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切口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蔡俊丰 祝建光 +3 位作者 彭庄 尹峰 刘林 袁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9期792-794,共3页
目的比较小切口与传统切口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3月~2009年5月,采用小切口(0.5~3.5cm)重建钢板治疗15例锁骨中段骨折,与前期2005年8月~2007年3月采用传统切口重建钢板治疗的20例进行比较。手术由同一术... 目的比较小切口与传统切口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3月~2009年5月,采用小切口(0.5~3.5cm)重建钢板治疗15例锁骨中段骨折,与前期2005年8月~2007年3月采用传统切口重建钢板治疗的20例进行比较。手术由同一术者完成,记录每个病例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24h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功能、并发症及病人对切口的满意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6~18个月,平均13个月。小切口手术在切口长度[(3.5±0.5)cmvs(7.3±1.1)cm,t=-12.540,P=0.000],出血量[(55.0±10.2)mlvs(95.0±15.7)ml,t=-8.578,P=0.000],术后24h疼痛评分[(29.0±9.3)分vs(46.0±9.4)分,t=-5.318,P=0.000],骨折愈合时间[(9.1±1.1)周vs(10.8±1.3)周,t=-4.007,P=0.000]及病人对切口的满意率[80%(12/15)vs25%(5/20),χ2=10.380,P=0.001]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切口手术,而手术时间、并发症和术后3个月肩关节功能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切口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能减小创伤、减少出血、加快骨折愈合,且外形美观,是一种治疗锁骨中段骨折较好的方法,但此种术式对医师的技术要求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中段骨折 小切口 重建钢板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与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辉 喻亮 冯华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923-926,共4页
目的:研究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与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本院骨科治疗的68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将采取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3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的36例... 目的:研究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与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本院骨科治疗的68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将采取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3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的3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CM)评分、上肢活动功能障碍DASH评分、生活能力(ADL)评分,并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用时、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M评分均显著升高,治疗后观察组肌力、日常生活、活动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DASH评分显著降低、ADL评分均显著增加,且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较重建接骨板更具微创优势,术后肩关节活动能力改善效果更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加压接骨板 重建接骨板 锁骨中段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Robinson 2A、2B型锁骨中段骨折对创伤程度、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方文广 林扬 +1 位作者 黄立成 杜贵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6期1242-1246,共5页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Robinson 2A、2B型锁骨中段骨折对创伤程度、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Robinson 2A、2B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其手术方案分为接受常规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41例、接受锁定...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Robinson 2A、2B型锁骨中段骨折对创伤程度、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Robinson 2A、2B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其手术方案分为接受常规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41例、接受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39例。对比两组入手术室前、术后24 h、术后48 h血清中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骨代谢指标含量的差异。结果:入手术室前,两组血清中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骨代谢指标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观察组血清中炎症因子白介素-1(IL-1)、白介素-17(IL-17)、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中活性氧(ROS)、脂质过氧化氢(LHP)的含量低于对照组,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中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ⅠNP)、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的含量高于对照组患者,Ⅰ型胶原N端肽(NTX)、Ⅰ型胶原C端肽(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可减轻Robinson 2A、2B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的术后创伤程度,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中段骨折 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 创伤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螺纹克氏针加可吸收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124例 被引量:2
4
作者 肖善富 于凤珍 从先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4期4296-4296,共1页
2003年10月至2007年10月,我院应用带螺纹克氏针结合可吸收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共12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锁骨中段骨折 带螺纹克氏针 可吸收线 治疗 骨折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翼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5
