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粗糙路面检测链路模型研究
1
作者 杨祎 张磊磊 +3 位作者 阮驰 贺锋涛 赵梓轩 焦梁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4-216,共13页
粗糙路面的反射特性影响路面检测系统的性能和路面气象检测的准确性,根据传统微面元模型,提出了一种多参量半球形等效仿真模型,建立了基于无线激光的粗糙路面链路传输模型。通过采用蒙特卡洛统计方法,分析了反射光在不同入射角和粗糙度... 粗糙路面的反射特性影响路面检测系统的性能和路面气象检测的准确性,根据传统微面元模型,提出了一种多参量半球形等效仿真模型,建立了基于无线激光的粗糙路面链路传输模型。通过采用蒙特卡洛统计方法,分析了反射光在不同入射角和粗糙度情况下接收光功率的变化以及光子的分布规律。基于该模型,设计并实现了一套850 nm波长的非接触式激光路面状况检测系统,并利用该系统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仿真及实验结果均显示,随着入射光与路面法线方向夹角(入射角)的增大,接收到的光功率逐渐减小。当入射角小于15°时,粗糙度的增加与接收的光功率负相关;入射角大于15°时,随着粗糙度的增加,接收到的光功率逐渐增加,粗糙度越大,接收光功率与入射角的衰减关系越接近线性;当入射角达到60°时,接收到的光功率趋于常数。实验结果与模型仿真结果相吻合,从而验证了粗糙路面光反射等效半球形模型的有效性,且接收的回波信号信噪比不受路面粗糙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气象检测系统 微面元模型 半球形等效模型 传输模型 粗糙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双工光载无线通信链路模型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建明 娄淑琴 曾璐璐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98-1604,共7页
提出了一个新的全双工光载无线通信链路模型。方案的下行链路采用两个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级联以产生六倍频毫米波;采用单边带调制,有效防止了码元走离现象,提高了传输距离;上行链路复用了下行链路中的一阶光边带以作为上行基带信号的载波... 提出了一个新的全双工光载无线通信链路模型。方案的下行链路采用两个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级联以产生六倍频毫米波;采用单边带调制,有效防止了码元走离现象,提高了传输距离;上行链路复用了下行链路中的一阶光边带以作为上行基带信号的载波,从而无需在基站中额外配置激光源;采用延时零拍法解调,减少了对毫米波本地振荡器的需求,降低了系统的成本。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全双工模型中,仅用10 GHz频率的调制信号就能产生60 GHz的毫米波,大大降低了调制信号频率,且下行链路传输距离可达250 km,而上行链路传输距离大于300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双工链路模型 六倍频 级联 延时零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信息的TD-SCDMA HSDPA系统链路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云 何晨 汪晴川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93-1197,共5页
在TD-SCDMA HSDPA系统3GPP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发送端信道编码比特与接收端解速率匹配后软比特之间的平均互信息的链路模型.本模型以互信息为接口参数.采用QPSK比特信噪比合并、16QAM信噪比等效等建模方法,考虑了TDSCDMAHSDPA... 在TD-SCDMA HSDPA系统3GPP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发送端信道编码比特与接收端解速率匹配后软比特之间的平均互信息的链路模型.本模型以互信息为接口参数.采用QPSK比特信噪比合并、16QAM信噪比等效等建模方法,考虑了TDSCDMAHSDPA系统速率匹配、HARQ合并、16QAM星座重排等因素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链路模型在瑞利衰落信道,QPSK和16QAM调制方式下的块误码率(BLER)误差均在0.2~0.3dB以下.且模型具有仿真数据量少、时间复杂度低和扩展性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 链路模型 混合自动重发请求 块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化的NS2链路模型
4
作者 洪沛 云晓春 王晓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27-131,共5页
基于离散事件模拟技术的NS2网络模拟器被广泛运用于计算机网络的研究中。传统的NS2链路模型复杂度高,导致了大规模网络模拟由于需要大量的计算时间而难以实现。为降低网络模拟所需要的计算开销,以提高网络模拟的规模以及性能,提出一种... 基于离散事件模拟技术的NS2网络模拟器被广泛运用于计算机网络的研究中。传统的NS2链路模型复杂度高,导致了大规模网络模拟由于需要大量的计算时间而难以实现。为降低网络模拟所需要的计算开销,以提高网络模拟的规模以及性能,提出一种简化的NS2链路模型。与传统的NS2链路模型相比,该模型在不影响网络模拟真实性的前提下,不再在链路模型中维护分组缓存队列,并将部分离散事件采用直接计算来处理,以减少离散事件个数,降低模拟运行时间。实验表明,该模型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使模拟运行时间减少3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事件模拟 网络模拟 简化链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积指数函数链路模型的装备健康状态评估研究
