络结构的稳定性较弱,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紧密合作团队不多。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提高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的管理启示,对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链创新 技术转移 离子动力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T 31467—2023《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和系统电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解读与分析
6
作者 牛萍健 郝维健 +2 位作者 苏智阳 师盛坤 柳邵辉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672-3679,共8页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蓄电池产业快速发展,相关标准的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面向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蓄电池的使用场景需求,结合我国动力蓄电池电性能测试经验,充分参考相关国际标准,GB/T 31467—2023经修订后发...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蓄电池产业快速发展,相关标准的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面向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蓄电池的使用场景需求,结合我国动力蓄电池电性能测试经验,充分参考相关国际标准,GB/T 31467—2023经修订后发布,为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和系统的电性能测试提供了方法。本文详细对比了GB/T 31467—2023与GB/T 31467.1—2015、GB/T 31467.2—2015以及ISO 12405-4:2018的测试项目与技术内容,并对通用测试条件、通用测试、基本性能测试等部分的修订内容进行了解释说明,可为相关动力电池产品研发和验证提供参考。标准在修订过程中,一方面考虑国内技术水平及整车对动力电池包和系统电性能的需求,增加了外观、极性、能量密度、充电性能以及工况放电的测试方法;另一方面,结合整车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充放电电流以及运行环境,对所有测试项目的充放电电流进行修改,并对无负载容量损失、能量效率、高低温启动功率等测试项目的测试温度进行协调统一,有利于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和系统的研发和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离子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包和系统 电性能 标准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封装寿命评估
7
作者 崔杏辉 杨大鹏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1-825,共5页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因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出现膨胀、内部产气和水汽渗透等现象,造成密封失效,封装寿命缩短,进而影响使用寿命。在高温及高温高湿条件下进行加速老化试验,研究电池的水汽渗透量及热封区域粘接强度。基于阿...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因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出现膨胀、内部产气和水汽渗透等现象,造成密封失效,封装寿命缩短,进而影响使用寿命。在高温及高温高湿条件下进行加速老化试验,研究电池的水汽渗透量及热封区域粘接强度。基于阿伦尼乌斯模型和Hallberg-Peck模型,通过水汽渗透试验得到电池在常规应力下的封装寿命是6.31 a;通过高温试验得到电池在25℃条件下的封装寿命是29.69 a,高温高湿试验得到电池在常规应力下的封装寿命是33.18 a。在一定加速应力范围内,该方法可快速预测电池的封装寿命,缩短测试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包装离子电池 封装 铝塑膜 加速老化试验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低温检测标准化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兴春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5-868,共4页
电池的低温性能直接关系到纯电动汽车在寒冷地区的使用和推广,建立相关的低温性能检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介绍国内外电动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检测标准的相关情况。对检测标准的内容、适用范围及严格程度等进行分析比较。探讨现... 电池的低温性能直接关系到纯电动汽车在寒冷地区的使用和推广,建立相关的低温性能检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介绍国内外电动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检测标准的相关情况。对检测标准的内容、适用范围及严格程度等进行分析比较。探讨现有标准的优点与不足:现有标准中已存在分别针对电池单体、模块、电池组和/或电池系统的标准,但缺乏通用标准;国内外标准各有侧重,尚缺少能全面反映电池低温性能的检测标准;国内外低温测试条件不同,检测结果难以比较。建议综合各个现有标准中的低温性能检测方法,形成能够全面体现电动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国家标准,以适应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以及纯电动汽车在寒冷地区推广应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 离子电池 低温性能 检测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金属材料回收工艺研究进展
9
作者 郑天新 杨宇 霍东兴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共8页
锂离子电池作为储能装置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而在全球能源危机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的背景下,锂离子电池也开始大量退役,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环境负担。因此,采用高效、清洁的回收工艺对废旧锂离子电池进行... 锂离子电池作为储能装置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而在全球能源危机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的背景下,锂离子电池也开始大量退役,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环境负担。因此,采用高效、清洁的回收工艺对废旧锂离子电池进行处理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从废旧锂离子电池前期预处理、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浸出、浸出液中有价金属离子分离3个方面对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湿法回收处理工艺进行综述。其中浸出工艺包括酸浸、氨浸和生物浸出工艺;浸出液有价金属分离包括离子交换工艺、溶剂萃取工艺、盐析工艺、化学沉淀工艺和电化学工艺。同时也指明了采用湿法回收工艺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有价金属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离子电池 动力电池 正极材料 有价回收 湿法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充放电特性 被引量:32
