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无负极锂金属电池的存储性能 |
郭姿珠
张睿
孙旦
王海燕
黄小兵
唐有根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基于安时积分法估算电池低温荷电状态的方法对比 |
李丽珍
王星
向小华
叶源
沈小波
|
《电子与封装》
|
2025 |
0 |
|
3
|
锂电池容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等效模型验证方法 |
周頔
卢文斌
付平
|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
2019 |
6
|
|
4
|
一种基于ICA-T特征和CNN-LA-BiLSTM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方法 |
张朝龙
陈阳
刘梦玲
张俣峰
华国庆
阴盼昐
|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反应模型研究进展浅析 |
王大为
李东江
李军
杨勇
|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6
|
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建模和剩余容量估计 |
陈坤华
孙玉坤
李天博
孙智权
|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7
|
锂离子电池低温复合加热策略及优化 |
李夔宁
王靖鸿
谢翌
刘彬
刘江岩
刘召婷
|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8
|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低温性能研究 |
史瑞祥
夏晴
杨杰
凌泽
|
《客车技术与研究》
|
2012 |
9
|
|
9
|
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变化及原因分析 |
王翠玲
|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
2015 |
3
|
|
10
|
高镍/碳硅三元锂离子电池循环老化机理研究 |
胡文豪
赵晨曦
孙卓尔
张沛
王学辉
汪箭
|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1
|
基于一阶ECM-IGPR的锂离子电池SOC及SOH联合估计框架 |
李谦
姜帆
韩乔妮
张吉昂
程泽
苏展
马伯杨
|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2
|
基于内阻增加和容量衰减双重标定的锂电池健康状态评估 |
任璞
王顺利
何明芳
范永存
曹文
谢伟
|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7
|
|
13
|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老化半经验模型 |
祝庆伟
俞小莉
吴启超
徐一丹
陈芬放
黄瑞
|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14
|
可变低温环境锂电池组内部短路故障诊断 |
吴佳铭
陈自强
|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15
|
锂离子电池容量衰退机理与影响因素 |
闫啸宇
周思达
卢宇
周新岸
陈飞
杨世春
华旸
徐凯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3
|
|
16
|
基于增量容量曲线的锂离子电池微内短路故障诊断方法 |
郭煜
王亦伟
钟隽
杜进桥
田杰
李艳
蒋方明
|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7
|
基于电化学-热耦合模型的电池低温脉冲加热 |
张冬冬
文华
欧阳宏伟
|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18
|
低温环境下锂电池能源包智能管理系统研究 |
辛显荣
王芳
曹飞
周新虹
付勇
|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
2021 |
1
|
|
19
|
基于电化学-热耦合模型的锂离子电池组件产热分析 |
杨佳兴
张恒运
徐屹东
|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20
|
蓄电池精准配置分析模型开发与应用研究 |
张琳
魏宁
王瑞琦
|
《科技创新与应用》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