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份缓症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患者血清中外毒素蛋白的测定 被引量:1
1
作者 卢洪洲 翁心华 +3 位作者 尹有宽 朱白 彭宝珍 龚祖埙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 检测缓症链球菌中毒性体克综合征患者血清中可能存在的缓症链球菌外毒素 ,探讨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竞争法 ,用亲和法纯化的兔抗缓症链球菌外毒素抗体测定患者血清中含有的缓症链球菌外毒素。结果 经过纯化... 目的 检测缓症链球菌中毒性体克综合征患者血清中可能存在的缓症链球菌外毒素 ,探讨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竞争法 ,用亲和法纯化的兔抗缓症链球菌外毒素抗体测定患者血清中含有的缓症链球菌外毒素。结果 经过纯化的兔抗缓症链球菌外毒素抗体IgG与正常人血清反应后 ,经酶标仪读数OD均值为 0 .4 12 (± 0 .0 0 1) ,与 16份患者的血清反应后读数均小于 0 .4 12的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症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外毒素蛋白 临床表现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
作者 韩书珍 俞蕙 +2 位作者 叶颖子 陈伟明 陆铸今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9-584,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STSS)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1例STSS患儿的临床资料。对中文数据库维普、万方、中国知网和英文Pub Med数据库... 目的探讨儿童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STSS)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1例STSS患儿的临床资料。对中文数据库维普、万方、中国知网和英文Pub Med数据库,分别以"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儿童"和"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children""case report"作为检索词,检索1996年1月1日-2017年5月1日的文献,对病例资料进行总结。结果该例为11岁女性患儿,以发热、右下肢红肿热痛伴行走障碍及低血压为主要表现,影像学提示右侧大腿软组织弥漫性异常信号,穿刺液检查提示为A群链球菌即化脓链球菌感染,经积极纠正休克及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检索出中文文献5篇,6例病例,加上该院1例,共7例,年龄15个月~13岁,均有发热、皮疹,并快速进展出现休克表现,其中4例伴有呼吸衰竭,给予呼吸机支持;3例死亡,其中2例在入院24h内死亡。英文文献27篇,共38例患者,年龄40d~18岁,其中以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及皮肤软组织感染为主要表现,此外还发现3例水痘,2例川崎病,1例新生儿大疱性脓疱病,1例胰腺炎,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38例患者中,22例存活,死亡16例。结论 STSS是一种少见的严重感染综合征,早期表现无特异性,可以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功能障碍症状,亦可以皮肤软组织感染、肌肉/关节病变为首发,甚至与川崎病相似或伴随存在,大多迅速进展为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儿科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性,早期识别、及时诊断、充分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儿童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晚期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伍芬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45-546,共2页
1病例报告 患者,19岁,G1P0。因妊娠39周,畏寒、发热6小时于2010年6月13日来我院就诊。患者6月13日11时饮用饮料后出现畏寒、发热,2小时后到私人诊所就诊,体温高达41℃,建议到上级医院就诊。末次月经:2009年9月14日,预产期:
关键词 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妊娠晚期 医院就诊 2009年 病例报告 私人诊所 末次月经 预产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4
作者 姚开虎 樊剑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54-457,共4页
关键词 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STREPTOCOCCUS syndrome 多器官功能受损 儿童 STSS 感染性疾病 多种致病菌 A族链球菌 链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引起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和脑膜脑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唐家琪 朱进 +3 位作者 郭恒彬 胡晓抒 朱凤才 刘光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292-1295,共4页
目的 本研究拟查明 1998年华东地区一种与病死猪有接触史的人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的生物学特征与疾病流行的关系。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 ,并对病死猪及死亡患者进行病理检查 ,分离病原及其实验研究。结果 该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程... 目的 本研究拟查明 1998年华东地区一种与病死猪有接触史的人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的生物学特征与疾病流行的关系。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 ,并对病死猪及死亡患者进行病理检查 ,分离病原及其实验研究。结果 该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程短、病死率高等特点。临床及病理表现为 :起病多似感冒有高热、四肢疼痛、有时有呕吐、腹泻等 ,迅速发展为肌炎、筋膜炎、DIC、多脏器功能衰竭、休克 ,多于 2~ 3d内死亡。 2 5例患者中 ,临床表现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 16例 ,链球菌性脑膜脑炎综合征的 9例 ,两者的病死率分别为 81.2 5 %和 11.11%。从猪和病人标本分离的病原体 ,其形态、染色性、生物学特征均一致。结论 患者血和病猪脏器中分离的病原菌鉴定结果证明两者均为链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链球菌感染 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链球菌性脑膜脑炎综合征 流行病学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球菌感染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6
作者 高爱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3074-3074,共1页
