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锂富锂锰基用作锂一次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叶千术 李婧竹 +1 位作者 张智豪 胡策睿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0-395,共6页
通过化学方法对富锂锰基(LrLO)材料进行了脱锂处理,使其具备荷电状态以作为锂一次电池的正极,研究了不同类型的酸对LrLO材料形貌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柠檬酸、过硫酸铵、草酸和甘氨酸可以部分脱出LrLO结构中的锂,柠檬酸会改变L... 通过化学方法对富锂锰基(LrLO)材料进行了脱锂处理,使其具备荷电状态以作为锂一次电池的正极,研究了不同类型的酸对LrLO材料形貌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柠檬酸、过硫酸铵、草酸和甘氨酸可以部分脱出LrLO结构中的锂,柠檬酸会改变LrLO团聚的结构,形成层状结构和尖晶石结构;在不同酸浓度和温度条件下,柠檬酸处理后的LrLO的首次放电比容量最高可达310.4 mAh/g,容量主要出现在1.5~1.0 V电压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一次电池 荷电态富锰基材料 化学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量密度及高功率特性锂一次电池研究进展
2
作者 代化 吴军 +1 位作者 周章华 张斌 《化工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680-6691,共12页
随着应用需求发展和装备技术升级,现有商业化锂一次电池已不能满足低成本、高能量密度及高功率的应用需求。高能量密度及高功率特性“双高”锂一次电池研究是目前面临的技术难题,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大力开展锂一次电池性能提升研究,同时... 随着应用需求发展和装备技术升级,现有商业化锂一次电池已不能满足低成本、高能量密度及高功率的应用需求。高能量密度及高功率特性“双高”锂一次电池研究是目前面临的技术难题,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大力开展锂一次电池性能提升研究,同时寻找新的锂一次电池体系。鉴于此,综述了基于低成本、高能量密度新体系锂/硫一次电池及有机正极材料锂一次电池的研究进展。同时,基于现有锂/二氧化锰、锂/氟化碳等电池体系,探讨了通过材料纳米化、表面处理及工艺优化设计等多种手段提升其功率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高功率新体系锂/铬氧化物、脱锂态钴酸锂正极锂一次电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最后,对后续发展进行了展望,对现有电池体系的深入研究挖掘出电池高功率特性潜力,新体系锂电池的研究为得到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特性锂一次电池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一次电池 高能量密度 高功率特性 有机化合物 纳米材料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O_3包覆对锂一次电池CuF_2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刘修明 王先友 +3 位作者 伍文 王欣 王国宝 杨顺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8-292,共5页
通过球磨CuF2和MoO3的混合物,制成CuF2/MoO3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测试等研究CuF2/MoO3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MoO3晶粒均匀地附着在CuF2的表面,形成均匀的导电网,从而使制备的CuF2/MoO3... 通过球磨CuF2和MoO3的混合物,制成CuF2/MoO3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测试等研究CuF2/MoO3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MoO3晶粒均匀地附着在CuF2的表面,形成均匀的导电网,从而使制备的CuF2/MoO3复合材料具有高导电性,可作为锂一次电池正极活性材料。以0.1C倍率放电,截止电压为1.5V,CuF2/MoO3复合材料放电比容量高达483mA·h/g,放电电位平台为2.5V,明显高于CuF2正极材料的278mA·h/g,接近其理论容量528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一次电池 正极材料 CuF2/MoO3复合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一次电池正极材料钒酸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唐致远 邱瑞玲 +1 位作者 刘东兴 刘元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72-1776,共5页
钒酸银正极材料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可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电源中,是一种极具研究和开发价值的电极材料。本文介绍了钒酸银放电过程的电化学还原机理,归纳总结了固相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微波法等方法制备钒酸银的研究成果和各方法的... 钒酸银正极材料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可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电源中,是一种极具研究和开发价值的电极材料。本文介绍了钒酸银放电过程的电化学还原机理,归纳总结了固相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微波法等方法制备钒酸银的研究成果和各方法的优缺点,概述了对钒酸银进行改性研究的成果,并对今后钒酸银主要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银 锂一次电池 植入式医疗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_x-Ru复合阴极材料的制备及在锂一次电池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伶潇 张丽娟 +1 位作者 希利德格 李钒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8-158,共11页
