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5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1
作者 赵猛猛 张玉坤 《中外能源》 CAS 2025年第1期31-37,共7页
锂离子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首选,而正极材料作为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池性能和安全性影响重大。目前常用的正极材料是氧化物基层状活性材料,如磷酸铁锂、钴酸锂等。与无机正极材料相比,有机正极材料具有理论比容量高、环境... 锂离子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首选,而正极材料作为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池性能和安全性影响重大。目前常用的正极材料是氧化物基层状活性材料,如磷酸铁锂、钴酸锂等。与无机正极材料相比,有机正极材料具有理论比容量高、环境友好、结构设计灵活、安全性高、原材料来源丰富等优点,被认为是有效的正极材料之一。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的有机正极材料主要包括羰基化合物、自由基聚合物、导电聚合物和有机硫化物。羰基化合物因其高理论比容量、快速反应动力学、结构多样性、易于合成和可利用自然资源等特点,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最有希望的正极材料。自由基聚合物的优势是具有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导电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电子导电性和可逆性,有机硫化物具有高比容量,而且矿物硫的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易于精炼,分别被认为是锂电池的一类重要有机正极材料。下一代有机正极材料的开发,需要多种改性方式共用,从而开发出高性能的复合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有机正极材料 羰基化合物 比容量 可逆性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冷处理对锂离子电池正极尖晶石锰酸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刘超帅 李振京 +2 位作者 范广新 孟德轩 蔡海洋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用液氮在-150℃下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_(2)O_(4)进行深冷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性能等表征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深冷处理不改变LiMn_(2)O_(4)的立方尖晶石结构,但... 用液氮在-150℃下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_(2)O_(4)进行深冷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性能等表征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深冷处理不改变LiMn_(2)O_(4)的立方尖晶石结构,但对电化学性能影响显著。当处理时长为30min时,效果最佳,材料的大倍率放电能力及循环性能提升明显,10C条件下放电比容量由原始的45.2mAh/g提高到65.6mAh/g,200周循环容量保持率(1C)高达97.9%。究其原因:深冷处理使电极颗粒产生微裂纹,电解液透过微裂纹渗入到颗粒的内部,增加了正极与电解液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缩短了锂离子的输运路径,降低了电极极化和电荷转移阻抗,从而提升了材料的大倍率性能;同时,裂纹的存在缓解了锂离子在反复脱嵌过程中引起的电极体积变化,释放了晶格畸变而产生的应力,使材料结构的稳定性增加,循环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冷处理 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锰酸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宝 梁祯 +3 位作者 张雁南 孟奇 董鹏 张英杰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0-391,407,共13页
随着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 batteries,LIBs)在电动汽车、3C电子产品和储能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和产销量的日益剧增,其退役后带来的金属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有必要大力开发绿色环保、高效低成本的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工... 随着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 batteries,LIBs)在电动汽车、3C电子产品和储能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和产销量的日益剧增,其退役后带来的金属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有必要大力开发绿色环保、高效低成本的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工艺,实现金属资源的周期性利用。回顾了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工艺的最新进展。概述了现有的回收工艺,详细介绍了预处理、火法冶金、湿法冶金、生物浸出和直接回收等回收工艺的研究现状。并通过对比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综合讨论了各工艺的回收效率、安全性和经济价值。最后,展望了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再利用的前景和发展趋势,旨在为直接化、高值化、规模化的废旧锂电池回收再利用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预处理工艺 回收工艺 直接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喷雾热解法生产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技术经济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杜文 王君雷 +2 位作者 徐运飞 李世龙 王昆 《储能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5-357,共13页
