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需要将电活性材料与导电剂、粘接剂等辅助物质混合后,制成复合电极来评测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但辅助物质和复合电极结构可能影响评测结果的准确性.由于单颗粒微电极可选取单一颗粒进行测试,无需加入添加剂材料,因此,采用单颗粒微电极...通常需要将电活性材料与导电剂、粘接剂等辅助物质混合后,制成复合电极来评测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但辅助物质和复合电极结构可能影响评测结果的准确性.由于单颗粒微电极可选取单一颗粒进行测试,无需加入添加剂材料,因此,采用单颗粒微电极评测材料性能可以得到材料的本征性能.同时,单颗粒微电极还可以实现对材料的快速、精确评测.本文利用单颗粒微电极方法测试了球形LiFePO_4颗粒的循环伏安特性、循环稳定性和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单颗粒微电极可以20 m V·s^(-1)的速率快速扫描、精确测试,测得锂离子在该颗粒中的扩散系数约为2.4~3.2×10^(-11)cm^2·s^(-1),电化学反应的控制步骤为锂离子的固相扩散控制.另外,LiFePO_4颗粒在该单颗粒微电极构成的电池中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这些显示了单颗粒微电极在电极材料特性研究中的可行性.展开更多
文摘以NaOH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尖晶石Li Ni0.5Mn1.5O4正极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分析材料结构与表面形貌.结果表明,该材料属于空间群的无序尖晶石Li Ni0.5Mn1.5O4材料,由八面体粒子团聚成3~6μm的大粒子.恒电流充放电结果显示,材料在0.1C倍率下首周放电比容量为121.5 m Ah·g-1,经过150周充放电后,材料比容量无明显衰减,其容量保持率为99%.用PITT和原位XRD联用技术研究了充放电过程中材料的结构与锂离子扩散系数之间的关系.PITT法测得材料中锂离子的扩散系数为10-10~10-11cm2·s-1.
文摘通常需要将电活性材料与导电剂、粘接剂等辅助物质混合后,制成复合电极来评测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但辅助物质和复合电极结构可能影响评测结果的准确性.由于单颗粒微电极可选取单一颗粒进行测试,无需加入添加剂材料,因此,采用单颗粒微电极评测材料性能可以得到材料的本征性能.同时,单颗粒微电极还可以实现对材料的快速、精确评测.本文利用单颗粒微电极方法测试了球形LiFePO_4颗粒的循环伏安特性、循环稳定性和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单颗粒微电极可以20 m V·s^(-1)的速率快速扫描、精确测试,测得锂离子在该颗粒中的扩散系数约为2.4~3.2×10^(-11)cm^2·s^(-1),电化学反应的控制步骤为锂离子的固相扩散控制.另外,LiFePO_4颗粒在该单颗粒微电极构成的电池中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这些显示了单颗粒微电极在电极材料特性研究中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