首次采用简单的原位化学改性方法合成了CFx-Ru复合阴极材料并应用于锂一次电池。与原始CFx材料相比,CFx-Ru在5C的放电倍率下放电容量、放电电压平台和最大功率密度可分别高达605 mAh·g^-1、2 V、8727 W·kg^-1。通过X射线衍射... 首次采用简单的原位化学改性方法合成了CFx-Ru复合阴极材料并应用于锂一次电池。与原始CFx材料相比,CFx-Ru在5C的放电倍率下放电容量、放电电压平台和最大功率密度可分别高达605 mAh·g^-1、2 V、8727 W·kg^-1。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阴极材料结构、化学环境和形貌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CFx-Ru复合材料中,nF/nC和C-F2键与C-F共价键的峰面积比都有所降低,这可能是由于RuO2与CFx材料表面或边缘的CF2惰性基团反应所致。这种原位化学反应消耗了非活性的CF2,产生了导电元素钌,并由于气相产物的演化而增加了比表面积。这些特性有助于改善阴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电化学阻抗谱和N2吸附-脱附测试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改性材料拥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的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一次电池 高倍率性能 原位化学改性 氟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容量铬氧化物Cr_(8)O_(21)锂一次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滕久康 吴宁宁 +2 位作者 王畅 王庆杰 石斌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455-3462,共8页
本工作以CrO_(3)前体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高性能的Cr_(8)O_(21)材料,探究了热解温度对Cr_(8)O_(21)性能的影响,并详细分析Cr_(8)O_(21)的首次放电机理。借助X射线衍射技术(XRD)、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技术(... 本工作以CrO_(3)前体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高性能的Cr_(8)O_(21)材料,探究了热解温度对Cr_(8)O_(21)性能的影响,并详细分析Cr_(8)O_(21)的首次放电机理。借助X射线衍射技术(XRD)、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技术(XPS)和电化学技术等表征测试手段,对比分析了不同热解温度下制得的样品结晶度、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并阐明了放电机理。结果表明,热解温度270℃下制备的Cr_(8)O_(21)样品结晶度最高、放电性能优异。在0.05 mA/cm^(2)下放电比容量达到419 mAh/g,平均电压2.99 V;在1.0 mA/cm^(2)下放电比容量达到315 mAh/g,平均电压2.82 V;容量保持率75.11%,电化学性能高于其他温度下制得的Cr_(8)O_(21)样品。热解温度低于270℃,CrO_(3)前体反应不充分;热解温度高于270℃,会生成杂相。XPS结果显示,Cr_(8)O_(21)中Cr元素只含+3价和+6价,不存在其他价态。Cr_(8)O_(21)首次放电机理为:从3.5 V放电至3.0 V,为锂离子嵌入Cr_(8)O_(21)内部的过程;从3.0 V放电至结束,为锂离子与Cr_(8)O_(21)反应生成LiCrO_(2)和高度不可逆的Li_(2)O的过程。本研究有助于推动高容量的Cr_(8)O_(21)材料在锂一次电池领域的应用,为高比能一次电池技术的研发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_(8)O_(21) 锂一次电池 正极材料 热解温度 LiCr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储备式一次锂锰电池正极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子佳 王兴贺 +1 位作者 牛长东 丁志强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3-916,共4页
研究了储备式锂二氧化锰电池正极的制备工艺。通过X射线衍射(XRD)对不同方法处理二氧化锰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恒流放电及交流阻抗谱方法研究了不同正极制备工艺所得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对正极活性物质二氧化锰的改进、正极... 研究了储备式锂二氧化锰电池正极的制备工艺。通过X射线衍射(XRD)对不同方法处理二氧化锰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恒流放电及交流阻抗谱方法研究了不同正极制备工艺所得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对正极活性物质二氧化锰的改进、正极基体和粘合剂的优化选择,电池在0.4 C放电倍率下,放电比容量可达到200 m 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一次电池 储备式 大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基电解液对Li/CrO_(x)一次电池高倍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睿 李惠 +5 位作者 孟庆飞 李文杰 吴际良 方永进 黄驰 曹余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2-68,共7页
