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锁骨下动脉起始部闭塞的血管内治疗一例
1
作者
范一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364-365,共2页
每一台手术完成后,尤其是疑难病例,都像通过了学生时代的一门考试,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通过患者的预后得到评定.但学生可以毕业,而医师却永无终点.因为对不同患者的同一种病,用同一种治疗方法,患者的预后是不同的.我的职业生涯就在这样...
每一台手术完成后,尤其是疑难病例,都像通过了学生时代的一门考试,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通过患者的预后得到评定.但学生可以毕业,而医师却永无终点.因为对不同患者的同一种病,用同一种治疗方法,患者的预后是不同的.我的职业生涯就在这样一次次大考中进步着.对每次满意的手术,都能体会到收获的喜悦,而这一次我却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起始部闭塞
血管内治疗
病例报告
手术治疗
椎
动脉
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积极药物治疗后闭塞后介入再通1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倪贵华
赵卫东
+4 位作者
田向阳
倪小宇
孙波
陈林芳
丁涟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58-760,共3页
患者男,75岁,“一过性意识不清1d”入院。患着于入院前1d晚间跳舞时突然出现意识不清,跌倒,当时无抽搐,约2min后清醒.仍感头昏不通,拟“一过性缺血发作(TIA)”收入我科.
关键词
椎
动脉
起始
部
狭窄
闭塞
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几何参数对椎动脉起始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3
作者
陈妍璐
程豫洲
+1 位作者
罗坤
樊建人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67-367,共1页
目的后循环缺血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约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20%。椎动脉起始部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被认为是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鉴于目前关于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血流动力学成因的研究和文献报道仍然较少,本研究...
目的后循环缺血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约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20%。椎动脉起始部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被认为是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鉴于目前关于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血流动力学成因的研究和文献报道仍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索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血流动力学成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获取理想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分布,并构建响应面模型用于可视化椎动脉直径及其与锁骨下动脉的夹角对于椎动脉起始部的血流动力学影响。结果本研究构建的响应面模型能够有效地展示不同几何参数下椎动脉起始部的血流动力学特性。模型分别展示了低时间平均壁面切应力、高壁面震荡系数、高相对停留时间以及高内皮细胞激活潜力区域的面积比,从而直观地量化了不同几何参数下椎动脉起始部的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结论本研究从血流动力学的视角,初步探讨了几何参数对椎动脉起始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与椎动脉的直径及其夹角呈现直接相关性。这些发现为深入理解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血流动力学成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参数
椎
动脉
起始
部
锁骨下
动脉
后循环缺血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缺血性卒中
动脉
粥样硬化
壁面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椎动脉起始处闭塞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分析
4
作者
张焱磊
石进
+3 位作者
张英谦
张卫清
吕强
张晓敏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4期250-254,共5页
目的随访椎动脉起始处闭塞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与死亡率。方法 156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证实的单侧椎动脉起始部闭塞患者,根据患者有无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分为有症状组(n=98)和无症状组(n=...
目的随访椎动脉起始处闭塞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与死亡率。方法 156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证实的单侧椎动脉起始部闭塞患者,根据患者有无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分为有症状组(n=98)和无症状组(n=58),对患者进行随访,至少2年,观察新发症状性脑梗死、任何原因死亡。结果椎动脉起始处闭塞患者平均年新发脑梗死发生率为5.1%,平均年死亡率为0.4%。有症状组累积新发脑梗死发生率和无症状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Kaplan-Meier曲线显示,有症状组终点事件发生率与无症状组差异无显著性(P=0.690);两组间侧支循环开放比率差异无显著性(23.5%vs 27.6%,P=0.566),无新发与新发脑梗死侧支循环的开放比率差异无显著性(35.7%vs22.7%,P=0.148)。结论单侧椎动脉起始部闭塞的患者年新发脑梗死发生率为5.1%,预后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
动脉
起始
部
闭塞
脑梗死
随访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锁骨下动脉起始部闭塞的血管内治疗一例
1
作者
范一木
机构
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放射科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364-365,共2页
文摘
每一台手术完成后,尤其是疑难病例,都像通过了学生时代的一门考试,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通过患者的预后得到评定.但学生可以毕业,而医师却永无终点.因为对不同患者的同一种病,用同一种治疗方法,患者的预后是不同的.我的职业生涯就在这样一次次大考中进步着.对每次满意的手术,都能体会到收获的喜悦,而这一次我却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起始部闭塞
血管内治疗
病例报告
手术治疗
椎
动脉
狭窄
分类号
R543.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积极药物治疗后闭塞后介入再通1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倪贵华
赵卫东
田向阳
倪小宇
孙波
陈林芳
丁涟沭
机构
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58-760,共3页
基金
江苏省淮安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HAS2015018)
文摘
患者男,75岁,“一过性意识不清1d”入院。患着于入院前1d晚间跳舞时突然出现意识不清,跌倒,当时无抽搐,约2min后清醒.仍感头昏不通,拟“一过性缺血发作(TIA)”收入我科.
