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肉制品中马源性成分重组酶介导链置换等温扩增实时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范维 孔维恒 +3 位作者 高晓月 董雨馨 李贺楠 郭文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210,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鉴定肉及肉制品中马源性成分的重组酶介导链置换等温扩增实时检测方法。方法:以马源性ATpase 6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多组特异性引物和Exo探针,通过引物筛选及反应参数优化,建立一种采用重组酶介导链置换等温扩增技术检测...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鉴定肉及肉制品中马源性成分的重组酶介导链置换等温扩增实时检测方法。方法:以马源性ATpase 6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多组特异性引物和Exo探针,通过引物筛选及反应参数优化,建立一种采用重组酶介导链置换等温扩增技术检测马源性成分的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和稳定性验证,同时通过对不同掺入比例混合样品、不同加工工艺模拟样品和市售样品进行检测,分析方法的检出限、适用性和准确性。结果:该方法反应迅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在39℃恒温条件下16min内完成反应;对23种非目标源性具有良好特异性;目标DNA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8copies/μL水平;对生肉的检出限为0.01%(质量分数,下同),对熟肉制品的检出限为0.1%;对90份市售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标准方法一致。结论:建立的重组酶介导链置换等温扩增方法可用于肉及肉制品中马源性成分的掺假鉴别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酶介导链置换等温扩增 掺假鉴别 马源性成分 肉及肉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CO_2分离的煤气化化学链置换燃烧初步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向文国 狄藤藤 +1 位作者 肖军 沈来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3,共4页
利用Fe2O3,Fe3O4作为载氧体,通过气化、化学链置换燃烧和联合循环等技术,实现燃煤发电的高效和CO2分离.假设煤气完全反应,建立了化学链置换燃烧空气反应器和燃料反应器的质量平衡和能量平衡数学模型,对置换燃烧系统特性进行仿真计算,研... 利用Fe2O3,Fe3O4作为载氧体,通过气化、化学链置换燃烧和联合循环等技术,实现燃煤发电的高效和CO2分离.假设煤气完全反应,建立了化学链置换燃烧空气反应器和燃料反应器的质量平衡和能量平衡数学模型,对置换燃烧系统特性进行仿真计算,研究了载氧体还原比率、循环倍率、煤气成分等参数对化学链置换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比率的升高将增加所需载氧体量,使空气反应器出口空气作功能力下降;循环倍率的提高将使空气反应器空气作功能力下降;而煤气中CH4体积分数升高,热值增加,空气反应器空气作功能力则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置换燃烧 联合循环 流化床 CO2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置换扩增(SDA)压电DNA传感器 被引量:5
3
作者 蒋天伦 府伟灵 +6 位作者 张波 陈鸣 刘明华 张雪 赵树铭 俞凡 陈小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构建链置换扩增 (SDA)压电DNA传感器 ,研究其响应特性。方法 ①将SDA与压电DNA传感器结合 ,建立SDA压电DNA传感器结合技术 ;②以结核菌IS61 1 0片段为检测对象 ,研究SDA压电DNA传感器的响应特性。结果 ①SDA压电DNA传感器的响... 目的 构建链置换扩增 (SDA)压电DNA传感器 ,研究其响应特性。方法 ①将SDA与压电DNA传感器结合 ,建立SDA压电DNA传感器结合技术 ;②以结核菌IS61 1 0片段为检测对象 ,研究SDA压电DNA传感器的响应特性。结果 ①SDA压电DNA传感器的响应信号达到 50 0Hz左右 ;②SDA压电DNA传感器出现频率下降的时间长度 (响应时间 )与加入的检测核酸的浓度相关 ;③不同浓度检测核酸 (靶核酸 )导致的频率下降绝对值差别不大。结论 SDA压电DNA传感器能直接检测基因组DNA ;其响应时间与检测物 (靶核酸 )的加入量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传感器 链置换扩增术 自组装生物膜 结核菌 SDA 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置换扩增技术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蒋天伦 府伟灵 +3 位作者 张波 陈鸣 张雪 赵树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 探索限制酶、聚合酶、缓冲体系和DTT等对链置换扩增 (SDA)实验的影响 ,以期在商品化试剂条件下组建SDA系统。方法 以结核菌IS61 1 0序列为扩增对象设计SDA引物 ,利用商品化的BsoBI和exo Bst为实验用酶建立SDA实验系统。