Li/CrO_(x)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优异的倍率性能,成为高性能一次锂电池的研究热点。而基于发展具有宽温域和高介电常数的碳酸丙烯酯(PC)电解液体系,对于开发功率高和环境耐受性强的锂一次电池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本工作中,我们研究了... Li/CrO_(x)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优异的倍率性能,成为高性能一次锂电池的研究热点。而基于发展具有宽温域和高介电常数的碳酸丙烯酯(PC)电解液体系,对于开发功率高和环境耐受性强的锂一次电池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本工作中,我们研究了CrO_(x)在PC基电解液中的放电行为,筛选了适配于大电流放电的电解液体系:1 mol·L^(-1)LiTFSI PC:DOL(1,3-二氧环戊烷)=1:2;并揭示了在PC基电解液中影响CrO_(x)大电流放电的规律:Li^(+)溶剂化鞘层中溶剂分子配位数以及参与配位的粒子类型,会极大地影响Li/CrO_(x)电池体系的倍率放电性能。低的配位数以及阴离子参与的溶剂化鞘层结构更加适配Li/CrO_(x)电池体系,能够实现大电流放电。这些规律的认识对于推动PC基电解液应用于大倍率Li/CrO_(x)电池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氧化物 电解液 溶剂化结构 碳酸丙烯酯 锂一次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一次应急电池在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何巍巍 叶聪 +3 位作者 张祥功 张伟 郑鹏 谢飞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80-184,共5页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首次采用锂氟化碳-二氧化锰体系锂一次电池作为应急电池,在紧急情况下,为潜水器提供应急24V供电。本文对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应急电池的需求进行了剖析,根据其指标要求,对锂氟化碳-二氧化锰体系锂一次电池的安全性和电性...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首次采用锂氟化碳-二氧化锰体系锂一次电池作为应急电池,在紧急情况下,为潜水器提供应急24V供电。本文对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应急电池的需求进行了剖析,根据其指标要求,对锂氟化碳-二氧化锰体系锂一次电池的安全性和电性能进行了相关试验。通过对应急电池在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上应用情况的综合分析,验证了其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 锂一次电池 应急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二氧化锰一次电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惠慧 祝艳磊 张丽娟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8-190,共3页
从阴极材料二氧化锰(MnO_2)入手,介绍对MnO_2进行的多种改性研究,如金属氧化物掺杂、金属包覆、阴离子掺杂以及热处理的影响;从阳极材料、黏结剂、集流体等方面,分析影响锂-二氧化锰(锂锰)一次电池性能的多种因素;对锂锰电池的发展趋势... 从阴极材料二氧化锰(MnO_2)入手,介绍对MnO_2进行的多种改性研究,如金属氧化物掺杂、金属包覆、阴离子掺杂以及热处理的影响;从阳极材料、黏结剂、集流体等方面,分析影响锂-二氧化锰(锂锰)一次电池性能的多种因素;对锂锰电池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一次电池 二氧化锰(MnO2) 电化学性能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氟化石墨/碳纳米管/纤维素复合纸作为正极的高容量锂氟一次电池
11
作者 陈玮 聂艳艳 +2 位作者 孙晓刚 李旭 王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293-2298,共6页
利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纤维素(Cellulose fibers)和活性物质氟化石墨(CF1)复合制备成柔性纸,经碳化后,以此碳化CF1-MWCNTs-Cel复合纸作正极组装成锂氟一次电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重分析仪(TGA)、... 利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纤维素(Cellulose fibers)和活性物质氟化石墨(CF1)复合制备成柔性纸,经碳化后,以此碳化CF1-MWCNTs-Cel复合纸作正极组装成锂氟一次电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重分析仪(TGA)、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通过恒流放电和电化学阻抗(EIS)测试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放电倍率下,碳化CF1-MWCNTs-Cel复合纸能有效提高Li/CFx一次电池的放电容量和平台稳定性。在放电倍率为2C,碳化CF1-MWCNTs-Cel复合纸和CF1-Al电极作正极时,电池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440.4 mAh/g和321 mAh/g,相对于后者,前者对放电比容量的提升高达37%。碳化CF1-MWCNTs-Cel复合纸作电极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氟化石墨 纤维素 碳化 /氟一次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石墨烯用作一次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性能(英文) 被引量:5
12
作者 许耀 詹亮 +2 位作者 王赟 王艳莉 施云海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9-85,共7页
以异丙醇/水、氟化石墨分别作试剂和原料,采用液相剥离法制备出氟化石墨烯。所制氟化石墨烯呈二维、无定型的多孔结构,其中F含量高达49.7%。氟化石墨烯丰富的C-F键及其超薄的二维纳米结构有利于Li+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存储和扩散,因此所制... 以异丙醇/水、氟化石墨分别作试剂和原料,采用液相剥离法制备出氟化石墨烯。所制氟化石墨烯呈二维、无定型的多孔结构,其中F含量高达49.7%。氟化石墨烯丰富的C-F键及其超薄的二维纳米结构有利于Li+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存储和扩散,因此所制氟化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尤其有较大的功率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钠米石墨片 二维纳米结构 氟化石墨 一次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圆柱形锂电池防护设计中的压力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郁宇骏 冯远强 施龙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3-225,共3页