正极材料约占锂离子电池制造成本的三成,是影响动力电池价格的主要因素;采用火焰喷雾热解法生产三元正极材料能耗低、设备少,可降低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成本。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定量评估采用火焰喷雾热解法生产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技术... 正极材料约占锂离子电池制造成本的三成,是影响动力电池价格的主要因素;采用火焰喷雾热解法生产三元正极材料能耗低、设备少,可降低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成本。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定量评估采用火焰喷雾热解法生产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计算火焰喷雾热解法生产LiNi_(0.8)Co_(0.1)Mn_(0.1)O(2)(NCM811)的原料、燃料、排放产物质量流量和盈亏平衡条件下的最低销售价格,并与传统共沉淀法比较。技术分析中物料与能量平衡计算结果表明,火焰喷雾热解法可使CO_(2)排放、电力消耗和用水消耗分别降低约41%、85%和29%。经济分析结果显示,盈亏平衡条件下NCM811材料的最低售价为221.1 CNY/kg,较当前市场销售价低约18%。最后,针对材料最低售价的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原材料成本是最敏感的因素,当原料价格降低25%时,盈亏平衡点售价可达172.0 CNY/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喷雾热解 技术经济分析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 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正极材料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军 韩路豪 +1 位作者 王子阳 姚斌 《建筑电气》 2024年第2期38-44,共7页
为探究不同正极材料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特性,针对不同荷电状态(SOC)下相同容量的不同正极材料大容量52 Ah磷酸铁锂电池(LFP)和53 Ah三元锂离子电池(NCM)的热失控进行实验,通过热失控行为、热失控特征参数等参数对比二者的宏观行... 为探究不同正极材料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特性,针对不同荷电状态(SOC)下相同容量的不同正极材料大容量52 Ah磷酸铁锂电池(LFP)和53 Ah三元锂离子电池(NCM)的热失控进行实验,通过热失控行为、热失控特征参数等参数对比二者的宏观行为与特征。实验结果表明:NCM热失控比LFP更剧烈;SOC越大,NCM与LFP更易发生热失控且热失控更剧烈,NCM热失控对SOC的变化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磷酸铁电池 三元离子电池 热失控 荷电状态 特征参数 温升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共熔溶剂浸出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金属元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邸思 何喜红 文云鹏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8-407,共10页
随着电动汽车及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 batteries,LIBs)的生产量不断增加,由此导致退役LIBs的数量急剧增加。退役LIBs的正极材料中含有大量的Li,Co,Ni等高价值金属元素,对其高效回收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湿法技... 随着电动汽车及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 batteries,LIBs)的生产量不断增加,由此导致退役LIBs的数量急剧增加。退役LIBs的正极材料中含有大量的Li,Co,Ni等高价值金属元素,对其高效回收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湿法技术是回收退役LIBs正极材料中金属元素的主要方法,浸出是该技术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众多的浸出剂中,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DES)是一类清洁有效的绿色试剂,在浸出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锰酸锂等正极材料方面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按照氢键供体的结构,将浸出正极材料的DES分为5类:醇类、尿素及硫脲类、磺酸类、羧酸类和膦酸类。论述了各类DES浸出正极材料的性能和机理,比较了各类DES的优缺点,展望了DES在LIBs回收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浸出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实现Rb^(+)/Cl^(-)双位点共掺杂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桂芬 杨广场 +2 位作者 方明 杨怡诗 赖飞燕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144,共4页
针对LiNi_(0.8)Co_(0.1)Mn_(0.1)O_(2)(NCM)正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结构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Rb^(+)/Cl^(-)双位点共掺杂NCM材料的策略。NCM晶格中Rb^(+)/Cl^(-)双位点共掺杂的协同效应提高了Li^(+)扩散速率,缓解了内部应变,抑制了高截止... 针对LiNi_(0.8)Co_(0.1)Mn_(0.1)O_(2)(NCM)正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结构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Rb^(+)/Cl^(-)双位点共掺杂NCM材料的策略。NCM晶格中Rb^(+)/Cl^(-)双位点共掺杂的协同效应提高了Li^(+)扩散速率,缓解了内部应变,抑制了高截止电压循环时Li^(+)/Ni^(2+)的混排。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Li_(0.99)Rb_(0.01)(Ni_(0.8)Co_(0.1)Mn_(0.1))O_(1.99)Cl_(0.01)(RbCl-NCM)材料在电流密度10C下放电容量高达176.9 mAh/g;RbCl-NCM材料在电流密度1C下首次放电容量203.5 mAh/g,且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经200个循环后,容量保持率高达87.8%,而NCM材料在相同测试条件下的容量保持率仅5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三元正极材料 富镍层状氧化物 双位点掺杂 放电容量 电流密度 循环性能 容量保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产业化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廖达前 习小明 +3 位作者 周春仙 胡常波 王双才 李伟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4-117,121,共5页
