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下一跳可用带宽和链路利用率的路径选择算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关礼安 汪斌强 朱宣勇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0-34,共5页
路径选择算法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网络性能。基于最大可用带宽选路的ESG算法在下一跳链路带宽不同时,存在次优选路决策问题。本文提出一种ESG的改进算法——IESG,该算法将下一跳链路的可用带宽和链路利用率统一考虑,生成反映下一跳链路传... 路径选择算法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网络性能。基于最大可用带宽选路的ESG算法在下一跳链路带宽不同时,存在次优选路决策问题。本文提出一种ESG的改进算法——IESG,该算法将下一跳链路的可用带宽和链路利用率统一考虑,生成反映下一跳链路传输能力的链路传输能力因子,以其作为路径选择决策的依据。仿真结果表明,IESG算法克服ESG算法的不足,具有较高的选路成功概率且执行复杂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选择算法 可用带宽 链路利用率 多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NT的链路利用率推断
2
作者 段琪 蔡皖东 田广利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5-88,114,共5页
链路利用率是网络运行状态的重要指标。目前基于NT技术的链路性能推断一般是采用单个源节点,但多源NT具有更多优点。研究了多源NT的链路利用率估计技术;提出汇合测量方法,并证明利用此测量方法,多源NT链路利用率是可辨识的,同时给出测... 链路利用率是网络运行状态的重要指标。目前基于NT技术的链路性能推断一般是采用单个源节点,但多源NT具有更多优点。研究了多源NT的链路利用率估计技术;提出汇合测量方法,并证明利用此测量方法,多源NT链路利用率是可辨识的,同时给出测量子图选取的充要条件;提出采用EM算法的链路利用率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最后通过模型仿真和网络仿真对推断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 链路利用率 性能推断 E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finiBand的多链路mesh/torus大规模并行系统互连网络 被引量:1
3
作者 夏晓爽 刘轶 +1 位作者 王允彬 钱德沛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6-82,共7页
在大规模并行系统中,系统级互连网络的设计至关重要.InfiniBand作为一种高性能交换式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中.mesh/torus拓扑结构相较于目前普遍应用于InfiniBand网络的胖树拓扑结构拥有更好的性能与可扩展性.尽管如此,... 在大规模并行系统中,系统级互连网络的设计至关重要.InfiniBand作为一种高性能交换式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中.mesh/torus拓扑结构相较于目前普遍应用于InfiniBand网络的胖树拓扑结构拥有更好的性能与可扩展性.尽管如此,研究发现,用传统的mesh/torus拓扑结构构建InfiniBand互连网络存在诸多问题.分析了传统网络拓扑结构的缺陷,并提出了一种基于InfiniBand的多链路mesh/torus互连网络.这种改进型的拓扑结构通过充分利用交换机间的多链路可以获得比传统mesh/torus网络更高的带宽.另外,同时给出了与该网络拓扑结构相配套的高效路由算法.最后,通过网络仿真技术对提出的算法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显示提出的路由算法相较于其他路由算法拥有更好的性能与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由算法 INFINIBAND mesh/torus拓扑 链路利用率 拥塞避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N的胖树数据中心网络多路径路由算法 被引量:20
4
作者 彭大芹 赖香武 刘艳林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45,65,共6页
现有的多数路由算法未综合考虑链路实时传输状态和流量特征。为此,基于软件定义网络集中控制和全网管控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链路实时状态和流量特征的多路径路由算法。该算法将数据流分为大流和小流,大流吞吐量要求较高,根据路径权重值... 现有的多数路由算法未综合考虑链路实时传输状态和流量特征。为此,基于软件定义网络集中控制和全网管控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链路实时状态和流量特征的多路径路由算法。该算法将数据流分为大流和小流,大流吞吐量要求较高,根据路径权重值进行路由,而小流数较多,处理复杂性要求较低,选择可用剩余带宽最大的路径作为其路由路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等价多路径算法和软件定义混合路由机制相比,该算法能够提高胖树数据中心网络的平均链路利用率和网络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胖树 软件定义网络 MLF算法 链路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O&GEO双层卫星网络的动态路由技术 被引量:9
5
作者 姚晔 梁旭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66-1973,共8页
基于低地球轨道和静止地球轨道(low Earth orbit&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LEO&GEO)双层卫星网络结构,对其覆盖特性和星间链路(inter-satellite-link,ISL)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提出了分层分簇的管理方法,只有主簇头与GEO卫... 基于低地球轨道和静止地球轨道(low Earth orbit&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LEO&GEO)双层卫星网络结构,对其覆盖特性和星间链路(inter-satellite-link,ISL)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提出了分层分簇的管理方法,只有主簇头与GEO卫星有连接关系,简化了互联关系的复杂性。在该卫星组网结构中,利用星座网络拓扑的特点,提出一种负载均衡的动态路由算法,综合考虑了路径时延和ISL链路负载。与单层卫星网络相比,双层卫星网络可以更加均匀地分配通信量,仅在低层LEO卫星路由跳数超出一定阈值或者卫星网络链路利用率超过某个门限范围时,才利用上层GEO卫星进行中转传输,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路由算法可以实现更低的时延、延迟抖动以及更优的服务质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地球轨道和静地球轨道星座 分层分簇 负载均衡 链路利用率 拥塞避免 触发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蚁群的多约束QoS组播路由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梁潇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第5期17-19,27,共4页