5
作者 戴文瑞 沈延安 李俊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96-99,共4页
在装备健康状态评估中考虑装备内部各节点间不同组合方式的影响,提出了通过构建系统健康状态评估链路模型的方法,累积各节点消极因子和积极因子对链路健康状态的影响程度,构建了基于累积指数函数的链路级健康状态评估模型。
关键词 健康状态评估 系统链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链路关联度模型的绿色节能路由框架
6
作者 王玲 金子琨 +1 位作者 吴勇 耿海军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9-299,共11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的规模逐渐增大,与此同时,网络的能耗也随之攀升。业界普遍采用关闭利用率较低的链路来降低网络能耗。然而,目前的网络节能方案并不能有效平衡能量节约率、计算开销和路径拉伸度三者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的规模逐渐增大,与此同时,网络的能耗也随之攀升。业界普遍采用关闭利用率较低的链路来降低网络能耗。然而,目前的网络节能方案并不能有效平衡能量节约率、计算开销和路径拉伸度三者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为了应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关联度模型的绿色节能路由框架。该框架支持不同的链路关联度模型,仅需要网络拓扑结构,而不需要网路中的实时流量矩阵,更易于在实际网络中部署。基于提出的链路关联度模型的绿色节能路由算法的框架,文中实现了链路行关联度算法LRC(Link Row Correlation)、链路列关联度算法LCC(Link Column Correlation)、链路行-列关联度算法LRCC(Link Row Column Correlation)和链路介数关联度LBC(Link Betweenness Correlation)4种不同的绿色节能路由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The Internet Topology Zoo公布的真实拓扑和由Brite模拟生成的拓扑中,LRC,LCC,LRCC和LBC的平均能量节约率比DLF算法的平均能量节约率高12.65%和7.17%,且它们的平均路径拉伸度比DLF算法的平均路径拉伸度低3.00%和1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节能 关联度模型 径拉伸度 能量节约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的高速光纤通信链路时延估计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磊 伊学君 张佳芬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9-203,共5页
由于未对接收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导致光纤通信链路时延估计存在估计误差大、准确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边缘计算的高速光纤通信链路时延估计方法。通过边缘计算设计了高速光纤通信网络架构,基于网络架构中的边缘... 由于未对接收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导致光纤通信链路时延估计存在估计误差大、准确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边缘计算的高速光纤通信链路时延估计方法。通过边缘计算设计了高速光纤通信网络架构,基于网络架构中的边缘计算层,通过直射链路的方式构建高速光纤通信链路模型,接收光信号,并使用广义相关算法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去噪处理,根据去噪处理结果,结合卡尔曼滤波方法与Round-trip算法估计信号时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高速光纤通信链路时延估计准确率高、效果好,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高速光纤通信 链路模型 广义相关算法 时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LINK:一种真实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链路仿真模型(英文)
8
作者 陈海明 崔莉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67-2972,共6页
在网络仿真中,链路模型的精确性对仿真结果的真实性有着重要影响。基于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中观察到的链路的核心特殊性质——不等向连通性,提出了一个真实的链路仿真模型RLINK.通过对不等向连通性的三个因素进行分析建模,即由遮蔽效... 在网络仿真中,链路模型的精确性对仿真结果的真实性有着重要影响。基于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中观察到的链路的核心特殊性质——不等向连通性,提出了一个真实的链路仿真模型RLINK.通过对不等向连通性的三个因素进行分析建模,即由遮蔽效应引起的路径衰减的差异、节点硬件的校准差异和天线的方向性差异,该模型实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链路的精确模拟。以链路不对称性的累积分布和算数平均值为指标,对比实验和仿真中获得的有关链路特性的统计数据,两者的一致性验证了RLINK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路模型 不等向连通性 遮蔽效应 无线传感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MANET节点—链路稳定度模糊评估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桐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5-220,231,共7页