从磷酸铁锂国内外主要厂商及其产能、国内外市场状况、产业化技术路线和产业化面临的问题及产业风险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磷酸铁锂材料近年来在产业化方面的最新进展。介绍了LiFePO4产业化合成方法及其优缺点,并提出了磷酸铁锂电池材料产业... 从磷酸铁锂国内外主要厂商及其产能、国内外市场状况、产业化技术路线和产业化面临的问题及产业风险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磷酸铁锂材料近年来在产业化方面的最新进展。介绍了LiFePO4产业化合成方法及其优缺点,并提出了磷酸铁锂电池材料产业化急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磷酸铁 正极材料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杨威 曹传堂 曹传宝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40,共5页
用共沉淀的方法制备了改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样品的晶体结构、表观形貌、谱学性质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表观形貌和电性能上与固相法制备的样品进行比较。... 用共沉淀的方法制备了改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样品的晶体结构、表观形貌、谱学性质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表观形貌和电性能上与固相法制备的样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此种方法制备的LiFePO4为单一的橄榄石型晶体结构,具有3.4V左右的放电电压平台,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分别以0.2,0.4mA/cm2的电流密度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42.3,127mAh/g,充放电循环2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129.7,105.5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fepO4 共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源对LiFePO_4/C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亮 王远洪 +2 位作者 刘恒 张军 王巍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21-1225,共5页
以自制的正磷酸铁为铁和磷源,氢氧化锂为锂源,分别以酚醛树脂、葡萄糖、柠檬酸为碳源,采用碳热还原法合成LiFePO4/C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四探针电导测定及恒流充放电测试分别对合成样品的物相、粒... 以自制的正磷酸铁为铁和磷源,氢氧化锂为锂源,分别以酚醛树脂、葡萄糖、柠檬酸为碳源,采用碳热还原法合成LiFePO4/C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四探针电导测定及恒流充放电测试分别对合成样品的物相、粒径、表面形貌、电导率及电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酚醛树脂为碳源制备的Li FePO4/C材料具有更小的颗粒尺寸、更高的电导率和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0.1C首放电比容量达到165.52 mAh/g。0.5C,1C,2C,5C和10 C倍率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6.93 mAh/g,146.73 mAh/g,135.85 mAh/g,119.02 mAh/g和105.25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 磷酸亚铁 碳热还原法 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伟 习小明 +1 位作者 湛中魁 胡常波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8-91,共4页
以H3PO4,FeSO4.7H2O和LiOH.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并以葡萄糖为碳源对其进行碳包覆。考查了pH值、水热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合成产物的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水热... 以H3PO4,FeSO4.7H2O和LiOH.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并以葡萄糖为碳源对其进行碳包覆。考查了pH值、水热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合成产物的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水热反应合成LiFePO4有很大的影响,当前驱体pH值为7左右时能得到较纯的LiFePO4。260℃水热反应4 h所合成的LiFe-PO4碳包覆后的电性能最好,0.1C倍率下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2和146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磷酸铁(lifepO4)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昕洋 张培新 +5 位作者 罗仲宽 黄小倩 李梅 刘剑洪 许启明 任祥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5-389,421,共6页
