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改性蒙脱石矿物中锂的化学状态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文 徐庆 袁润章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322-326,共5页
采用XRD、IR、XPS等测试方法 ,对锂改性蒙脱石矿物中锂的化学状态进行分析 ,发现锂改性过程中 ,Li+ 离子不仅与蒙脱石层间吸附阳离子进行交换 ,还能置换蒙脱石晶格八面体中的阳离子和进入间隙位置。Li+
关键词 锂改性 蒙脱石矿物 化学状态 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改性Pd/C催化剂及其乙炔氢氯化催化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武东 王丰 +1 位作者 王吉德 王璐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8-425,共8页
以活性炭为载体,LiCl溶液和PdCl——2溶液为改性剂和活性组分前驱体,分别用共浸渍法和分步浸渍法制备了Li改性Pd/C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考察了制备方法和助剂负载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方法和助剂负载量均... 以活性炭为载体,LiCl溶液和PdCl——2溶液为改性剂和活性组分前驱体,分别用共浸渍法和分步浸渍法制备了Li改性Pd/C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考察了制备方法和助剂负载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方法和助剂负载量均会影响催化剂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LiCl与PdCl——2共浸渍所制备的催化剂,Li负载量为0.5%时催化剂催化性能最佳,乙炔转化率达99%的高活性可维持2 h以上,氯乙烯选择性可达97%.对催化剂进行BET,TG,XRD,TPR,XPS和FT-IR对催化剂表征分析。发现,适量Li添加改性提高了催化剂中活性组分钯物种的分散度,减少了催化剂表面积碳的生成,抑制了钯活性组分的还原,从而改善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改性 钯催化剂 催化性能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材上改性锂藻土/聚乳酸复合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3
作者 蔺永岗 张鹏 +2 位作者 张晓波 李悦 李宏利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6,157,共9页
随着全球生物经济的发展,聚乳酸(PLA)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和生物安全性高的生物基绿色材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PLA脆性高、断裂伸长率低的性质限制了其在膜类材料的应用。将有机改性纳米黏土和PLA共混,是一种弥补PLA性能缺陷的方法。本... 随着全球生物经济的发展,聚乳酸(PLA)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和生物安全性高的生物基绿色材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PLA脆性高、断裂伸长率低的性质限制了其在膜类材料的应用。将有机改性纳米黏土和PLA共混,是一种弥补PLA性能缺陷的方法。本文通过N-2,3-环氧丙烯二甲基十二烷基氯化铵(DSCA)对锂藻土(Laponite)进行有机改性,得到改性后的锂藻土(O-Laponite)。采用溶剂成膜方法制备了O-Laponite/PLA复合薄膜。用涂布法将溶液分别均匀地涂在聚四氟乙烯板(PTFE)和玻璃板2种基材上,观察不同基材对复合薄膜的结构和性能影响。差式扫描量热测试(DSC)和X射线衍射测试(XRD)数据显示,随着O-Laponite的加入,在不同的基材上制备的复合薄膜具有不同的晶体构象,同时提高了复合薄膜的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2种复合薄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玻璃基板上所制备的复合薄膜的表面有明显的颗粒外观和团聚现象,而PTFE基板上所制备的复合薄膜表面呈沟壑状,无明显颗粒。拉伸性能分析表明,O-Laponite的添加能增强复合薄膜的柔韧性和断裂伸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熔融挤出 基材 有机改性藻土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锂云母浸出渣对水中氟的吸附研究
4
作者 贺广 柯平超 +2 位作者 周义朋 龚慧纯 简鹏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34,共10页
锂云母作为提锂的重要矿石,在冶炼过程中会产出大量含氟废水及浸出渣,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文以锂云母浸出渣为基本骨架,通过高温焙烧、硫酸铝溶液浸泡等方式对其进行改性,制备新型除氟材料,通过SEM、TEM、XRD、FTIR对改性后的材料进... 锂云母作为提锂的重要矿石,在冶炼过程中会产出大量含氟废水及浸出渣,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文以锂云母浸出渣为基本骨架,通过高温焙烧、硫酸铝溶液浸泡等方式对其进行改性,制备新型除氟材料,通过SEM、TEM、XRD、FTIR对改性后的材料进行形貌和结构分析,采用静态吸附试验研究其除氟性能,并通过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线模型研究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改性未将锂云母浸出渣中的氟脱离出来,但极大改变了材料的表面形貌,增加了表面的活性位点数量;采用焙烧-硫酸铝溶液浸泡-碱改性制备吸附剂的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450℃、焙烧时间2 h、硫酸铝溶液浓度(以Al^(3+)计)12 g/L,在吸附剂投加量5 g/L、反应温度25℃、含氟溶液初始浓度5 mg/L的条件下,吸附1 min时,除氟率达到91.56%,180 min达到吸附平衡,除氟率高达95.12%;吸附剂吸附氟离子过程与Langmuir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高度拟合,即以单分子层吸附和化学吸附为主。改性锂云母浸出渣对水中氟展现出良好的吸附能力,可有效去除氟污染,且改性过程中渣中氟不会脱离,可以应用至其他高氟地下水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母浸出渣 改性 焙烧 硫酸铝溶液浸泡 改性 吸附剂 含氟废水 快速除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壳聚糖/锂皂石抗菌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5