结合多约束QoS组播路由的特点,应用一种自适应蚁群优化算法解决组播路由问题。考虑到实际通信中链路利用率对网络的影响,将网络中链路的带宽转化为链路的代价问题,并在蚁群算法中根据蚂蚁所选路径的代价进行信息素更新,增加了信息素调... 结合多约束QoS组播路由的特点,应用一种自适应蚁群优化算法解决组播路由问题。考虑到实际通信中链路利用率对网络的影响,将网络中链路的带宽转化为链路的代价问题,并在蚁群算法中根据蚂蚁所选路径的代价进行信息素更新,增加了信息素调整的自适应性,同时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使得组播路由算法在考虑网络QoS约束的基础上进一步贴合实际网络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OS 蚁群算法 自适应 链路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多路径负载分配均衡算法
7
作者 朱尚明 高大启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9-92,共4页
分析了实现均衡路由的功能模型和算法,重点研究了LDM(多路径负载分配)算法。为了充分利用候选路径的信道容量,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DM算法。改进后的算法在多个候选路径之间根据比例系数均衡分配通信流量。通过算法性能分析表明:改进后的... 分析了实现均衡路由的功能模型和算法,重点研究了LDM(多路径负载分配)算法。为了充分利用候选路径的信道容量,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DM算法。改进后的算法在多个候选路径之间根据比例系数均衡分配通信流量。通过算法性能分析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和最初的LDM算法具有相同的复杂度,但对于给定的通信流量能够提升网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衡 径负载分配 候选 链路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路由配置的数据中心网络故障恢复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莉敏 王辉 +1 位作者 李沛谕 李哲青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7年第3期289-293,328,共6页
针对数据中心网路故障恢复问题,提出一种使用多路由备份配置MRC(Multiple Routing Configuration)的IP快速恢复算法。通过研究MRC主动恢复过程对数据中心网络中链路负载分布的影响以及网络链路利用率的分布,在最短路径算法中引入自适应... 针对数据中心网路故障恢复问题,提出一种使用多路由备份配置MRC(Multiple Routing Configuration)的IP快速恢复算法。通过研究MRC主动恢复过程对数据中心网络中链路负载分布的影响以及网络链路利用率的分布,在最短路径算法中引入自适应权重分布模型。该模型能有效地分离高负载链路的数据流量到其他可用链路,减少网络拥塞。实验结果表明,对比传统的MRC算法,改进后的算法(Modified MRC)能够通过有效降低最大链路利用率来实现更均衡的网络流量负载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网络 故障恢复 IP快速恢复 链路利用率 负载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网络多终端接入智能路由技术 被引量:5
9
作者 许逸铭 马礼 +2 位作者 傅颖勋 李阳 马东超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32-339,共8页
针对一体化异构网络中大量终端设备接入网络造成网络流量剧烈波动引发的网络负载均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智能路由算法TDANRA。TDANRA算法通过软件定义网络技术获取细粒度、高精度的网络流量状态参数,根据网络流量状态与链路... 针对一体化异构网络中大量终端设备接入网络造成网络流量剧烈波动引发的网络负载均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智能路由算法TDANRA。TDANRA算法通过软件定义网络技术获取细粒度、高精度的网络流量状态参数,根据网络流量状态与链路带宽利用率阈值调整机制自动生成实时的路由策略,指导网络中流量的转发,从而解决网络流量剧烈波动的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TDANRA算法可以在大量终端设备接入网络的情况下实现网络流量的负载均衡,降低端到端传输时延与数据丢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网络 强化学习 负载均衡 智能 带宽利用率阈值调整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站可靠组播动态重传控制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宇 王重钢 +1 位作者 隆克平 程时端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9-675,共7页
在移动环境下 ,组播的重传方式是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问题 ,如采用静态多播重传方式 ,将使许多终端收到重复数据包 ,由于移动终端带宽、电力资源紧缺 ,重复传输将可能造成终端链路利用率过高 ,严重浪费终端资源 ;如采用静态单播重传方式 ... 在移动环境下 ,组播的重传方式是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问题 ,如采用静态多播重传方式 ,将使许多终端收到重复数据包 ,由于移动终端带宽、电力资源紧缺 ,重复传输将可能造成终端链路利用率过高 ,严重浪费终端资源 ;如采用静态单播重传方式 ,在丢包接受者数量很多时 ,又将导致较大网络负荷 .该文提出了一种在基站进行动态重传的控制算法NLPAM(NetworkLoadPriorityAlgorithminMSS) ,动态选择单播或组播进行重传 ,从而既可避免网络出现过高的负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站 可靠组播动态重传控制算法 网络负荷 链路利用率 无线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双层混合式P2P网络模型的仿真与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明德廷 李娟 +1 位作者 邱晓红 杨珺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5609-5611,5750,共4页
