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菱化学子公司与宁德时代签署锂离子二次电池专利技术许可协议
1
作者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6-16,共1页
5月15日,三菱化学公告称其子公司MU Ionic Solutions株式会社(下称“MUIS”)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CATL”)就MUIS持有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相关专利达成技术许可协议。MUIS长期着眼于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界面作用,成功开发... 5月15日,三菱化学公告称其子公司MU Ionic Solutions株式会社(下称“MUIS”)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CATL”)就MUIS持有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相关专利达成技术许可协议。MUIS长期着眼于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界面作用,成功开发出基于二氟磷酸盐的正极界面控制技术(MP1 Technology),并持有该技术相关的多项专利。此次,MUIS与CATL就MP1 Technology相关专利之技术许可事宜达成一致并签署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可协议 专利技术 三菱化学 锂离子二次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废料——铝钴膜中回收钴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6
2
作者 钟海云 李荐 柴立元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4,11,共5页
根据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废料———铝钴膜原料中LiCoO2 的性质 ,提出了LiCoO2 在硫酸、双氧水体系中的分解反应为 :         2LiCoO2 +3H2 SO4 +H2 O2 →Li2 SO4 +2CoSO4 +4H2 O +O2 ↑确定从中回收铝、钴的工艺流程为 :碱浸→... 根据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废料———铝钴膜原料中LiCoO2 的性质 ,提出了LiCoO2 在硫酸、双氧水体系中的分解反应为 :         2LiCoO2 +3H2 SO4 +H2 O2 →Li2 SO4 +2CoSO4 +4H2 O +O2 ↑确定从中回收铝、钴的工艺流程为 :碱浸→酸溶→净化→沉钴。碱浸液中的铝用硫酸中和制取化学纯氢氧化铝 ,回收率 94 84 % ;钴以草酸钴的形式回收 ,产品质量达到赣州钴钨有限责任公司的草酸钴产品标准 ,直收率 95 75%。每处理 1t铝钴膜废料可获纯利 4 56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二次电池 正极材料废料 LICOO2 回收 草酸钴 铝钴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高功率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球形Li4Ti5O12负极材料 被引量:9
3
作者 闫慧 张欢 +2 位作者 张鼎 朱智 其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118-2122,共5页
以球形TiO2和LiOH溶液为反应物,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尖晶石型Li4Ti5O12,并使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扫描电镜(SEM)和激光粒度分布(PSD)对其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该法得到的产品颗粒大小均... 以球形TiO2和LiOH溶液为反应物,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尖晶石型Li4Ti5O12,并使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扫描电镜(SEM)和激光粒度分布(PSD)对其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该法得到的产品颗粒大小均匀,粒度分布狭窄,结构与标准Li4Ti5O12谱图一致.实验选定温度下所得的Li4Ti5O12均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其中,800°C热处理所得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最好,室温下,以35mA·g-1的电流密度进行充放电,其可逆容量达到162mAh·g-1,同时这种材料也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即使在720mA·g-1的电流密度条件下进行充放电,其可逆容量仍可达到124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合成 球形 LI4TI5O12 电化学性能 锂离子二次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二次电池碳负极材料的改性 被引量:14
4
作者 吴宇平 万春荣 +1 位作者 姜长印 李建军 《电化学》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86-292,共7页
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碳负极材料,其改性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引入非金属无素、引入金属元素、处理表面及其它方法.引入的非金属元素有硼、硅、氮、磷和硫.引入的金属元素有钾、铝、镓、和钒、镍、钴、铜、铁等过渡金属元素.表面... 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碳负极材料,其改性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引入非金属无素、引入金属元素、处理表面及其它方法.引入的非金属元素有硼、硅、氮、磷和硫.引入的金属元素有钾、铝、镓、和钒、镍、钴、铜、铁等过渡金属元素.表面处理的方法包括氧化、形成表面层等.这些方法之所以能提高碳材料的性能,主要是由于它们能影响碳材料的电子状态、晶体结构以及表面结构.另外对锂在碳材料中的储存机理也简要地加以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 锂离子二次电池 碳负极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隔膜的制备及其性质 被引量:7
5
作者 任旭梅 吴锋 +2 位作者 吴川 李汉军 黄学杰 《电化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34-237,共4页
本文采用倒相法制备了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PVDF HFP共聚物型多孔聚合物隔膜 ,该聚合物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其孔隙率可达 75% ,吸附电解液后增重 4 50 % ,电导率为 10 - 3S/cm 。