对比在不... 目的 探索限制酶、聚合酶、缓冲体系和DTT等对链置换扩增 (SDA)实验的影响 ,以期在商品化试剂条件下组建SDA系统。方法 以结核菌IS61 1 0序列为扩增对象设计SDA引物 ,利用商品化的BsoBI和exo Bst为实验用酶建立SDA实验系统。对比在不同BsoBI、exo Bst浓度条件下SDA产物的电泳条带亮度来观察限制酶、聚合酶对SDA效率的影响 ;对比SDA在pH 7.6的磷酸盐缓冲液和以Tris HCl为缓冲体系的NEBuffer2、ThermoPolBuffer和EcoPolBuffer中的产物电泳条带的方法来观察不同缓冲体系对SDA效率的影响 ;对比加入DTT和不加DTT时SDA产物的电泳条带亮度来观察DTT对SDA效率的影响。结果 ①在 0 .1~ 0 .4U μl浓度范围内 ,SDA的扩增率与BsoBI含量正相关 ,而 0 .8U μlBsoBI反而使SDA受到抑制。②在 0 .0 8~ 0 .3 2U μl浓度范围内exo Bst用量对SDA的扩增能力没有显著影响 ;③SDA可以在pH 7.6的磷酸盐缓冲液和ThermoPolBuffer中进行 ,而不能在NEBuffer2和EcoPolBuffer中进行 ;④DTT对SDA的扩增率和特异性都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在商品化试剂条件下可以构建SDA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置换扩增 等温扩增 核酸 结核菌 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 DNA传感器 基因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中耳听骨链置换数值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生 刘迎曦 孙秀珍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0,共5页
在人耳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听骨链置换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中置换物将替代听骨链,将声音从鼓膜传递至镫骨底板.利用此数值模型研究了完全听骨链置换、锤骨保留与否及鼓膜重建对镫骨底板振动的影响.用数值方法解释了听骨链置... 在人耳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听骨链置换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中置换物将替代听骨链,将声音从鼓膜传递至镫骨底板.利用此数值模型研究了完全听骨链置换、锤骨保留与否及鼓膜重建对镫骨底板振动的影响.用数值方法解释了听骨链置换对传声的影响,以期为中耳疾病治疗及置换物设计提供力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型 听骨链置换 声固耦合 锤骨保留 鼓膜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链置换反应的圆环形逻辑门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崔光照 王茜 +3 位作者 张俊亚 张勋才 王子成 王延峰 《轻工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55-60,共6页
利用DNA链置换技术反应进程的可编程性和DNA链动力学特征的可预测性,基于DNA链置换反应,以圆环形DNA为基本单元,构造出与非门和或非门逻辑计算模型.该模型以单链DNA分子为输入信号,利用圆环形DNA分子包含的多个DNA识别区域和小支点区域... 利用DNA链置换技术反应进程的可编程性和DNA链动力学特征的可预测性,基于DNA链置换反应,以圆环形DNA为基本单元,构造出与非门和或非门逻辑计算模型.该模型以单链DNA分子为输入信号,利用圆环形DNA分子包含的多个DNA识别区域和小支点区域,通过探测荧光信号精确识别其输出信号,来确保DNA分子逻辑门输出结果的正确性与广泛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链置换反应 圆环形DNA 逻辑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链置换反应的自然数素性判定问题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子成 豆根生 +1 位作者 周小刚 叶盟盟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6-100,共5页
借助自组装DNA计算的显著优势,采用DNA链置换反应原理开展了自然数的素性判定问题研究.首先,构造了有关DNA分子逻辑门,并构建了相应的DNA分子计算模型,然后设计了用于自然数素性判定的分子逻辑电路.最后基于Visual DSD仿真平台,对分子... 借助自组装DNA计算的显著优势,采用DNA链置换反应原理开展了自然数的素性判定问题研究.首先,构造了有关DNA分子逻辑门,并构建了相应的DNA分子计算模型,然后设计了用于自然数素性判定的分子逻辑电路.最后基于Visual DSD仿真平台,对分子逻辑电路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的分子逻辑电路能够实现自然数的素性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链置换 素性判定 逻辑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置换扩增(SDA)压电DNA传感器阵列 被引量:1
8