关键词
椎
动脉
起始
部
狭窄
闭塞
再通
Keywords
vertebral artery origin stenosis: occlusion
recanalization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几何参数对椎动脉起始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3
作者
陈妍璐
程豫洲
罗坤
樊建人
机构
浙江大学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上海浙江大学高等研究院
出处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67-367,共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25603
文摘
目的后循环缺血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约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20%。椎动脉起始部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被认为是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鉴于目前关于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血流动力学成因的研究和文献报道仍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索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血流动力学成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获取理想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分布,并构建响应面模型用于可视化椎动脉直径及其与锁骨下动脉的夹角对于椎动脉起始部的血流动力学影响。结果本研究构建的响应面模型能够有效地展示不同几何参数下椎动脉起始部的血流动力学特性。模型分别展示了低时间平均壁面切应力、高壁面震荡系数、高相对停留时间以及高内皮细胞激活潜力区域的面积比,从而直观地量化了不同几何参数下椎动脉起始部的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结论本研究从血流动力学的视角,初步探讨了几何参数对椎动脉起始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与椎动脉的直径及其夹角呈现直接相关性。这些发现为深入理解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血流动力学成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参数
椎
动脉
起始
部
锁骨下
动脉
后循环缺血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缺血性卒中
动脉
粥样硬化
壁面切应力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318.01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椎动脉起始处闭塞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分析
4
作者
张焱磊
石进
张英谦
张卫清
吕强
张晓敏
机构
空军总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4期250-254,共5页
文摘
目的随访椎动脉起始处闭塞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与死亡率。方法 156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证实的单侧椎动脉起始部闭塞患者,根据患者有无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分为有症状组(n=98)和无症状组(n=58),对患者进行随访,至少2年,观察新发症状性脑梗死、任何原因死亡。结果椎动脉起始处闭塞患者平均年新发脑梗死发生率为5.1%,平均年死亡率为0.4%。有症状组累积新发脑梗死发生率和无症状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Kaplan-Meier曲线显示,有症状组终点事件发生率与无症状组差异无显著性(P=0.690);两组间侧支循环开放比率差异无显著性(23.5%vs 27.6%,P=0.566),无新发与新发脑梗死侧支循环的开放比率差异无显著性(35.7%vs22.7%,P=0.148)。结论单侧椎动脉起始部闭塞的患者年新发脑梗死发生率为5.1%,预后相对较好。
关键词
椎
动脉
起始
部
闭塞
脑梗死
随访
预后
Keywords
Vertebral artery origin occlusion
Cerebral infarction
Follow-up
Prognosis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锁骨下动脉起始部闭塞的血管内治疗一例
范一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积极药物治疗后闭塞后介入再通1例
倪贵华
赵卫东
田向阳
倪小宇
孙波
陈林芳
丁涟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几何参数对椎动脉起始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陈妍璐
程豫洲
罗坤
樊建人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椎动脉起始处闭塞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分析
张焱磊
石进
张英谦
张卫清
吕强
张晓敏
《中国卒中杂志》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