作者 吕晓静 温禹铭 +1 位作者 王小英 胡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8-166,共9页
壳聚糖(CS)和锂皂石(LAP)均为生物相容性较好的材料,通过改性可以赋予其更多生物活性。该文研究了壳聚糖季铵盐(QCS)与改性锂皂石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洗发水中的抗菌性能。通过微波辅助过氧化氢法对QCS进行降解,制备不同分子量的QC... 壳聚糖(CS)和锂皂石(LAP)均为生物相容性较好的材料,通过改性可以赋予其更多生物活性。该文研究了壳聚糖季铵盐(QCS)与改性锂皂石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洗发水中的抗菌性能。通过微波辅助过氧化氢法对QCS进行降解,制备不同分子量的QCS以提升溶解性。使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LAP进行有机改性,赋予其吸附马拉色菌的能力,得到带正电荷的有机锂皂石。复合材料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Zeta电位、旋转流变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证实了材料的成功制备。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分子量的QCS在水介质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性能,而QCS和CTAB改性LAP复合材料通过协同效应显著增强了抗菌效果。通过优化抗菌剂的添加量与比例,确定了复合抗菌剂在水介质和基础洗发水中的较优配方。在水溶液中将QCS与有机锂皂石复合材料以9∶1、5∶5和1∶9质量配比,稀释10倍后与菌液作用5 min,抗菌效果均达到100%。将QCS与有机锂皂石复合材料以9∶1的比例(总质量分数0.14%)添加到基础洗发水配方中,稀释100倍后仍保持显著抗菌效果,效能达到市售使用化学去屑品牌产品的70%以上,展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良好前景,为开发天然、环保的抗菌材料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季铵盐 改性皂石 抗菌材料 马拉色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金属电池负极集流体用多孔铜箔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肖思琪 李勇 +2 位作者 刘子梁 梁淑贞 刘玉峰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57-164,共8页
多孔铜箔作为锂金属电池负极集流体具有出色的导电性、巨大的表面积和良好的经济成本效益。普通二维铜箔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锂枝晶的无控生长以及脱落的枝晶变成“死锂”使得容量降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电池的寿命和循环稳定性;而多孔铜... 多孔铜箔作为锂金属电池负极集流体具有出色的导电性、巨大的表面积和良好的经济成本效益。普通二维铜箔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锂枝晶的无控生长以及脱落的枝晶变成“死锂”使得容量降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电池的寿命和循环稳定性;而多孔铜箔的三维结构则可以有效缓解锂枝晶生长的问题,其表面和内部的大量孔隙使得容纳活性物质的空间大大增加,孔隙边缘的高曲率使得该区域的电流密度更高,可诱导锂在孔洞内部沉积,有效抑制锂枝晶在表面的生长,而亲锂化改性则能降低锂在金属铜上成核的过电位,有效稳定锂沉积行为。本文介绍了以多孔铜箔为锂金属电池负极集流体的研究现状及对铜箔亲锂化改性的制备方法,分析了多孔铜箔的储锂机制和亲锂化改性的优势,展望了多孔铜箔集流体的应用前景,并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铜集流体 脱合金 改性 金属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改性锂皂石基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燕 来水利 穆冰硕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4-159,共6页
以海藻酸钠(SA)为骨架材料,添加改性锂皂石(NC),采用溶液聚合法将单体接枝到海藻酸钠骨架上,合成海藻酸钠/改性锂皂石基高吸水性树脂。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丙烯酸(AA)中和度以及SA、改性NC等占AA比例对树脂吸液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A... 以海藻酸钠(SA)为骨架材料,添加改性锂皂石(NC),采用溶液聚合法将单体接枝到海藻酸钠骨架上,合成海藻酸钠/改性锂皂石基高吸水性树脂。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丙烯酸(AA)中和度以及SA、改性NC等占AA比例对树脂吸液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A中和度80%、SA用量9%、改性NC用量4%、丙烯酰胺(AM)用量5%、引发剂用量0.4%、交联剂用量0.01%时树脂有较高吸水性和较强耐盐性,树脂吸蒸馏水倍率为1880g/g,吸0.9%NaCl溶液倍率为268g/g。合成的树脂热稳定性良好并且有明显的褶皱和沟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改性皂石 高吸水性树脂 结构表征 形貌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锂金属固态电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8
