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汪素萍 钟小青 +4 位作者 游晓燕 潘年妙 黄年娇 黄萍 何青竹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8期15-17,共3页
目的比较经肘部外周静脉穿剌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锁骨下静脉穿剌中心静脉置管的利弊。方法将18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92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观察两组穿剌时间、穿剌成功率、穿刺异... 目的比较经肘部外周静脉穿剌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锁骨下静脉穿剌中心静脉置管的利弊。方法将18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92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观察两组穿剌时间、穿剌成功率、穿刺异常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导管留置时间等。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平均操作时间短(P<0.01);总穿剌成功率高(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其中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1.36%,对照组为零,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ICC置管用于输液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而锁骨下静脉置管用于化疗优于PICC置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置管 不良反应发生率 PICC置管 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留时间 锁骨下静脉穿刺 穿刺成功率 外周静脉穿刺 对照组 观察组 肿瘤患者 操作时间 显著性 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感染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吕小红 张日惠 +2 位作者 赵莹 李志革 李晖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患者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的感染因素。方法 对 4 0 0例肿瘤化疗患者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感染进行监测。按置管时间长短 (A组 <2 0d ,B组 2 0~ 3 9d ,C组 4 0~ 5 9d ,D组≥ 6 0d)、病情轻重、伴...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患者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的感染因素。方法 对 4 0 0例肿瘤化疗患者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感染进行监测。按置管时间长短 (A组 <2 0d ,B组 2 0~ 3 9d ,C组 4 0~ 5 9d ,D组≥ 6 0d)、病情轻重、伴有糖尿病与否、合用激素与否对所发生的感染情况分组进行 χ2 检验。结果 发生导管性感染 3 6例 ,感染率 9.0 %。 4组中按导管留置时间长短比较A与B、C、D之间分别为P >0 .0 5、P <0 .0 5、P <0 .0 1 ;B与C、D比较分别为P <0 .0 5、P <0 .0 1 ;C与D的P >0 .0 5。除A与B、C与D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外 ,其他均有极显著差异。病情轻重之间、是否合用激素之间感染率经统计学处理P <0 .0 1 ,差异有极显著意义。有否伴有糖尿病有否之间经统计学处理 P >0 .0 5 ,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留置时间长、病情重、合用激素者感染发生率高。而伴有糖尿病与否在统计学上无意义 ,可能与伴有糖尿病病例数少 ( 9例 )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锁骨下静脉置管 感染率 化疗 护理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位预防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颈内静脉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姚永兴 张励才 +1 位作者 周大春 曾因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39-439,共1页
关键词 头位 预防 锁骨下静脉置管 误入颈内静脉 穿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铁引导法在锁骨下静脉置管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邢顺鹏 闻大翔 +2 位作者 皋源 何征宇 杭燕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3-575,共3页
目的研究磁铁引导法在锁骨下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方法需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患者160例,随机均分为磁铁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磁铁引导(4500Oe)或常规操作对患者实施锁骨下静脉置管,置管后采用X线胸片检查客观评估导管头端位置,探讨导管误入... 目的研究磁铁引导法在锁骨下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方法需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患者160例,随机均分为磁铁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磁铁引导(4500Oe)或常规操作对患者实施锁骨下静脉置管,置管后采用X线胸片检查客观评估导管头端位置,探讨导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发生率和置管时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磁铁组有5例(6.25%)误入同侧颈内静脉,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例(18.75%)(P<0.05)。两组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一次成功率、置管时间和穿刺置管时的主要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磁铁引导法可显著降低锁骨下静脉置管过程中导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置管 颈内静脉 磁铁引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留置时间与感染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9
5