作者 蒋天伦 府伟灵 +6 位作者 张波 刘明华 陈鸣 张雪 赵树铭 俞凡 陈小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构建SDA压电DNA传感器阵列 ,解决SDA压电DNA传感器的检测通量不足问题。方法 ①采用传感器集成技术将 1 0个SDA压电DNA传感器制成 2× 5的传感器阵列芯片 ;②以结核菌IS61 1 0片段为检测对象 ,研究SDA压电DNA传感器阵列的特... 目的 构建SDA压电DNA传感器阵列 ,解决SDA压电DNA传感器的检测通量不足问题。方法 ①采用传感器集成技术将 1 0个SDA压电DNA传感器制成 2× 5的传感器阵列芯片 ;②以结核菌IS61 1 0片段为检测对象 ,研究SDA压电DNA传感器阵列的特性。结果 传感器阵列芯片的各传感器微单元能够相互独立工作 ,互不干扰。结论 SDA压电DNA传感器的阵列化不影响传感器性能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SDA压电DNA传感器的检测通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置换扩增 阵列 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 DNA传感器 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链置换反应的编码器逻辑运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子成 豆根生 叶盟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4-150,共7页
作为自组装DNA计算领域中一门新技术,DNA链置换反应在分子计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自组装DNA计算原理,设计了对应不同逻辑门的DNA分子电路.基于DNA链置换反应机理构建了编码器逻辑电路的分子计算模型.当输入DNA分子信号链时,将不... 作为自组装DNA计算领域中一门新技术,DNA链置换反应在分子计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自组装DNA计算原理,设计了对应不同逻辑门的DNA分子电路.基于DNA链置换反应机理构建了编码器逻辑电路的分子计算模型.当输入DNA分子信号链时,将不同分子浓度比的DNA分子逻辑门电路混合,借助分子间的特异性杂交反应及分子间链置换反应,最终可输出信号链分子.Visual DSD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文设计的编码器逻辑计算模型的可行性与准确性.为拓展分子逻辑电路的应用做出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自组装 DNA链置换反应 编码器 逻辑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链置换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莉娜 田桂花 +3 位作者 叶盟盟 赵涛涛 崔光照 王延峰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15-21,共7页
综述了利用DNA分子元件构造人工逻辑生化电路的新技术——DNA链置换技术在构造逻辑门运算模型、生化逻辑电路与神经网络、DNA纳米机器人、DNA反应网络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通过对半加器/全加器逻辑运算模型和编码器逻辑运算模型的设计及... 综述了利用DNA分子元件构造人工逻辑生化电路的新技术——DNA链置换技术在构造逻辑门运算模型、生化逻辑电路与神经网络、DNA纳米机器人、DNA反应网络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通过对半加器/全加器逻辑运算模型和编码器逻辑运算模型的设计及仿真,对DNA链置换技术的相关应用进行了实验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运动及功能型DNA纳米机器,整合DNA逻辑门、自底向上地构建DNA计算机体系结构,将是DNA链置换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链置换 逻辑门运算模型 生化逻辑电路 DNA纳米机器人 DNA反应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链置换的多位全减器逻辑运算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军伟 李幸 黄春 《轻工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54-61,共8页
基于DNA链置换反应机理,通过级联反应,实现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动态链接,进而构建多位全减器逻辑电路,将多位全减器的数字逻辑电路转化为相应的逻辑双轨电路和生化电路,用DSD软件对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多位全减器正确地表达了逻辑&quo... 基于DNA链置换反应机理,通过级联反应,实现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动态链接,进而构建多位全减器逻辑电路,将多位全减器的数字逻辑电路转化为相应的逻辑双轨电路和生化电路,用DSD软件对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多位全减器正确地表达了逻辑"0"和逻辑"1"的状态,DNA链置换作为生化逻辑电路的研究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链置换 多位全减器 DSD软件 逻辑双轨电路 生化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链置换的赢家通吃神经网络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宾 李亚 赵宏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430-2438,共9页