作者 汤淑芳 龙鹰 +3 位作者 黄东雪 蒋绍军 陈春林 梁兴华 《南方农机》 2023年第21期6-10,共5页
【目的】近年来,固态锂电池因其高安全性的突出优点备受关注,但锂金属负极仍存在着安全性和稳定性差等问题,大大限制了其产业化的应用。【方法】课题组为了提高固态锂电池安全性能,制备了在空气中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改性锂片。具体研究内... 【目的】近年来,固态锂电池因其高安全性的突出优点备受关注,但锂金属负极仍存在着安全性和稳定性差等问题,大大限制了其产业化的应用。【方法】课题组为了提高固态锂电池安全性能,制备了在空气中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改性锂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使用UV光固法将光引发剂2-羧基-2-甲基-1-苯基-1-丙酮(1173)、光催化剂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单体聚氨酯丙烯酸酯(425)、电解液和离子液体的混合溶液涂敷在锂片表面。【结果与结论】实验发现,锂片在空气中5 min便发生氧化,锂片在空气中暴露2 h后其质量增加45%。而改性锂片在空气中放置2 h后仅周围发生氧化,其质量仅仅增加1%;使用磷酸铁锂正极、改性锂片、石墨烯添加量为0.4wt%的PVDF-LiClO4-Graphene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装配成LiFePO4/PVDF-LiClO4-Graphene/GLi电池,研究发现,其在0.2C下循环,仍然保持了65%的放电比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性能研究 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后钾改性正硅酸锂吸附CO2的性能评价及动力学研究
9
作者 张赛 刘庆华 +1 位作者 LEMMON John 姜忠义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4-78,共5页
制备了钾改性正硅酸锂(K-Li4SiO4),并对其进行了自活化,考察了活化后K-Li4SiO4吸附剂在不同温度和CO2浓度气氛中吸附CO2的性能及动力学行为。总体而言,吸附剂的CO2吸附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CO2浓度的增加而提升。在700℃、100%体积分数... 制备了钾改性正硅酸锂(K-Li4SiO4),并对其进行了自活化,考察了活化后K-Li4SiO4吸附剂在不同温度和CO2浓度气氛中吸附CO2的性能及动力学行为。总体而言,吸附剂的CO2吸附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CO2浓度的增加而提升。在700℃、100%体积分数CO2气氛中吸附剂的吸附量最大,可达7.9 mmol/g,吸附剂的利用率为95.2%。利用双指数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吸附剂在各个温度以及各个CO2浓度气氛下的CO2吸附过程。吸附活化能随着CO2气氛浓度的升高而降低,CO2体积分数为20%,50%,100%时的吸附活化能分别为26448,14035,6178 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捕集 改性正硅酸 双指数模型 吸附动力学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化学侵蚀改性富锂层状正极材料Li[Li_(0.2)Mn_(0.54)Ni_(0.13)Co_(0.13)]O_2(英文)
10
作者 胡国荣 王伟刚 +2 位作者 杜柯 彭忠东 曹雁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3-72,共10页
采用3种不同pH值的去离子水,NH_4NO_3和H_2C_2O_4溶液对富锂层状正极材料Li[Li_(0.2)Mn_(0.54)Ni_(0.13)Co_(0.13)]O_2进行表面化学侵蚀改性,旨在改善其整体电化学性能。ICP结果表明pH值对材料中Li的析出具有显著影响。X射线衍射(XRD)... 采用3种不同pH值的去离子水,NH_4NO_3和H_2C_2O_4溶液对富锂层状正极材料Li[Li_(0.2)Mn_(0.54)Ni_(0.13)Co_(0.13)]O_2进行表面化学侵蚀改性,旨在改善其整体电化学性能。ICP结果表明pH值对材料中Li的析出具有显著影响。X射线衍射(XRD)表明表面化学侵蚀对材料的结构有影响。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表明材料表面结构发生了变化。H_2C_2O_4溶液侵蚀过的样品的首次效率有了极大提高,但同时中值电压和循环性能显著恶化。NH4NO3溶液侵蚀过的样品的首次效率从63%提高到了85%,1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从149 mAh·g^(-1)提高到194 mAh·g^(-1),同时保持了温和的中值电压变化曲线。通过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电化学阻抗谱(EIS)对改性机理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层状 离子电池: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倍率型微米级单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被引量:4
11
作者 鞠孜锐 孙玉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1-244,共4页
