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5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锁骨钩应力性骨折发生的风险因素初探
1
作者 聂鹏飞 徐远林 +4 位作者 李永甫 张伦 周乾乾 罗坚女 郭剑 《中国骨伤》 2025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研究骨密度、钢板弯曲程度及最近端螺钉类型对锁骨钩应力性骨折的影响。方法:选择3只雌性45~50 kg猪,取猪肋骨40根。肋骨按照骨密度与骨质坚硬程度分为3组,每组5根,3组均用6孔锁骨钩钢板及3枚锁定螺钉固定。测量当肋骨应力性骨折... 目的:研究骨密度、钢板弯曲程度及最近端螺钉类型对锁骨钩应力性骨折的影响。方法:选择3只雌性45~50 kg猪,取猪肋骨40根。肋骨按照骨密度与骨质坚硬程度分为3组,每组5根,3组均用6孔锁骨钩钢板及3枚锁定螺钉固定。测量当肋骨应力性骨折时的最大扭力。另取15根相同大小粗度的肋骨分为3组,每组5根,分别为正向弯曲组,0°组(钢板表面与肋骨表面夹角)及反向弯曲组,各组均用6孔锁定钢板与3枚锁定螺钉固定,测量肋骨应力性骨折时的最大扭力。再取10根相同大小粗度的肋骨分为2组,分别为普通螺钉组和锁定螺钉组,每组5根。2组均用6孔锁骨钩钢板及3枚螺钉固定。普通螺钉组最近端为普通螺钉,其余2枚为锁定螺钉;锁定螺钉组3枚都是锁定螺钉。测量肋骨应力性骨折的最大扭力。结果:骨密度试验中,产生的扭力大小依次为骨质坚硬组(104.51±6.27)N,大于骨量正常组(75.04±3.81)N(t=8.979,P<0.05)。骨量正常组(75.04±3.81)N大于骨质疏松组别(49.99±2.12)N(t=12.832,P<0.05)。钢板弯曲实验中,各组产生的最大扭力大小依次为正向弯曲组(343.59±6.18)N大于0°组(106.01±5.29)N(t=65.279,P<0.05)。0°组(106.01±5.29)N,大于反向弯曲组(95.82±4.12)N(t=3.398,P<0.05)。肋骨最近端为普通螺钉组,其所承受的扭力(98.68±0.70)N,比最近端为锁定螺钉所承受的扭力(50.20±0.95)N更大(t=91.484,P<0.05)。各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密度、钢板弯曲程度和最近端螺钉类型对锁骨钩钢板应力性骨折有影响。骨密度高,钢板正向弯曲和最近端为普通螺钉均可防止锁骨钩应力性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应力性骨折 锁骨 应力集中 锁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何高飞 姜金汐 +3 位作者 褚俊杰 李建波 陆晓筱 章德广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6,共7页
目的探讨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接受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的82例甲... 目的探讨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接受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的8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最大直径为(6.6±5.4)mm,平均手术时间(156.5±32.7)min,清扫的中央区淋巴结数目为(12±6.4)枚,术后住院时间为(3.3±1.2)d。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例,暂时性声音嘶哑6例,均在术后1月恢复正常,术后出血1例。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切口感染发生。随访过程中无肿瘤局部残留或复发。结论在合理选择病例的前提下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下行甲状腺全切除手术安全可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彻底,颈前区功能保护好,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甲状腺乳头状癌 锁骨下入路 甲状腺全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近端骨折解剖钢板固定的有限元分析
3
作者 郑轶 张嘉锴 +1 位作者 吴君龙 袁欣华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9期917-920,共4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锁骨近端解剖钢板螺钉固定有限元模型建立及有限元分析。方法:选择1例40岁男性健康志愿者,运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5.01软件,Hypermesh 2019及Abaqus 2020软件的有限元分析模块,初步建立锁骨近端解剖钢板有限元模型并... 目的:探讨个性化锁骨近端解剖钢板螺钉固定有限元模型建立及有限元分析。方法:选择1例40岁男性健康志愿者,运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5.01软件,Hypermesh 2019及Abaqus 2020软件的有限元分析模块,初步建立锁骨近端解剖钢板有限元模型并在锁骨长轴远端15 mm位置处施加250 N垂直方向的载荷观察整体结构,钢板、螺钉位移云图,Mises stress应力分布等有限元分析数据。结果:整体结构位移分布可看出最大的位移分布在锁骨远端,正常人体上肢重量,锁骨纵行、斜行骨折及摔倒时肩部撞击暴力、锁骨纵行、斜行骨折4种条件下最大位移分别为1.04、1.03、1.35、1.33 mm;从钛合金钢板位移云图中可知最大的位移分布在靠近锁骨远端位置,最大位移分别为0.89、0.88、1.10、1.09 mm。从钛合金螺钉位移云图中可知最大的位移分布在远端螺钉的根部,最大位移分别为0.88、0.87、1.08、1.06 mm。Mises Stress应力分布来看最大的应力主要分布在钛合金钢板和螺钉上,锁骨上的应力非常小。从应力分布云图中可以观察钢板最大主应力分布在锁骨近端第2排螺孔位置,最大的Mises应力分别为673.1、678.1、648.5、654.4 MPa,钛合金螺钉最大应力分别为414.5、417.4、415.8、419.7 MPa。结论:利用计算机模拟三维有限元计算方法表现个性化锁骨近端解剖钢板的生物力学变化,为个性化锁骨近端解剖钢板提供生物力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近端 三维有限元 钢板 骨折 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侧斜方肌副肌束伴锁骨上神经来源变异
4
作者 于瀚博 史城燃 +1 位作者 徐弈 李志宏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成年男性,身高174.0 cm,解剖过程中发现左侧斜方肌副肌束伴锁骨上神经中间支和外侧支来源和走行变异,报道如下。左侧斜方肌前缘距锁骨上缘2.8 cm处向前下发出斜方肌副肌束,肌束全长7.2 cm,其后部为肌腹,肌腹后端宽1.1 cm,前部以肌腱为主... 成年男性,身高174.0 cm,解剖过程中发现左侧斜方肌副肌束伴锁骨上神经中间支和外侧支来源和走行变异,报道如下。左侧斜方肌前缘距锁骨上缘2.8 cm处向前下发出斜方肌副肌束,肌束全长7.2 cm,其后部为肌腹,肌腹后端宽1.1 cm,前部以肌腱为主,经肩胛舌骨肌下腹浅面,止于锁骨的内、中1/3处上面后缘,肌腱末端宽0.2 cm,止点距离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侧缘3.3 cm。该副肌束与斜方肌前缘及锁骨上缘形成一近似三角形的锁骨孔,其三边长分别为:肌束边7.2 cm,锁骨边5.7 cm,斜方肌边2.8 cm。锁骨孔被肩胛舌骨肌下腹分成上、下2个三角区,上三角内有锁骨上神经中支和颈外静脉穿过,下三角深部在锁骨后方有肩胛上动脉横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方肌 锁骨上缘 颈外静脉 肌束 锁骨 外侧缘 外侧支 肌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在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中应用
5