DNA链置换技术广泛用于生物计算中,在计算能力和信息处理方面表现出色。但是,在信号的放大、恢复与比较等一些计算中使用DNA链置换技术,不仅增加DNA链的数量,还会带来额外的计算成本。因此,为了减少DNA链的使用数量,该文构建了一个基于... DNA链置换技术广泛用于生物计算中,在计算能力和信息处理方面表现出色。但是,在信号的放大、恢复与比较等一些计算中使用DNA链置换技术,不仅增加DNA链的数量,还会带来额外的计算成本。因此,为了减少DNA链的使用数量,该文构建了一个基于DNA链置换实现的赢家通吃(WTA)神经网络。首先,通过神经元实现逻辑运算AND,NAND和OR,将其级联成WTA神经网络解决了线性不可分问题。通过与别人结果的比较,证明该文采用方法的有效性,并在Visual DSD(DNA链置换)中获得了稳定而直观的结果。然后,为了检验神经元级联的可扩展性,设计了一个3人表决器,并对科学家进行分类,该文展示了分子系统如何表现出与大脑具有类似行为的思考能力,最后证明获得的准确率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链置换 赢家通吃神经网络 逻辑运算 Visual D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链置换反应的新型固定化酶反应器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佳一 苏萍 +1 位作者 杨烨 杨屹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0-263,共4页
建立了一种新型的酶固定化方法,采用DNA链置换反应成功地在单链DNA标记的磁性纳米粒子上实现了酶的链置换无损更替。该技术可实现目标酶的再利用,节约了生产成本。制备的固定化胰蛋白酶微反应器具有较好的重复利用性和高酶切效率,重复使... 建立了一种新型的酶固定化方法,采用DNA链置换反应成功地在单链DNA标记的磁性纳米粒子上实现了酶的链置换无损更替。该技术可实现目标酶的再利用,节约了生产成本。制备的固定化胰蛋白酶微反应器具有较好的重复利用性和高酶切效率,重复使用10次后仍可保持原酶活性的86%;利用链置换反应制备的MNPs@DNATrypsin酶切马心肌红蛋白5 min后,即可获得95%±0%(n=3)的氨基酸序列覆盖率,远超过相同条件下自由酶酶切12 h的结果。实验表明,发展的固定化酶技术具有高磁响应性,便于从反应体系中回收固定化酶和重复使用,同时此技术可显著提高酶活性,因此可用于固定各种重要的酶,同时可将其广泛应用于各种酶促反应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链置换反应 固定化酶 酶切 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链置换循环无标记检测端粒酶RNA的荧光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霞菲 成锐 +1 位作者 时志路 金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8,共7页
以氧化石墨烯(GO)作为DNA载体和荧光猝灭剂,SYBR GreenⅠ(SGⅠ)为荧光信号探针,发夹核酸探针为分子识别探针,基于目标物启动的发夹核酸探针链置换循环反应,建立了一种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和链置换循环放大技术检测端粒酶RNA(h TR... 以氧化石墨烯(GO)作为DNA载体和荧光猝灭剂,SYBR GreenⅠ(SGⅠ)为荧光信号探针,发夹核酸探针为分子识别探针,基于目标物启动的发夹核酸探针链置换循环反应,建立了一种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和链置换循环放大技术检测端粒酶RNA(h TR)的荧光新方法.发夹核酸探针hp DNA1和hp DNA2吸附在GO表面,嵌插在发夹DNA探针茎部的SGⅠ的荧光信号被GO猝灭.当人工合成的目标物(T1)存在时,T1与hp DNA1杂交打开hp DNA1的茎-环结构而引发hp DNA2与T1之间的链置换循环反应,由此累积产生大量的hp DNA1/hp DNA2杂交双链.刚性的双链DNA脱离GO表面,导致所嵌插的SGⅠ产生较强的荧光信号.基于荧光信号的变化,可定量检测0.2~50 nmol/L的T1,检出限为90 pmol/L.该方法为端粒酶RNA检测提供了一种高灵敏、高特异性且无需标记的荧光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RNA 链置换循环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链置换和催化发夹组装策略用于miRNA高灵敏生物传感检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文博 赵敏 +3 位作者 周晓燕 程伟 丁小娟 丁世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68-1173,共6页
