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动Ad hoc网络中基于链路稳定性预测的按需路由协议 被引量:26
1
作者 胡曦 李喆 刘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4-289,共6页
移动Ad hoc网络拓扑的高度动态变化是造成传统按需路由协议的路由频繁通断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传统按需路由协议的基础上进行链路稳定性预测扩展,增强路由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利用分组的接收功率把节点间的相对运动划分为靠近... 移动Ad hoc网络拓扑的高度动态变化是造成传统按需路由协议的路由频繁通断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传统按需路由协议的基础上进行链路稳定性预测扩展,增强路由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利用分组的接收功率把节点间的相对运动划分为靠近和远离两种类型,然后在不同相对运动类型下根据节点间距离得到了的链路平均维持时间。在路由过程中,中间节点利用得到的链路平均维持时间设置请求报文的转发延迟,通过一定转发规则选择稳定性较强的链路构成路径。仿真结果表明进行链路稳定性预测扩展后的按需路由协议能够有效增强路由的稳定性,并提高网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AD HOC网络 按需由协议 链路稳定性预测 平均维持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链路稳定性模型的LEO/MEO双层卫星网星间链路设计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苑喆 张军 柳重堪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86-1090,共5页
卫星网动态拓扑、长变时延等特性及其所处的复杂空间环境带来的通信干扰是影响网络通信稳定的重要因素。综合考虑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衡量星间链路稳定性的模型,并基于此模型给出了LEO/MEO双层卫星网的星间链路设计方案。结合具体... 卫星网动态拓扑、长变时延等特性及其所处的复杂空间环境带来的通信干扰是影响网络通信稳定的重要因素。综合考虑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衡量星间链路稳定性的模型,并基于此模型给出了LEO/MEO双层卫星网的星间链路设计方案。结合具体的星座实例对该方案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适当的参数调整该模型可以适应不同的网络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卫星网 星问 链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链路稳定性预测的分层路由协议 被引量:2
3
作者 沙毅 吕飞 +1 位作者 方晶晶 朱丽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4-358,共5页
提出了LSP-DOA路由协议.该协议继承了DOA算法的局部路由修复的优点,基于Two-Ray无线传播模型和Friis公式计算链路的稳定性,并构造一个阈值;当链路稳定性小于阈值时,便发出警告,启动路由发现寻找可以及时替换即将中断的链路的新路径.仿... 提出了LSP-DOA路由协议.该协议继承了DOA算法的局部路由修复的优点,基于Two-Ray无线传播模型和Friis公式计算链路的稳定性,并构造一个阈值;当链路稳定性小于阈值时,便发出警告,启动路由发现寻找可以及时替换即将中断的链路的新路径.仿真结果表明,与路由协议AODV,DSR和DOA相比,LSP-DOA路由协议提高了系统分组投递率、路由修复成功率和平均路径长度,降低了控制开销和平均端到端延时,能够长时间维持稳定高效的活跃路径,改善了网络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HOC网络 分层 链路稳定性 Two-Ray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NET中基于链路稳定性的链路状态QoS路由协议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迤冉 郑光 刘云霞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757-2761,2765,共6页
传统路由协议在移动自组网中通常具有较多的多点继电器(MPR)重计算或路由表重计算过程,导致表现不佳,提出一种在移动自组网中所有节点对之间建立稳定且可持续路径的机制。首先分析了节点稳定性和节点保真度两个概念;然后将这两个概念整... 传统路由协议在移动自组网中通常具有较多的多点继电器(MPR)重计算或路由表重计算过程,导致表现不佳,提出一种在移动自组网中所有节点对之间建立稳定且可持续路径的机制。首先分析了节点稳定性和节点保真度两个概念;然后将这两个概念整合到优化的链路状态路由(OLSR)协议中;最后在OLSR协议中使用一种稳定性函数作为主路径选择标准来选取稳定且可持续的多点继电器节点和拓扑。提出的机制显著减少了MPR的重计算和路由表重计算过程,且确保了其他Qo S(服务质量)指标。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机制的有效性,同时支持对该机制进行扩展,从而确保其他Qo S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自组网络 链路稳定性 状态 服务质量 由协议 多点继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网络中一种基于链路稳定性和多路径的拓扑控制算法 被引量:6
5
作者 吴震东 李善平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6-222,共7页