利用模糊数学思想,针对MANET提出了一种稳定性评估模型,即节点—链路模糊稳定度模型。该模型通过对位置临界点和速度进行综合模糊建模,用模糊值精确衡量MANET中节点与链路的稳定性高低。理论和模拟分析证明了该模型能更有效地对MANET的... 利用模糊数学思想,针对MANET提出了一种稳定性评估模型,即节点—链路模糊稳定度模型。该模型通过对位置临界点和速度进行综合模糊建模,用模糊值精确衡量MANET中节点与链路的稳定性高低。理论和模拟分析证明了该模型能更有效地对MANET的稳定性和生存能力进行定量评估。在该模型下,MANET中节点与链路在大尺度时间区间内的稳定性要高于小尺度时间区间内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自组网 模糊稳定度模型 强度 临界区 节点—稳定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接口mesh网络下链路冗余模型的研究
10
作者 钟辉 郎冰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55-1260,共6页
为了提高无线mesh网络吞吐量问题,提出一种在多接口mesh网络中的链路冗余抽象模型.该模型将多个射频接口抽象成一个逻辑接口,使用OLSR路由协议在网络层建立连接的同时,邻节点之间在链路层自动建立一条数据链路,将不同类型的数据报分配... 为了提高无线mesh网络吞吐量问题,提出一种在多接口mesh网络中的链路冗余抽象模型.该模型将多个射频接口抽象成一个逻辑接口,使用OLSR路由协议在网络层建立连接的同时,邻节点之间在链路层自动建立一条数据链路,将不同类型的数据报分配到不同的链路上传输,降低频繁广播控制包而引起的数据包传输延迟,提高网络吞吐量;实现静态信道分配策略,提高信道利用率.最后,将链路冗余抽象模型与OLSR路由协议相结合,在每个节点装有双802.11b无线网卡的多接口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实验床上测试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其能够有效的提高mesh网络的整体吞吐量和降低端到端的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接口 多信道 无线MESH网络 多接口冗余模型 实验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X射线通信链路建模与功率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苏桐 李瑶 +4 位作者 盛立志 强鹏飞 陈琛 徐能 赵宝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6-213,共8页
从空间X射线通信传输理论出发,首先对X射线通信的功率传输过程进行研究,以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模型与自由空间损耗为基础,分析了深空X射线通信的信道特征及功率传输过程、推导了功率传输方程,建立了通信链路模型;其次,分析了深空X射线通... 从空间X射线通信传输理论出发,首先对X射线通信的功率传输过程进行研究,以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模型与自由空间损耗为基础,分析了深空X射线通信的信道特征及功率传输过程、推导了功率传输方程,建立了通信链路模型;其次,分析了深空X射线通信系统的误差来源,建立了基于单光子探测器的噪声模型,并给出了主要噪声来源的数学表达式,从而确定了通信核心参数通信距离、通信速率、误码率与信号功率之间的关系;最后,对不同阳极高压与不同调制方式下探测器端信号光子数进行实验监测,对功率传输方程及误差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给出的功率传输方程与误差模型可以对空间X射线通信过程进行较好地解释.根据此模型,计算了在满足一定的误码率和传输距离要求时对X射线源出射功率的要求,为空间X射线通信研究建立了理论基础,为核心元器件的研究指明了下一步的方向,同时有望对空间X射线通信的工程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通信 链路模型 功率方程 单光子探测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net的航空电子SCI链路节点建模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兴春 刘阳 +1 位作者 崔剑 李铮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0-33,共4页
依据SCI两个重要协议——带宽分配协议和队列分配协议,就航空电子SCI链路节点Opnet模型建立的功能模块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一个可供航空电子系统仿真分析实用的SCI链路节点模型,并就建立模型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解析和讨论。
关键词 SCI OPNET 链路模型 idle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层间冗余链路的应用层组播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龙白滔 孙立峰 +1 位作者 陈文萍 钟玉琢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844-1848,共5页