设计电池的不正确安装实验,研究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对电池安全防护行为的影响,验证了安装PTC可提高电池的安全防护。制作不同肩高的电池,研究封装肩高对电池安全性能的影响。电池肩高越低,封装压力越高,导致电池安全性能降低。通过... 设计电池的不正确安装实验,研究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对电池安全防护行为的影响,验证了安装PTC可提高电池的安全防护。制作不同肩高的电池,研究封装肩高对电池安全性能的影响。电池肩高越低,封装压力越高,导致电池安全性能降低。通过对PTC的模拟压力实验,研究封装压力与PTC防护性能的关系,证明电池封装压力过大会导致PTC防护性能下降。优化选择实验表明,选择动作快、压力下过载防护能力强的PTC,可以应对电池的高封装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圆柱形电池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 安全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型一次锂电池组合方案探讨
14
作者 陈林 汪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25-1327,共3页
通过探讨功率型一次锂电池串并联组合时容易被忽视的两个问题,依据电路分析结果和试验数据认为:在并联电池组上没有必要加装防止单体电池之间互充电的单向隔离二极管;在串并联组合电池组中,优先采用并串组合模式,在适合的组合电路位置... 通过探讨功率型一次锂电池串并联组合时容易被忽视的两个问题,依据电路分析结果和试验数据认为:在并联电池组上没有必要加装防止单体电池之间互充电的单向隔离二极管;在串并联组合电池组中,优先采用并串组合模式,在适合的组合电路位置加装单向隔离二极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电池 并联 串并联 组合方案 保护电路 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氟电池用高倍率氟化多壁碳纳米管正极材料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珑 孙晓刚 +1 位作者 邱治文 蔡满园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24-332,共9页
研究了相同氟碳比的氟化石墨(F-graphtie)和氟化多壁碳纳米管(F-MWCNTs)的电化学性能。高纯石墨化多壁碳纳米管经氟化处理后,获得一种核壳结构的F-WMCNTs(氟碳原子比C/F=1∶1)。经TEM、XRD、XPS表征表明,F-WMCNTs外层被氟化,形成氟化碳... 研究了相同氟碳比的氟化石墨(F-graphtie)和氟化多壁碳纳米管(F-MWCNTs)的电化学性能。高纯石墨化多壁碳纳米管经氟化处理后,获得一种核壳结构的F-WMCNTs(氟碳原子比C/F=1∶1)。经TEM、XRD、XPS表征表明,F-WMCNTs外层被氟化,形成氟化碳结构,而内层依然保持原有的石墨结构。以此F-WMCNTs作正极活性材料组装成锂氟(Li/CF_x)一次电池。经电化学测试表明,在相同的放电倍率下,对比F-graphite电极(C/F=1∶1),F-WMCNTs电极能够有效提高Li/CF_x一次电池的放电容量和电压平台。大倍率(≥1 C)放电时,尤其明显。当放电倍率为0.05 C时,F-WMCNTs极和F-graphite电极比容量分别为822 m Ah/g和786.1 m Ah/g,F-WMCNTs电极放电容量比F-graphite电极提高4.5%。当放电倍率为2 C时,F-WMCNTs电极和F-graphite电极分别达到375.4 m Ah/g和283.7 m Ah/g,F-WMCNTs电极的放电比容量比F-graphite电极提高了32.2%。F-WMCNTs电极显示出优异的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石墨化 氟化多壁碳纳米管 一次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多壁碳纳米管作正极对锂/氟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旭 孙晓刚 +4 位作者 蔡满园 王杰 陈玮 陈珑 邱治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27,共6页
通过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氟化改性,获得氟碳原子比分别为0.28(CF0.28),0.56(CF0.56),0.78(CF0.78)的氟化多壁碳纳米管。将氟化多壁碳纳米管作正极活性物质涂覆于铝箔,金属锂片为对极,组装成锂/氟化多壁碳纳米管(Li/CFx)一次纽扣... 通过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氟化改性,获得氟碳原子比分别为0.28(CF0.28),0.56(CF0.56),0.78(CF0.78)的氟化多壁碳纳米管。将氟化多壁碳纳米管作正极活性物质涂覆于铝箔,金属锂片为对极,组装成锂/氟化多壁碳纳米管(Li/CFx)一次纽扣电池。采用热重分析(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通过恒流放电检测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活性物质为CF0.78的正极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最佳,在电流密度为39mA/g时放电比容量达724mAh/g,同时出现了稳定的放电平台。在0.05C放电倍率时,3种电极的活性物质利用率分别达到73.4%,89.6%,92.9%。相比0.05C,2C放电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衰减率分别为68.8%,34.1%,39.6%,表明提高氟化程度,能够降低放电比容量衰减率,虽CF0.78相对CF0.56的放电化容量衰减率有所上升,但在相同放电倍率时,其放电曲线稳定性是最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氟化多壁碳纳米管 /氟一次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化学电源50年(4)——锂电池(上) 被引量:7