通过压缩邻居节点集合的势,进而调整网络拓扑结构的拓扑控制方法,可以提高传感器网络的能量效率.然而现有的拓扑控制方法尚没有充分地考虑链路不稳定性因素,以及如何在提高能量效率的同时改善负载均衡.在对链路损失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压缩邻居节点集合的势,进而调整网络拓扑结构的拓扑控制方法,可以提高传感器网络的能量效率.然而现有的拓扑控制方法尚没有充分地考虑链路不稳定性因素,以及如何在提高能量效率的同时改善负载均衡.在对链路损失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能量效率、负载均衡和邻居节点集的势之间的关系.发现在同时改善能量效率和负载均衡之间有一对矛盾.提出了一个分层的拓扑控制算法LELB(layeredenergy-efficientandloadbalancealgorithm),可以在链路不稳定的情况下进一步改善能量效率,同时获得更好的负载均衡.仿真结果表明,LELB算法对网络性能有很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网络 拓扑控制 链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NET中基于链路稳定性路由的跨层传输控制协议 被引量:5
6
作者 孙杰 郭伟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41-1052,共12页
在MANET中,通信节点的移动会造成端到端通信路由的时常中断.传统TCP协议只有拥塞控制机制,对由于节点移动造成的数据包传输丢失和超时也作为拥塞处理,使得端到端传输性能低下.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跨层设计思想,将传输控制与链路稳定性... 在MANET中,通信节点的移动会造成端到端通信路由的时常中断.传统TCP协议只有拥塞控制机制,对由于节点移动造成的数据包传输丢失和超时也作为拥塞处理,使得端到端传输性能低下.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跨层设计思想,将传输控制与链路稳定性路由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生存时间概率的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 based on probability of link residual lifetime,简称TCP-PLRT).该协议通过在路由稳定时跨层收集路由层链路生存时间概率信息来实现对端到端连接稳定性的认知,并针对路由不稳定、路由中断、路由恢复,分别制定了路由切换、数据存储转发、ACK再确认三大机制.这使得TCP-PLRT协议具有对由移动造成的路由中断进行提前预判和有效处理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TCP-PLRT协议能够极大地减小由节点移动带来的端到端传输性能的下降,减少分组重传,提高端到端的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控制协议 跨层 由中断 链路稳定性 生存时间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移动模型中基于链路稳定性的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华 涂亚庆 +1 位作者 郭斌 许桂兵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37,59,共4页
分簇技术是传感器网络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然而对于组移动模型中的传感器网络,现有分簇算法对其群组特性的应用考虑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稳定性的传感器网络分簇方法——LSBC算法。该方法用链路已存活时间对剩余存活时间进行预测... 分簇技术是传感器网络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然而对于组移动模型中的传感器网络,现有分簇算法对其群组特性的应用考虑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稳定性的传感器网络分簇方法——LSBC算法。该方法用链路已存活时间对剩余存活时间进行预测,并将预测剩余存活时间作为链路稳定性的度量,将具有较大稳定性的链路两端节点划为一簇,再从中选出簇头,该方法有效地利用了节点的移动特征。仿真结果表明,在组移动模型中,该算法较其他已有算法能取得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网络 链路稳定性 组移动模型 分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能量方差的链路稳定性在MANET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应征 张群慧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80-686,共7页
传统QoS路由协议通常基于信号强度或节点间的距离来解决链路的稳定性,导致选择最近节点时,增加了跳数,从而降低了路由的QoS,影响网络的性能。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制,在OLSR协议的基础上,通过某个节点相对于邻居节点的移动性程... 传统QoS路由协议通常基于信号强度或节点间的距离来解决链路的稳定性,导致选择最近节点时,增加了跳数,从而降低了路由的QoS,影响网络的性能。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制,在OLSR协议的基础上,通过某个节点相对于邻居节点的移动性程度来计算链路稳定性,采用一个稳定性函数作为主路径的选取准则,有效地选择了一条关于链路稳定性的最佳路径。仿真结果表明,与OLSR ETX和OLSR相比,本文所提方法使得MPR的重复计算和路由袁的重复计算过程最小化,并减少了数据包的丢失率,降低了数据包的传输时延,大大提高了网络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由协议 信号强度 链路稳定性 稳定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链路稳定性预测的Ad Hoc网络路由算法研究
