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四肢骨折失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程千 谷贵山 +1 位作者 狄东华 赵建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3352-3353,共2页
接骨板内固定是治疗四肢骨折的常用方法。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ll plate.LCP)采用有限接触接骨板的设计模式,螺钉孔采用圆锥形螺纹锁定孔和动力加压孔一体化设计结构.为接骨板固定骨折提供了成角稳定性。笔者回顾性... 接骨板内固定是治疗四肢骨折的常用方法。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ll plate.LCP)采用有限接触接骨板的设计模式,螺钉孔采用圆锥形螺纹锁定孔和动力加压孔一体化设计结构.为接骨板固定骨折提供了成角稳定性。笔者回顾性分析了自2006年9月至2009年2月采用LCP治疗四肢骨折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内同定失败.从而探讨LCP在临床应用中的规范性操作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加压接骨板 四肢骨折 CP治疗 骨折失败 原因分 接骨内固定 设计模式 接骨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16例 被引量:5
2
作者 付鹏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17-619,共3页
关键词 股骨远端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锁定加压接骨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与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辉 喻亮 冯华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923-926,共4页
目的:研究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与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本院骨科治疗的68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将采取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3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的36例... 目的:研究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与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本院骨科治疗的68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将采取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3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的3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CM)评分、上肢活动功能障碍DASH评分、生活能力(ADL)评分,并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用时、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M评分均显著升高,治疗后观察组肌力、日常生活、活动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DASH评分显著降低、ADL评分均显著增加,且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较重建接骨板更具微创优势,术后肩关节活动能力改善效果更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加压接骨板 重建接骨 锁骨中段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髓内钉与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效果对比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冯建忠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6期126-128,共3页
目的研究对比弹性髓内钉与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儿童股骨干骨折患儿84例,根据数字法随机分为弹性髓内钉组(40例)与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组(4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 目的研究对比弹性髓内钉与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儿童股骨干骨折患儿84例,根据数字法随机分为弹性髓内钉组(40例)与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组(4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情况。结果弹性髓内钉组患儿所需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明显优于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弹性髓内钉组治疗优良率为97.5%,高于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组(93.18%),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不同的内固定法对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并无明显差异;但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和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取出内固定物简单且无需住院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髓内钉 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 儿童 股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与传统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股骨干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甜甜 李世芸 +2 位作者 熊鹰 马勇 陈洪亮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57-761,共5页
目的对比股骨干骨折治疗采用的新型与传统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的生物力学性能,为选择更有效的接骨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接骨板进行弯曲强度与疲劳测试,再结合ANSYS Workbench对接骨板变形、应力及寿命进行... 目的对比股骨干骨折治疗采用的新型与传统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的生物力学性能,为选择更有效的接骨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接骨板进行弯曲强度与疲劳测试,再结合ANSYS Workbench对接骨板变形、应力及寿命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新型LCP平均弯曲屈服载荷与弯曲强度均为传统LCP的1.4倍,新型、传统LCP平均循环次数分别为106次与47 091次,使用寿命相差33.8%。结论使用新型LCP固定股骨干骨折失效可能性小于传统LCP,新型LCP拥有更有效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锁定加压接骨板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与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东平 徐雄 钱腾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78-1281,共4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10ckingcompressionplate,LCP)与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2011年共收入12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10ckingcompressionplate,LCP)与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2011年共收入12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行股骨近端LCP。另一组行PFNA。2组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2个月。比较2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卧床时间和术后引流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2组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末次随访时Harrie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者有各自的优点和适应证,都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好方法,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好,并发症少,操作相对简单,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折内固定 锁定加压接骨板 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架术后骨不连的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国柱 汤建民 +2 位作者 黄宇宏 李红梅 周晓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625-2627,共3页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用于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术后骨不连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0~36个月,平均18个月。16例骨不连经手术干预后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4个月(4~11个月)。2例术后出现脂肪液化及轻度...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用于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术后骨不连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0~36个月,平均18个月。16例骨不连经手术干预后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4个月(4~11个月)。2例术后出现脂肪液化及轻度的软组织感染,经局部换药处理后感染得到控制。患肢功能评定结果:优5例,良8例,中3例,差0例。结论:针对外固定架固定术后骨不连的上述特点我们采用LCP固定加自体髂骨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架 骨不连 锁定加压接骨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Robinson 2A、2B型锁骨中段骨折对创伤程度、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方文广 林扬 +1 位作者 黄立成 杜贵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6期1242-1246,共5页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Robinson 2A、2B型锁骨中段骨折对创伤程度、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Robinson 2A、2B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其手术方案分为接受常规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41例、接受锁定...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Robinson 2A、2B型锁骨中段骨折对创伤程度、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Robinson 2A、2B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其手术方案分为接受常规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41例、接受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39例。对比两组入手术室前、术后24 h、术后48 h血清中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骨代谢指标含量的差异。结果:入手术室前,两组血清中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骨代谢指标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观察组血清中炎症因子白介素-1(IL-1)、白介素-17(IL-17)、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中活性氧(ROS)、脂质过氧化氢(LHP)的含量低于对照组,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中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ⅠNP)、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的含量高于对照组患者,Ⅰ型胶原N端肽(NTX)、Ⅰ型胶原C端肽(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可减轻Robinson 2A、2B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的术后创伤程度,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中段骨折 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 创伤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被引量:7
9
作者 赖欢乐 陈环球 陈理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4期1637-1638,共2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方法:对按AO分类为B型和C型的2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病人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7~15个月,采用腕关节功能及X线片测定指标进行...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方法:对按AO分类为B型和C型的2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病人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7~15个月,采用腕关节功能及X线片测定指标进行综合评定,优20例,良7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96.4%。结论:切开复位掌侧LCP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术中副损伤少,血运破坏小,允许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并可获得满意的腕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锁定加压接骨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下LCP内固定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丹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8期60-61,共2页
对25例成人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下锁定加压接骨板(LCP)钢板内固定术。结果25例胫骨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取得满意效果。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熟练掌握特殊器械的使用及手术步骤,术中积极主动... 对25例成人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下锁定加压接骨板(LCP)钢板内固定术。结果25例胫骨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取得满意效果。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熟练掌握特殊器械的使用及手术步骤,术中积极主动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开放性骨折 微创经皮钢接骨 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 手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