作者 唐德胜 王晓亚 +2 位作者 刘西斌 康永浩 李振海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3期94-98,共5页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在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130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在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130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组行MIPPO技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手术优良率及手术前后疼痛应激介质、肩关节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1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 d,观察组血清P物质、前列腺素E_(2)低于对照组,β内啡肽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肩关节前屈、后伸、外旋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手术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IPPO技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能显著提高手术优良率,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抑制疼痛因子释放,缓解术后早期疼痛,还能降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粉碎性骨折 锁定钢板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肩关节功能 P物质 前列腺素E_(2) 疼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治疗以头晕起病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24例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陈芸 张硕 杜汉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191-195,共5页
目的探讨头晕起病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临床特征、血管内治疗方案、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北京大学首钢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头晕起病的24例SSS患者的一般特征、临床表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头颈CT血管造影成... 目的探讨头晕起病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临床特征、血管内治疗方案、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北京大学首钢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头晕起病的24例SSS患者的一般特征、临床表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头颈CT血管造影成像(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DSA)等相关临床资料数据及其锁骨下动脉内治疗情况,分析血管内支架置入的治疗效果。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SSS的识别及诊断治疗经验。结果24例患者中左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13例,左侧锁骨下动脉闭塞2例,右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9例,成功置入病变处23枚支架,术中造影可见椎动脉恢复正向血流,术后患侧上肢脉搏、血压恢复,患者头晕改善,复查TCD未再出现锁骨下动脉盗血现象。血管内治疗失败1例,究其原因与患者既往主动脉弓覆膜支架介入治疗相关。结论以头晕为临床表现的锁骨下动脉狭窄,常提示锁骨下动脉盗血。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治疗SSS能快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治疗 锁骨下动脉狭窄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头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临床观察
7
作者 陈锋锋 黄家基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30-33,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微创经皮弹性髓内钉内固定(TEN)及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ORIF)三种手术方式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锁骨中段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Mippo组23...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微创经皮弹性髓内钉内固定(TEN)及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ORIF)三种手术方式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锁骨中段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Mippo组23例、TEN组18例与ORIF组26例,Mippo组接受Mippo术治疗,TEN组接受TEN术治疗,ORIF组接受ORIF术治疗,三组患者均进行18个月的随访。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骨性愈合时间、术后12周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以及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Mippo组手术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长均长于TEN组,短于ORIF组(均P<0.05);Mippo组术中出血量少于ORIF组,骨性愈合时间短于ORIF组(均P<0.05),与TE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三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Mippo组患者疼痛VAS评分低于ORIF组(P<0.05),与TE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TEN及ORIF三种手术方式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均安全有效,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微创经皮弹性髓内钉内固定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锁骨假关节的诊疗过程
8
作者 鄢飞 寿康全 +1 位作者 鲍同柱 王河洲 《巴楚医学》 2024年第4期38-40,共3页
先天性锁骨假关节(CPC)是一种罕见疾病,发病机制倾向于“胚胎学”论,即两个锁骨骨化中心融合失败所致。临床表现为无痛性包块,易误诊为肿瘤或锁骨骨折后骨不连,甚至误认为产伤所致。本文详细介绍一例双侧CPC患者的诊疗过程,结合最新文献... 先天性锁骨假关节(CPC)是一种罕见疾病,发病机制倾向于“胚胎学”论,即两个锁骨骨化中心融合失败所致。临床表现为无痛性包块,易误诊为肿瘤或锁骨骨折后骨不连,甚至误认为产伤所致。本文详细介绍一例双侧CPC患者的诊疗过程,结合最新文献,讨论CPC的鉴别诊断、手术指征及手术方式,旨在为临床医生在诊治此类疾病时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锁骨假关节 胸廓出口综合征 植骨 接骨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合并锁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丁凤亚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7期29-31,共3页
