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行金融科技能发挥投资治理效应吗
1
作者 杨景陆 粟勤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50,共16页
基于企业的逐笔借款数据,构建企业层面的银行金融科技指标,识别银行金融科技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因果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银行金融科技可显著改善企业投资效率,在处理内生性问题并经过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不变。第二,缓解融资约... 基于企业的逐笔借款数据,构建企业层面的银行金融科技指标,识别银行金融科技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因果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银行金融科技可显著改善企业投资效率,在处理内生性问题并经过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不变。第二,缓解融资约束、强化外部治理和纠正金融错配是其中的作用机制。第三,从供给侧看,相较于国有银行信贷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抑制作用,国有银行金融科技能够发挥投资治理效应。在技术类型方面,业务应用领域金融科技的作用更强,银行金融科技相较于一般性科技影响更大。第四,从需求侧看,银行金融科技的“增效作用”集中于民营、银行融资依赖性较强和数字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研究结论为传统金融业通过金融科技助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金融科技 投资效率 融资约束 治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能降低企业周边碳排放吗? 被引量:1
2
作者 卢小祁 俞毛毛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3-53,共11页
银行金融科技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在企业信贷市场的竞争力,还能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质效,是建设金融强国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章运用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造企业层面银行金融科技影响加权指标以及企业... 银行金融科技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在企业信贷市场的竞争力,还能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质效,是建设金融强国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章运用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造企业层面银行金融科技影响加权指标以及企业周边碳排放总量指标,分析了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对企业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机制分析显示,银行金融科技能够通过提升企业要素配置效率和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来降低企业周边碳排放水平。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规模较大、所在省份金融发展程度较高、非重污染行业的企业以及在国有银行贷款的企业而言,银行金融科技的碳减排效应更为明显。银行金融科技主要通过引导企业开展事前绿色创新投资活动而非事后污染治理活动来实现碳减排。为此,建议引导银行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提升企业的要素配置效率和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同时,实施差异化的金融支持政策,精准有效支持和引导企业降低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金融科技 碳减排 要素配置效率 环境信息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能够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吗?——基于融资约束及创新激励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俞毛毛 卢小祁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4-147,共14页
基于2013—202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表明:银行金融科技能够显著促进信贷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显示,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非国有银行、网点竞... 基于2013—202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表明:银行金融科技能够显著促进信贷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显示,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非国有银行、网点竞争度较高的城市样本来说,促进效应更为显著。机制分析显示,银行金融科技水平的提升能够通过提高信贷资金可得性和防止短贷长投期限错配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解决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提高研发强度及效率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意愿。研究结果对于促进银行金融科技赋能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金融科技 企业数字化转型 融资约束 创新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金融科技能否助力企业技术创新?——来自中国企业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锡书 叶阿忠 王宣惠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85,共18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技术+金融+银行业”结合态势日益凸显。本文利用中国银行金融科技专利申请信息,并将其结合企业银行贷款数据后检验并探讨了银行金融科技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银行金融科技对企业...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技术+金融+银行业”结合态势日益凸显。本文利用中国银行金融科技专利申请信息,并将其结合企业银行贷款数据后检验并探讨了银行金融科技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银行金融科技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效应,在进行了一系列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后,其基本研究结论保持一致。机制分析发现:重构银行信贷模式、优化银行信贷客户结构和改善银行信贷成本及信贷决策机制是银行金融科技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效应的三个重要机制。此外,银行金融科技还具有提升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功能。本文为进一步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深化银行业发展的金融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以及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金融科技 企业技术创新 信贷模式 信贷客户结构 信贷决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金融科技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娜 陈东晖 田青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8-57,共10页
绿色创新是企业实现高质量绿色转型的关键路径,而金融科技作为银行数字化运营的新兴手段,对传统金融体系融资规则的改善能够有效提升金融服务效率,赋能企业绿色发展。本文以2013~2022年商业银行和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发现,银行... 绿色创新是企业实现高质量绿色转型的关键路径,而金融科技作为银行数字化运营的新兴手段,对传统金融体系融资规则的改善能够有效提升金融服务效率,赋能企业绿色发展。本文以2013~2022年商业银行和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发现,银行金融科技应用显著提高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实现质和量的双重增长;且金融科技的促进作用在非制造业、中小企业、盈余操纵程度较低以及分析师关注度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通过信贷配置效应和信贷监督效应来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即金融科技既能够促进银行流动性创造、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来释放企业绿色创新潜力;还可以强化银行监督效率、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来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最后,本文创新性地通过滤波模型识别企业投资峰值后发现,金融科技应基于企业投资动态进行针对性数字赋能。在企业投资高峰期,金融科技赋能力度更大,信贷配置效应和信贷监督效应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金融科技 企业绿色创新 信贷配置 信贷监督 滤波模型 投资高峰 融资规则 金融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金融科技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郭娜 胡丽宁 刘彦迪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7-160,共14页