主要研究了具有微米级单晶改性正极材料LiMn1.82Al0.18O4的基本物理和电化学性能,并考察了该材料在18650型高功率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照片可看出该材料由平均粒径为6~8μm的具有八面体单晶颗粒组成,比表面... 主要研究了具有微米级单晶改性正极材料LiMn1.82Al0.18O4的基本物理和电化学性能,并考察了该材料在18650型高功率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照片可看出该材料由平均粒径为6~8μm的具有八面体单晶颗粒组成,比表面积小于0.4m2/g,振实密度可达2.4g/cm3。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样品LiMn1.82Al0.18O4在3.0~4.35V(vs.Li/Li+)充放电电压范围内,可逆比容量可达100mAh/g。以该材料为正极材料的18650型高功率锂离子电池容量可达1000mAh,30C倍率放电容量保持率达到0.2C倍率下的92%以上,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改性锰酸 倍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vances in the use of carbon materials for lithium-air batteries
12
作者 LEI Yu ZHONG Yu +3 位作者 LI Yi-shuo LI Tao ZHOU Zhuo-hui QIN Lei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9-930,共22页
Lithium-air batteries(LABs)are regarded as a next-generation energy storage option due to their relatively high energy density.The cyclic stability and lifespan of LABs are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formation and decom... Lithium-air batteries(LABs)are regarded as a next-generation energy storage option due to their relatively high energy density.The cyclic stability and lifespan of LABs are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formation and decomposition of lithium-based oxides at the air cathode,which not only lead to a low cathode catalytic efficiency but also restrict the electrochemical reversibility and cause side reaction problems.Carbon materials are considered key to solving these problems due to their conductivity,functional flexibility,and adjustable pore structure.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carbon materials as air cathode catalytic materials for LABs,focusing on their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electrochemical behavior,and reaction mechanisms.Besides being used as air cathodes,carbon materials also show potential for being used as protective layers for metal anodes or as anode materials for LA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air battery Carbon materials Air cathode Modified carbon electrode Oxygen crosso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amounts of nitrogen-doped carbon coating on cyclic stability of NCM811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13
作者 JIANG Sheng-yu CHEN Shun-yi +7 位作者 HE Rui REN Yan LIANG Qi-dong ZHU Bin PAN Xiao-xiao ZHANG Wen-xian HUANG Cheng-huan ZHUANG Shu-x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3期853-866,共14页
Rich-nickel layered ternary NCM811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electric vehicles ascribed to its high theoretical specific capacity.However,poor cycling stability and rate-performance hindered its further dev... Rich-nickel layered ternary NCM811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electric vehicles ascribed to its high theoretical specific capacity.However,poor cycling stability and rate-performance hindered its further development.Herein,different amounts of nitrogen-doped carbon were wrapped on the surface of NCM811 via a facile rheological phase method by regulating the amount of dopamine hydrochloride.The effects of the coating amounts on the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are