目的:分析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合并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合并锁骨远端骨折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使用克... 目的:分析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合并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合并锁骨远端骨折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使用克氏针张力带结合钢丝、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使用锁骨钩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前屈活动度、外展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合并锁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提高肩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钩钢板 锁骨远端骨折 肩锁关节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应用锁扣钢板治疗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邵 章才华 +2 位作者 杨铨铭 李新春 朱迎春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1010-1014,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锁扣钢板治疗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9月采用关节镜下应用锁扣钢板治疗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15例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6例;年龄25~57(42.50±7.75)岁;左肩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锁扣钢板治疗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9月采用关节镜下应用锁扣钢板治疗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15例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6例;年龄25~57(42.50±7.75)岁;左肩5例,右肩10例;病程4~7(5.16±0.98)d。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acale,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和Neer标准评分。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关节镜下应用锁扣钢板治疗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手术时间为0.3~1.0(0.55±0.24)h。所有患者术后Ⅰ期愈合。术后随访时间6~15(9.2±2.8)个月。术前VAS(7.23±0.67)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19.57±0.91)分,Neer标准评分(11.27±1.12)分;术后1个月VAS(1.56±0.81)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52.62±1.54)分,Neer标准评分(61.98±2.99)分;末次随访VAS(0.42±0.54)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91.24±1.97)分,Neer标准评分(93.24±3.38)分,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Neer标准评分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关节镜下锁扣钢板治疗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可恢复肩关节功能,疗效确定,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NeerⅡb型 袢钢板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钩钢板与锁骨外侧延伸端锁定接骨板治疗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1
作者 徐炜 唐献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2期25-28,共4页
目的:比较锁骨钩钢板与锁骨外侧延伸端锁定接骨板治疗Nee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2010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35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A组(20例)与B组(15例),A组采用锁骨钩钢... 目的:比较锁骨钩钢板与锁骨外侧延伸端锁定接骨板治疗Nee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2010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35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A组(20例)与B组(15例),A组采用锁骨钩钢板进行治疗,B组采用锁骨外侧延伸端锁定接骨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A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与内固定松动各1例,B组未发生,而B组的肩部疼痛与活动受限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显示,两组外展与外旋两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疼痛程度、活动水平、前屈、内旋、肌力评分及Constant-Murley总分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优良率为75.0%,B组为86.7%,B组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锁骨外侧延伸端锁定接骨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较锁骨钩钢板更为可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钩钢板 锁骨外侧延伸端锁定接骨板 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钩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疗效观察
12
作者 衣英豪 孙延斌 +2 位作者 杜道东 贾道福 王汝武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远端骨折 疗效观察 锁骨钩板 锁骨远端Ⅱ型骨折 非手术疗法 2004年 2002年 手术方法 固定治疗 效果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金属打印技术锁骨近端解剖钢板的数字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轶 郑兴国 +2 位作者 张嘉锴 吴君龙 袁欣华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78-280,共3页