作者 吕小红 李志革 +2 位作者 张日惠 赵莹 李晖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4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置管留置时间与感染发生的关系。方法:通过400例肿瘤化疗患者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感染的监测,按留置时间长短分4组:A组:<20 d、B组:20~39 d、C组:40~59 d、D组:≥60 d。4组感染率...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置管留置时间与感染发生的关系。方法:通过400例肿瘤化疗患者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感染的监测,按留置时间长短分4组:A组:<20 d、B组:20~39 d、C组:40~59 d、D组:≥60 d。4组感染率之间用X2检验。结果:共发生导管性感染36例,感染率9.0%。A、B、C、D组感染率分别为3.2%、4.5%、13.6%、15.0%。4组之间经X2检验结果:A与B、c、D的P值分别为P>0.05、P<0.05、P<0.01;B与c、D的P值分别为P<0.05、P<0.01;C与D的P值>0.05。除A与B、C与D之间值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他均有非常显著性。结论:导管留置时间在39d内,感染率发生较低,相对较安全;超过40 d,感染率明显增高。即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置管 时间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侧颈内静脉触摸法在锁骨下静脉置管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于建华 苏春燕 +5 位作者 冯利 何生奇 江正龙 王宁军 芦殿荣 王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18-1018,共1页
锁骨下静脉置管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然而置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导管异位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出现脑血管意外。在工作中我们观察了利用触摸法判断锁骨下静脉置管是否误入同侧颈内静脉,并及时予以纠正,并对该... 锁骨下静脉置管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然而置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导管异位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出现脑血管意外。在工作中我们观察了利用触摸法判断锁骨下静脉置管是否误入同侧颈内静脉,并及时予以纠正,并对该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总结评价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情况2007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住院患者共计560例,其中男321例,女239例,平均年龄分别为(62.9±11.9)、(21±91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置管 脑血管意外 穿刺点 穿刺针 穿刺置管 上腔静脉 穿刺部位 置管方法 中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型导引钢丝在锁骨下静脉置管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3
7
作者 许红阳 杨挺 +2 位作者 梁锋鸣 金科 严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15-1317,共3页
目的:观察深静脉置管导引钢丝J型头方向对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颈内静脉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行锁骨下静脉置管危重患者432例,按照导引钢丝J型头预先设置方向分为A(头侧)、B(脚侧)两组,每组216例。观察两组患者锁骨下静脉误入同侧颈内静脉... 目的:观察深静脉置管导引钢丝J型头方向对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颈内静脉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行锁骨下静脉置管危重患者432例,按照导引钢丝J型头预先设置方向分为A(头侧)、B(脚侧)两组,每组216例。观察两组患者锁骨下静脉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发生率。结果:A、B两组选择左右两侧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有100例误入同侧颈内静脉,其中右侧锁骨下静脉组异位率为55%,左侧锁骨下静脉异位率为28%,两侧相比右侧异位率明显高于左侧(P<0.05)。B组中右侧锁骨下静脉异位率也高于左侧(P<0.05)。A组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其中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组误入颈内静脉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中右侧锁骨下静脉组;与B组相比,A组中左侧锁骨下静脉误入左颈内静脉也明显高于右侧,A组左侧锁骨下静脉误入颈内静脉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导引钢丝J型头预先方向对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颈内静脉的发生率有明显影响,预先将J型头方向朝向脚侧可显著降低导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置管 导引钢丝 异位 颈内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5
8
作者 龙优花 钟玉婵 +1 位作者 李雪梅 罗海涛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5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80例肿瘤化疗患者根据所选择导管类型分成PICC组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各40例,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一次穿... 目的探讨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80例肿瘤化疗患者根据所选择导管类型分成PICC组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各40例,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比较,PICC组显著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均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发生严重感染2例、血气胸1例、动脉损伤2例,PICC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ICC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可作为肿瘤患者长期化疗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化疗 PICC 锁骨下静脉置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静脉置管堵塞原因及其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高丽娟 韩红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8期41-43,共3页
