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道面HII区复合体G18.2-0.3的射电及红外发射
1
作者 孙锦 吴月芳 +2 位作者 梁世光 黄心泳 季德盛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53-361,共9页
本文作者用上海天文台的25米天线和12.2GHz的接收系统,对银道面附近的一个HII区复合体G18.2—0.3进行了射电连续谱观测.采用沿源运动轨迹,对观测曲线进行多子源模型拟合的方法,将该复合体中的6个子源从延展的... 本文作者用上海天文台的25米天线和12.2GHz的接收系统,对银道面附近的一个HII区复合体G18.2—0.3进行了射电连续谱观测.采用沿源运动轨迹,对观测曲线进行多子源模型拟合的方法,将该复合体中的6个子源从延展的HII区辐射中分离了出来,并导出了每个子源在12.2GHz频率上的流量和角大小.结合外台站在2695MHz,4750MHz和10.55GHz上的流量还得到了这些子源的辐射频谱.分析表明它们具有热辐射性质.对具有射电复合线(H76α)资料和角尺度的4个子源导出了它们的电子密度在(1—3)×102cm-3间.此外通过对G18.2—0.3复合体子源IRAS资料的分析和模型拟合还得到了每个子源周围冷尘埃的等效黑体温度.其中4个子源并具有IRAS-LRS资料.分析它们得到了与该HII区成协尘埃的性质.根据5个子源的IRAS流量、频带以及色改正因子又求出了这些子源在1—500μm间的总红外光度在2×104—105L间.它表明与G18.2—0.3中各子源成协的新形成星是一些大质量的OB型星,它们在同一个延展HII区中如此密集证明了大质量星“致密—堆积”形成模式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I区 射电连续谱 红外发射 银道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德6cm银道面偏振巡天第2天区以及大尺度超新星遗迹的研究
2
作者 肖莉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7-538,共2页
射电偏振观测是研究星际介质性质的有力工具.一方面偏振巡天可以直接指示大尺度磁场的取向,有助于我们理解银河系的大尺度磁场结构和超新星遗迹的演化及其与星际介质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结合其他波段偏振数据可以分析星际介质以... 射电偏振观测是研究星际介质性质的有力工具.一方面偏振巡天可以直接指示大尺度磁场的取向,有助于我们理解银河系的大尺度磁场结构和超新星遗迹的演化及其与星际介质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结合其他波段偏振数据可以分析星际介质以及偏振源超新星遗迹里面的法拉第旋转,从而得到里面热电子密度、填充因子、规则磁场强度和扰动磁场的性质.之前的偏振巡天主要是在低频波段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新星遗迹 大尺度 偏振 巡天 银道面 天区 星际介质 介质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U并行计算技术在赫歇尔天文台远红外巡天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朱佳丽 黄茂海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9-478,共10页
赫歇尔远红外银道面巡天数据由于其高分辨率和大尺度特性而具有海量性,使用图像处理单元(GPU)提高数据挖掘处理效率是海量数据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以GPU在实际研究工作中的使用方法和思路为着眼点,结合赫歇尔远红外数据处理过程中GP... 赫歇尔远红外银道面巡天数据由于其高分辨率和大尺度特性而具有海量性,使用图像处理单元(GPU)提高数据挖掘处理效率是海量数据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以GPU在实际研究工作中的使用方法和思路为着眼点,结合赫歇尔远红外数据处理过程中GPU的具体应用,介绍了GPU并行数据处理技术在星际介质物理性质和三维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对赫歇尔远红外数据的处理挖掘使用GPU加速的有两个部分:银道面温度图的每像素拟合和计算星际介质三维模型中单元格对星光的吸收。在这两个应用中,分别使用了CUDA和PyOpenCL调用GPU进行并行计算。这种使用GPU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的思路与方法对与两个实例相类似的数据处理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U 并行计算 赫歇尔银道面红外巡天 数据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星流”的发现及其在星系动力学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丁蔚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6年第2期179-192,共14页
1904年,荷兰天文学家J.C.Kapteyn(1851-1922)研究恒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恒星在银道面内有两个优先运动的方向。基于这一现象,他提出"二星流"的假设,认为恒星除了太阳运动引起的视差动外,在银道面内还存在着彼此相背而行的两... 1904年,荷兰天文学家J.C.Kapteyn(1851-1922)研究恒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恒星在银道面内有两个优先运动的方向。基于这一现象,他提出"二星流"的假设,认为恒星除了太阳运动引起的视差动外,在银道面内还存在着彼此相背而行的两大星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动力学 恒星自行 银河系自转 星流 速度椭球 较差自转 银道面 天文学家 奔赴点 椭球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年代在银河年中的周期规律
5
作者 李金宝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36-40,共5页
地质年代表中,从震旦纪至第三纪,各个纪之间的时间间隔并不是均匀相等的。根据天文学家观测到的银河系中心(银心)的赤道座标位置,确定出太阳系在银道面上的位置,把太阳系及地球绕银河系中心公转一周的时间确定为二亿二千万年。以... 地质年代表中,从震旦纪至第三纪,各个纪之间的时间间隔并不是均匀相等的。根据天文学家观测到的银河系中心(银心)的赤道座标位置,确定出太阳系在银道面上的位置,把太阳系及地球绕银河系中心公转一周的时间确定为二亿二千万年。以目前太阳系在银道面上的位置为起点,按照时间倒退,顺时针逆转做图,确定过去不同地质年代太阳系在银道面上的位置。可以发现白垩、石炭、寒武、早震旦这四个纪,第三、二叠、奥陶这三个纪,三叠、志留、晚震旦这三个纪,侏罗、泥盆这二个纪各分别发生在银道面的同一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年代 银河年 银道面 周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度计量及仪器
6
《中国光学》 EI CAS 1997年第3期2-3,共2页
P111.45 97031412用液氦致冷的球载远红外光度计=Balloonborne farIR photometer with liquid helium cooler[刊,中]/郭祺伟(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上海(200030))//红外技术.-1996,18(3).-25-28,24介绍供观测银心和银道面红外辐射用的快速... P111.45 97031412用液氦致冷的球载远红外光度计=Balloonborne farIR photometer with liquid helium cooler[刊,中]/郭祺伟(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上海(200030))//红外技术.-1996,18(3).-25-28,24介绍供观测银心和银道面红外辐射用的快速扫描远红外光度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红外光度计 液氦致冷 红外辐射 红外技术 快速扫描 银道面 主要元件 光度计量 光电成象 球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星的空间分布和产星率
7
作者 何香涛 童彝 +1 位作者 黄克谅 彭秋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0年第Z1期87-92,共6页
一、前言脉冲星从发现(1968年)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但由于观测技术的限制以及星际消光等因素的影响,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总数还只有300多颗,而且绝大部分是最近二、三年内发现的。目前,主要从事观测工作的台站有澳大利亚的Molonglo、英国的... 一、前言脉冲星从发现(1968年)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但由于观测技术的限制以及星际消光等因素的影响,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总数还只有300多颗,而且绝大部分是最近二、三年内发现的。目前,主要从事观测工作的台站有澳大利亚的Molonglo、英国的Jodrell Bank和属于美国麻省大学的Arecibo。从脉冲星发现以后不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际消光 光度函数 观测工作 空间分布 超新星爆发 银道面 麻省 超新星遗迹 银心距 早型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