目的:探讨3D金属打印技术结合虚拟设计锁骨近端解剖钢板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选择1例52岁男性健康志愿者,运用Mimics15.01,NX12.0等软件设计锁骨近端解剖钢板系统,将STL数据输入3D打印机打印1∶1锁骨模型及锁骨近端解剖钢板,并在体外... 目的:探讨3D金属打印技术结合虚拟设计锁骨近端解剖钢板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选择1例52岁男性健康志愿者,运用Mimics15.01,NX12.0等软件设计锁骨近端解剖钢板系统,将STL数据输入3D打印机打印1∶1锁骨模型及锁骨近端解剖钢板,并在体外试验钢板的贴合性和影像学评估螺钉位置的准确性,记录模型的打印时间、钉道设计及锁骨近端解剖钢板制作时间。结果:3D金属打印锁骨近端解剖钢板与锁骨模型贴合良好,锁骨近端锁定螺钉的导向准确,X线及CT扫描显示螺钉位置良好。模型打印时间、钉道设计及锁骨近端解剖钢板制作的时间分别为120、15和300 min。结论:基于3D金属打印技术锁骨近端解剖钢板系统可实现锁骨近端骨折钢板的良好贴合和螺钉精确置入,为锁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案提供一种新的精确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金属打印 个体化 锁骨近端 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充气腋窝入路与锁骨下入路腔镜对单侧甲状腺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嘉 史维臣 +1 位作者 何奕卉 康宁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7期561-563,共3页
比较腋窝入路与锁骨下入路腔镜治疗单侧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6月51例行甲状腺单侧叶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及腔镜甲状腺手术适应证,行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34例,经锁骨下入路腔镜甲... 比较腋窝入路与锁骨下入路腔镜治疗单侧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6月51例行甲状腺单侧叶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及腔镜甲状腺手术适应证,行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34例,经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17例。统计两组一般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3个月随访情况。两组在肿瘤大小、清除淋巴结数量、淋巴结转移数量、总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美容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经锁骨下与经腋下腔镜甲状腺手术均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两者美容满意度相当,经锁骨下方式手术时间短,操作更为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腔镜手术 无充气 腋下入路 锁骨下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袋注射技术对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后膈肌麻痹的影响
15
作者 张明哲 刘亚君 +4 位作者 王国瑞 刘文平 吕瑞兆 崔静静 井郁陌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分析角袋注射技术的临床疗效及对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后膈肌麻痹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需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手术患者80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30.46岁;身体质量... 目的分析角袋注射技术的临床疗效及对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后膈肌麻痹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需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手术患者80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30.46岁;身体质量指数(BMI)17.42~28.01 kg/m^(2),平均BMI 22.51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24例,Ⅱ级40例,Ⅲ级16例;手术部位,肘部24例,前臂21例,手腕27例,手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40例)及对照组(n=40例)。对照组予传统神经丛周围阻滞麻醉,试验组则采用超声引导角袋注射技术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前和麻醉后30 min平静呼吸膈肌移动度及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膈肌麻痹发生率及并发症;以患者阻滞后30 min是否出现膈肌麻痹为终点,对两组患者阻滞后30 min用力呼吸膈肌移动度与膈肌麻痹发生风险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麻醉效果为优良率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92.5%(37/40)vs 70%(28/40)。P<0.05]。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5.41±1.09)min vs(6.84±1.65)min、(9.06±1.27)min vs(11.98±2.71)min],而持续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404.96±89.73)min vs(11.98±2.71)min、(417.93±91.78)min vs(300.86±51.92)min](均P<0.05);阻滞后试验组患者的膈肌移动度及肺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膈肌麻痹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5%(5/40)vs 37.5%(15/40),7.5%(3/40)vs 25%(10/40)。均P<0.05]。以出现膈肌麻痹为终点,试验组膈肌活动度大于对照组,膈肌麻痹发生风险延后对照组(P<0.05)。结论角袋注射技术麻醉效果优于传统神经丛周围阻滞麻醉,且对膈肌麻痹的影响较小,术后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袋注射技术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 膈肌麻痹 膈肌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侧锁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
16
作者 徐晨 张晓燕 邓凯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70-170,共1页
