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扩张与货币政策传导——基于银行信贷渠道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0
1
作者 邵汉华 杨俊 廖尝君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25,共11页
根据银行信贷渠道理论,银行资产负债特征会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效果。基于同业业务视角,利用1999~2013年中国89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同业业务在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传导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随着同业资产(负债)在总资产(总负债... 根据银行信贷渠道理论,银行资产负债特征会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效果。基于同业业务视角,利用1999~2013年中国89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同业业务在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传导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随着同业资产(负债)在总资产(总负债)比重的提高,银行信贷对货币政策敏感性降低,银行同业业务扩张显著地弱化了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相对于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国有银行同业业务扩张对银行信贷渠道的弱化效应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特征 同业业务 货币政策传导 银行信贷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银行业结构特征对银行信贷渠道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旭涛 胡莹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1年第11期65-70,共6页
选取中国57家商业银行1998—2010年的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运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就中国银行业结构特征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着重考察中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资本规模和流动性等结构特征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传... 选取中国57家商业银行1998—2010年的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运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就中国银行业结构特征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着重考察中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资本规模和流动性等结构特征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在这三个结构特征指标中,资本充足率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有着显著且最强烈的影响,其次为规模特征,最后是流动性。同时发现在资本管制下的外资银行并没有表现出与中资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效果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信贷渠道 资本充足率 银行规模 流动性 广义矩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银行信贷渠道与货币政策传导 被引量:14
3
作者 何剑 魏涛 刘炳荣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3,共11页
作为新兴金融业态,数字金融发展会对既有金融体系带来怎样的冲击和影响?聚焦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这一宏观命题,立足于我国以银行信贷渠道为主导的数量型中介,运用我国商业银行、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面板数据,本文深度剖析了数字金融发展与... 作为新兴金融业态,数字金融发展会对既有金融体系带来怎样的冲击和影响?聚焦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这一宏观命题,立足于我国以银行信贷渠道为主导的数量型中介,运用我国商业银行、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面板数据,本文深度剖析了数字金融发展与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传导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数字金融发展显著弱化了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效应,采用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和控制影子银行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的结果依然支持该结论。(2)具体而言,数字金融削弱银行信贷渠道传导效果是通过改变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和弱化实体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而实现的。(3)上述弱化效应在以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为主的中小型金融机构以及低资本、低流动性和低报酬的银行中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银行信贷渠道 货币政策传导 银行资产负债结构 银行贷款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市场集中度对银行信贷渠道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许小苍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6期59-63,共5页
利用1996-2007年间的银行贷款及国内生产总值等数据,深入探讨银行信贷市场集中度与银行信贷渠道作用的关系。通过构建一个银行市场结构与贷款及存款利率之间关系的模型,并在"更大的市场集中度导致较低的贷款和较高的贷款率"... 利用1996-2007年间的银行贷款及国内生产总值等数据,深入探讨银行信贷市场集中度与银行信贷渠道作用的关系。通过构建一个银行市场结构与贷款及存款利率之间关系的模型,并在"更大的市场集中度导致较低的贷款和较高的贷款率"的假设前提下,发现随着银行集中度的增加,银行借贷对于利率(即货币政策指标)的敏感度下降。因此,货币当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化应该保持随时关注。另外,应对不同类型贷款(农业贷款、工商业贷款、房地产贷款或建筑业贷款)给予关注,分析货币政策冲击对不同类型的贷款所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行市场集中度 存贷款利率 银行信贷渠道 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摩擦、银行异质性与银行信贷渠道的非对称性效应 被引量:2
5
作者 梁俊茹 范大路 《征信》 2016年第12期64-70,共7页
为了全面系统地研究银行的不同特征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影响,刻画在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中银行的微观信贷行为,找到货币政策传统机制中微观基础缺失的原因,说明我国银行信贷渠道的有效性以及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的分布效应,选取我国65... 为了全面系统地研究银行的不同特征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影响,刻画在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中银行的微观信贷行为,找到货币政策传统机制中微观基础缺失的原因,说明我国银行信贷渠道的有效性以及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的分布效应,选取我国65家商业银行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运用GMM估计方法研究货币政策变化对贷款增长率和贷款供给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银行规模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最强烈,其次是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再次是不良贷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摩擦 银行异质性 银行信贷渠道 非对称性效应 货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银行信贷渠道存在性的研究综述
6
作者 熊劼 《征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9-82,共4页
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信贷渠道自提出以来就存在广泛的争议,争论的焦点在于银行贷款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是否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回顾和分析理论界近十几年来关于信贷渠道的理论逻辑及其特征方面的研究成果,重点从... 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信贷渠道自提出以来就存在广泛的争议,争论的焦点在于银行贷款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是否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回顾和分析理论界近十几年来关于信贷渠道的理论逻辑及其特征方面的研究成果,重点从是否存在银行依赖型借款人以及货币政策对于银行贷款的约束力两个方面对银行信贷渠道存在性进行了梳理,发现实证研究并不支持银行信贷渠道的存在性,但这并不妨碍银行贷款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银行信贷渠道 信用配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存在性的实证研究——基于“CC—LM”模型的视角
7
作者 董凯 许承明 施静静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26,共6页
