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行信息披露制度与银行系统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冉勇 钟子明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5-29,75,共6页
建立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是我国金融改革中较重要的一环,一般的认识是信息制度的建立将使金融机构运作更审慎,有利于提高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但本文通过博弈模型证明:赋予我国商业银行国家信用与进行信息披露制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 建立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是我国金融改革中较重要的一环,一般的认识是信息制度的建立将使金融机构运作更审慎,有利于提高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但本文通过博弈模型证明:赋予我国商业银行国家信用与进行信息披露制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目前我国对金融体系的过度保护反而会降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改进,合适的改革次序应是国家信用在金融机构中的先行退出也即建立一个合适的存款保险制度,其次才是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披露 存款保险 博弈 银行系统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经济动态波动对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范宏 高倩倩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04-1111,共8页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银行系统稳定性问题引起广泛关注。针对我国银行业面临宏观经济的动态波动,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宏观经济动态波动下的银行同业拆借网络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宏观经济波动情况下,银行的投资回收期与银行的投资...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银行系统稳定性问题引起广泛关注。针对我国银行业面临宏观经济的动态波动,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宏观经济动态波动下的银行同业拆借网络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宏观经济波动情况下,银行的投资回收期与银行的投资存款比对银行系统稳定性影响较大,投资回收期越短,越有利于银行系统的稳定。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银行间拆借网络的连接度固定时,各种宏观经济波动下都存在最优的投资存款比。经比较分析发现,宏观经济呈下降趋势下,只有较小的投资存款比才能使银行系统稳定,而宏观经济呈上升趋势与随机情况下,每期最优投资存款比较接近。最后,探讨了不同宏观经济趋势冲击下银行的调控策略,对银行监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动态波动 复杂网路 银行系统稳定 投资回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余额宝”金融产品对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范宏 王珂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60-666,共7页
作为一种全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余额宝”一经推出,便在短期内吸纳了巨量的活期资金,其超预期表现也引起了银行业的高度关注.构建了具有“余额宝”的多Agent动态银行网络系统模型,研究了“余额宝”类金融产品对我国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影... 作为一种全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余额宝”一经推出,便在短期内吸纳了巨量的活期资金,其超预期表现也引起了银行业的高度关注.构建了具有“余额宝”的多Agent动态银行网络系统模型,研究了“余额宝”类金融产品对我国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余额宝”对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主要受两个参数控制,即银行间连接度及存款转移比例(“余额宝”吸纳的活期存款占银行活期存款的比例).当银行间连接度较小时,“余额宝”的存在有利于银行系统的稳定,此时存在一个有利于银行系统稳定的最优的存款转移比例,而且该最优存款转移比例随着银行间连接度的增大而减小;当银行间连接度太大时,“余额宝”的存在不利于银行系统的稳定.从银行间流动性角度分析了上述“余额宝”对银行网络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最优存款转移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额宝 银行系统稳定 银行网络系统 计算金融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价格波动与银行系统稳定 被引量:4
4
作者 唐建伟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33-42,共10页
有关金融危机的理论研究表明,资产价格波动与银行脆弱性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资产价格波动主要通过信贷风险渠道、市场风险渠道、经纪业务收入渠道、为附属机构注资的风险渠道及“第二回合”渠道等传导渠道影响到银行系统的稳定。发... 有关金融危机的理论研究表明,资产价格波动与银行脆弱性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资产价格波动主要通过信贷风险渠道、市场风险渠道、经纪业务收入渠道、为附属机构注资的风险渠道及“第二回合”渠道等传导渠道影响到银行系统的稳定。发生在斯堪的纳维亚和日本的银行危机证明,资产价格剧烈波动确实会造成严重的银行问题,所以为维持银行系统的稳定,监管当局应该密切关注资产价格可能出现的剧烈下跌对银行部门可能产生的风险并采取应对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价格波动 银行系统稳定 银行危机 传导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定数字货币、银行系统稳定与经济增长:理论与预测 被引量:7
5
作者 郭丽娟 沈沛龙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0-110,共11页
随着数字产业的蓬勃发展及对支付效率与支付安全的需要,央行推出法定数字货币渐行渐近。理论分析表明,我国发行法定数字货币会减少通货数量、增加准备金、提高货币乘数、增加货币供给量、增加货币供给波动性,降低银行系统稳定。同时,将... 随着数字产业的蓬勃发展及对支付效率与支付安全的需要,央行推出法定数字货币渐行渐近。理论分析表明,我国发行法定数字货币会减少通货数量、增加准备金、提高货币乘数、增加货币供给量、增加货币供给波动性,降低银行系统稳定。同时,将卢卡斯货币经济周期模型与AD-AS模型结合起来对法定数字货币影响经济增长的情况进行讨论,认为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作为不可完全预期的货币政策,会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冲击,但这种促进效应在长期内会随着信息的积累而消失。PSO-BP神经网络模型仿真预测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显示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对我国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冲击为负向、可控,对经济增长的总体效应短期内为正,进一步的稳健性检验证实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数字货币 银行系统稳定 经济增长 PSO-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投资行为的动态银行网络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范宏 李佳妮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79,共8页
针对中国同业拆借市场中银行的交易行为相仿、并缺乏对拆借资金有效监管的问题,首先构建多Agent的动态银行网络模型,然后采用计算仿真的方法研究Agent的两种行为下(投资约束行为与未约束行为)银行网络系统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未加约束... 针对中国同业拆借市场中银行的交易行为相仿、并缺乏对拆借资金有效监管的问题,首先构建多Agent的动态银行网络模型,然后采用计算仿真的方法研究Agent的两种行为下(投资约束行为与未约束行为)银行网络系统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未加约束的同业拆借行为将导致银行系统的风险增大,并且当由此造成银行系统不稳定时,中央银行试图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提高系统稳定的货币政策难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金融实验 未约束同业拆借行为 系统性风险 动态银行网络系统 银行系统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证券化的宏观审慎监管——基于网络模型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晏富贵 倪志凌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51,125,共8页
银行系统具有复杂网络结构的特征,外部冲击对于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也和银行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密切联系。本文通过建立银行体系的网络模型,基于现实数据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在不同情况下资产证券化的引入对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 银行系统具有复杂网络结构的特征,外部冲击对于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也和银行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密切联系。本文通过建立银行体系的网络模型,基于现实数据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在不同情况下资产证券化的引入对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宏观审慎监管问题。研究发现:(1)在资本充足率一定的情况下,银行网络平均连接度和网络的传染频率、传染范围之间,呈现出"M"型的关系;(2)在网络平均连接度一定的情况下,银行网络的传染频率、传染范围和资本充足率之间,呈现出单调递减的关系;(3)在发展程度不同的金融市场中,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引入和发展,银行网络的系统风险传染频率和传染范围呈现不同的规律,因此不同的市场应当采用不同的措施降低系统性风险;(4)在引入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业务后,必须在增加银行网络平均连接度的同时,增加资本充足率,并辅以其他手段,才能有效降低系统性风险的传染频率和风险传染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金融网络模型 银行系统稳定 宏观审慎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