利用OPNET仿真软件对双层混合式P2P网络模型进行了仿真实现,通过采集的仿真数据,从查找的响应时间、网络链路利用率两个方面将改进的双层混合式P2P网络模型和非结构化P2P网络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双层混合式P2P网络模型比非结... 利用OPNET仿真软件对双层混合式P2P网络模型进行了仿真实现,通过采集的仿真数据,从查找的响应时间、网络链路利用率两个方面将改进的双层混合式P2P网络模型和非结构化P2P网络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双层混合式P2P网络模型比非结构化P2P网络模型在查找包到达的延迟时间上更稳定,充分体现了用户兴趣由稳定兴趣驱动访问WebServices的频率远远高于偶然兴趣的驱动,一定时间段内用户具有稳定兴趣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NET 混合式P2P网络模型 查找的响应时间 链路利用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理论的网络流量性能评估
12
作者 杨谈 崔毅东 +1 位作者 金跃辉 程时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993-2996,共4页
该文基于混沌理论提出了一种使用海量网络流量数据对大规模网络性能进行有效评估的方法。在长期链路利用率数据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行为,和短期链路利用率数据具有混沌特征的前提下,选取最大Lyapunov指数作为一项性能评估参数来评估网络... 该文基于混沌理论提出了一种使用海量网络流量数据对大规模网络性能进行有效评估的方法。在长期链路利用率数据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行为,和短期链路利用率数据具有混沌特征的前提下,选取最大Lyapunov指数作为一项性能评估参数来评估网络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最大Lyapunov指数较常见统计量如数学期望、方差等更能有效反映流量的行为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性能评估 混沌 链路利用率 最大LYAPUNOV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N的高分卫星传感器网络性能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蒲斌 孙贺 +2 位作者 王兆俊 程子敬 王梦源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6-51,共6页
高分卫星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分布稀疏、链路通断频繁,并且传输数据量大,容易出现网络拥塞、丢包率高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快照集成路由方法。利用网络周期性、可预测性的特点,以及延迟容忍网络(DTN)存储、等待、转发的路由机制,将快照分... 高分卫星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分布稀疏、链路通断频繁,并且传输数据量大,容易出现网络拥塞、丢包率高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快照集成路由方法。利用网络周期性、可预测性的特点,以及延迟容忍网络(DTN)存储、等待、转发的路由机制,将快照分割后的网络拓扑进行集成规划,并以最小化最大链路利用率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以实现网络流量的均匀分布。实验结果表明,与联系图路由协议、基于相遇记录和传递性的概率路由协议相比,该方法能减少网络拥塞,实现流量均衡,并降低数据传输的丢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卫星传感器网络 延迟容忍网络 快照集成 链路利用率 网络拥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增强的EFCI拥塞控制算法的研究
14
作者 康智斌 刘增基 +1 位作者 鞠德航 程东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42-645,共4页
基于明显前向拥塞指示(EFCI)的拥塞控制是一种简单的可用比特率(Avail-ableBitRate:ABR)拥塞控制机制.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EFCI拥塞控制算法(简称E-EFCI).理论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E-E... 基于明显前向拥塞指示(EFCI)的拥塞控制是一种简单的可用比特率(Avail-ableBitRate:ABR)拥塞控制机制.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EFCI拥塞控制算法(简称E-EFCI).理论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E-EFCI拥塞控制算法在减小可用信元速率(ACR)波动、队列长度和端到端时延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R EFCI 拥塞控制 队列长度 链路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_(max)和p的RED算法改进及分析
15
作者 汤洋 蔡茂国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17期85-88,262,共5页
对RED的最大丢弃概率pmax和丢弃概率p进行了优化,NS2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PO_RED,在网络轻载时,能同时提高TCP流和UDP流的性能;在网络重载时,能够抑制UDP流、增强TCP流,使网络资源分配更加公平。
关键词 随机早期检测(RED) 概率优化的随机早期检测(PO RED) 吞吐量 丢包率 时延 拥塞控制 链路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环境下的网络通信集成优化问题研究
16
作者 雷鸣 胡谷雨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18,共5页
本文基于当前网格技术研究背景,分析了网格对于网络通信提出的新的要求,阐述了典型网格系统在通信环节的优缺点,概括了国际相关研究团体和个人在改善网格的通信性能方面所做的工作,最后分别从网格的连通性、链路利用率和带宽资源管理等... 本文基于当前网格技术研究背景,分析了网格对于网络通信提出的新的要求,阐述了典型网格系统在通信环节的优缺点,概括了国际相关研究团体和个人在改善网格的通信性能方面所做的工作,最后分别从网格的连通性、链路利用率和带宽资源管理等方面提出改进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连性能 网络连通性 链路利用率 资源管理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逐跳计算的分布式负载均衡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耿海军 刘洁琦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524-3528,共5页