以2010—2022年商业银行和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企业逐笔贷款建立银企之间信息链接,研究了银行金融科技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银行金融科技能够抑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机制检验显示:一方面,... 以2010—2022年商业银行和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企业逐笔贷款建立银企之间信息链接,研究了银行金融科技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银行金融科技能够抑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机制检验显示:一方面,银行金融科技能够扩充银行信贷规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抑制预防性动机;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应用能够加强银行对借款企业的监督效力,缓解企业信息不对称,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抑制套利性动机。进一步分析表明:相对于信用链条类影子银行,银行金融科技对非金融企业参与信用中介类影子银行活动的抑制效应更明显;对非国有企业、非制造业、外部监督程度较弱的企业作用效果更为显著。文章拓展了金融科技和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相关研究,对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促进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金融科技 企业影子银行 预防性动机 套利性动机 实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金融科技可以抑制贷款企业股价崩盘风险吗?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岩 刘文杰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7-58,共12页
金融科技赋能有助于银行更好地发挥信贷配置作用和债权治理作用,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2012—2022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探究了银行金融科技对贷款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金融科技显著抑... 金融科技赋能有助于银行更好地发挥信贷配置作用和债权治理作用,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2012—2022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探究了银行金融科技对贷款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金融科技显著抑制了贷款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并且这种抑制效果在污染企业和国有企业样本组中更显著。作用机制分析发现,银行金融科技可以通过降低贷款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和提高贷款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来抑制贷款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高管金融背景在银行金融科技抑制贷款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过程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而分析师关注在银行金融科技抑制贷款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金融科技 债务违约风险 会计信息质量 高管金融背景 分析师关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银行金融科技绩效与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建军 姜世超 黄天颐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4-95,共12页
新冠肺炎疫情成为2020年初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在人口流动限制应对政策下,传统银行业务受到一定影响,各银行都大力推进金融科技业务以应对这种变化。那么,银行金融科技发挥了怎样作用?公众的金融服务选择变化会促进银行服务转型吗... 新冠肺炎疫情成为2020年初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在人口流动限制应对政策下,传统银行业务受到一定影响,各银行都大力推进金融科技业务以应对这种变化。那么,银行金融科技发挥了怎样作用?公众的金融服务选择变化会促进银行服务转型吗?本文以某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为例,在构建银行金融科技指数的基础上,使用新冠疫情期间的经营数据检验分析其绩效。结果发现:银行客户正在改变其金融消费行为习惯,对银行金融科技服务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从而使银行金融科技业务实现相对正向增长,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疫情对传统线下业务的负向冲击,发挥了“稳定器”作用。深入研究作用机制时发现,除了银行关闭物理网点使客户被动选择金融科技服务,出于避免感染的风险考虑,客户主动选择银行金融科技服务。由此,本文提出银行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新冠肺炎 银行金融科技 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外溢性和区域差异化视角下银行金融科技的影响因素——基于某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县域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姜世超 刘畅 +1 位作者 胡永宏 马敬元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32,共14页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科技手段在银行服务与管理中的应用,商业银行金融科技服务模式逐渐形成。如何识别金融科技发展的内外部决定因素?对于不同地域而言,影响金融科技发展的因素是否有别?地域间金融科技发展差异的成因是...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科技手段在银行服务与管理中的应用,商业银行金融科技服务模式逐渐形成。如何识别金融科技发展的内外部决定因素?对于不同地域而言,影响金融科技发展的因素是否有别?地域间金融科技发展差异的成因是什么?笔者以在国内县域服务网点最为普及的某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为对象,采用县域截面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信息化程度、互联网企业竞争等外部因素和高学历员工占比、员工共产党员占比、传统金融发展程度等内部因素能够显著促进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政府投入和员工老龄化程度对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具有抑制作用;相邻地区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和居民家庭受教育程度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外溢性;各因素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信息化程度和互联网企业竞争是造成不同地区金融科技发展差异的共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金融科技 TOBIT模型 空间杜宾模型 OAXACA-BLINDER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金融科技运用会降低信贷顺周期性吗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庆君 张港燕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82,共20页
