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文君 任军 +2 位作者 陈克飞 丁能水 黄路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99-604,共6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自诞生以来 ,已在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并得以不断的深入和发展。本文就近年来研究和发展出现的一些特殊PCR技术 ,如 :逆转录PCR、反向PCR、定量PCR、锚定PCR、重组PCR、长PCR、热起动PCR、免疫PCR、复...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自诞生以来 ,已在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并得以不断的深入和发展。本文就近年来研究和发展出现的一些特殊PCR技术 ,如 :逆转录PCR、反向PCR、定量PCR、锚定PCR、重组PCR、长PCR、热起动PCR、免疫PCR、复合PCR、差向显示PCR等作一简述 ,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在生物学及医学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静波 胡长龙 徐宏发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共3页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生物学 医学 DNA PCR技术 技术原理 组织器官移植 配型选择 传染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测定肉制品中犬源性成分
3
作者 岳苑 何微 +2 位作者 贾冰凝 吴明 张慧玲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4-208,共5页
根据犬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了肉制品中犬源性成分的含量。所提取的17种犬的DNA样品扩增后均能得到典型S形扩增曲线,而所选取的14种其他动物源的DNA样品均未呈现同... 根据犬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了肉制品中犬源性成分的含量。所提取的17种犬的DNA样品扩增后均能得到典型S形扩增曲线,而所选取的14种其他动物源的DNA样品均未呈现同样的扩增曲线;同一模板所得Ct值(n=7)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这说明所设计的条件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犬源性组分DNA的质量分数在0.000 01%~10%内与其Ct值之间呈线性关系,检测的灵敏度为0.1pg,不同加工方法所得肉制品的扩增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犬源性成分 肉制品 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鉴定啤酒腐败菌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徐岩 张丽苹 顾国贤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1-74,共4页
综述了PCR技术在啤酒腐败细菌鉴定方面的应用及最新进展 ;介绍了 3种PCR技术 ,特别讲述了利用这些技术对啤酒中乳酸菌的鉴定 ;并分析了PCR技术的局限性 ,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聚合酶 链式反应技术 腐败菌 鉴定 啤酒 PC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滴式数字PCR技术定量检测发酵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被引量:28
5
作者 周巍 李月华 +5 位作者 孙勇 李永波 张涛 刘琼 张岩 王丽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87-291,共5页
基于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 PCR)技术,建立发酵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检测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为目的片段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体系,通过活菌提取和ddPCR方法... 基于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 PCR)技术,建立发酵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检测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为目的片段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体系,通过活菌提取和ddPCR方法对靶标基因的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实验,并对定量结果进行分析。本研究建立了发酵乳中ddPCR技术定量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检测特异性良好,检测灵敏度为3.3×10~1 CFU/g,定量的偏差率为+10.18%,证明了ddPCR用于绝对定量检测的可行性,为其他食品污染菌和致病菌标准化控制体系提供有益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发酵乳 定量检测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肉类鉴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6
作者 高敬 魏迪 +1 位作者 张癸荣 聂凌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56-360,共5页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尤其是市场上各种肉类掺杂、掺假事件,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严格监测市场上肉制品,必须要有可靠、简便、快速的技术作支撑。本文综述了现阶段常见肉类鉴别技术的研究进展,并着重描述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尤其是市场上各种肉类掺杂、掺假事件,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严格监测市场上肉制品,必须要有可靠、简便、快速的技术作支撑。本文综述了现阶段常见肉类鉴别技术的研究进展,并着重描述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因其灵敏度高和特异性高、简便且耗时少,逐渐成为肉类检测的实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类检测 传统方法 免疫学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常见病毒性疾病的快速诊断技术的建立及其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虞德屏 韦平 +5 位作者 韦天超 李康然 刘禄 李斌 冯超 甘甲忠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63-366,共4页