目的:基于链置换扩增(strand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SDA)和催化发夹组装(catalytic hairpin assembly,CHA)级联放大策略构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micro RNA(miRNA)高灵敏检测。方法:靶标miR-21引发SDA获得大量与靶标miR-21相关的... 目的:基于链置换扩增(strand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SDA)和催化发夹组装(catalytic hairpin assembly,CHA)级联放大策略构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micro RNA(miRNA)高灵敏检测。方法:靶标miR-21引发SDA获得大量与靶标miR-21相关的触发DNA,继而引发CHA,得到大量生物素标记的双链DNA。然后,所获得的双链DNA与修饰在电极表面的辅助探针杂交,再利用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的特异性识别作用,将含链霉亲和素的碱性磷酸酶(streptavidin-alkaline phosphatase,STAP)修饰在电极表面上,在底物α-萘酚磷酸酯(α-naphthyl phosphate,α-NPP)存在下,ST-AP催化α-NPP水解,在电极表面原位产生具有电化学活性的α-萘酚(α-naphthol,α-NP),获得电化学信号,从而实现对靶标miR-21的高灵敏检测。结果:在最优实验条件下,所制备的miR-21生物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0.1 pmol/L至10 nmol/L,最低检测限为60 fmol/L。结论:所设计的miR-21生物传感器展现出高的灵敏度和强的特异性,将为临床上miR-21的检测提供新思路和新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MIRNA 链置换扩增 催化发夹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镊捕获单个上转换发光微纳复合物颗粒对链置换反应引发解组装过程的实时探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重阳 康亚峰 +2 位作者 李诚予 庞代文 唐宏武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7-403,共7页
借助980 nm激光光镊实时观测了链置换反应引发的单颗微纳复合物(Micro-Nano Composites,MNCs)颗粒的解组装过程。MNCs由核心NaYF 4微米颗粒(Micro-Particles,MPs)和卫星式组装的上转换纳米颗粒(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UCNPs)组成,... 借助980 nm激光光镊实时观测了链置换反应引发的单颗微纳复合物(Micro-Nano Composites,MNCs)颗粒的解组装过程。MNCs由核心NaYF 4微米颗粒(Micro-Particles,MPs)和卫星式组装的上转换纳米颗粒(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UCNPs)组成,在进攻链(Invader strand)引发链置换反应后发生解组装。借助980 nm激光光镊辅助的显微成像平台,可实现单颗MNCs的同时捕获和激发。UCNPs具有出色的光稳定性,因此可以长时间测定无光漂白的发光信号。发光信号变化反映链置换引发的单颗MNCs的解组装,信号变化速度与Invader strand的浓度相关。浓度低至1 nmol/L的Invader strand即可在数分钟内产生可观测的信号变化。因此,MNCs可以用作一种DNA微传感器,有望应用于复杂生物体系中DNA/RNA的实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镊 上转换发光 链置换 单颗粒 实时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羧基化聚吡咯-氯化血红素和点触发链置换反应信号放大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转基因作物中CaMV35S序列
17
作者 翟应惠 夏子豪 +4 位作者 张鸿雁 叶永康 操小栋 郑海松 李云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36,共8页
为适应快速增长的转基因生物(GMOs)安全评价与管理的需求,高效、可靠的转基因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该文采用一步法合成了羧基化聚吡咯(cPPy)与氯化血红素(Hemin)的纳米复合物(cPPy-hemin),并以其为信号标签合成了一种DN... 为适应快速增长的转基因生物(GMOs)安全评价与管理的需求,高效、可靠的转基因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该文采用一步法合成了羧基化聚吡咯(cPPy)与氯化血红素(Hemin)的纳米复合物(cPPy-hemin),并以其为信号标签合成了一种DNA双链结构功能化的纳米信标(DNA-cPPy-hemin)。利用cPPy-hemin增强的模拟酶催化活性,结合点触发链置换反应(TSDR)信号放大策略,制备了一种新型电化学基因传感器用于转基因成分的灵敏检测。通过信号探针(Ps)与模板链(Ts)、辅助链(As)结合形成DNA双链体结构中的-NH2功能化cPPy-hemin,制备Ts/As/Ps-cPPy-hemin双链DNA结构的纳米信标。在目标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启动子(CaMV35S)序列和燃料链(Fs)存在下,TSDR过程释放出的Ps-cPPy-hemin与固定在电化学沉积金纳米粒子修饰GCE表面上巯基化的DNA捕获探针(Cs)相结合,利用cPPy-hemin对H2O2的模拟酶催化产生的电信号,可实现对CaMV35S的定量检测。在最优条件下,该传感器对目标基因序列的检测范围为1.0×10^(-14)~1.0×10^(-9)mol/L,检出限(S/N=3)为3.2×10^(-15) mol/L。制备的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与稳定性,可用于转基因大豆中总DNA提取物的CaMV35S转基因片段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化聚吡咯 氯化血红素 点触发链置换反应 模拟酶 转基因 电化学基因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链置换的逻辑推理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立波 黄玉芳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9-263,共5页