利用我国2002年至2015年的相关数据,结合"CC—LM"模型研究间接调控机制下我国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存在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7天加权平均利率可以作为恰当的货币政策代理变量;在央行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 利用我国2002年至2015年的相关数据,结合"CC—LM"模型研究间接调控机制下我国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存在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7天加权平均利率可以作为恰当的货币政策代理变量;在央行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过程中,货币政策依旧能够对银行的信贷量产生影响;我国存在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传导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信贷渠道 信贷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改革导向下银行信贷资金渠道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蔡则祥 董菁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22,共7页
银行信贷资金渠道是我国企业融资的主渠道,理论上银行信贷资金应当与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实现无缝对接,然而现实中却存在信贷资金"空转"、"脱实向虚"的现象,严重背离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本文重点梳理分析银... 银行信贷资金渠道是我国企业融资的主渠道,理论上银行信贷资金应当与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实现无缝对接,然而现实中却存在信贷资金"空转"、"脱实向虚"的现象,严重背离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本文重点梳理分析银行信贷资金渠道"漏、弯、窄、堵"的表现及成因,提出了在供给侧改革导向下如何修复疏通银行信贷资金渠道、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银行信贷资金渠道 实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充足率、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政策银行信贷传导——基于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分析 被引量:36
9
作者 胡莹 仲伟周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8-139,共12页
基于垄断竞争的银行业市场结构,研究银行在受到资本充足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双重约束条件下,在面对货币政策冲击的情况下所做出的最优信贷决策行为。通过构造贷款市场总体均衡模型,得出以下结论:当银行满足资本充足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要求时... 基于垄断竞争的银行业市场结构,研究银行在受到资本充足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双重约束条件下,在面对货币政策冲击的情况下所做出的最优信贷决策行为。通过构造贷款市场总体均衡模型,得出以下结论:当银行满足资本充足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要求时,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传导渠道表现出有效性;而当贷款市场中的银行不能满足资本充足率或存款准备金率要求时,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传导渠道则表现出无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充足率 存款准备金率 货币政策 银行信贷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危机、货币政策与信贷供给--基于公司层面银行信贷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金雪军 徐凯翔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0-82,共13页
不同的银行特征会对金融危机和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信贷渠道产生异质性影响。本文运用2001—2015年公司层面银行信贷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信贷渠道,随后进一步研究金融危机对不同特征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差异。经验研究发... 不同的银行特征会对金融危机和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信贷渠道产生异质性影响。本文运用2001—2015年公司层面银行信贷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信贷渠道,随后进一步研究金融危机对不同特征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差异。经验研究发现:我国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主要通过非国有控股银行传导,并引起不同资产负债表特征银行信贷供给的异质性反应。银行规模越大、流动性越强、资本充足率越高,银行信贷供给对货币政策越不敏感。金融危机期间,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效率显著降低,高资本充足水平的银行和国有控股银行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小,并且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国有控股银行信贷供给调控的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调控 金融危机 银行信贷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微观竞争与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效率——基于我国130家银行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11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萍乡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李波 +5 位作者 陈上国 邹熙 巫卫专 祝溢衡 刘浩 黄凯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6-64,共9页
本文基于当前货币当局积极探索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路径以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现实需要,以银行微观竞争水平为视角,通过引入“Monti-Kelin”改进模型,利用2004~2017年我国130家中外资银行数据设定模型研究银行市场势力对货币政策银... 本文基于当前货币当局积极探索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路径以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现实需要,以银行微观竞争水平为视角,通过引入“Monti-Kelin”改进模型,利用2004~2017年我国130家中外资银行数据设定模型研究银行市场势力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传导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银行市场势力对我国货币政策银行信贷传导效率的影响存在政策类型差异,并只在数量型下正向显著。且数量型下的银行市场势力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小规模、高资本比例、高流动性银行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弹性更好。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转型和完善传导机制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微观竞争 货币政策传导 银行信贷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
12
作者 徐小青 尚元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8-40,共3页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使用各种货币工具来调整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最终对宏观经济情况进行调控,使得就业水平、物价水平等整体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货币政策目标完成效果,或者说政策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是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使用各种货币工具来调整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最终对宏观经济情况进行调控,使得就业水平、物价水平等整体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货币政策目标完成效果,或者说政策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顺畅与否。本文利用经济模型及我国当前发展数据分析目前信贷渠道不通畅的原因,进而为提高信道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传导 银行信贷渠道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 被引量:4
13
作者 莫高琪 冉茂盛 钟韬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54-156,共3页
运用协整检验与基于VAR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对1994-2002年货币渠道和银行信贷渠道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这两种渠道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进行比较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渠道与银行信贷渠道都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 运用协整检验与基于VAR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对1994-2002年货币渠道和银行信贷渠道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这两种渠道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进行比较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渠道与银行信贷渠道都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对而言,银行信贷渠道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更大,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货币渠道 银行信贷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