根据 3种病原基因组相关基因的序列特征设计了三对 PCR引物 ,用于鹅常见的病毒性疾病包括鹅副粘病毒病、鸭瘟、小鹅瘟的鉴别诊断 .三对引物均能从各自的参考毒株扩增出与预计片段大小一致的产物 ,而对其它的病原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 ;应... 根据 3种病原基因组相关基因的序列特征设计了三对 PCR引物 ,用于鹅常见的病毒性疾病包括鹅副粘病毒病、鸭瘟、小鹅瘟的鉴别诊断 .三对引物均能从各自的参考毒株扩增出与预计片段大小一致的产物 ,而对其它的病原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 ;应用建立的 PCR方法对来自广西不同地方的 3 8份临床可疑病例分别进行诊断 ,DPV、APMV-1和 GPV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66.6% ( 1 0 /1 5 )、5 5 .6% ( 1 5 /2 7)和 75 % ( 6/8) ,二重及三重混合感染的占 42 .8% ( 9/2 1 ) .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 PCR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粘病毒病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疾病诊断 PC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滴数字PCR技术在多拷贝木聚糖酶酿酒酵母工程菌筛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兰雪 张斯童 +6 位作者 李哲 常浩 孙旸 王刚 陈欢 王春凤 陈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9-184,共6页
为获得高产木聚糖酶酿酒酵母工程菌,利用rDNA整合法构建木聚糖酶酿酒酵母整合表达载体,实现木聚糖酶基因的多拷贝表达,并利用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转化子拷贝数进行检测,分析木聚糖酶基因拷贝数与酶活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利... 为获得高产木聚糖酶酿酒酵母工程菌,利用rDNA整合法构建木聚糖酶酿酒酵母整合表达载体,实现木聚糖酶基因的多拷贝表达,并利用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转化子拷贝数进行检测,分析木聚糖酶基因拷贝数与酶活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rDNA整合法获得了10株不同拷贝数木聚糖酶酿酒酵母工程菌,对其酶活力进行测定,发现当拷贝数小于9时,菌株产酶能力随拷贝数增加而增强,9拷贝数时菌株产酶能力最强,酶活力为308 U/m L,超过9拷贝,产酶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多拷贝 酿酒酵母 木聚糖酶 rDNA整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原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韦平 虞德屏 +1 位作者 李康然 蒙秋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5-38,共4页
根据小鹅瘟病毒(GPV)和鹅源禽腺病毒(FAV)基因组序列特征分别设计了各自的PCR引物,经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能同时检测两种病毒的二重PCR方法.该法能从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和小鹅瘟疫苗株以及分离的鹅源腺病毒蚀斑克隆株分别扩增出相应... 根据小鹅瘟病毒(GPV)和鹅源禽腺病毒(FAV)基因组序列特征分别设计了各自的PCR引物,经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能同时检测两种病毒的二重PCR方法.该法能从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和小鹅瘟疫苗株以及分离的鹅源腺病毒蚀斑克隆株分别扩增出相应的特异性产物,而对其它常见鹅病的病原及正常鹅胚肝组织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对来自广西不同地方的36份临床病例样品的检测发现,其中具有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典型病变的22份样品均可检出GPV和FAV两种病毒,其它的有4份只检出GPV,3份只检出FAV;12份健康雏鹅肝组织中仅有一份检测到GPV;健康成鹅泄殖腔中GPV和FAV的检出率分别达44.29%、37.14%二者都有的占1.43%.结果表明,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病原可能包括GPV和FAV两种病毒;建立的PCR诊断技术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的特点,可用于该病征的临床快速鉴别诊断以及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 禽腺病毒 小鹅瘟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分型技术在弧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江晓 任春华 胡超群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3-569,共7页
