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银行借款融资动机的现金流量管理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
1
作者 叶志锋 胡玉明 纳超洪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37,共8页
本文以1998~2007年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其基于银行借款融资动机而进行的现金流量管理行为。本文分别运用分布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将银行借款融资动机与其他动机区分出来,得到了上市公司为获取银行借款而将微负经营现金流量调控为... 本文以1998~2007年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其基于银行借款融资动机而进行的现金流量管理行为。本文分别运用分布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将银行借款融资动机与其他动机区分出来,得到了上市公司为获取银行借款而将微负经营现金流量调控为微正经营现金流量的证据。在改变分布检验的区间宽度、控制回归分析的内生性和自选择问题等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的结论仍然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银行借款融资 动机 现金流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银行借款融资中的盈余管理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6
2
作者 曹崇延 王阿静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62-70,共9页
银行借款是我国上市公司重要的融资途径,企业有没有为了自身利益而围绕借款过程进行盈余管理?研究将盈余管理的借款动机从其他动机中分离出来,并针对两组变量:银行借款与当期盈余、银行借款与当期盈余增量分别使用分布检验,以揭示企业... 银行借款是我国上市公司重要的融资途径,企业有没有为了自身利益而围绕借款过程进行盈余管理?研究将盈余管理的借款动机从其他动机中分离出来,并针对两组变量:银行借款与当期盈余、银行借款与当期盈余增量分别使用分布检验,以揭示企业在借款过程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并探究其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从而发现企业基于借款融资动机进行了盈余管理,且其表现形式为制造正盈余以避免亏损。另外,企业并没有刻意制造盈余上升的趋势。使用Probit回归进行补充验证,进一步证实企业围绕银行借款过程进行了盈余管理。对盈余管理的频率进行分析,发现约有4.74%到14.15%的企业存在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行为,且存在借款融资动机时,盈余管理频率将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借款融资 动机 盈余管理 分布检验 形式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师声誉影响企业的银行借款融资能力吗?——来自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善平 任栋莹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102-108,共7页
文章以国际"四大"和国内"十大"作为高声誉审计师的代表,以2009—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聘请高声誉的审计师是否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融资能力。研究表明,聘请高声誉的审计师进行审计的上市... 文章以国际"四大"和国内"十大"作为高声誉审计师的代表,以2009—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聘请高声誉的审计师是否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融资能力。研究表明,聘请高声誉的审计师进行审计的上市公司,其银行借款融资能力显著较高。进一步区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与较低地区的企业之后,发现高声誉审计师对国有企业和处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企业的银行借款融资能力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师声誉 银行借款融资 控制人 市场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多元化经营对银行借款融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高利芳 李璐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8-131,共14页
银行借款是中国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之一。银行信贷资源配置必然会考虑风险问题,而企业的经营战略选择影响其风险。基于此,以2012—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多元化经营对上市公司银行借款融资的影响以及风险问题在... 银行借款是中国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之一。银行信贷资源配置必然会考虑风险问题,而企业的经营战略选择影响其风险。基于此,以2012—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多元化经营对上市公司银行借款融资的影响以及风险问题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发现:企业多元化程度与银行借款融资的借款规模和借款期限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的研究揭示,多元化企业经营风险与信息风险的降低对其获得银行借款发挥了中介效应。多元化经营对银行借款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非相关多元化企业中更为显著,多元化程度较高时银行借款增加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经营 银行借款融资 经营风险 信息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