17
作者 夏熙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58-262,共5页
介绍了中国锂电池的主要研究和进展 ,包括一次锂电池 (Li/MnO2 ,Li/SOCl2 及其它一次锂电池 ) ,二次锂电池的锂离子电池、锂金属二次电池以及各类电池使用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 ,聚合物电解质 ,某些电池的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以及某些... 介绍了中国锂电池的主要研究和进展 ,包括一次锂电池 (Li/MnO2 ,Li/SOCl2 及其它一次锂电池 ) ,二次锂电池的锂离子电池、锂金属二次电池以及各类电池使用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 ,聚合物电解质 ,某些电池的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以及某些有前景的锂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电池 电池 电极材料 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二) 被引量:1
18
作者 裘妙云 黄锦文 《电池》 CAS CSCD 1991年第5期40-44,共5页
2.2 正极活性物质 在锂电池的研究中,选择适宜的正极物质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电池的负极既已确定为锂,电池的主要特性将基本取决于正极。为了获得高性能的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必须具备下列要求:
关键词 电池 正极 电解质溶液 锂一次电池 溶剂 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CF_(x)一次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汤才 蒋江民 +3 位作者 王新峰 刘广发 崔艳华 庄全超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93-1109,共17页
锂/氟化碳(Li/CF_(x))一次电池是目前能量密度最高的化学电源,具有输出电压稳定、安全性好、使用温度范围宽和自放电率低等特点,在军事(单兵作战系统)、医疗(心脏起搏器)、太空探索(空间站)等关键领域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然而,氟化... 锂/氟化碳(Li/CF_(x))一次电池是目前能量密度最高的化学电源,具有输出电压稳定、安全性好、使用温度范围宽和自放电率低等特点,在军事(单兵作战系统)、医疗(心脏起搏器)、太空探索(空间站)等关键领域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然而,氟化碳材料的电子导电性较差,很大程度地影响了电化学反应的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致Li/CF_(x)一次电池存在高倍率放电性能差、初始放电电压延迟严重、放电过程中发热量大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近期相关文献的探讨,首先综述了Li/CF_(x)一次电池在放电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两相放电反应机理模型、生成石墨层间化合物中间相的放电反应机理模型、“核-壳”模型反应机理和边缘传播放电反应机理以及最近刚被提出的三步放电反应机理等。其次,重点分析了Li/CF_(x)一次电池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法,包括氟化碳材料前驱体的选择、氟化方法的改进、复合材料的构建以及电解液的改性和优化方法。其中,氟化碳纳米管、氟化富勒烯、氟化石墨烯等新型氟化碳基材料的应用为氟化碳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前景。在复合材料的构建策略上,导电聚合物、金属纳米颗粒、氧化物的加入可显著降低电压延迟时间和提升倍率性能。在电解液的调控策略上,氟离子结合剂的引入和氟化锂晶体生长动力学的计算,对于溶解氟化锂和控制氟化锂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有望实现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宽温域Li/CF_(x)一次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碳(Li/CF_(x))一次电池 氟化碳 反应机理 复合材料 电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温速率对铬氧化物Cr_(8)O_(21)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薛峰 王庆杰 +1 位作者 张亮 滕久康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1-496,共6页
铬氧化物Cr_(8)O_(21)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的特点,可用作锂一次电池正极材料。以CrO_(3)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Cr_(8)O_(21),探究升温速率对性能的影响。以5℃/min的升温速率得到的Cr_(8)O_(21)材料,放电容量最高,0.05 mA/cm... 铬氧化物Cr_(8)O_(21)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的特点,可用作锂一次电池正极材料。以CrO_(3)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Cr_(8)O_(21),探究升温速率对性能的影响。以5℃/min的升温速率得到的Cr_(8)O_(21)材料,放电容量最高,0.05 mA/cm^(2)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达到419.50 mAh/g,平均电压为2.99 V;以1℃/min的升温速率得到的Cr_(8)O_(21)材料,放电容量其次,比容量为398.49 mAh/g,平均电压为3.01 V。综合来看,升温速率5℃/min得到的Cr_(8)O_(21)材料,电化学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_(8)O_(21) 锂一次电池 正极材料 升温速率 高温固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