中心静脉置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抢救危重患者时,需要短时间内快速大量输液、输血,或静脉用药频度高、用药品种多、持续输液时间长。中心静脉置管不仅减轻了患者因反复穿刺的痛苦,而且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置管 置管 阻塞 原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径路行锁骨下静脉置管导管误入颈内静脉二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家朋 唐培佳 +1 位作者 吴先荣 谭冠先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置管 导管误入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颈内静脉 人中心静脉导管 径路 胸部X线平片 急性左心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静脉置管敷料更换时清洁消毒方法的改良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雪仙 黄毓琼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368-370,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锁骨下静脉置管敷料更换时清洁消毒的方法(简称换药方法),对预防相关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6月某院重症监护室行右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患者120例,按置管日期分为对照组(单日)和实验组(双日)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 目的探讨改良锁骨下静脉置管敷料更换时清洁消毒的方法(简称换药方法),对预防相关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6月某院重症监护室行右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患者120例,按置管日期分为对照组(单日)和实验组(双日)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换药方法:2%碘酊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一遍,75%乙醇脱碘一遍;实验组采用改良换药方法:先用生理盐水擦拭穿刺点及周围皮肤3遍,清洁导管,再避开穿刺点用75%乙醇消毒周围皮肤3遍,用0.5%碘伏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3遍,最后消毒导管。对比两组相关感染率。结果实验组局部感染率为5.00%,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率为1.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6.67%和1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换药方法比传统换药方法效果好,能有效预防局部感染与CRBS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置管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换药 消毒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切开病人低位股静脉置管与锁骨下静脉置管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萍 孟燕 +1 位作者 湛三成 胡亮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8期2006-2007,共2页
[目的]评价低位股静脉穿刺置管在气管切开病人中的效果。[方法]将263例气管切开术病人分为低位股静脉穿刺置管组(A组)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组(B组),比较两种置管途径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穿刺总成功率(100.0%)显著高于B... [目的]评价低位股静脉穿刺置管在气管切开病人中的效果。[方法]将263例气管切开术病人分为低位股静脉穿刺置管组(A组)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组(B组),比较两种置管途径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穿刺总成功率(100.0%)显著高于B组(82.0%,P<0.001);A组局部感染发生率为5.2%,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为3.7%,均显著低于B组的12.5%和10.2%(P均<0.05)。[结论]在气管切开病人中低位股静脉穿刺置管较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置管 锁骨下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性感染 气管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质粘贴伤口敷料用于夏季锁骨下静脉置管换药的观察 被引量:20
13
作者 邱想英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5期1180-1181,共2页
[目的]探讨棉质粘贴伤口敷料用于夏季锁骨下静脉置管穿刺点换药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穿刺点采用棉质粘贴伤口敷料换药,对照组穿刺点采用透明敷料换药,比较两组穿刺点局部感染、敷料下汗液聚... [目的]探讨棉质粘贴伤口敷料用于夏季锁骨下静脉置管穿刺点换药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穿刺点采用棉质粘贴伤口敷料换药,对照组穿刺点采用透明敷料换药,比较两组穿刺点局部感染、敷料下汗液聚积、额外换药及脱管情况。[结果]观察组采用棉质粘贴伤口敷料换药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夏季采用棉质粘贴伤口敷料进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换药较透明敷料换药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质粘贴伤口敷料 锁骨下静脉置管 换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病人术后锁骨下静脉置管化疗致血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玲 张翠萍 李涌涛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8期2006-2009,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术后锁骨下静脉置管化疗引起血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28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纤维蛋白原、穿刺部位有无感染、反复多...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术后锁骨下静脉置管化疗引起血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28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纤维蛋白原、穿刺部位有无感染、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导管头端位置、穿刺入路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穿刺部位有无感染、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导管头端位置是影响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结论]有无糖尿病、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穿刺部位有无感染、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穿刺、导管头端位置是影响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锁骨下静脉置管 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对侧头臂静脉被缝扎1例
15
作者 谢厚云 隋波 +2 位作者 苏东梅 孙潮涌 王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4期4283-4283,共1页