患者女,59岁。左锁骨肿物伴疼痛1年;既往体健,否认家族史及外伤史。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显示左锁骨旁软组织密度灶伴骨质破坏,皮质旁骨肉瘤不除外,左肺上叶尖后段高密度灶,双肺多发钙化、索条灶(图1)。左肩关节MRI显示左侧锁骨... 患者女,59岁。左锁骨肿物伴疼痛1年;既往体健,否认家族史及外伤史。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显示左锁骨旁软组织密度灶伴骨质破坏,皮质旁骨肉瘤不除外,左肺上叶尖后段高密度灶,双肺多发钙化、索条灶(图1)。左肩关节MRI显示左侧锁骨中段内侧局部见梭形软组织信号,呈稍长T1、T2压脂不均匀高信号,大小约13 mm×20 mm,边界欠清,DWI呈不均匀高信号,相应ADC呈稍低信号,增强扫描呈延迟强化,边缘明显环形强化,临近锁骨骨质局部缺如,形态欠规整(图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肿瘤 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体尾癌术后5年锁骨上淋巴结孤立转移1例
17
作者 宋新明 李欣欣 +4 位作者 吴晖 陈志辉 李明哲 詹文华 何裕隆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2期126-127,共2页
胰腺癌是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总体5年生存率仅有1~4%[1],即使行根治性切除手术,其术后5年生存率也仅有15~25%[2].在中国,2004年一项对多家医院共2340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胰腺癌根治切除率仅20.9%,根治术后胰腺癌的... 胰腺癌是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总体5年生存率仅有1~4%[1],即使行根治性切除手术,其术后5年生存率也仅有15~25%[2].在中国,2004年一项对多家医院共2340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胰腺癌根治切除率仅20.9%,根治术后胰腺癌的l、3、5年生存率分别为54.36%、13.47%、8.47%[3],在胰腺癌中,胰头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基本保持稳定,而胰体尾癌的发病率则显著上升,这可能与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使部分无临床症状的患者获得诊断有关[4].在本文中,我们将汇报1例已侵犯腹腔干的胰体尾癌患者行根治切除术后5年,发现孤立的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个案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体尾癌 腹腔干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胰腺癌 锁骨 胰腺肿瘤 淋巴组织 淋巴结 胰头癌 锁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章志祥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7期59-61,共3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于上肢骨折患者手术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淮安工业园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上肢骨折患者作为受试者,总共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于上肢骨折患者手术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淮安工业园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上肢骨折患者作为受试者,总共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接受常规麻醉,观察组接受超声引导下的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阻滞起效时长更短,维持时长更长,组间各项数据差异显著(P<0.05)。手术结束后12、24、48 h,观察组疼痛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低,组间各项数据差异显著(P<0.05)。麻醉前、术毕,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组间各项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麻醉生效后5 min,两组MAP、HR值均较麻醉前更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数值高,组间各项数据差异显著(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组间各项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应用在上肢骨折手术中,能够快速发挥麻醉作用,保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稳定,且麻醉效果维持时间长,患者术后疼痛轻,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骨折 超声引导 锁骨上臂丛 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喙突锁骨下入路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行上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9
作者 潘丽霞 何文政 +2 位作者 冯丝丝 陈益凤 荣恒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1期42-44,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喙突锁骨下入路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行上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2年4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成观察组...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喙突锁骨下入路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行上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2年4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喙突锁骨下入路,对照组采用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手术镇痛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进针次数和阻滞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尺神经、正中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及臂内侧皮神经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喙突锁骨下入路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行上肢手术患者的麻醉中均安全有效,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手术部位及操作者的熟练程度选择不同的阻滞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臂丛神经阻滞 喙突锁骨下入路 肌间沟入路 上肢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钩在锁骨外端骨折并移位治疗中的应用
20
作者 陈允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5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锁骨 锁骨外端骨折 锁骨移位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