9
作者 沙毅 黄锦元 +2 位作者 姜延涛 朱丽春 张志伟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0-714,共5页
提出基于链路稳定性预测的后备路径路由算法LS-BPR.该机制将延迟最小的路径作为主路径,利用成本函数作为后备路径选择的标准,再利用ARIMA模型预测链路稳定性较好的链路作为后备路径.利用QualNet仿真平台对LS-BPR AODV与AODV两种协议进... 提出基于链路稳定性预测的后备路径路由算法LS-BPR.该机制将延迟最小的路径作为主路径,利用成本函数作为后备路径选择的标准,再利用ARIMA模型预测链路稳定性较好的链路作为后备路径.利用QualNet仿真平台对LS-BPR AODV与AODV两种协议进行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加入预测机制的LS-BPR AODV改善了网络性能,减少了源节点路由发现的次数,降低了路由断裂的次数,大幅减少了网络的丢包率和网络中信息接收的延时,提高了网络平均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HOC网络 ARIMA模型预测 链路稳定性 Qua Net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链路稳定性的最小MPR选择算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佳琪 任智 +1 位作者 王磊 赵子军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386-2391,共6页
MPR选择算法是移动自组网OLSR路由协议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从节点的一跳邻居中选出能够覆盖所有两跳邻居的最小集合.现有的MPR选择算法虽然能够选出最小MPR集,但是未见考虑MPR链路的稳定性,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存在不利影响.为此,提出一... MPR选择算法是移动自组网OLSR路由协议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从节点的一跳邻居中选出能够覆盖所有两跳邻居的最小集合.现有的MPR选择算法虽然能够选出最小MPR集,但是未见考虑MPR链路的稳定性,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存在不利影响.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链路稳定性的MPR选择算法,定义一种新的链路稳定性判据之后,在初始和当前覆盖度相同的节点中选择链路稳定性更好的节点作为MPR,从而延长了MPR节点集的有效时间,降低了拓扑变化对数据传输的影响.仿真系统测试数据显示新算法提高了吞吐量,降低了端到端时延和丢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SR 多点中继 链路稳定性 有效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Ad Hoc网络中基于剩余生存时间的链路稳定性路由协议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荣 王东 李晓鸿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15,共7页
在移动Ad Hoc网络中,链路的稳定性是网络性能的保证。提出一种基于剩余生存时间的链路稳定性路由协议—RLT-LSRP,该协议中当节点检测到分组接收功率小于某一阈值时,依据分组接收功率的变化来区分节点间相对运动的趋势,结合节点的动态属... 在移动Ad Hoc网络中,链路的稳定性是网络性能的保证。提出一种基于剩余生存时间的链路稳定性路由协议—RLT-LSRP,该协议中当节点检测到分组接收功率小于某一阈值时,依据分组接收功率的变化来区分节点间相对运动的趋势,结合节点的动态属性和三角形几何定理,选择链路剩余生存时间最长的路径进行数据转发,在链路断开之前提前启动路由修复机制。实验结果表明:RLT-LSRP协议能够有效地减少路由失效次数,增强路由的稳定性,延长网络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AD HOC 剩余生存时间 链路稳定性 AOD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链路稳定性的MANET组播路由协议 被引量:1
12
作者 葛安峰 王华 王海龙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5-79,109,共6页
移动自组织网络环境中,选择稳定路由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率并能有效降低控制信息减少网络拥塞。根据无线自组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信号强度评价链路稳定性的方法,并且基于此方法构建组播路由协议。协议中节点能够根据信号强度预... 移动自组织网络环境中,选择稳定路由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率并能有效降低控制信息减少网络拥塞。根据无线自组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信号强度评价链路稳定性的方法,并且基于此方法构建组播路由协议。协议中节点能够根据信号强度预估链路稳定性,选择稳定路由,及时发现修复即将断开的链路。仿真结果表明,协议可以明显提高数据传输率,并且控制开销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播 移动自组织网 链路稳定性 按需距离矢量的组播由协议(MAOD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自组网路由稳定性分析
13
作者 安建伟 郑青 +1 位作者 杨扬 米振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8-101,137,共5页
