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改善银行监管行业再监督机制的研究
1
作者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北银监局监察室课题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银行监管行业 再监督机制 监管体制 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 行业监管 岗位轮换制度 监管信息披露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银行信用评级体系的对比分析——兼论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启示 被引量:7
2
作者 蔡瑞琪 吴晓霞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8-170,共3页
自2004年2月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推出了《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以来,我国银行信用评级事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与国际银行评级体系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仍然需要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的银行评级体系建设经验,并与我国实际... 自2004年2月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推出了《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以来,我国银行信用评级事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与国际银行评级体系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仍然需要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的银行评级体系建设经验,并与我国实际国情相结合。本文将美国与中国现行的银行信用评级体系从信用评级的法律环境、评级依据、评级机构和评级效果四个方面相对比,提出了完善法律环境、改进评级依据和促进民族信用评级机构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信用 评级体系 银行监管 中国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参与银行业监管国际合作之探索——基于供求失衡理论的一种解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袁放建 房磊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1年第4期61-66,共6页
银行业监管国际合作供给滞后于需求的失衡现状,通过供求理论和模型分析,揭示在现有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下造成银行业监管国际合作失衡的原因。中国银行监管方面的制度建设及参与国际、区域银行监管合作方面应进一步扩大银行业开放,并在... 银行业监管国际合作供给滞后于需求的失衡现状,通过供求理论和模型分析,揭示在现有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下造成银行业监管国际合作失衡的原因。中国银行监管方面的制度建设及参与国际、区域银行监管合作方面应进一步扩大银行业开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统一的金融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监管 国际合作 区域银行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业资本监管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四军 王欣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22,共7页
资本监管是银行业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核心内容,而银行资本在维持稳健经营和承担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银行信贷构成了实体投资的主要来源,银行信贷规模变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会造成经济的波动,侵害宏观经济增长。对我国银行业2... 资本监管是银行业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核心内容,而银行资本在维持稳健经营和承担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银行信贷构成了实体投资的主要来源,银行信贷规模变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会造成经济的波动,侵害宏观经济增长。对我国银行业2003~2012年的情况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监管压力增大会导致资本不足,银行信贷规模减少,当期监管压力值对当期信贷规模的作用比滞后一期监管压力值对当期信贷规模的作用更大一些。信贷规模对GDP的冲击效应是正向的。银行业资本监管压力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这种效应一般持续8个季度,这种负面影响在经济衰退时期表现得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业资本监管 经济增长 动态面板模型 向量自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版本的《巴塞尔协议》与中国银行业监管 被引量:8
5
作者 宋士云 宋博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0-88,共9页
1988年以来,随着银行业国际化和网络化的飞速发展,巴塞尔委员会相继颁布实施了三个版本的《巴塞尔协议》。作为全球银行监管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标准,《巴塞尔协议》始终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作为银行风险管理框架的主要内容,从关注跨国... 1988年以来,随着银行业国际化和网络化的飞速发展,巴塞尔委员会相继颁布实施了三个版本的《巴塞尔协议》。作为全球银行监管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标准,《巴塞尔协议》始终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作为银行风险管理框架的主要内容,从关注跨国银行的信用风险,到进一步关注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再到从更为宽广的视角理解银行风险,关注流动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等,确立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巴塞尔协议》在内容上不断丰富和完善,所体现的银行监管思想不断深化,并在完善金融监管和防范金融风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中国正式成为巴塞尔委员会的成员。为了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和国际竞争力,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将国际标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积极推动银行业改革与发展,加强银行监管和防范金融风险,实现了国际标准的中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塞尔协议 银行监管 国际监管标准 审慎性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业监管当局的治理:对两套标准的介绍和对中国银行业监管治理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高冬民 赵爽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3-69,111,共8页
银行业监管当局良好的治理安排,有助于通过内部“X”效率的改进,促进银行业监管效率的提高。中国银行业监管需要引进先进的监管理念、监管技术,也同样需要基于国际经验,结合国情构建银行业监管的良好治理。后者甚至可能更具基础意义。... 银行业监管当局良好的治理安排,有助于通过内部“X”效率的改进,促进银行业监管效率的提高。中国银行业监管需要引进先进的监管理念、监管技术,也同样需要基于国际经验,结合国情构建银行业监管的良好治理。后者甚至可能更具基础意义。本文在就两套监管治理评价标准介绍的基础上,对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后,中国银行业监管治理进行了初步分析。总体结论是中国银行业的监管治理已具备了良好监管治理的形式,实施良好监管治理前提条件的缺失或不足抑制着良好监管治理的实施,成立独立银行业监管机构只是完善银行业监管体制改革的一个良好开始。推动良好治理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是银行监管机构能力之外的事,国家仍需在此方面做出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监管 监管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我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唐秀琴 齐中英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8-130,共3页