以LiOH·H2O(、NH4)2HPO4、FeSO4·7H2O为原料,通过沉淀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前驱体,前躯体中混入2wt%的活性炭在550℃烧结6h得到橄榄石型的LiFePO4。研究了反应时间、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对合成LiFePO4的影响,利用X... 以LiOH·H2O(、NH4)2HPO4、FeSO4·7H2O为原料,通过沉淀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前驱体,前躯体中混入2wt%的活性炭在550℃烧结6h得到橄榄石型的LiFePO4。研究了反应时间、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对合成LiFePO4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差热综合分析(TG-DTA)、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合成的LiFePO4的结构、形态、热化学性质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沉淀法制备橄榄石型LiFePO4正极材料呈形貌规整的类球形颗粒,晶型发育完善,粒度分布均匀。LiFePO4样品在室温首次放电容量119.5mAh·g-1,8次循环后放电容量衰减低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lifepO 化学沉淀法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热法制备Li_(1.2)Ni_(0.13)Co_(0.13)Mn_(0.54)O_(2)-LiAlO_(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邹振耀 周亚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92-198,共7页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类核壳结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1.2)Ni_(0.13)Co_(0.13)Mn_(0.54)O_(2)-LiAlO_(2)。扫描电镜(SEM)与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包覆LiAlO_(2)后,材料粒径在0.2~0.5μm之间,表面粗糙度增大。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类核壳结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1.2)Ni_(0.13)Co_(0.13)Mn_(0.54)O_(2)-LiAlO_(2)。扫描电镜(SEM)与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包覆LiAlO_(2)后,材料粒径在0.2~0.5μm之间,表面粗糙度增大。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包覆后,部分铝元素进入样品的体相中;改变了样品中过渡金属元素的价态分布。电压范围2.0~4.8V、0.05C活化时,包覆样品首次放电比容量达206.4mAh/g;库仑效率78.0%。样品在1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151.4mAh/g,循环50次容量保持率高达98.4%。包覆后,材料可逆容量明显提升,倍率性能及循环稳定性均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材料 离子电池 溶剂热法 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高镍单晶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14
作者 尹延鑫 邱祥云 +2 位作者 李苗苗 张涛 戴作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0-66,共7页
高镍单晶正极材料LiNi_(1-x-y)Co_(x)Mn_(y)O_(2)(0<x+y≤0.5)是锂电池最为重要的正极材料之一,具有循环性能优异和比容量高等优点,因此是目前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该类材料仍存在离子扩散速率慢、晶体... 高镍单晶正极材料LiNi_(1-x-y)Co_(x)Mn_(y)O_(2)(0<x+y≤0.5)是锂电池最为重要的正极材料之一,具有循环性能优异和比容量高等优点,因此是目前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该类材料仍存在离子扩散速率慢、晶体微裂纹、阳离子无序化、首圈库仑效率偏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材料的发展进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内外学者近年来针对高镍单晶正极材料的改性与优化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进展。综述了近年来单晶正极材料的研究成果,概括了单晶正极材料的结构、衰减机理及其问题改善策略。同时,侧重介绍了合成方面的改进和优化方法,并对未来单晶正极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高镍单晶 改性优化 材料掺杂 材料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发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曲涛 田彦文 翟玉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5-78,共4页
橄榄石型LiFePO_4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它的理论容量为170mA/g。LiFePO_4具有价格便宜、环境友好、无毒、无吸湿性、热稳定性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LiFePO_4的结构、锂离子的脱嵌机制及国内外LiFeP... 橄榄石型LiFePO_4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它的理论容量为170mA/g。LiFePO_4具有价格便宜、环境友好、无毒、无吸湿性、热稳定性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LiFePO_4的结构、锂离子的脱嵌机制及国内外LiFePO_4研究情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fepO4 热稳定性 脱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湿化学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运姣 洪良仕 习小明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61,共4页
