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15
1
作者 郝向举 何爱平 薛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4-135,共12页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与金融功能理论,从供给与需求双重视角考察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供给策略的影响,探索了供给策略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绿色创新和碳排放的微观机理。利用2012—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与金融功能理论,从供给与需求双重视角考察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供给策略的影响,探索了供给策略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绿色创新和碳排放的微观机理。利用2012—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三重差分模型验证试验区对重污染企业与非重污染企业的差异化影响;引入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与分解模型识别两类企业相对融资约束变化以及试验区与非试验区企业间资本错配的相对变化,从供给视角考察试验区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构建链式多重中介模型从供给与需求双重视角验证试验区对企业绿色转型的链式多重中介作用机制;从信息成本和省域视角考察政策效应异质性。结果表明:(1)试验区促进了非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但未激励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2)试验区金融机构提高了重污染企业与非重污染企业的相对融资约束,降低了企业间资本错配,并通过激励非重污染企业创新投入、抑制重污染企业创新投入来影响两类企业绿色转型。(3)环境规制和金融科技等企业外部环境,银行关联、信息披露、内部控制、企业规模、产权性质等企业内部条件,均对试验区企业绿色转型有所裨益。试验区金融机构信息成本越低,企业越容易实现绿色转型;试验区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存在省域异质性。基于研究结论认为:政府应完善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政策,协同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完善绿色金融供给策略,以企业绿色转型为关键目标配置金融资源;完善产业金融政策环境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双管齐下降低金融机构信息成本;优先保障企业创新投入,分类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与引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转型 供给策略 信息成本 三重差分 再中心化影响函数 链式多重中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基础公共服务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效应检验 被引量:7
2
作者 常文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3-110,共8页
财政基础公共服务支出主要通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公共品供给差距和人力资本积累三个中介变量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产生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同时,这些中介变量的作用机制之间存在交叉影响。本研究构建了链式多重中介模型,利用2000—2... 财政基础公共服务支出主要通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公共品供给差距和人力资本积累三个中介变量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产生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同时,这些中介变量的作用机制之间存在交叉影响。本研究构建了链式多重中介模型,利用2000—2019年数据估计了财政基础公共服务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基础公共服务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直接效应显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公共品供给差距恶化将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人力资本积累则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样本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人力资本积累的独立中介效应显著,而城乡公共品供给差距和人力资本积累的链式中介效应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基础公共服务支出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链式多重中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及其实证检验 被引量:17
3
作者 司增绰 刘世泉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89,共10页
基于2011-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其传导路径。研究发现:①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②数字经济通过技术产出水平提高以及促进产学研融合机制进而提高技术产出两条路径推... 基于2011-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其传导路径。研究发现:①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②数字经济通过技术产出水平提高以及促进产学研融合机制进而提高技术产出两条路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因此,以数字经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就要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要促进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要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资源共享,提高技术成果转化效率,催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链式多重中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OFDI对“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作用路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苏仙红 李艳梅 李云燕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75,共13页
基于2003—2017年65个国家的数据,文章构建了个体固定效应下多重链式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和传导作用机制,并将65国分成逆梯度组和顺梯度组进行对比检验。研究发现:(1)中国对... 基于2003—2017年65个国家的数据,文章构建了个体固定效应下多重链式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和传导作用机制,并将65国分成逆梯度组和顺梯度组进行对比检验。研究发现:(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通过经济规模这一中介效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起推动作用,其次是技术溢出中介效应,产业结构中介效应最小;(2)在全样本组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通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经济增长”这一链式传导路径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3)顺梯度组中的链式传导路径与全样本组相同,而在逆梯度组中的链式传导路径则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因此,中国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并发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链式传导机制作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经济增长 多重中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