针对车载移动ad hoc网络的特点,从路由断裂的角度在原理和理论上分析了车载移动ad hoc网络路由不稳定的各种情况,在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不依赖GPS信息的基于节点相对稳定性的类AODV路由协议RSBA(Relative Stability Based AODV R... 针对车载移动ad hoc网络的特点,从路由断裂的角度在原理和理论上分析了车载移动ad hoc网络路由不稳定的各种情况,在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不依赖GPS信息的基于节点相对稳定性的类AODV路由协议RSBA(Relative Stability Based AODV Routing Protocol),通过可行性分析及实验仿真证明了新协议比AODV协议更适合节点密度较高的城市车载环境,具有较低的路由断链率和路由负载,有效降低丢包率,可扩展性提高,同时验证了对车载移动adhoc网络路由稳定性分析策略和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通信 邻居密度 链路稳定性 由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Ad hoc网络中具有均衡策略的稳定性路由算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许炳昆 李艳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245-249,共5页
移动Ad hoc网络是一种自组织、不依赖预设的基础设施快速展开的网络。在Ad hoc网络中,移动终端可以自由移动,从而会导致链路频繁的断裂。由于该网络动态的特性,建立稳定的路由进行数据传输显得尤为重要。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均衡策略的... 移动Ad hoc网络是一种自组织、不依赖预设的基础设施快速展开的网络。在Ad hoc网络中,移动终端可以自由移动,从而会导致链路频繁的断裂。由于该网络动态的特性,建立稳定的路由进行数据传输显得尤为重要。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均衡策略的链路稳定性路由算法,并且将它在传统的AODV协议上实现得到了一种新的协议,即N-AODV。该算法在路由建立阶段,通过节点间的相互运动预测链路的生存时间,并且将路由稳定性与跳数之间进行均衡,选择出稳定性较高、跳数较小的路径。仿真结果表明新协议相比AODV、SSA协议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有效地提高了网络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AD HOC网络 均衡策略 链路稳定性 AOD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载感知和伪流言机制的高稳定性路由协议
15
作者 梅家栋 南建国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14-221,共8页
通过建立无人机自组网可以有效满足无人机集群作战的组网通信需求,但相较于传统移动自组网,无人机自组网具有节点移动速度更快,网络拓扑高度动态变化的显著特征。针对链路频繁断开带来网络性能下降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感知和... 通过建立无人机自组网可以有效满足无人机集群作战的组网通信需求,但相较于传统移动自组网,无人机自组网具有节点移动速度更快,网络拓扑高度动态变化的显著特征。针对链路频繁断开带来网络性能下降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感知和伪流言机制的高稳定性路由协议。网络拥塞和节点移动性是影响路径稳定性的两个主要因素。针对网络拥塞问题,提出了基于节点负载预测的伪流言受限洪泛机制,在发起路由请求过程中,通过动态调整节点转发概率,均衡了网络负载的同时降低了控制开销。针对无人机节点的高移动性特征,基于接收到分组信号功率强度,提出了链路稳定性的联合度量指标。仿真结果表明,与AODV协议及其他改进型协议相比,该协议有效减少了网络的控制开销,提高了分组投递率,降低了平均端到端时延,显著改善网络性能,增强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自组网 由协议 负载均衡 伪流言机制 链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预测模型的ad hoc网络稳定链路度量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晖 董育宁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0-37,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预测模型的稳定链路度量算法,定义了稳定邻居度量和本地运动度量2种测度。根据这2种测度,移动预测模型利用LZ78算法对本地节点与其邻居的稳定性概率进行预测,从而找到其最稳定邻居,为选择稳定路由提供依据。仿真结果... 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预测模型的稳定链路度量算法,定义了稳定邻居度量和本地运动度量2种测度。根据这2种测度,移动预测模型利用LZ78算法对本地节点与其邻居的稳定性概率进行预测,从而找到其最稳定邻居,为选择稳定路由提供依据。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明显优于直方图算法及最小ID算法,所选链路的稳定性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HOC网络 链路稳定性 稳定邻居度量 本地运动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Ad hoc网络中基于自适应策略的稳定链路选择算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晖 董育宁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986-2990,共5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策略的稳定链路选择算法,定义了稳定邻居度量和本地运动度量两种稳定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模糊隶属度函数得出稳定测度的重要性权值,利用重要性加权的方法即可根据网络状况自适应地得到链路的稳定概率,从...