弧菌(Vibrio)是各种海洋环境的正常细菌区系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水生动物与人类的重要病原之一。近年来出现了各种灵敏、快速、自动化且易于操作的分子分型方法,它们在弧菌分型中的应用,对揭示弧菌菌株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异和进化规律、... 弧菌(Vibrio)是各种海洋环境的正常细菌区系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水生动物与人类的重要病原之一。近年来出现了各种灵敏、快速、自动化且易于操作的分子分型方法,它们在弧菌分型中的应用,对揭示弧菌菌株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异和进化规律、寻找病原及调查传播途径、控制疾病暴发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于弧菌的各种分子分型方法可分为依赖于PCR分型技术和不依赖于PCR分型技术,各种分型技术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其中前者由于高度的特异性、敏感性、可操作性、准确性、快速和费用低廉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重复性较差;后者由于基于生物体全基因组的操作,所以相对于依赖于PCR技术的分型方法结果更为可信,缺点是操作繁琐,对某些特殊细菌不适用。现今的国内外弧菌分型中公认的"金标准"的PFGE方法与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IRS-PCR分型方法结合,同时利用现有的数据建立国际分型数据库,实现信息和技术标准与共享,是弧菌分型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 分子分型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CR技术鉴定常见肉类来源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丽娟 张艳花 +5 位作者 徐新明 吴伟伟 阿米尼古丽 玛尔孜娅 拉扎提 田可川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6年第5期7-10,共4页
在提取送检的未知肌肉组织样品以及市购的猪肉、牛肉、羊肉样品基因组DNA的基础上,分别选用1对通用引物与3对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用来检测未知样品的畜种来源。结果显示:通用引物扩增4种样品均出现阳性条带;分别用羊、猪、牛的特异性引... 在提取送检的未知肌肉组织样品以及市购的猪肉、牛肉、羊肉样品基因组DNA的基础上,分别选用1对通用引物与3对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用来检测未知样品的畜种来源。结果显示:通用引物扩增4种样品均出现阳性条带;分别用羊、猪、牛的特异性引物扩增样品DNA,送检未知样品只在牛特异性引物扩增时出现了特异性目的条带。经PCR产物直接测序及同源性比对进行验证确认,该未知样品与牛的同源性为100%,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鉴定 常见肉类 线粒体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技术检测饲料中沙门氏菌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俭 魏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6-98,共3页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穴PCR雪技术检测饲料中沙门氏菌,对已知被沙门氏菌污染的动物饲料的培养物均能检出阳性,说明PCR方法对检测饲料中沙门氏菌具有特异性高,且灵敏、快速等特点,适用于快速、准确地检测饲料中沙门氏菌的需要。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饲料 沙门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技术在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丽娟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07年第6期17-20,共4页
牛早期胚胎的性别鉴定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从早期的免疫学方法到胚胎细胞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真正进入实用化阶段是PCR技术在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中的应用。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即聚合酶链式反应技... 牛早期胚胎的性别鉴定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从早期的免疫学方法到胚胎细胞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真正进入实用化阶段是PCR技术在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中的应用。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即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因其具有快速、敏感、简便及特异性强等特点,很快被用于传染病诊断、法医鉴定、基因工程等领域。自从Herr等(1990)报道了用PCR进行奶牛胚胎性别鉴定之后,利用PCR技术鉴别家畜胚胎性别更是引人注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胚胎性别鉴定 PCR技术 奶牛 应用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染色体核型分析 免疫学方法 发展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技术在水生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少格 陆光华 +3 位作者 刘建超 赵海洲 孙丽莎 杨晓凡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2年第2期1-5,11,共6页
介绍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PCR技术在水生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其中涉及的模式生物包括原生动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鱼类等。PCR技术不仅为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检测带来了便... 介绍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PCR技术在水生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其中涉及的模式生物包括原生动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鱼类等。PCR技术不仅为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检测带来了便利,还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阐述污染物的毒性作用机制。最后指出了目前PCR技术应用的局限性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生态毒理学 基因毒性 水生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序列依赖扩增技术检测隐球菌的方法建立和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蜜 夏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3-837,共5页