网络中流量的不断增长容易导致流量不均衡、网络拥塞,进而影响用户的体验。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通常采用优化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权值(OPW)算法应对网络拥塞,然而该算法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1)需要实际流量矩阵; 2)容易导致网络震荡... 网络中流量的不断增长容易导致流量不均衡、网络拥塞,进而影响用户的体验。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通常采用优化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权值(OPW)算法应对网络拥塞,然而该算法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1)需要实际流量矩阵; 2)容易导致网络震荡; 3) OPW已经被证实为NP难题,并且需要采用集中式方法求解。针对OPW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逐跳计算的分布式负载均衡算法(DLBH)。首先,为所有节点设置虚拟流量;然后,根据虚拟流量计算所有链路的代价;最后,采用分布式算法计算最优路由。DLBH采用分布式方法解决网络拥塞问题,而OPW只能采用集中式方法解决网络拥塞问题,因此DLBH的扩展性优于OPW的扩展性。理论分析表明,DLBH的时间复杂度远远小于OPW的时间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DLBH的最大链路利用率明显低于OPW算法的最大链路利用率,大幅降低了网络拥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跳计算 负载均衡 虚拟流量 最大链路利用率 分布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25协议中流量控制及其参数分析
18
作者 黄韶华 《电信科学》 1987年第1期28-34,共7页
本文阐述了X.25协议中分组级流量控制机理,分析了虚电路中流量控制参数—窗口尺寸,以及窗口尺寸和认可宽度对链路利用率的影响。
关键词 流量控制 X.25 虚电 链路利用率 参数分析 可用容量 分组交换 由选择算法 网络开销 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N在广域网中的应用
19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48,共1页
广域网连接着众多数据中心.如何提高广域网的链路利用率是目前众多大型互联网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Google公司搭建了基于SDN架构的B4系统,将SDN实施到连接其全球数据中心的骨干网链路上,让拥有多条链路的广域网能根据不断变化的网络... 广域网连接着众多数据中心.如何提高广域网的链路利用率是目前众多大型互联网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Google公司搭建了基于SDN架构的B4系统,将SDN实施到连接其全球数据中心的骨干网链路上,让拥有多条链路的广域网能根据不断变化的网络情况自动重新分配流量,大大提高了网络利用率。与B4系统基本原理类似,微软公司的SWAN系统同样利用SDN体系结构实现了数据中心间高效的利用率,具体实现方法为:当通过SDN全网信息观测到某条链路需求较低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N 广域网 链路利用率 Google公司 网络利用率 应用 数据中心 互联网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ROW-WTCP:A fast transport protocol based on 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 over wired/wireless networks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建新 李婧 荣亮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800-808,共9页
An 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 (ECN)-based distributed transport protocol,ARROW-WTCP (AcceleRate tRansmission towards Optimal Window size TCP for Wireless network),was proposed.The ARROW-WTCP enables feasible dep... An 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 (ECN)-based distributed transport protocol,ARROW-WTCP (AcceleRate tRansmission towards Optimal Window size TCP for Wireless network),was proposed.The ARROW-WTCP enables feasible deployment of ARROW-TCP from wired to wireless networks by providing a joint design of source and router algorithms.The protocol obtains the actual capacity of the wireless channel by calculating the queue variation in base station (BS) and adjusts the congestion window by using the feedback from its bottleneck link.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RROW-WTCP achieves strong stability,max-min fairness in dynamic networks,fast convergence to efficiency without introducing much excess traffic,and almost full link utilization in the steady state.It outperforms the XCP-B (eXplicit Control Protocol Blind),the wireless version of XCP,in terms of stability,fairness,convergence and utiliz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ROW-WTCP transport protocol stability CONVERGENCE FAIRNESS IEEE 802.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