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策略的稳定链路选择算法,定义了稳定邻居度量和本地运动度量两种稳定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模糊隶属度函数得出稳定测度的重要性权值,利用重要性加权的方法即可根据网络状况自适应地得到链路的稳定概率,从而为选择最稳定链路及路由提供依据。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的网络状况,明显优于基于LF因子和基于剩余生命时间的链路选择算法,稳定性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ET 链路稳定性 模糊隶属度函数 自适应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媒体业务的MANET多尺度稳定链路模型
18
作者 李传伟 常关羽 +2 位作者 侯维苇 丛万生 慕德俊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74-2578,共5页
分析了影响链路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并将其分为任务管理、拓扑管理和信道质量3类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尺度稳定链路模型,将此3类指标输入到多属性多权重的中间模块中进行权重分配和加权平均,最终形成综合指标,用以指示链路稳定... 分析了影响链路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并将其分为任务管理、拓扑管理和信道质量3类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尺度稳定链路模型,将此3类指标输入到多属性多权重的中间模块中进行权重分配和加权平均,最终形成综合指标,用以指示链路稳定性。同时利用卡尔曼滤波对模型中检测值进行预测分析,提升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后,采用本模型对优化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路由选路策略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在QualNet环境下进行了仿真。仿真实验表明,改进后的协议在报文接收率、吞吐量、端到端时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有效地提高了对多媒体业务的服务质量保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ET 多媒体业务 多尺度 链路稳定性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自组网中基于预测机制的一种稳定路由算法设计 被引量:10
19
作者 谭长庚 陈松乔 龚晓霞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4,共6页
首先基于预测链路可保持时间,提出了链路在t0时刻存在并且在t0+Δt时刻仍然存在的概率预测方法.基于对链路保持连接的概率预测,提出了选择可保持至t0+Δt时刻稳定传输路径的路由协议.通过模拟和数据分析,该路由算法在链路断裂数目、丢... 首先基于预测链路可保持时间,提出了链路在t0时刻存在并且在t0+Δt时刻仍然存在的概率预测方法.基于对链路保持连接的概率预测,提出了选择可保持至t0+Δt时刻稳定传输路径的路由协议.通过模拟和数据分析,该路由算法在链路断裂数目、丢失数据包数目以及数据包到达率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善,减少了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对于路由的影响,提高了网络运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自组网 由协议 预测 链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分段运动模式的基于链路维持概率的跨层路由协议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杰 郭伟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8-57,共10页
MANET中节点移动造成路由中断带来端到端传输性能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分段运动模式的链路稳定概率计算方法,并在此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分段运动模式的基于链路维持概率的跨层路由协议(LPCP)。LPCP跨层结合路... MANET中节点移动造成路由中断带来端到端传输性能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分段运动模式的链路稳定概率计算方法,并在此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分段运动模式的基于链路维持概率的跨层路由协议(LPCP)。LPCP跨层结合路由层和传输层,能够兼顾端到端连接的稳定性和最小跳数。制定了"路由切换"、"数据存储转发"、"ACK再确认"等机制尽可能减少路由中断的发生及其带来的端到端传输性能下降。仿真结果表明LPCP能够有效减小路由中断带来的丢包,提高端到端传输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自组织网络 链路稳定性 维持概率 由中断 跨层 移动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