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DF/CTFE共聚物的链段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丁国芳 罗顺火 +1 位作者 王建华 徐瑞娟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1-33,共3页
用核磁共振 (NMR)法分析了 VDF/ CTFE(1∶ 4)共聚物1H、13 C的化学位移和链节中特征碳原子的链段结构。并从量子化学角度计算了参与反应的两种单体 (偏二氟乙烯和三氟氯乙烯 )的竞聚率 ,讨论了该共聚物具有无序的链节序列分布特征 ,结... 用核磁共振 (NMR)法分析了 VDF/ CTFE(1∶ 4)共聚物1H、13 C的化学位移和链节中特征碳原子的链段结构。并从量子化学角度计算了参与反应的两种单体 (偏二氟乙烯和三氟氯乙烯 )的竞聚率 ,讨论了该共聚物具有无序的链节序列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 ,不同溶解性的该共聚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DF/CTFE共聚物 NMR 量子化学 链段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y-GC/MS在VDF/CTFE共聚物链段结构和其裂解机理研究上的应用
2
作者 丁国芳 罗顺火 +1 位作者 王建华 徐瑞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7-279,326,共4页
用高分辨裂解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Py GC/MS)分析了VDF/CTFE(1∶4)链段结构和裂解机理。通过对实验条件的选择 ,找出了一套适合于VDF/CTFE(1∶4)共聚物的实验操作条件 ,且表明在此条件下所得的裂解谱图的重现性非常好。讨论了该共... 用高分辨裂解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Py GC/MS)分析了VDF/CTFE(1∶4)链段结构和裂解机理。通过对实验条件的选择 ,找出了一套适合于VDF/CTFE(1∶4)共聚物的实验操作条件 ,且表明在此条件下所得的裂解谱图的重现性非常好。讨论了该共聚物具有无序的链段结构特征 ;确定此共聚物裂解机理为解聚断裂生成单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物 链段结构 偏二氟乙烯 三氟氟乙烯 裂解机理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剂链段结构对环氧乳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许长新 方建波 任强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4-50,58,共8页
为了研究乳化剂的结构对乳液的粒径、稳定性及漆膜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和环氧树脂E-20、以不同投料比(环氧基和羟基的物质的量比)反应制备了非离子环氧乳化剂,并用相反转法制备了环氧E-20乳液,采用^(1)HNMR、GPC... 为了研究乳化剂的结构对乳液的粒径、稳定性及漆膜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和环氧树脂E-20、以不同投料比(环氧基和羟基的物质的量比)反应制备了非离子环氧乳化剂,并用相反转法制备了环氧E-20乳液,采用^(1)HNMR、GPC、DSC表征了乳化剂的结构,研究了其对乳液的粒径、稳定性的影响。用制备的乳液配制了防腐涂料并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为8000、投料比为1.7:1时得到的乳化剂制备的环氧乳液稳定性最好,平均粒径为766 nm,漆膜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和耐中性盐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剂 链段结构 相对分子质量 相反转 环氧乳液 聚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1,3-二氧环庚烷)二醇类聚氨酯的相态结构——软段链结构对聚氨酯相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刘业 杨波 +1 位作者 周显志 潘才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70-473,共4页
用FTIR和DSC对聚(1,3-二氧环庚烷)二醇为软段的聚氨酯的相态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聚四氢呋喃二元醇类聚氨酯相比,主链中引入甲氧基后,软段相的结晶能力和硬段相中有序区的均匀程度下降.
关键词 聚二氧环庚烷 二醇 结构 聚氨酯 相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乙烯悬浮聚合添加剂对CPVC树脂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白天祥 于二雷 +2 位作者 王贺云 陈思羽 魏忠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1-147,共7页
本文通过在PVC悬浮聚合中加入界面阻聚剂、表面活性剂、沉淀剂聚合成不同类型的氯化专用PVC树脂,并研究这3种添加剂对气固相法氯化得到的CPVC树脂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乙醇胺界面阻聚剂的增加改善了树脂内部聚集态和皮膜情... 本文通过在PVC悬浮聚合中加入界面阻聚剂、表面活性剂、沉淀剂聚合成不同类型的氯化专用PVC树脂,并研究这3种添加剂对气固相法氯化得到的CPVC树脂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乙醇胺界面阻聚剂的增加改善了树脂内部聚集态和皮膜情况,使PVC树脂表观密度不变同时吸油率增加,PVC树脂氯化后氯含量随之增加,树脂内部链段中结构单元中—CCl2—逐渐增多,从而导致氯化后树脂的热稳定性降低;正戊烷沉淀剂含量的增加使PVC树脂内部空隙更丰富,树脂氯化较为充分,氯化后的树脂氯含量大幅度增加,树脂内部链段结构单元—CHCl—增加较多,从而提高了CPVC的热稳定性;SDBS类表面活性剂的增加提高了PVC树脂的表观密度而吸油率变化不大,氯化后CPVC树脂的氯含量提高不多,而—CCl2—结构单元过多导致热稳定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CPVC 热稳定性 链段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硅基负极聚合物粘结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兵帅 卓海涛 +1 位作者 黄书 陈少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5-639,共15页
硅(Si)由于其具有超高理论比容量而成为最有前途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但是,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会造成硅体积的巨大变化,进而导致Si的粉化,致使电极容量产生不可逆的衰减,严重限制了硅基材料的广泛应用。然而过去的大量报道表... 硅(Si)由于其具有超高理论比容量而成为最有前途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但是,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会造成硅体积的巨大变化,进而导致Si的粉化,致使电极容量产生不可逆的衰减,严重限制了硅基材料的广泛应用。然而过去的大量报道表明,聚合物粘结剂可以有效克服由于硅微粒的体积膨胀而产生的“孤岛效应”,保持电极在充放电过程的完整性,进而提高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对聚合物粘结剂按结构分类,可以将其大致分为4类,即线型、支化型、交联网络型及共轭型。不同分子结构的粘结剂用作硅基负极粘结剂时,电极表现出不同的电化学性能。特别是设计出具有多种分子结构的聚合物粘结剂,极大地促进了硅基负极的实际应用。通过对比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聚合物粘结剂用于硅基负极取得的效果,可以清晰地得到最有效的分子结构,对未来硅基负极聚合物粘结剂的开发提供思路。最后,本文提出了下一代聚合物粘结剂的设计方向,以促进其向可大规模应用和工业化生产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链段结构 粘结剂 硅基负极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