本文讨论了应用层组播环境下拥塞对扩展树性能的影响 ,提出了使用层间冗余链路来增强扩展树稳定性的方法 ,并且通过提出的统计链路模型和相关度模型 ,对该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性能评价 .数字仿真结果说明了统计链路模型有效地描述了应... 本文讨论了应用层组播环境下拥塞对扩展树性能的影响 ,提出了使用层间冗余链路来增强扩展树稳定性的方法 ,并且通过提出的统计链路模型和相关度模型 ,对该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性能评价 .数字仿真结果说明了统计链路模型有效地描述了应用层组播环境中发生的拥塞 ,即使在高拥塞链路概率的情况下 ,层间冗余链路的方法也能以较小的网络延迟代价 ,显著地增强扩展树的稳定性 .本文提出的统计链路模型也可用来深入了解应用层组播的动态行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统计链路模型 层间冗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轨航天器GNSS信号传播链路建模与强度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柴嘉薪 王新龙 +2 位作者 俞能杰 王盾 李群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96-1503,共8页
在高轨环境下,由于卫星信号传播链路复杂、损耗衰减较大、信号强度不均匀给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应用带来新问题。本文建立了GNSS信号从发射端到高轨航天器接收终端的传播链路模型。通过全链路模拟和等价增益仿真,得到了高轨航天器接... 在高轨环境下,由于卫星信号传播链路复杂、损耗衰减较大、信号强度不均匀给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应用带来新问题。本文建立了GNSS信号从发射端到高轨航天器接收终端的传播链路模型。通过全链路模拟和等价增益仿真,得到了高轨航天器接收信号强度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GNSS双星座、三星座和四星座联合导航系统的可用性,为高轨航天器GNSS信号特性分析、多模接收机的灵敏度选择、捕获跟踪算法的设计等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轨航天器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链路模型 强度分布 可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地卫星Ka频段数传链路抗雨衰自适应模式设计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颖 熊蔚明 王竹刚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9-155,共7页
针对近地卫星数传时的信道时变性和严重的Ka频段雨衰现象,采用自适应编码调制(Adaptive Coding and Modulation, ACM)技术能够充分利用链路资源,相对于传统的固定编码调制方式,进一步提高链路的数据吞吐量。提出近地卫星Ka频段数传链路... 针对近地卫星数传时的信道时变性和严重的Ka频段雨衰现象,采用自适应编码调制(Adaptive Coding and Modulation, ACM)技术能够充分利用链路资源,相对于传统的固定编码调制方式,进一步提高链路的数据吞吐量。提出近地卫星Ka频段数传链路ACM模式设计方法,在降雨环境下建立Ka频段数传链路模型,根据链路预算的信道状况确定ACM选用模式;采用基于导频符号的最大似然信噪比估计算法结合移动平均的平滑方法实现信道估计,有效地减小了估计值的波动。仿真结果表明,无论晴天还是雨天,采用提出的卫星数传链路ACM模式设计方法,能够在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同时获取较高的数据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频段 自适应编码调制模式设计 雨衰模型 数据吞吐量 信噪比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道竞争感知的多速率多跳无线网络时延路由测量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伟 秦志光 +1 位作者 邓蔚 聂鹏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8-672,共5页
根据IEEE 802.11 DCF基本访问模式,建立了无线链路传输模型和信道竞争模型,定义了链路和节点对共享信道的竞争度,提出了信道竞争感知的多速率多跳无线网络端到端时延路由测量CCAD。基于无线链路传输模型和信道竞争度计算链路及传输路径... 根据IEEE 802.11 DCF基本访问模式,建立了无线链路传输模型和信道竞争模型,定义了链路和节点对共享信道的竞争度,提出了信道竞争感知的多速率多跳无线网络端到端时延路由测量CCAD。基于无线链路传输模型和信道竞争度计算链路及传输路径的时延,实现了对多速率多跳无线网络中链路的质量、传输速率以及信道竞争的测量。NS2仿真实验结果表明,CCAD的性能明显优ETX、ETT和MIC等现有的路由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竞争 端到端时延 多跳无线网络 由测量 传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智能预警及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被引量:62
17
作者 王同文 刘宏君 +1 位作者 邵庆祝 俞斌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9-63,98,共6页