10
作者 王志福 彭连云 +1 位作者 孙逢春 张承宁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7-168,共2页
为了解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充放电特性,评价其在电动车辆上的使用性能,对锂离子动力电池进行了充放电试验测试。基于实验结果,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工作电压、工作电压下降速率和温升等工作特性进行了研究和详细分析,同时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单... 为了解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充放电特性,评价其在电动车辆上的使用性能,对锂离子动力电池进行了充放电试验测试。基于实验结果,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工作电压、工作电压下降速率和温升等工作特性进行了研究和详细分析,同时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单元间的工作一致性进行了分析评价。锂离子动力电池能够比较好的满足电动车辆的使用特性,但是对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温升问题和深放电情况下的电池一致性问题在使用中应该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车 离子电池 离子动力电池 充放电特性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针刺热失控实验与建模 被引量:40
11
作者 张明轩 冯旭宁 +3 位作者 欧阳明高 卢兰光 王芳 樊彬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43-750,756,共9页
针对纯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存在的一个潜在安全问题,即热失控现象,本文中对某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最为剧烈的一种热失控,即针刺热失控的过程进行研究。通过混合脉冲能力特性实验、热箱加热热失控实验和基于已有模型,搭建了描述针刺热... 针对纯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存在的一个潜在安全问题,即热失控现象,本文中对某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最为剧烈的一种热失控,即针刺热失控的过程进行研究。通过混合脉冲能力特性实验、热箱加热热失控实验和基于已有模型,搭建了描述针刺热失控过程的集总参数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针刺模型的预测结果得到了针刺实验的证实,这为后续的研究和系统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离子动力电池 针刺热失控 实验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2
作者 唐致远 管道安 +1 位作者 张娜 邓艳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98-1102,共5页
就当前锂离子电池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安全性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从电池材料和电池安全性测试两个方面分析了电池安全性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 离子动力电池 安全性 热稳定性 热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动力电池参数辨识与状态估计 被引量:54
13
作者 魏学哲 孙泽昌 田佳卿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1-235,共5页
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电流激励—电压响应出发,在改进的FreedomCar电池模型存在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电池模型参数辨识的方法;根据混合动力汽车的具体应用条件,提出基于电流-时间窗口的SOC(荷电状态)估计方法.该方法已成功应... 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电流激励—电压响应出发,在改进的FreedomCar电池模型存在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电池模型参数辨识的方法;根据混合动力汽车的具体应用条件,提出基于电流-时间窗口的SOC(荷电状态)估计方法.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电-电混合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的实车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动力电池 电池管理系统 荷电状态 参数辨识 混合动力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动力电池充放电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7
14
作者 何洪文 孙逢春 +1 位作者 张晨光 白文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8-581,共4页
为了解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工作特性 ,评价其在电动车辆上的使用性能 ,对锂离子动力电池进行了性能测试 .基于实验结果 ,给出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工作电压、工作电压下降速率和温升特性曲线 .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工作特性进行了分析 ;对各单... 为了解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工作特性 ,评价其在电动车辆上的使用性能 ,对锂离子动力电池进行了性能测试 .基于实验结果 ,给出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工作电压、工作电压下降速率和温升特性曲线 .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工作特性进行了分析 ;对各单体电池间的一致性对电池组性能和寿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价 ;对电池的使用规范提出了建议 .分析表明 :锂离子动力电池适合于电动车辆使用 ,但电池单体间的一致性还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研究 离子动力电池 充放电特性 电动汽车 使用性能 一致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动力电池一致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靳尉仁 庞静 +1 位作者 唐玲 丁正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3-56,共4页
介绍了几种锂离子动力电池一致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单参数评价法不能反映电池的真实情况,不适合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一致性的评价;多参数评价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动力电池内部的差异,但无法反映动力电池充放电... 介绍了几种锂离子动力电池一致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单参数评价法不能反映电池的真实情况,不适合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一致性的评价;多参数评价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动力电池内部的差异,但无法反映动力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动态特性;充放电特性曲线评价法能较真实地反映电池的内部本征特性和使用过程中的动态特性,较适合于锂离子动力电池一致性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动力电池 一致性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境温度下锂离子动力电池过充过放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宏伟 邓爽 +2 位作者 肖海清 赵鸿飞 王超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1-433,共3页