关键词 PVDF-HFP共聚物 隔膜 倒相法 锂离子二次电池 制备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VPO_4F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宇展 任俊霞 +2 位作者 周震 高学平 阎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97-1600,共4页
A new cathode material, LiVPO4F, has been synthesized through two steps of solid-state reactions. In the first step, vanadium pentoxide, ammon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and a high surface area carbon were pre-heated at... A new cathode material, LiVPO4F, has been synthesized through two steps of solid-state reactions. In the first step, vanadium pentoxide, ammon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and a high surface area carbon were pre-heated at 300 ℃ and reacted at 750 ℃ under an inert atmosphere to yield the trivalent vanadium phosphate VPO4. In the second step, the product LiVPO4F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with VPO4 and LiF. The LiVPO4F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cyclic voltammetry and charge/discharge testing measurements. The LiVPO4F is triclinic crystalline system. At 0.1 C rate, the first charge/discharge capacities were 150.1 mAh·g-1 and 132.6 mAh·g-1; At 0.2 C rate, the first charge/discharge capacities were 142.9 mAh·g-1 and 125.2 mAh·g-1. The LiVPO4F from this work has higher charge/discharge voltage 4.3 V and 4.1 V,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二次电池 正极材料 氟磷酸钒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制进展 被引量:18
7
作者 彭忠东 杨建红 +1 位作者 邓朝阳 刘业翔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25-127,共3页
综述了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着重叙述了LiCoO2、LiNiO2、LiMn2O4及被修饰的LiCoO2、LiNiO2、LiMn2O4正极材料的合成方法。
关键词 锂离子二次电池 正极材料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Al_yCo_(0.2)Ni_(0.8-y)O_2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江卫军 其鲁 +2 位作者 柯克 王银杰 晨晖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280-1284,共5页
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AlyCo0.2Ni0.8-yO2(y=0,0.001,0.005,0.01,0.03),采用XRD、SEM、ICP-AES、差分计时电位法和充放电循环等对合成的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产物均... 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AlyCo0.2Ni0.8-yO2(y=0,0.001,0.005,0.01,0.03),采用XRD、SEM、ICP-AES、差分计时电位法和充放电循环等对合成的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产物均为α-NaFeO2型的层状结构,产物无杂质相,产物的表面形貌规则,颗粒大小均匀。实验结果证明经过Al掺杂后的材料的放电电压平台有所提高,容量也有所上升。并且随着Al含量的增加,材料在电化学充放电过程的结构稳定性在上升,因此电化学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实验结果还表明低含量Al元素的掺杂既提高了LiNi0.8Co0.2O2的放电容量,又提高了其循环可逆性,使材料的容量保持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二次电池 正极材料 LiAlyCo0.2Ni0.8-yO2 合成 电化学性能 AL掺杂 氧化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二次电池碳负极材料的改性 被引量:5
9
作者 吴宇平 方世壁 +1 位作者 江英彦 万春荣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3-137,共5页
通过热处理,得到了以密胺树脂为基体的掺杂有磷的碳材料,并用元素分析、XPS、XBD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磷酸加入以后,对氮原子的含量影响不大,但其键合状态发生了变化,使有利于可逆容量提高的graphene氮的相对含量增加,导致碳材料... 通过热处理,得到了以密胺树脂为基体的掺杂有磷的碳材料,并用元素分析、XPS、XBD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磷酸加入以后,对氮原子的含量影响不大,但其键合状态发生了变化,使有利于可逆容量提高的graphene氮的相对含量增加,导致碳材料的可逆容量随磷酸加入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二次电池 碳负极 密胺树脂 磷酸 负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二次电池电解质材料LiPF_6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9
10
作者 滕祥国 戴纪翠 马培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109-1111,共3页