作者 黄解元 陈琦翔 +5 位作者 许定拔 黄毓娟 钟环 林文杰 邹其声 孙欣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2期1709-1715,共7页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一种新型带侧翼双平面锁定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力学性能。方法:基于1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锁骨CT数据,通过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构建锁骨中段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单平面锁定钢板(SP)、侧翼钢板(WP)的两种...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一种新型带侧翼双平面锁定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力学性能。方法:基于1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锁骨CT数据,通过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构建锁骨中段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单平面锁定钢板(SP)、侧翼钢板(WP)的两种固定方式,采用轴向压缩、轴向扭转、悬臂弯曲以及拔出的四种载荷工况分别对两组模型进行分析。结果:WP在轴向压缩、轴向扭转、悬臂弯曲和拔出工况下,相对于SP,其刚度分别提高1.47%、5.82%、1.51%和3.96%,应变能分别下降1.50%、5.39%、1.48%和3.49%,具有更好的内固定稳定性;WP在各种载荷条件下的应力分布特点与SP相似,高应力区位于骨折区上方的钢板钉孔周围;WP在拔出工况下,钉孔表面应力峰值相对于SP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尤其体现在侧翼螺钉两侧钉孔,具有更高的抗拔出能力。结论:侧翼锁定钢板在各种载荷条件下的承载模式与单平面锁定钢板相似,而稳定性略高于单平面锁定钢板;而在抗拔出性能方面,侧翼钢板优势更为明显。双平面固定的带侧翼锁定钢板有望成为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或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内固定治疗更为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中段骨折 侧翼钢板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对老年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愈合和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广欣 肖万军 +1 位作者 王臣 梁庆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8期1396-1400,共5页
目的:对比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和锁定钢板系统在促进老年患者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愈合、改善肩关节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纳入2016年2月~2018年2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Robinson 2B型移位锁骨中段骨折老年患者44例,根据内固定方... 目的:对比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和锁定钢板系统在促进老年患者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愈合、改善肩关节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纳入2016年2月~2018年2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Robinson 2B型移位锁骨中段骨折老年患者44例,根据内固定方法将患者分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组(桥接组)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组(钢板组),每组22例。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12个月时采用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和DASH评分评估患者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情况。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测定患者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1NP)、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I)、骨膜蛋白(OSF)的水平。结果:桥接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较钢板组短(P<0.05)。桥接组术后12个月Constant评分和DASH评分均明显优于钢板组短(P<0.05)。桥接组术后3个月血清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明显下降,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和骨膜蛋白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且桥接组较钢板组变化更为明显(P<0.05)。桥接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虽低于钢板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较锁定钢板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效率,更利于骨折愈合,更好的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减少内固定失败率,从而为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内固定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 锁定钢板 老年 锁骨中段移位骨折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探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向阳 刘丰 刘世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3-334,共2页
锁骨骨折多见于中段,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逐渐被手术取代。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是认为手术治疗发生畸形愈合及骨不愈合概率均更低[1]。虽有争议但手术数量日益增多,主要是采用重建钢板或锁定钢板固定,实际操作与手术理念差别也很大,在过于... 锁骨骨折多见于中段,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逐渐被手术取代。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是认为手术治疗发生畸形愈合及骨不愈合概率均更低[1]。虽有争议但手术数量日益增多,主要是采用重建钢板或锁定钢板固定,实际操作与手术理念差别也很大,在过于追求解剖复位和坚强固定时,也产生了一些理念误区和困惑,逐步出现愈合延迟、骨不连、钢板松动断裂、螺钉脱出、甚至感染的问题[2]。本文从手术处理的策略与误区结合病例进行初步研究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 手术治疗 锁定钢板固定 临床 锁骨骨折 治疗方法 骨不愈合 畸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重建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年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14
8
作者 焦尚起 王硕 +3 位作者 张磊 王能兴 陈国军 商振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187-2188,共2页
锁骨骨折在肩部损伤中占35%~45%.而锁骨中段骨折约占锁骨骨折的75%~80%。目前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主要采用钢板固定,而钢板种类的选择依据骨折类型可有普通重建钢板、锁定钢板、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等。我科近3年来分别采用切开... 锁骨骨折在肩部损伤中占35%~45%.而锁骨中段骨折约占锁骨骨折的75%~80%。目前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主要采用钢板固定,而钢板种类的选择依据骨折类型可有普通重建钢板、锁定钢板、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等。我科近3年来分别采用切开复位普通重建钢板、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成年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52例并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 锁定钢板 固定治疗 重建钢板 成年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 锁骨中段骨折 锁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60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可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9-589,共1页
关键词 锁骨中段移位骨折 中西医结合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