investigated.The DFT calculation,XRD,SEM and XPS reveal that an appropriate amount of nitrogen-doped carbon coating could uniformly form a protective layer on the NCM811 surface and the introduced N could anchor Ni atoms to inhibit the Li^(+)/Ni^(2+)mixing,but excessive amount would reduce Ni^(3+)to Ni^(2+)so as to conversely aggravate Li^(+)/Ni^(2+)mixing.Among the samples,the NCM811-CN0.75 sample exhibits the most excellent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delivering a high-rate capacity of 151.6 mA·h/g at 10C,and long-term cyclability with 82.2%capacity retention after 300 cycles at 5C,exhibiting remarkable rate-performance and cycl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ion batteries NCM811 CATHODE surface modification cyclic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膨润土粘土砂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潘嘉褀 孙亚琴 陈麒忠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21,共4页
对钙-钠膨润土的锂化改性进行了研究,温度、碳酸锂加入量和溶液的pH值是锂化过程的三个重要参数,实验得出了这3个参数合适的取值范围。经XRD和红外光谱的微观分析,当锂离子置换钙离子后,膨润土的晶格间距减小,结构中的水分子减少。实验... 对钙-钠膨润土的锂化改性进行了研究,温度、碳酸锂加入量和溶液的pH值是锂化过程的三个重要参数,实验得出了这3个参数合适的取值范围。经XRD和红外光谱的微观分析,当锂离子置换钙离子后,膨润土的晶格间距减小,结构中的水分子减少。实验将两种膨润土作为粘结剂的型砂性能进行了测定,表明锂化改性的膨润土的各项技术指标优于钙-钠膨润土;相应粘土砂的综合性能,前者比后者有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砂 粘土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review of the carbon coating of the silicon anode in highperformance lithium-ion batteries 被引量:1
15
作者 XU Ze-yu SHAO Hai-bo WANG Jian-ming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6-917,共22页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chargeable lithium ion batteries(LIBs),silicon anode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because of their extremely high theoretical capacity,relatively low Li-insertion voltage and the availabil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chargeable lithium ion batteries(LIBs),silicon anode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because of their extremely high theoretical capacity,relatively low Li-insertion voltage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silicon resources.However,their large volume expansion and fragile 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SEI)film hinder their commercial application.To solve these problems,Si has been combined with various carbon materials to increase their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improve their interface properties.The use of different carbon materials,such as amorphous carbon and graphite,as three-dimensional(3D)protective anode coatings that help buffer mechanical strain and isolate the electrolyte is detailed,and novel methods for applying the coatings are outlined.However,carbon materials used as a protective layer still have some disadvantages,necessitating their modification.Recent developments have focused on modifying the protective carbon shells,and substitutes for the carbon have been sugg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ion batteries Silicon anode 3D carbon coating CARB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