目的:建立核酸序列依赖扩增技术(NASBA)检测隐球菌RNA的方法,提高隐球菌感染诊断的准确性。方法:设计一对具有隐球菌属特异性的引物,构建NASBA扩增隐球菌RNA的方法并评价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按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侵袭性真菌... 目的:建立核酸序列依赖扩增技术(NASBA)检测隐球菌RNA的方法,提高隐球菌感染诊断的准确性。方法:设计一对具有隐球菌属特异性的引物,构建NASBA扩增隐球菌RNA的方法并评价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按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和美国变态反应和感染病研究院真菌病研究组(EORTC/MSG)2008年修订的侵袭性真菌病定义标准收集隐球菌感染的阳性病例和排除隐球菌感染的阴性病例,分别应用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胶体金法)、PCR及本研究建立的NASBA方法进行检测。应用配对诊断试验设计、McNemar检验分别对3种方法进行比较以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NASBA产物电泳结果显示仅新型隐球菌RNA扩增产物出现了特异性条带,而其他对照菌(烟曲霉、串珠镰刀菌、金黄色葡萄球、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均没有出现电泳条带;NASBA结合电泳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可达10 cfu/mL。NASBA、荚膜多糖抗原胶体金法及PCR灵敏度分别是87.5%(95%CI=66.53%~96.71%)、100%(95%CI=82.83%~100%)、66.67%(95%CI=44.69%~83.57%),特异性分别是94.59%(95%CI=80.47%~99.06%)、81.08%(95%CI=64.29%~91.44%)、78.37%(95%CI=61.34%~81.58%)。结论:应用NASBA检测隐球菌RNA具有快速、准确高、操作简便的优点。并且整个实验过程无须特殊仪器,适合在普通的临床实验室开展,有望成为新的隐球菌感染的常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序列依赖扩增技术 隐球菌病 荚膜多糖抗原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16
作者 张海富 籍丁艳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2年第23期75-77,共3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olymerasechainreaction简称PCR)是一项体外基因快速扩增技术。该技术的建立,使定性检测的技术得到改善,达到检测单个靶细胞的水平,以其简便易行、灵敏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及医学等领域。但其易...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olymerasechainreaction简称PCR)是一项体外基因快速扩增技术。该技术的建立,使定性检测的技术得到改善,达到检测单个靶细胞的水平,以其简便易行、灵敏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及医学等领域。但其易污染、假阳性及定量不准确等问题也日益突出。而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的出现解决了以上难题,实现了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此方法特异性强和可靠性更强,能实现多重反应,且采用完全闭管检测,不需要PCR后处理,有效解决PCR污染问题以及EB对试验人员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动物遗传育种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应用 定性检测 污染问题 分子生物学 扩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过敏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贾敏 张亦凡 +1 位作者 张银志 孙秀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85-389,共5页
牛奶是八大食物致敏原之一,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如何实现食物中牛奶过敏原的快速,准确筛检已成为食品安全领域关注的焦点。牛奶主要过敏原为酪蛋白、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其检测方法有电泳法、色谱法、酶联免疫实验(ELISA)、传... 牛奶是八大食物致敏原之一,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如何实现食物中牛奶过敏原的快速,准确筛检已成为食品安全领域关注的焦点。牛奶主要过敏原为酪蛋白、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其检测方法有电泳法、色谱法、酶联免疫实验(ELISA)、传感器、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LC-MS/MS)、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等。本文就其检测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食品中牛奶过敏原的检测提供技术方向,以便保障牛奶过敏患者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过敏原 检测 酶联免疫实验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55-5p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正常胃上皮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乐 任海风 +4 位作者 刘亚坤 姜玉 赵荣荣 魏道严 汪思应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0-525,共6页