A high purity LiPF6 that has been widely used as lithium-ion secondary batteries electrolyte was prepared using acetonitrile as the medium. The target product was analyzed by FT-IR, TG-DTA and XRD, FT-IR. The results ... A high purity LiPF6 that has been widely used as lithium-ion secondary batteries electrolyte was prepared using acetonitrile as the medium. The target product was analyzed by FT-IR, TG-DTA and XRD, FT-I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absorption brands of LiPF6 agreed reasonably with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TG-DTA showed that the decomposition of LiPF6 was in three steps in stead of one ste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二次电池 电解质材料 六氟磷化 制备 红外光谱 热重分析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箔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25
11
作者 江鹏 于彦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504-3510,共7页
锂离子二次电池在通讯、交通、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铜箔这一锂电池负极集流体主要材料的需求,铜箔性能的优劣将会影响电池的性能。综述了铜箔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的作用及其生产工艺。探讨铜箔的抗拉强度、伸长率、表... 锂离子二次电池在通讯、交通、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铜箔这一锂电池负极集流体主要材料的需求,铜箔性能的优劣将会影响电池的性能。综述了铜箔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的作用及其生产工艺。探讨铜箔的抗拉强度、伸长率、表面粗糙度、厚度均匀性及表面质量等对电池性能的影响。阐述了电动汽车等所需高能量密度、高功率的新一代锂离子二次电池对铜箔性能的挑战,指出今后研制铜箔应向高强、高导、更薄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箔 锂离子二次电池 负极材料 高能量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自行车用铝塑膜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郝德利 其鲁 +1 位作者 王印萍 安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62-66,共5页
研制成功了电动自行车用5·5Ah圆柱型铝塑膜锰酸锂电池,它具有良好的倍率、循环、高低温特性。单体电池通过了GB/T18287—2000的安全试验,所有试验中电池不起火、不爆炸。将单体电池放电到3·0V,然后搁置3个月,电池出现“气胀”... 研制成功了电动自行车用5·5Ah圆柱型铝塑膜锰酸锂电池,它具有良好的倍率、循环、高低温特性。单体电池通过了GB/T18287—2000的安全试验,所有试验中电池不起火、不爆炸。将单体电池放电到3·0V,然后搁置3个月,电池出现“气胀”,经过循环,“气胀”消失,电池性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10·8V/5Ah电池组1C,100%DOD循环500次,容量保持在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二次电池 铝塑膜 电动自行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合成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_(1+x)V_3O_8及其性能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素琴 黄可龙 +1 位作者 雷磊 唐爱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3-386,共4页
以 L i2 CO3 和 NH4 VO3 为原料 ,低温合成了 L i1+ x V3 O8.通过对中间产物的热分析 ,选定了低温合成 L i1+ x V3 O8的适宜煅烧温度为 30 0℃ .研究表明 ,L i1+ x V3 O8,原料 L i/ V摩尔比应大于1∶ 3.以 Li1+ x V3 O8作为正极材料 ,... 以 L i2 CO3 和 NH4 VO3 为原料 ,低温合成了 L i1+ x V3 O8.通过对中间产物的热分析 ,选定了低温合成 L i1+ x V3 O8的适宜煅烧温度为 30 0℃ .研究表明 ,L i1+ x V3 O8,原料 L i/ V摩尔比应大于1∶ 3.以 Li1+ x V3 O8作为正极材料 ,金属锂为负极组装了模拟电池 ,高、低温合成材料具有较高的放电容量和放电电压 .XRD、SEM分析结果说明低温合成样品的结晶度低、粒径较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二次电池 LI1+XV3O8 正极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军 陶占良 袁华堂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46-950,共5页
锂离子二次电池因具有高的工作电压、高比能量、长寿命、无记忆效应等突出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和其它便携式电器,并逐步向大功率系统如电动汽车、卫星以及大型储能电池等领域拓展。本刊特邀南开大学的陈军教授撰文... 锂离子二次电池因具有高的工作电压、高比能量、长寿命、无记忆效应等突出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和其它便携式电器,并逐步向大功率系统如电动汽车、卫星以及大型储能电池等领域拓展。本刊特邀南开大学的陈军教授撰文并阐述了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作了介绍.比较了两类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二次电池 电极材料 便携式电器 笔记本电脑 大功率系统 工作电压 高比能量 记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应用和发展 被引量:20
15
作者 安平 其鲁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7,共7页
锂离子二次电池由于具有容量大、寿命长、无环境污染、使用安全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器中。随着技术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在未来的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也有着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必将对未来人们的生活产生深刻... 锂离子二次电池由于具有容量大、寿命长、无环境污染、使用安全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器中。随着技术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在未来的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也有着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必将对未来人们的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和循环性能也不断得到提高,容量更大、质量更轻、体积更小、厚度更薄、价格更低的锂离子电池将不断地被推向市场。作者分别对锂离子电池发展历史、当前应用及最新发展状况进行综述及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二次电池 应用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球形Li4Ti5O12负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闫慧 其鲁 +4 位作者 张鼎 王正德 刘云颖 王晓霞 朱铁勇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42-1248,共7页