患者男,19岁。因“发热、咽痛、咳嗽1周,伴腹痛腹泻4d”于2008年12月5日入院。患者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达39℃、咽痛、咳嗽,在当地医院治疗(具体不详)后无好转,出现阵发性腹痛,解黄色稀水样便。约5-6次/d,无黏液... 患者男,19岁。因“发热、咽痛、咳嗽1周,伴腹痛腹泻4d”于2008年12月5日入院。患者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达39℃、咽痛、咳嗽,在当地医院治疗(具体不详)后无好转,出现阵发性腹痛,解黄色稀水样便。约5-6次/d,无黏液脓血便,无里急后重,转市级医院就诊,门诊以“急性肠炎”收入院,先后予“加替沙星、头孢他啶、奥硝唑”抗感染3d后,仍有发热,血压降至75/50mmHg及尿少(24h约600mL),疑“流行性出血热”,转入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毒性休克综合征 链球菌感染 流行性出血热 阵发性腹痛 腹痛腹泻 医院治疗 里急后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感染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吴静 夏红 刘荷蕾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5-477,共3页
猪链球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致病菌,可从猪传播给人类,其共有35种血清型,2型和14型在猪链球菌感染的患者中较常见;我国江苏和四川曾发生过人感染猪链球菌的暴发流行[1-2],其病原体均为猪链球菌2型,重庆市部分区县也出现人感染猪链球菌2型... 猪链球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致病菌,可从猪传播给人类,其共有35种血清型,2型和14型在猪链球菌感染的患者中较常见;我国江苏和四川曾发生过人感染猪链球菌的暴发流行[1-2],其病原体均为猪链球菌2型,重庆市部分区县也出现人感染猪链球菌2型的散发病例,现将大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人感染猪链球菌致感染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并成功救治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球菌2型 感染 毒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晓丽 陈卓 +5 位作者 于佳鑫 孙悦青 王洋 栾剑 周晓梅 郭海勇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7-102,共6页
试验旨在建立敏感、特异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的PCR方法。根据TSST-1毒素基因(tst基因)的序列,设计合成了特异性引物,优化了PCR方法的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及DNA模板量,测定了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性... 试验旨在建立敏感、特异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的PCR方法。根据TSST-1毒素基因(tst基因)的序列,设计合成了特异性引物,优化了PCR方法的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及DNA模板量,测定了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并应用所建立的PCR方法检测了6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中的tst基因。结果表明,建立的PCR方法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5℃、引物浓度为0.4μmol/L,检测灵敏度为20 pg DNA,与表皮葡萄球菌、猪链球菌、四联球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均不发生交叉反应。在6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中,13株携带tst基因,其中鸡源分离株中携带tst基因的菌株约占9.1%(1/11),牛源分离株中携带tst基因的菌株约占21.4%(12/56)。本研究建立的PCR方法能够快速、特异、敏感地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TSST-1毒素基因,为动物源性食品中TSST-1的检测及产TSST-1毒素菌株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超抗原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五例 被引量:6
9
作者 蔡雄 王国俊 +2 位作者 樊成辉 倪武 张瑞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7-179,共3页
目的:分析5例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患者的临床资料,加强对TSS的认识。方法和结果:患者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14~50岁。4例可查明原发感染病灶。基本临床特征为高热(≥39.5℃,5/5),低血压或休克(5/... 目的:分析5例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患者的临床资料,加强对TSS的认识。方法和结果:患者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14~50岁。4例可查明原发感染病灶。基本临床特征为高热(≥39.5℃,5/5),低血压或休克(5/5),猩红热样皮疹(5/5),恢复期脱屑(4/4),多脏器损害(≥5个脏器,5/5),外周血白细胞增多伴核左移(5/5),血小板减少(5/5)及血培养阴性(5/5)。4例经积极治疗痊愈,1例女性患者因病情严重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而死亡。结论:高热,休克伴猩红热样皮疹,多脏器损害,血小板减少,血培养阴性和恢复期脱屑对TSS诊断有重要价值。救治措施除积极抗休克,合理应用抗生素外,加强对并发症的护理亦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休克 综合征 金黄色葡萄球菌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液反应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雷虹 宋音 王宇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72-373,共2页
输液反应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oxicshocksyndromeappearedaftertransfusionreaction雷虹宋音王宇明(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传染病中心)重庆,630038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 输液反应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oxicshocksyndromeappearedaftertransfusionreaction雷虹宋音王宇明(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传染病中心)重庆,630038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是医院内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反应 毒性休克 综合征 毒性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液反应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玉梅 卢韵琦 王国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97-498,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多巴酚丁胺治疗输液反应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抗休克治疗同时联合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若出现明显的副作用或两药已经用到最大量则联合多巴酚丁胺持续深静... 目的:探讨联合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多巴酚丁胺治疗输液反应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抗休克治疗同时联合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若出现明显的副作用或两药已经用到最大量则联合多巴酚丁胺持续深静脉微泵泵入。结果:4例患者血压均于2~4h内回升,3例康复,1例中途放弃治疗。结论:联合NE、DA、多巴酚丁胺治疗输液反应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较单独联合NE、DA的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联合 输液反应 毒性休克综合征 NE 多巴酚丁胺 DA 回升 持续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分子技术验证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分离菌