在大多数经济体中,银行一直是最主要的金融中介。近年来,不断发展的金融市场和不断出现的风险使银行业监管面临新的挑战。根据对制约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因素分析,寻求提高监管效能的路径,其目的是实现确保银行体系安全和稳健运行,加快... 在大多数经济体中,银行一直是最主要的金融中介。近年来,不断发展的金融市场和不断出现的风险使银行业监管面临新的挑战。根据对制约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因素分析,寻求提高监管效能的路径,其目的是实现确保银行体系安全和稳健运行,加快银行业监管专业化和国际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监管 有效性 金融风险 外部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管失灵、激励相容与我国银行业监管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红坤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19-25,共7页
目前我国银行业监管是一种激励不相容的监管方式。这种监管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金融稳定,但这是以牺牲银行效率为代价的,具有金融压抑的特征,既增加了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又增加了银行部门的监管服从成本,监管效率低下。激励相... 目前我国银行业监管是一种激励不相容的监管方式。这种监管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金融稳定,但这是以牺牲银行效率为代价的,具有金融压抑的特征,既增加了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又增加了银行部门的监管服从成本,监管效率低下。激励相容的银行监管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给予银行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与监管者形成良性互动,既维护了金融稳定,又给予银行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我国银行业监管方式演进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管失灵 激励相容 银行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监管体制下银行业监管统计的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郭志仪 田宝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2-25,共4页
The paper retrospects briefly the development of supervision statistic in banking industry,analyzes some issues and deficiency of financial statistic existed in banking supervision,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est... The paper retrospects briefly the development of supervision statistic in banking industry,analyzes some issues and deficiency of financial statistic existed in banking supervision,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establishing the efficient statistic system in banking supervi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监管 监管统计 金融统计 统计信息 行业监管体制 统计职能 2004年11月 管理暂行办法 统计工作 中央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银行业监管改革的动因与成效浅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凯风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1,共3页
作为金融监管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银行业监管体制的改革有着提高监管工作效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与国际体制接轨等较实际的作用。本文将先对2003年银行业监管改革的一些较根本的动因进行回顾,然后依据这些动因,... 作为金融监管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银行业监管体制的改革有着提高监管工作效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与国际体制接轨等较实际的作用。本文将先对2003年银行业监管改革的一些较根本的动因进行回顾,然后依据这些动因,对此次银行业监管改革的成效与不足进行适当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监管 改革 动因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业亲周期性成因及监管效应研究评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琼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8-92,共5页
宏观经济的周期性特点早已成为理论共识并得到实践检验。银行业对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产生了放大作用,并在相当程度上积聚了更大的风险,因此对亲周期现象成因的研究十分关键。该文通过梳理、归纳和进一步的分析认为,亲周期性的产生主要来... 宏观经济的周期性特点早已成为理论共识并得到实践检验。银行业对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产生了放大作用,并在相当程度上积聚了更大的风险,因此对亲周期现象成因的研究十分关键。该文通过梳理、归纳和进一步的分析认为,亲周期性的产生主要来自内生外生两方面:银行业的内在特质以及它在宏观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导致;外部监管部门的监管理念、监管政策、各类监管工具的加剧,对于监管而言,"亲周期"监管效应不仅完全违背了实施监管的初衷,还加剧了金融和经济波动。该文认为,对该问题的研究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并从银行业自身和外部监管两方面出发,分别对两种来源的亲周期效应的产生机理进行综述,针对部分原因提出建设性解决方案,最后引出对巴塞尔协议Ⅲ所做种种努力有效性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周期 内生外生 银行监管 巴塞尔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银行业的监管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德国和瑞士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华蓉晖 Martin Diehl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115,共5页
德国的银行业有两个监管机构——作为中央银行的德意志联邦银行和联邦金融监督管理局(FFSA)。它们在议会签订的协议中列明了两者各自在日常监管活动中所充当的角色。具体监管活动由金融监管中心办公室和联邦银行的区域办事处执行。协议... 德国的银行业有两个监管机构——作为中央银行的德意志联邦银行和联邦金融监督管理局(FFSA)。它们在议会签订的协议中列明了两者各自在日常监管活动中所充当的角色。具体监管活动由金融监管中心办公室和联邦银行的区域办事处执行。协议的签订避免了双方的重复工作,提高监管的成本效益。联邦银行的金融监管从不致力于推动金融业朝更集中化的方向发展,但必须确保德国所有的信贷机构都安全有效地运营。瑞士银行业的监管人是瑞士联邦银行业委员会(SFBC,以下简称"银行业委员会")。传统上,瑞士的监管当局很少从事现场审计工作,而全部交由持照的外部审计人进行审计。这一模式被称为"双重监管体系"。与这一监管体系并行的另一项同等重要的制度是行业自律监管,由瑞士银行业联合会(SBA)负责。两种监管的共同目标是促使瑞士银行业的监管既灵活又能达到高标准,从而更好地保护市场投资人和参与人的利益。他们的实践对我国的银行业监管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监管 德国银行监管 瑞士银行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转轨期银行业监管理论发展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润中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共4页