以LiOH溶液和不同粒径的自制球形TiO2为反应物,通过水热法快速地合成了尖晶石型结构的球形Li4Ti5O12,并考察了材料合成的水热反应机理和电化学性能。TiO2在100℃、5 mol/L Li OH溶液中经水热反应20 h得到前驱体,再经800℃热处理2 h便可... 以LiOH溶液和不同粒径的自制球形TiO2为反应物,通过水热法快速地合成了尖晶石型结构的球形Li4Ti5O12,并考察了材料合成的水热反应机理和电化学性能。TiO2在100℃、5 mol/L Li OH溶液中经水热反应20 h得到前驱体,再经800℃热处理2 h便可得到粒径大小不同(0.5-1.5μm)且分布均匀的球形尖晶石Li4Ti5O12材料。Li OH在水热反应条件下扩散到球形TiO2内部,得到在分子水平混合均匀的Li-Ti-O中间体,利于高温下生成纯相的尖晶石Li4Ti5O12。所得粒径大小不同的Li4Ti5O12材料均表现出稳定的电化学循环充放电性能,其中,粒径为0.5μm的Li4Ti5O1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好:室温下,以0.2 C的倍率进行充放电,其可逆容量达到158 m Ah/g,70周后容量保持率高于99%;同时还表现出优异的高温循环稳定性,55℃下以0.2 C的倍率进行充放电,50次循环后其可逆放电比容量仍能达到125 m 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二次电池 水热法 球形 LI4TI5O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的氧化物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可龙 左晓希 +1 位作者 刘素琴 刘建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33-34,38,共3页
锰的氧化物由于资源丰富,价格便宜,无毒无污染等特点,在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大规模生产中广具前景。简述了各种锰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晶体结构及其与电化学性能的关系。
关键词 锰氧化物 锂离子二次电池 正极材料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二次电池固体电解质材料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为立 杨慕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共5页
简述了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发展、组成及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锂离子二次电池中聚合物电解质分类、导电原理、性能以及发展方向。作为新型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材料,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较液体电解质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 锂离子二次电池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离子导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Al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和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卢普涛 谢维 苏玉长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0-92,共3页
采用金属铝片和金属锂片组装纽扣电池。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和充放电前后Al片的X射线衍射分析及SEM显微观察,表明在合适充放电条件下,Al与Li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容量和一定的循环性能。
关键词 锂离子二次电池 Al极片 负极材料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VPO_4Cl的水热法合成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俊霞 周震 +2 位作者 魏进平 卞锡奎 阎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43-1448,共6页
Cathode material LiVPO4Cl for lithium-ion rechargeable batteries was synthesized by one-step hydro-thermal method. The result of XRD measurement shows that LiVPO4Cl material has a triclinic crystal structure,P1 space ... Cathode material LiVPO4Cl for lithium-ion rechargeable batteries was synthesized by one-step hydro-thermal method. The result of XRD measurement shows that LiVPO4Cl material has a triclinic crystal structure,P1 space group; the results of SEM and TEM indicate that the sample is mostly single-crystalline,stick-like material; and the results of charge/discharge testing and cyclic voltammetry measurement demonstrate that the charging plateau of LiVPO4Cl material maintains at 4.02 V and the discharging plateau at 3.86 V. After sufficient activation,the discharge capacity at 0.1C rate of the fortieth cycle of LiVPO4Cl material with relatively higher content of carbon reaches 101 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磷酸钒(LiVPO4Cl) 水热法 正极材料 锂离子二次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