以2010—2019年上市银行数据为基础,使用文本挖掘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不同时期各银行的金融科技运用合成指标,研究银行金融科技的运用对银行信贷顺周期性的影响及异质性,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应用降低了银行顺周期性,主要表现在投入和... 以2010—2019年上市银行数据为基础,使用文本挖掘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不同时期各银行的金融科技运用合成指标,研究银行金融科技的运用对银行信贷顺周期性的影响及异质性,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应用降低了银行顺周期性,主要表现在投入和技术应用角度;金融科技应用对银行信贷顺周期性的抑制作用具有异质性,即相比中小银行,大型银行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大银行金融科技对信用贷款顺周期现象的抑制作用更强,即大银行金融科技应用提高了软信息获取能力以缓解顺周期性;同时低资本充足率的银行金融科技的运用对信贷顺周期抑制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金融科技 信贷顺周期性 信用贷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金融科技、商业信用与民营企业出口——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晓庆 王聪 方佳雯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3-110,共18页
基于84家商业银行年报及其分支机构地理分布数据构建城市层面的银行金融科技指数,结合海关数据和城市统计年鉴,实证研究银行金融科技对民营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金融科技的发展有助于民营企业出口增长,尤其体现在商业信用薄弱... 基于84家商业银行年报及其分支机构地理分布数据构建城市层面的银行金融科技指数,结合海关数据和城市统计年鉴,实证研究银行金融科技对民营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金融科技的发展有助于民营企业出口增长,尤其体现在商业信用薄弱地区。机制分析表明,减少信息不对称、缓解融资约束是银行金融科技促进民营企业出口的显著传导渠道。信息不对称效应显著体现在商业信用薄弱地区差异化产品出口增长;而融资约束效应显著体现在商业信用薄弱地区持续出口企业的新品种增长和商业信用发达地区新出口企业设立两个方面。因此,在落实“稳出口”政策过程中,要推行差异化发展金融科技的激励措施,强化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的民营企业出口促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金融科技 民营企业出口 商业信用 信息不对称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科技化如何助力企业“走出去”——来自金融科技专利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茂林 强皓凡 司登奎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8,共12页
本文通过手动整理我国银行部门金融科技专利数据,探讨数字金融冲击背景下银行业科技创新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支撑作用。结合“银行–企业”贷款关系研究发现,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缓解企业资金约... 本文通过手动整理我国银行部门金融科技专利数据,探讨数字金融冲击背景下银行业科技创新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支撑作用。结合“银行–企业”贷款关系研究发现,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缓解企业资金约束主要通过优化银行授信企业结构、降低对外直接投资贷款成本、缓解直接投资融资期限错配和促进企业资本市场融资4种渠道,从而提高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及规模。进一步研究发现,底层技术类金融科技对企业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相较于应用类技术更为明显,且该促进效应主要表现在四大行和民营企业样本中。此外,银行金融科技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提升企业海外经营收入和降低财务风险的正面经济效果。本研究有助于理解如何提升金融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金融科技 对外直接投资 银企关系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将如何影响商业银行贷款结构?——区分内外部金融科技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素心 王姿郁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2-80,共9页
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同时带来“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153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区分外部金融科技和银行金融科技,从贷款信用结构、贷款对象结构和贷款期限结构三个角度,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 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同时带来“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153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区分外部金融科技和银行金融科技,从贷款信用结构、贷款对象结构和贷款期限结构三个角度,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检验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贷款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外部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增长存在显著挤压效应,引起商业银行信用贷款占比和短期贷款占比的缩减、个人贷款占比的扩张;银行金融科技显著促进了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增长,引起其信用贷款占比、个人贷款占比和短期贷款占比的扩张;金融科技对不同规模商业银行的贷款结构的影响体现出显著异质性。研究结论对未来金融科技浪潮下商业银行相关策略制定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金融科技 银行金融科技 银行异质性 SYSG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能否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动力?——来自银企信贷匹配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娜 王珮瑶 路雅宁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4-64,共11页
金融科技能够打破传统融资规则约束,成为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手段。本文着眼于银行金融科技,研究金融科技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检验金融科技的融资效应和监督治理效应在二者间的中介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科技的应用显著促... 金融科技能够打破传统融资规则约束,成为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手段。本文着眼于银行金融科技,研究金融科技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检验金融科技的融资效应和监督治理效应在二者间的中介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科技的应用显著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且对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表现出更强的促进作用;中介效应检验表明,金融科技可以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提高银行监督治理能力、缓解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此外,银企金融科技发展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银企金融科技发展一致性显著增强了金融科技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果。研究结论对于促进金融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金融科技 高质量发展 融资约束 全要素生产率 银企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发展金融科技能否提高经营绩效?——来自我国92家银行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4
15
作者 赵清波 卜林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26,共8页
采用对年报进行文本分析的方法构建银行金融科技指数,结合2008—2019年我国92家银行面板数据,考察银行金融科技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银行发展金融科技能够提升经营绩效;降低不良贷款率以及成本收入比是银行金融科技影... 采用对年报进行文本分析的方法构建银行金融科技指数,结合2008—2019年我国92家银行面板数据,考察银行金融科技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银行发展金融科技能够提升经营绩效;降低不良贷款率以及成本收入比是银行金融科技影响经营绩效的中介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规模更大的银行发展金融科技对经营绩效的正向作用更为显著;资本充足率更高的银行发展金融科技更有效地提高了股本收益率,对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则不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金融科技 经营绩效 不良贷款率 成本收入比 多重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