患者女,30岁,体重80kg,因重症肌无力入院,拟行胸腺瘤切除术。全麻气管插管后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穿刺置管顺利,置入静脉导管12cm.测中心静脉压7mmHg。术中平稳。术后第5天外科病房拟拔除右锁骨下静脉导管.拔不出,遂请麻... 患者女,30岁,体重80kg,因重症肌无力入院,拟行胸腺瘤切除术。全麻气管插管后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穿刺置管顺利,置入静脉导管12cm.测中心静脉压7mmHg。术中平稳。术后第5天外科病房拟拔除右锁骨下静脉导管.拔不出,遂请麻醉科会诊,改变患者体位静脉导管也拔不出。行床旁胸片,发现静脉导管误入左侧头臂静脉约2cm。术后第7天行开胸探查术,术中轻拉静脉导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臂静脉 导管误入 锁骨下静脉置管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锁骨下静脉导管 缝扎 对侧 胸腺瘤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病患儿透视导引锁骨下静脉置管方法学研究
16
作者 庞桦进 陈勇 +2 位作者 何晓峰 李彦豪 叶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95-698,共4页
目的探讨通过透视导引锁骨下静脉置管术(SVC)提高置管成功率,更好地确定导管头端位置,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方法对183例1~16岁明确诊断为血液病患儿行透视下SVC术。观察置管成功率、穿刺针数、手术时间、透视时间和手术相关并发症... 目的探讨通过透视导引锁骨下静脉置管术(SVC)提高置管成功率,更好地确定导管头端位置,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方法对183例1~16岁明确诊断为血液病患儿行透视下SVC术。观察置管成功率、穿刺针数、手术时间、透视时间和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83例患儿透视下SVC术均成功(100%)。穿刺<3针成功151例(82.5%),4~6针成功25例,7~10针成功7例,全部导管头端均成功置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手术时间5~25 min,平均(10.38±4.04)min。透视时间16~607 s,平均(65.46±55.86)s。术中穿刺动脉2次(2例)。平均随访35 d,发生导管相关感染2例,未发生局部穿刺点血肿、血气胸、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血液病患儿透视导引SVC术置管成功率高,穿刺针数较少,导管头端置放位满意率高,手术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透视导引 血液病 锁骨下静脉置管 血管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锁骨下静脉置管病人的护理
17
作者 王雪英 薛东华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S1期105-105,共1页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置管 颈外静脉置管 强刺激化疗药 静脉导管 一次性注射器 肘部静脉 静脉置管 冲管 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静脉置管模型中磁场对导丝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锦辉 韩吕鲁 +1 位作者 邢顺鹏 闻大翔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0-865,共6页
目的研究磁场对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中导丝的作用原理,降低异位率。方法搭建静脉置管的磁场模型。采用磁场引导法避免导丝异位,即借助钕铁硼磁铁对导丝的吸引力引导导丝走向。研究磁场作用下不同静脉角、导丝顶端不同的钩型及朝向对穿... 目的研究磁场对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中导丝的作用原理,降低异位率。方法搭建静脉置管的磁场模型。采用磁场引导法避免导丝异位,即借助钕铁硼磁铁对导丝的吸引力引导导丝走向。研究磁场作用下不同静脉角、导丝顶端不同的钩型及朝向对穿刺成功率的影响。结果距静脉外侧46 mm处放置的磁铁,静脉角≥110°时,提高了穿刺时导丝"J"形钩朝向头臂静脉方向的成功率;对于导丝弯钩朝向胸前,静脉角<110°时,穿刺成功率有所提高;对于导丝弯钩朝向背部,在所有静脉角情况下均无效果;对于导丝弯钩朝向颈内静脉方向,有些静脉角情况下成功率有一定提高。磁铁有效放置范围在一短边紧邻静脉汇合点,另外两长边分别位于头臂静脉两侧约40 mm的80 mm×90 mm矩形区域。结论经锁骨下静脉进行穿刺置管时,磁场的存在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置管 导管异位 磁铁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锁骨下静脉置管86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胜平 卢玉平 +5 位作者 孙承函 张铁铮 陈万清 任敦吉 金伟 谭宏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60-160,共1页
关键词 婴幼儿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病例 进针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锁骨下静脉置管方法对危重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静 李洪荣 秦霞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52-115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锁骨下静脉置管方法对危重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5月—2015年12月锁骨下静脉置管留置时间>7 d的患者。分为三组:超声引导精确置管组(A组),常规单腔不扩皮组(B组),常规... 目的探讨不同锁骨下静脉置管方法对危重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5月—2015年12月锁骨下静脉置管留置时间>7 d的患者。分为三组:超声引导精确置管组(A组),常规单腔不扩皮组(B组),常规双腔组(对照组)。调查内容包括:姓名、年龄、诊断、APACHEⅡ评分、置管位置、方法、是否穿刺一次成功、留置导管时间、CRBSI情况、病原菌检出情况等。比较不同置管方法CRBSI发病率和日发病率,以及CRBSI病原学分布。结果共调查患者2 366例,其中A组789例,B组786例,对照组791例。A组发生CRBSI 13例,CRBSI发病率为1.65%,日发病率为1.09‰;B组发生CRBSI 15例,CRB-SI发病率为1.91%,日发病率为1.27‰;对照组发生CRBSI 40例,CRBSI发病率为5.06%,日发病率为3.36‰;A、B组及对照组的穿刺一次成功率分别为97.47%、88.80%、87.23%。三组患者的CRBSI发病率、CRBSI日发病率、穿刺一次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经两两比较,穿刺一次成功率A组高于B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25、58.50,均P<0.01);CRBSI发病率对照组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82、18.35,均P<0.01);CRBSI日发病率对照组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74、11.22,均P<0.01)。三组患者各检出病原菌13、15、40株,均以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照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比例高于A、B组。结论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精确置管与常规置管方法(单腔、双腔)相比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超声引导精确置管及常规单腔不扩皮锁骨下静脉置管较常规双腔置管方法能够减少患者CRBS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置管 超声引导 中心静脉单腔置管 中心静脉双腔置管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