智能站二次信息传输由以前的电缆改成光纤传输方式,存在信息传输不透明、缺陷查找不方便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智能预警及故障诊断方案,并开发了相应的智能预警及故障诊断系统;根据智能变电站信息传输的特点,针对IEC 6... 智能站二次信息传输由以前的电缆改成光纤传输方式,存在信息传输不透明、缺陷查找不方便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智能预警及故障诊断方案,并开发了相应的智能预警及故障诊断系统;根据智能变电站信息传输的特点,针对IEC 61850协议中没有物理链路模型的问题,对过程层二次通信中相应的物理信息节点进行建模,构建二次设备通信的物理拓扑;将二次设备虚回路信息流映射到相应的物理拓扑中,使物理拓扑与虚回路信息有机融合,构建完善、虚实结合的二次回路拓扑架构;根据智能变电站内信息流特点建立了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专家知识库,通过实时获取装置的运行状态信息综合判断回路实际运行状态,以实现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的智能预警及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物理链路模型 过程层 二次回独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P文件共享中网络编码与路由容量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佳庆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5-619,共5页
网络编码在应用层上的容量研究,对网络编码在P2P网络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已有文献对P2P文件共享中网络编码和路由的比较多采用仿真方法,其结果与仿真参数设置有较大关系,暂未有一致的结论.本文从理论上推导P2P文件共享中网络... 网络编码在应用层上的容量研究,对网络编码在P2P网络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已有文献对P2P文件共享中网络编码和路由的比较多采用仿真方法,其结果与仿真参数设置有较大关系,暂未有一致的结论.本文从理论上推导P2P文件共享中网络编码和路由的容量上界并进行定量比较:首先将上行链路共享P2P流模型推广到1-to-m的一般情况,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一般情况下P2P文件共享中网络编码和路由容量的理论上界,并证明二者上界的一致性.最后通过基于NS2的仿真分析实际网络中其它相关因素对二者达到容量上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编码 对等网 文件共享 上行共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混合软件定义网络路由节能算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举 王浩 +2 位作者 罗舒婷 耿海军 尹霞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6-241,共6页
随着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必将长期处于传统网络设备和SDN设备共存的混合SDN网络状态。混合SDN网络中的路由节能研究是一项关键的工作。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混合软件定义网络路由... 随着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必将长期处于传统网络设备和SDN设备共存的混合SDN网络状态。混合SDN网络中的路由节能研究是一项关键的工作。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混合软件定义网络路由节能算法(Hybrid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Energy Efficient Routing Algorithm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EEHSDNGA)。文中致力于解决两方面的问题:1)如何在网络中有选择性地将传统网络设备升级为SDN设备;2)如何选择性地关闭链路。对于第一个问题,利用遗传算法进行解决。针对第二个问题,文中提出了链路关键度模型,即根据链路的重要性逐个关闭网络中的链路。实验结果表明,在Abilene网络中,EEHSDNGA的节能比率可达36%;在Geant网络中,EEHSDNGA的节能比率高达42.5%。EEHSDNGA的节能效果远远优于LF,HEATE和EEGAH的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软件定义网络 遗传算法 关键度模型 部署开销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通信的间隔多脉冲位置调制 被引量:20
20
作者 郭树旭 臧玲玲 +2 位作者 韩明珠 陈海鹏 钟菲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60-1765,共6页
根据室内可见光通信(VLC)的信道传输特性,建立了一种可见光通信系统的链路模型,提出了用于VLC系统的间隔多脉冲位置调制(IMPPM)方案。介绍了IMPPM方案的符号结构,并将该方案与VLC系统的另外两种调制方式,脉冲位置调制(PPM)和多脉冲位置... 根据室内可见光通信(VLC)的信道传输特性,建立了一种可见光通信系统的链路模型,提出了用于VLC系统的间隔多脉冲位置调制(IMPPM)方案。介绍了IMPPM方案的符号结构,并将该方案与VLC系统的另外两种调制方式,脉冲位置调制(PPM)和多脉冲位置调制(multi-PPM,MPPM)在带宽、功率需求,比特误差率(BER)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MPPM和IMPPM在信源(M)为3,4,5bit时的带宽需求和功率需求取得了比较好的平衡。当BER达到10-3时,IMPPM接收的光功率比PPM低4dB,比MPPM低2dB;由于IMPPM中相邻两脉冲有时间间隔,所以,其BER性能要优于MPPM。IMPPM用于可见光通信时,其功率需求低于MPPM,抗多径及码间干扰的能力优于PPM和MP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链路模型 间隔多脉冲位置调制 带宽 功率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