评述了乳化干燥法、共沉淀法、Sol gel法及水热法等湿化学法合成LiFePO4的研究进展。乳化干燥法具有原料来源广,产物电化学性能优良,制备方法简单等优点;共沉淀法具有反应时间短,能耗低,产物性能好等优点,但原料的选择有一定的限制;Sol ... 评述了乳化干燥法、共沉淀法、Sol gel法及水热法等湿化学法合成LiFePO4的研究进展。乳化干燥法具有原料来源广,产物电化学性能优良,制备方法简单等优点;共沉淀法具有反应时间短,能耗低,产物性能好等优点,但原料的选择有一定的限制;Sol gel法具有纯度高、颗粒细等优点,其主要不足为凝胶干燥时收缩性大,粉体材料的烧结性不好;水热法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流程短,操作容易,易实现工业化等优点,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湿化学合成 正极材料 lifep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iFePO_4/聚三苯胺复合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英文) 被引量:6
17
作者 苏畅 黄启飞 +1 位作者 徐立环 张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8-94,共7页
通过低温溶剂热法和高温热处理技术合成了橄榄石结构的LiFePO4/carbon(C-LiFePO4)纳米材料.在此基础上,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三苯胺(PTPAn)修饰包覆的C-LiFePO4复合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C-LiFePO4/PTPAn).利用X射线衍射(XRD... 通过低温溶剂热法和高温热处理技术合成了橄榄石结构的LiFePO4/carbon(C-LiFePO4)纳米材料.在此基础上,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三苯胺(PTPAn)修饰包覆的C-LiFePO4复合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C-LiFePO4/PTPAn).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电化学阻抗谱(EIS)以及恒电流充放电等测试方法,考察PTPAn包覆量对C-LiFePO4/PTPAn复合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溶液共混法PTPAn能够致密地包覆在C-LiFePO4表面,形成一个有效的电子/离子传输通道从而有效提高CLiFePO4基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活性.所有样品中C-LiFePO4/10%(w)PTPAn作为正极材料呈现出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0.1C倍率恒流充放电下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4.5 mAh g-1,在10C高倍率恒流充放电下材料的放电比容量达到114.2 mAh g-1.当C-LiFePO4/PTPAn复合材料表面包覆的PTPAn含量进一步增加,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出现下降的趋势.电化学阻抗测试表明PTPAn包覆层明显减小了C-LiFePO4电极的电荷转移电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聚三苯胺 正极材料 溶液共混法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石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锰锂研究进展
18
作者 汤镇源 李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77,共4页
磷酸锰锂具有循环性能好、结构稳定、能量强度高等优点,被认为是极具竞争力的锂离子电池理想正极材料之一。综述了磷酸锰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材料纳米化、碳包覆、离子掺杂法等改性... 磷酸锰锂具有循环性能好、结构稳定、能量强度高等优点,被认为是极具竞争力的锂离子电池理想正极材料之一。综述了磷酸锰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材料纳米化、碳包覆、离子掺杂法等改性方法对提高磷酸锰锂电化学性能及其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实现大规模量产、提高电导率以及锂离子扩散能力是磷酸锰锂正极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磷酸锰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8
19
作者 钟胜奎 王健 +1 位作者 肖新和 李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共3页
综述了橄榄石LiFePO4的晶体结构,重点讨论了近年来各种合成LiFePO4的制备方法以及改性研究,并对其发展方向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 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磷酸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LiFePO_4/LiNi_(0.8)Co_(0.15)Al_(0.05)O_2混合正极材料的电化学热稳定性能 被引量:9
20
作者 朱蕾 贾荻 +3 位作者 俞超 吴勇民 吴晓萌 汤卫平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6年第4期478-485,共8页
为了改善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的电化学热稳定性能,加入LiFePO_4共混制成了LiFePO_4/LiNi_(0.8)Co_(0.15)Al_(0.05)O_2锂离子电池用混合正极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结构和形貌,测试了... 为了改善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的电化学热稳定性能,加入LiFePO_4共混制成了LiFePO_4/LiNi_(0.8)Co_(0.15)Al_(0.05)O_2锂离子电池用混合正极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结构和形貌,测试了电化学性能。结果显示,简单球磨的混合LiFePO_4/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中,纳米LiFePO_4粒子包覆在LiNi_(0.8)Co_(0.15)Al_(0.05)O_2粒子表面提高了混合正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化学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LiFePO_4/LiNi_(0.8)Co_(0.15)Al_(0.05)O_2混合正极材料在50℃下循环100周容量保持率为82.0%,明显地优于单一LiNi_(0.8)Co_(0.15)Al_(0.05)O_2材料的7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8Co0.15Al0.05O2 lifepO4 混合正极材料 离子电池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