12
作者 卢洪洲 翁心华 +5 位作者 尹有宽 庞茂银 李海静 孟淑芳 朱白 汤一苇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8-370,共3页
目的 应用分子技术对江苏省 1990至 1995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分离菌进行检测。方法 随机取 5株 (每年 1株 )分离菌进行 16S核糖体RNA基因 ( 16SrRNA基因或 16SrDNA)测序 ,与基因库中菌种比较同源性 ,从基因水平上确定细菌种类。分别将 ... 目的 应用分子技术对江苏省 1990至 1995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分离菌进行检测。方法 随机取 5株 (每年 1株 )分离菌进行 16S核糖体RNA基因 ( 16SrRNA基因或 16SrDNA)测序 ,与基因库中菌种比较同源性 ,从基因水平上确定细菌种类。分别将 5株分离菌的基因组经 2 0USamⅠ酶切消化后经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确定其相关性。结果  16SrRNA基因测序分析证明分离菌均为缓症链球菌 ,5株细菌基因组经 2 0USamⅠ酶切消化后PFGE谱完全一致。结论 江苏省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流行疫情是由缓症链球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技术 毒性休克综合征 分离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缓症链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液反应后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11例
13
作者 柳龙根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6期423-424,共2页
目的 :探讨输液反应后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例输液反应后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表现为输液反应症状、休克及多系统器官功能受损等 ,休克发生在输液反应后 0 .5~ 4.5h ,白... 目的 :探讨输液反应后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例输液反应后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表现为输液反应症状、休克及多系统器官功能受损等 ,休克发生在输液反应后 0 .5~ 4.5h ,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 ,肝肾功能轻度受损 ;治愈 10例 ,死亡 1例。结论 :输液反应后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发生突然 ,临床表现多样 ,可导致死亡 ,应积极抗休克、抗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反应 综合征 休克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族链球菌严重全身性感染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长安 杨永弘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50-452,共3页
关键词 全身性感染 A族链球菌 STREPTOCOCCUS 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坏死性筋膜炎 SYNDROME 20世纪 GAS 严重感染 国香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2激光治疗生殖道尖锐湿疣后的中毒性休克综合症
15
作者 冷志(摘译) 蒋殷宗(校) 《激光杂志》 CAS 1987年第2期140-140,共1页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是一种累及多个系统的急性病,主要发生于月经期妇女,在非月经期内科、外科、妇产科疾病引起者仅占5-l3%。本文报道一例非月经期妇女用CO2激光治疗生殖道尖锐湿疣发生中毒性休克综合症的病例。
关键词 尖锐湿疣 激光治疗 毒性 综合 生殖道 CO2 休克 产科疾病 急性病 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坏死性筋膜炎合并中毒性休克3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东明 伦立德 陈学荣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6-558,共3页
关键词 坏死性筋膜炎 感染 毒性休克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衰竭 Β-溶血性链球菌 急性坏死 肿胀 合并 短期 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防猪链球菌感染人 被引量:2
17
作者 于恩庶 刘岱伟 李友松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37-739,共3页
关键词 链球菌感染 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链球菌2型 人兽共患病 疾病 血清群 致病力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感染1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宫瑞 张云东 +1 位作者 蒋红梅 张彪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9-341,共3页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是一种重要的细菌性传染病病原体,根据菌体荚膜多糖抗原性的不同,可分为35个血清型[1],其中猪链球菌Ⅱ型具有流行广、致病力强的特点,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感染人体后潜伏期短,进展快,病情严重,致...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是一种重要的细菌性传染病病原体,根据菌体荚膜多糖抗原性的不同,可分为35个血清型[1],其中猪链球菌Ⅱ型具有流行广、致病力强的特点,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感染人体后潜伏期短,进展快,病情严重,致残率、致死率高,临床表现多为高热、寒颤、头昏、头痛、四肢疼痛、呕吐等症状,并易引起中毒性休克、脑膜炎、败血症、肺炎等多种并发症[2]。现报道2020年12月安顺市人民医院1例人感染猪链球菌Ⅱ型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休克 四肢疼痛 荚膜多糖抗原 细菌性传染病 链球菌Ⅱ型 链球菌感染 脑膜炎 血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病
19
作者 张绍志 《广西畜牧兽医》 2005年第6期282-284,共3页
关键词 链球菌 临床症状 链球菌感染 毒性 脑膜炎 高热 休克 发病 确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病简报
20
《中国畜禽种业》 2005年第8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链球菌 四川省 资阳市 感染病例 临床诊断 动物疫情 卫生部 毒性休克 病人死亡 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