目的构建过表达miR-155-5p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过表达miR-155-5p的GES-1胃上皮细胞株。在细胞水平上观察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方法第一部分:PCR扩增获得miR-155-5p基因片段;将该基因片段与已线性化的病毒载体连接;将重组质粒转化到... 目的构建过表达miR-155-5p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过表达miR-155-5p的GES-1胃上皮细胞株。在细胞水平上观察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方法第一部分:PCR扩增获得miR-155-5p基因片段;将该基因片段与已线性化的病毒载体连接;将重组质粒转化到DH5α细胞,进行克隆分离、质粒DNA提取和DNA测序。第二部分:序列证实了的GV-369-has-miR-155-5p载体和p Helper 1.0以及p Helper2.0载体共同转染到293-T细胞,用于慢病毒的包装,然后进行慢病毒收获、浓缩与纯化。将纯化的miR-155-5p慢病毒用来感染细胞,经过嘌呤霉素筛选后建立稳定过表达miR-155-5p的GES-1细胞株。qRT-PCR检测细胞株中miR-155表达;Western blot检测KLF4蛋白表达及MTT法检测稳定表达miR-155-5p细胞的增殖。结果过表达miR-155-5p的重组慢病毒构建成功;miR-155在恶性程度较高的SGC-7901胃癌细胞株中高表达(P<0.05);建立了miR-155-5p稳定过2018-01-09接收表达的GES-1细胞株;过表达miR-155-5p抑制GES-1细胞中KLF4蛋白表达(P<0.05),且促进细胞增殖。结论miR-155可能通过负向调控KLF4表达,参与调控胃癌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微小RNA 胃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鲫鱼贮藏过程中微生物菌相PCR-DGGE分析及其防腐保鲜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秀秀 曾维伟 +4 位作者 陆兆新 别小妹 赵海珍 张充 吕凤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74-280,共7页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mplification and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sis,PCR-DGGE)技术,分析4℃冷藏条件下鲫鱼肌肉和鱼鳃的菌相组成及变化,并利用不同浓度(效价分别为67 608、32 ...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mplification and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sis,PCR-DGGE)技术,分析4℃冷藏条件下鲫鱼肌肉和鱼鳃的菌相组成及变化,并利用不同浓度(效价分别为67 608、32 359、2 239、1 820、1 157 IU/m L)抗菌脂肽溶液对鲫鱼进行浸泡处理,以未处理作为对照,分别测定其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p H值和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等指标,评价抗菌脂肽对鲫鱼冷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鲫鱼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具有多样性,PCRDGGE技术确定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和热杀索丝菌属(Brochothrix thermosphacta)为鲫鱼鱼肉的主要腐败菌群,荧光假单胞菌是鲫鱼贮藏过程中的优势腐败菌。而棉子糖乳球菌属(Lactococcus raffinolactis)、从毛单胞菌属(Comamonas sp.)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sp.)为鲫鱼鱼鳃的主要腐败菌群,表明鱼肉和鱼鳃在贮藏过程中,导致腐败的主要腐败菌群有一定差异性。同时,不同浓度的抗菌脂肽对鲫鱼均有明显的防腐保鲜作用,有效抑制了鲫鱼菌落总数、TVB-N值和TBA值的增加以及p H值的升高。其中,高浓度抗菌脂肽(效价为67 608 IU/m L)在4℃贮藏条件下使鲫鱼的货架期延长了6 d,说明抗菌脂肽对鲫鱼具有良好的保鲜作用,能明显延缓鲫鱼的腐败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腐败微生物 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 抗菌脂肽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发酵液对A^2O脱氮除磷和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亚利 袁一星 +3 位作者 李欣 詹技灵 康晓荣 董林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2-46,共5页
为研究剩余污泥发酵液作碳源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将发酵液与市政污水按流量比1∶35回用于厌氧-缺氧-好氧反应器,在室温下运行90 d.聚类分析表明,发酵液明显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结构,5~30 d和45~90 d的微生物属于不同的聚集区;微生物多... 为研究剩余污泥发酵液作碳源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将发酵液与市政污水按流量比1∶35回用于厌氧-缺氧-好氧反应器,在室温下运行90 d.聚类分析表明,发酵液明显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结构,5~30 d和45~90 d的微生物属于不同的聚集区;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表明,发酵液使Shannon-Wiener指数从2.6升高到3.1,系统运行稳定性增强;PCR-DGGE分析表明,发酵液对微生物群落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氨氧化菌Nitrosomonas sp.、硝化菌Betaproteobacteria和Nitrospira sp.、反硝化菌Comamonas sp.和聚磷菌Gammaproteobacteria得到富集,TN和TP去除率从64.5%和52.4%提高到84.7%和9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脱氮除磷 碳源 生物群落 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