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方银行业与证券业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
- 1
-
-
作者
刘毅
-
机构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0-43,共4页
-
文摘
西方银行业与证券业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刘毅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颁布,确立了中国的银行业与证券业必须分业经营的方针,对此经营模式,各种评价不一反对理由之一即我们是在“重复别人”的历史,“最终仍是要走向混业经营。”①为此,我们有必要历史...
-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证券市场
银行业与证券业
伦敦证券交易所
管理模式
全能银行
投资银行业务
证券业务
商业银行业务
自我管制
-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对银行业与证券业发展趋势及模式选择的思考
被引量:3
- 2
-
-
作者
袁天昂
-
机构
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
-
出处
《西南金融》
1997年第12期39-42,共4页
-
文摘
对银行业与证券业发展趋势及模式选择的思考●袁天昂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分业与融合问题,不仅在理论上存在着争议,现实中不同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也有不同模式,有以德国为典型的金融银行业,也有以美、日为代表的分离型银行业。如何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理性地选择...
-
关键词
银行业与证券业
商业银行业务
发展趋势
模式选择
证券业务
两业融合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范围经济
混业经营
投资银行业务
-
分类号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试论银行业与证券业分业经营与管理
- 3
-
-
作者
杨泽锋
-
机构
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信托投资公司
-
出处
《南方金融》
1996年第11期13-14,共2页
-
文摘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界正在实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尤其是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分业”问题,已被视为“对西方国家三十年代金融危机和七十年代以来金融业风险不断扩大”的借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金融运行、货币政策、金融监管的一条经验。然而,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分离涉及证券机构之间、投资者与企业之间、证券商之间债务、产权处理问题,涉及我国业已形成的证券市场组织结构调整,是比较复杂的事情。本文拟就我国证券业与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两业分离的理论依据及内在必然性,探索其分离的难点及对策,以进一步落实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
-
关键词
银行业与证券业
分业经营
证券市场
证券业务
商业银行
金融体制改革
证券公司
证券机构
金融业
理论依据
-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美国和日本银行业与证券业分业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 4
-
-
作者
夏蔚
-
机构
东北财大研究所
-
出处
《南方金融》
1996年第4期33-34,共2页
-
文摘
一国的银行业与证券业究竟是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还是综合经营、综合管理,对于该国的金融业乃至整个经济的稳定和繁荣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两大经济强国美国和日本从总体上说都采取了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模式,但在具体的运作中,又各具独特之处,这不能不促使我们对美,日两国的模式作一简单介绍,进行必要的探讨。
-
关键词
银行业与证券业
商业银行
分业管理模式
证券市场
比较分析
分业经营
美国和日本
证券公司
投资银行业务
中央银行
-
分类号
F831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略论我国银行业与证券业的融合与分离
- 5
-
-
作者
喻剑萍
-
机构
人行总行研究生部
-
出处
《南方金融》
1994年第12期21-22,共2页
-
文摘
一、国外对商业银行从事证券业务的管理国外对商业银行从事证券业务有两种管理模式: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分业管理,英国、日本等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过这种模式;另一种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全能银行”方法,商业银行可以广泛地涉足证券业.关于这二种模式就优孰劣,在3O年代银行大危机后曾引起人们的广泛争议.下面就以美国和德国为例来介绍并分析这两种模式.1.美国的分业管理模式美国在30年代银行大危机之前一直是采用二业融合的管理,对银行从事证券业务限制很少.但是自1929年黑色星期三引发的信用、经济危机之后,美国政府认为银行大批倒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商业银行经营投资业务,以致股市危机很快就传导进银行业导致银行危机.美国政府在规范股市的同时,在1933年的银行法中明文规定,商业银行只能从事短期贷款,不能办理长期贷款,不能认购除国债以外的有价证券.从而限制了银行过多涉足证券领域.
-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银行业与证券业
证券市场
融合与分离
投资银行业务
证券业务
全能银行
风险控制
分业管理模式
中央银行
-
分类号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分离与融合: 对银行业和证券业管理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孙友光
王文平
-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潍坊市分行
-
出处
《山东金融》
1997年第8期9-11,共3页
-
文摘
分离与融合对银行业和证券业管理模式的思考孙友光王文平为了维护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现阶段实行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分业经营,特别是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关于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票市场的通知》,更是这一规定的体现。与此相反,自本世纪...
-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证券市场
银行业与证券业
证券业管理
投资银行
混合经营
金融机构
分业经营模式
中央银行
两业融合
-
分类号
F831.5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证券业与银行业融合的利弊分析
- 7
-
-
作者
陈跳跳
-
机构
工行赣州地区分行
-
出处
《金融与经济》
1998年第10期55-56,共2页
-
文摘
证券业与银行业离合,其实质在于是否允许银行从事证券业务,介入证券市场。通常,银行介入证券业务,实现两者融合,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首先,银行作为机构投资者,介入证券市场必然会使中央银行宏观货币政策的效力相应增加,从而使中央银行能更好地运用经济手段调控宏...
-
关键词
中国证券市场
银行业与证券业
利弊分析
行业融合
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
中国银行业
机构投资者
中小投资者
两者融合
-
分类号
F830.9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市场经济亟需加强金融法治
被引量:1
- 8
-
-
作者
竺蔚
-
机构
中国银行杭州高新支行
-
出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998年第3期18-20,共3页
-
文摘
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以最近一次的经济“软着陆”为标志,短缺经济在大多数领域已基本结束。但是,长期以来累积的体制和结构矛盾依然存在,法制建设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金融法制不健全,金融监管薄弱,金融秩序比较混乱,存在着金融隐患和金融风险。因此,很有必要探讨金融法治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充分认识加强金融法治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
关键词
金融法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金融法制
市场主体
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金融危机
金融机构
依法治国
银行业与证券业
-
分类号
D922.28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
-
题名我国银证关系定位及发展方向
- 9
-
-
作者
毛晋楠
-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
-
出处
《西南金融》
1998年第11期37-38,共2页
-
文摘
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分业或混业经营是一国金融制度的一项基本特征。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从而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中国...
-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银证关系
定位及发展
证券市场
混业经营
投资银行
银行业与证券业
存款保险制度
分业经营
《证券交易法》
-
分类号
F832.1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
- 10
-
-
作者
殷俊
-
机构
三峡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
出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4-26,共3页
-
文摘
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殷俊一、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现实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对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及业务规则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十分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
-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分业经营
我国金融业
证券市场
银行业与证券业
证券业务
投资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
美国商业银行
美国银行
-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