基于DNA链置换反应构建了逻辑推理问题的DNA计算模型。在不依托荧光标记技术等DNA实验技术的前提下,利用尽量少的DNA反应链和链置换反应以及构建0-1函数,实现了DNA链的浓度变化与布尔逻辑信号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将DNA模拟计算和数字逻辑... 基于DNA链置换反应构建了逻辑推理问题的DNA计算模型。在不依托荧光标记技术等DNA实验技术的前提下,利用尽量少的DNA反应链和链置换反应以及构建0-1函数,实现了DNA链的浓度变化与布尔逻辑信号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将DNA模拟计算和数字逻辑运算相结合,设计出基于DNA链置换反应的基本逻辑运算"与""或""非"的DNA计算模型。利用DNA链置换反应的级联特性,将基本逻辑运算进行任意的组合,形成组合逻辑表达式,以满足不同逻辑推理问题的需求及实现完整的逻辑推理过程。通过实例得到了可满足性问题这一特殊逻辑推理问题的可行解。所有DNA链置换反应的过程和相关DNA链的浓度变化均通过Visual DSD软件仿真模拟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链置换反应 逻辑推理 布尔逻辑信号 Visual D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UPACK预测设计的Toehold诱导链置换反应及其在DNA酶催化微流控化学发光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中的应用
19
作者 邬期望 沈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86-2393,共8页
以阿尔兹海默症相关的基因片段rs242557为研究对象,通过NUPACK软件预测Toehold(黏性末端)长度对链置换反应的影响,设计具有高特异性的双链核苷酸探针;富G的核苷酸序列首先被掩蔽在WatsonCrick双链结构中,当体系加入目标基因后,通过引发... 以阿尔兹海默症相关的基因片段rs242557为研究对象,通过NUPACK软件预测Toehold(黏性末端)长度对链置换反应的影响,设计具有高特异性的双链核苷酸探针;富G的核苷酸序列首先被掩蔽在WatsonCrick双链结构中,当体系加入目标基因后,通过引发链置换反应解开该双链结构,形成的DNA酶可催化氧化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最终采用微流控化学发光法实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该方法不仅具有设计简单、免标记及检测通量高等优点,而且在仅消耗2μL试样的条件下实现了单碱基突变的rs242557目标基因的SNP分析(区分因子达56),正常目标基因的检出限为1.7 n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PACK软件 链置换反应 单核苷酸多态性 DNA酶 微流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目标介导核酸链置换扩增反应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研究
20
作者 杨彩萍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8-194,共7页
本文利用聚多巴胺纳米微球(Polydopamine Nanospheres,PDANS)作为富集功能核酸的载体材料,并结合链置换扩增(Strand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SDA)技术,构建了一种可用于超灵敏检测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的电化学传感方法。... 本文利用聚多巴胺纳米微球(Polydopamine Nanospheres,PDANS)作为富集功能核酸的载体材料,并结合链置换扩增(Strand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SDA)技术,构建了一种可用于超灵敏检测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的电化学传感方法。实验精细设计了一段整合了OTA适配体、扩增所需的引物和模板三种功能的发夹型DNA序列,并通过π-π作用吸附在PDANS表面。在PDANS的保护下,溶液中的核酸酶无法顺利消解吸附发夹型DNA,从而阻碍SDA的进行。在此条件下,带正电荷的电活性物质亚甲基蓝(MB)可以自由迁移到ITO电极表面,产生强电流信号。当OTA存在时,OTA与发卡DNA中的适配体相结合,引起发夹DNA构型变化而脱离PDANS表面。随后,在核酸内切酶和聚合酶的帮助下启动SDA反应,产生大量带负电荷的双链DNA(dsDNA)。此时,溶液中的MB分子通过静电相互作用而嵌入dsDNA沟槽中,从而使得ITO表面的电活性探针MB的数量减少,导致电流下降。该方法对OTA的检出限可以达到21 pmol/L,且无需标记和探针固定,可用于饮料中OTA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巴胺纳米微球 链置换扩增反应 赭曲霉毒素A 电化学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