针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研究其在不同环境温度(-30、20和40℃)条件下的过充和过放试验。结果表明:在20和40℃环境温度下,过充均使电池壳体发生了膨胀,外壳鼓起,而且环境温度越高,电池过充试验越危险,即电池达到的最高温度越高,达到最高温... 针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研究其在不同环境温度(-30、20和40℃)条件下的过充和过放试验。结果表明:在20和40℃环境温度下,过充均使电池壳体发生了膨胀,外壳鼓起,而且环境温度越高,电池过充试验越危险,即电池达到的最高温度越高,达到最高温度所需时间越短。与电池过充相比,在-30、20和40℃环境温度下,锂离子电池放电达到的最高温度相对较低,并且电池外壳基本没有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动力电池 过充 过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薛建军 唐致远 荣强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55-658,共4页
研究了以塑料包装取代金属外壳所实现的新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从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电池的高低温放电能力和充放电循环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表明,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电化学性能.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既不同... 研究了以塑料包装取代金属外壳所实现的新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从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电池的高低温放电能力和充放电循环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表明,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电化学性能.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既不同于金属外壳锂离子电池,也不同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新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软包装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冯熙康 王伯良 +1 位作者 陈爱松 杨清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3-65,共3页
锂离子蓄电池是一种在 2 0世纪 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先进蓄电池 ,它具有电压高、比能量大、寿命长及无记忆效应等特点。 1991年以来 ,2Ah容量以下的电池在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和 8mm摄像机上获得广泛应用 ,其电性能和安全性能已被用户... 锂离子蓄电池是一种在 2 0世纪 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先进蓄电池 ,它具有电压高、比能量大、寿命长及无记忆效应等特点。 1991年以来 ,2Ah容量以下的电池在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和 8mm摄像机上获得广泛应用 ,其电性能和安全性能已被用户所接受。国际上于 1995年开始对大容量锂离子蓄电池进行研究 ,容量一般在 40~ 10 0Ah范围内 ,其主要目标是希望在航天、电动汽车及贮能设备中作为电源。目前电子十八研究所已经研制成功由 84只 5 5Ah圆柱形电池串联构成的电动汽车用电池组。该电池组和由清华大学研制成功的电池管理系统及充电器组成的动力电源系统也已完成地面联试 ,其总比能量达 10 3Wh/kg ,最大输出功率约为 5 0kW。与二汽东风汽车研究所合作的车载试验将于 2 0 0 1年12月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系统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动力电池特性研究 被引量:41
19
作者 王震坡 孙逢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53-1057,共5页
为深入了解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充放电特性,评价其在电动汽车上的使用性能,通过不同条件下的试验对两种锂离子动力电池进行了全面性能测试.介绍了动力电池性能试验方法,基于试验数据绘制了锂离子动力电池不同使用工况下的充放电特性曲线,... 为深入了解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充放电特性,评价其在电动汽车上的使用性能,通过不同条件下的试验对两种锂离子动力电池进行了全面性能测试.介绍了动力电池性能试验方法,基于试验数据绘制了锂离子动力电池不同使用工况下的充放电特性曲线,得到了电池的各项性能参数.分析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工作特性以及充放电率、环境温度等因素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合理使用建议和在低温情况下的合理应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动力电池 充放电特性 充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UKF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状态联合估计 被引量:10
20
作者 章军辉 李庆 +1 位作者 陈大鹏 赵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57-1563,共7页
针对由静态的电池模型参数而造成的状态估计累计误差、噪声统计特性的时变不确定性等实用化的问题,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框架设计了一种自适应UKF的电池状态联合估计算法.在无迹变换(unscented transform,UT... 针对由静态的电池模型参数而造成的状态估计累计误差、噪声统计特性的时变不确定性等实用化的问题,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框架设计了一种自适应UKF的电池状态联合估计算法.在无迹变换(unscented transform,UT)时,对量测方程进行准线性化处理,降低了循环迭代过程中的计算开销;利用带遗忘因子的Sage-Husa自适应估计方法对过程噪声的统计特性参数进行递推估计与修正,提高了UKF估计算法的自适应容错能力;实时跟踪滤波的收敛性,若呈发散趋势时,通过自适应衰减因子对误差协方差进行调整以抑制滤波发散,保证了滤波过程的数值稳定性;采用联合估计策略对一阶Thevenim电池欧姆内阻模型参数进行在线更新,以确保动态测试工况下电池模型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以及电池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的估计精度.实验与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电池状态联合估计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电状态 健康状态 无迹卡尔曼滤波 自适应滤波 离子动力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