本文通过简要回顾经济转轨国家银行监管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银行业实际情况,进一步发展和综述了中国特色银行业监管理论。
关键词 经济转轨 银行 中国特色 银行监管理论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巴塞尔核心原则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启示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庆坤 《政法论丛》 CSSCI 1998年第6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核心原则 银行监管 银行监管体系 巴塞尔协议 非现场监管 巴塞尔委员会 资本充足率 内部控制制度 监管 监管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银行业监管的理论依据看我国商业银行的认识调整
15
作者 王千红 张万朋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24-27,共4页
市场经济条件下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一国的商业银行能否稳健经营与高效运行关系到经济的安全运行与健康发展。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中国金融也将日益融入国际金融业竞争中 ,金融竞争将进一步激烈并在深度、广度上得以扩展。在这样的... 市场经济条件下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一国的商业银行能否稳健经营与高效运行关系到经济的安全运行与健康发展。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中国金融也将日益融入国际金融业竞争中 ,金融竞争将进一步激烈并在深度、广度上得以扩展。在这样的背景下 ,研究对银行业实施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 ,探询银行业监管的发展方向 ,引导我国商业银行走出面对金融监管的误区 ,唤起我国商业银行审慎、稳健经营的内生性和积极性 ,无论是对于当前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的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监管 国有商业银行 稳健经营 金融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与国际银行业有效监管方式的调整──评巴塞尔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16
作者 巴曙松 曹海珍 《学术界》 CSSCI 1997年第6期32-37,共6页
关键词 国际银行 巴塞尔委员会 核心原则 有效银行监管 银行监管 有效监管 金融环境 商业银行 市场风险 国际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监管有效性分析——以上市银行为例 被引量:12
17
作者 钱海刚 王常雄 孔貌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56,共5页
次贷危机的引爆充分暴露了杠杆比率过高的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资本充足监管对银行的战略意义再次凸显,对资本充足监管有效性的分析也显得更加重要。目前,我国银行资本充足水平达标并不是来自外部资本市场和银行绩效的提升,而是监管上级... 次贷危机的引爆充分暴露了杠杆比率过高的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资本充足监管对银行的战略意义再次凸显,对资本充足监管有效性的分析也显得更加重要。目前,我国银行资本充足水平达标并不是来自外部资本市场和银行绩效的提升,而是监管上级的压力。在对我国14家上市银行2006-2007年的混合数据回归分析后发现,和国际著名的银行不同,我国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监管有效性并不明显。其中的原因可能包括:银行的垄断竞争的行业特征、政府对银行的隐性担保以及不完善的制度环境。目前,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资本充足监管越来越被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同认可,作为《巴塞尔协议》的签约国,资本充足监管的正常化以及制度化才是正确的选择。要提高资本充足监管的有效性,重点应积极完善市场约束的功能,完善我国银行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健全银行业所处的市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充足监管 银行 有效性 银行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国际化问题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闫萌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97年第3期22-26,共5页
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国际化问题探讨闫萌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国际化是指遵循国际惯例,按照国际标准,规范化、科学化地对中国银行业进行行为监督和业务管制,以使我国银行业的监管与国际银行业的监管相接轨,从而更有效地控制银行业风险,提... 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国际化问题探讨闫萌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国际化是指遵循国际惯例,按照国际标准,规范化、科学化地对中国银行业进行行为监督和业务管制,以使我国银行业的监管与国际银行业的监管相接轨,从而更有效地控制银行业风险,提高我国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银行监管 监管 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相关性问题的研究进展及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启示
19
作者 钟毅 陈可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8-59,共2页
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是银行面临的两大风险。这两类风险在加总过程中既存在复合效应,又存在分散效应,且与市场流动性相关。本文分析了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相关性问题的研究进展及其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我国当前银行业监管提供借鉴。
关键词 市场风险 信用风险 银行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浪潮下欧盟银行业监管发展启示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茉莉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8-92,共5页
在金融科技浪潮中,欧洲银行业监管局秉持金融效率、金融稳定和金融包容三者并重的价值理念,重视金融科技带来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审慎推进监管改革,根据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现有商业模式的整体影响确定监管机构对金融科技活动的监管范围... 在金融科技浪潮中,欧洲银行业监管局秉持金融效率、金融稳定和金融包容三者并重的价值理念,重视金融科技带来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审慎推进监管改革,根据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现有商业模式的整体影响确定监管机构对金融科技活动的监管范围,主张在保持现有监管架构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尝试监管沙盒。强调金融科技网络风险防范,并将完善金融监管作为推动欧盟金融领域和数字经济领域融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银行监管 欧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